书城哲学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1705200000016

第16章 梦:释放性压抑的通道(4)

据此,弗洛伊德认为欲望的满足,实际上是梦的共同特征或本质。

2. 性冲动是梦的原始动力

梦中以视象为代替物来满足的那个欲望,并不是现实实现的欲望,即不是意识的欲望,而是未实现或被压抑的愿望,也与梦的心理本质相通,它实际上是无意识的,乃至是性本能。关于这个问题,弗洛伊德说:

至就梦而言,起初虽然似乎极度杂乱而不可解,但要在梦内提出这些事实,而证实精神分析的种种前提,如潜意识的精神作用,其所遵循的特殊机制及其所表示出来的本能的推动力等的存在,则只要几个小时的努力便够了。

很显然,梦所满足的那个欲望,实际上就属无意识,而最后的推动力则是本能冲动。

从梦与无意识的关系来看,任何梦的精神价值和意义,都同人的某种心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梦不是在人的完全意识的条件下发生的,这就表明梦同一种潜在的心理现象有着因果联系。弗洛伊德说,所谓“隐藏的”“不可及的”或“原来的”统统应改为“非梦者的意识所可及的”或“无意识的”,以期在叙述上更为精确。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而已。梦的真实内容和意义,之所以对梦者本人而言都一无所知,就在于它本身是非意识所能达到的,它本身是无意识的。

实质上,弗洛伊德把梦境的整体看作是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体。梦境本身的要素和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联想,而得出的替代观念,可称为意识的,这一点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梦者能够回忆起梦境的内容,形成某种时期的逻辑的联系。而梦境本身背后的意向涵义,以及表达的愿望本身,却是无意识的东西。梦者对梦境内容和意义百思不得其解之处正在于此。在这个意义上,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画谜。

梦是一幅图画,它形象地表述了事件的各方面的细节,它们之间的关系,易于被人理解,它是意识的东西,但是梦境本身是个谜,外表的画面可以潜藏着一种真实的意义,它是无意识的东西。弗洛伊德指出,我们的前辈在释梦问题上的错误,就在于他们把梦解释为纯粹的图画,因而把梦看作是荒谬的,毫无意义的。“梦因愿望而起,梦的内容即在于表示这个愿望,这就是梦的主要特性之一。”

“此外还有一个不变的特性,就是梦不仅使一个思想有表示的机会,并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弗洛伊德在这里所说的“思想”是意识的东西,而“愿望”则是无意识领域的东西,常常引起梦幻的东西。他说:“所以你们若仅讨论梦所代表的思想,那么梦就可为任何物的一种警告,一种决心,或一种准备,等等。但是除此之外,它本身也常可为一种潜意识欲望的满足,如果你们把梦看成梦的工作的产物,则除了欲望满足之外就不再有其他意义了。”

总之,欲望的满足,这一特性才是梦的主要性质,其他成分则可有可无。把欲望的满足看作是梦的主要特性,实际上就肯定了梦的无意识特性。梦的存在也就证明了无意识的存在。从梦与本能冲动的关系来看,梦所满足的无意识的愿望乃是以前经历中被压抑的东西,这种被压抑的东西在梦中的体现,唤醒了原始的精神生活、自我的古老的支配权和性生活的原始冲动。

3. 梦是释放压抑的主要途径

弗洛伊德认为,他还举过儿童的梦为例,要想追溯在以前经历中被压抑的东西的形成历史,最好从儿童的梦的分析入手,因为,儿童的梦很简短,梦境的内容往往是不加掩饰的。通过一系列例证分析,他发现儿童在梦中得到满足的那个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有饮食的、游览的,虽然还没有性的,却都是与生命冲动有关的。

弗洛伊德说:“当我们说小孩因为没有性欲所以快乐时,我们可别忽略,小孩也有极多的失望、被弃绝感以及梦的刺激是由其他的生命冲动所引起的。”这就是说,儿童虽然没有性欲,却有被压抑的欲望以及其他生命冲动,是这些无意识冲动引起儿童的梦。后来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他肯定了儿童性本能的存在,并且把性本能放在本能的极为重要的地位,性本能冲动就成了梦的原始动力之一。

弗洛伊德通过对儿童的梦的研究,认为儿童的性本能和性生活是存在的,并最初形成“俄狄浦斯情结”,这种情结由于受排斥、受压抑而潜伏在无意识中,而成为一种被禁忌的欲望。这种欲望可以在梦中经过改装表现出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的加强,儿童性生活的经验多被遗忘,许多心理生活及特性,如利己主义、乱伦的欲望等都继续存在于无意识之内。弗洛伊德通过“个体的幼年”的回溯,认为儿童的梦是包含性本能在内的欲望的满足。

他指出:

这个可怕的罪恶只是指精神生活的最初的、原始的和幼稚的部分,仅作用于儿童时期。我们一方面不加重视,是因为它的分量不大,另一方面也不大以为意,是以为我们对于儿童并不要求一种高级的伦理标准。

个体的幼年时期,是人类整个发展过程的简单的重演。而个体初期的潜在的心理过程,就是植根于种族初期的潜在的心理过程。个体所继承的东西,都是种族发展的遗物。据此,弗洛伊德认为,成年人的梦都不过是回复到个体种族的这种幼稚的时期,都包含着这种原始的潜伏着的本能冲动,这是对梦的本质的最深刻了解。

他把梦的这种回复到原始的幼稚时期的现象叫做“梦的倒退作用”。不仅是形式的,而且是实质的,不仅是思想的一种原始的表现方式,“而且唤醒了原始的精神生活的特点——自我的古老的支配权和性生活的原始冲动”,这些古老的幼稚的特性,从前虽曾独占优势,现在却退缩到无意识之内,并且“改变和扩充了”对无意识的观念、看法。梦就是由包含着性生活冲动在内的欲望对来自意识而转为无意识的“梦念”的影响而成的,这就是“关于梦的性质的最深刻的了解”。

总起来说,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他们的梦都是这样或那样的无意识本能欲望的满足,不过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不一样,就是说还有区别。弗洛伊德说:

儿童的梦是梦者所承认的欲望的公然的满足,普通的化装的梦是被压抑的欲望的隐秘满足,至于焦虑的梦的公式,则为被压抑的欲望的公然满足。

儿童的梦,欲望是梦者承认的,采取一种公然满足的方式,这是因为儿童较少受高级的伦理标准的要求和压抑,而成年人的梦,欲望是被压抑的,或采取化装的、隐秘的满足方式,或采取焦虑的、公然的满足方式,这是因为有某种精神和情绪的压抑造成的。

先看化装的梦。弗洛伊德说:“化装的梦所有背后的欲望,是检查作用所禁止、排斥的,认为儿童的梦大都是在现实中愿望得不到满足而求梦中得到补偿。甚至他还认为神经症患者的症候作为被压抑的无意识的代替物,而且正是这些欲望的存在,才形成化装的原因和检查作用的动机。”这就是说,化装的梦所要满足的欲望是被压抑的,这种被压抑的欲望为意识所禁止、检查,所以不得不以化装的形式来达到满足。被压抑的欲望由于受意识的检查,便有顾忌,便采取另一种形式。弗洛伊德认为,在心灵中假设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无意识即梦中表现出的欲望内容,一个是意识即扮演检查者的角色,当欲望无法为意识所接受时,它必须改变形式求得意识满意。

因此,化装的梦是欲望为了通过意识的检查而求得满足的一种方式。弗洛伊德把这种化装的梦,形象地比喻为真实的梦的“伪装”或“假面具”。这犹如在社交生活中的虚伪客套一样,一个人具有某种特权,另外一个人在这种特权面前处处有所顾忌,于是他只好把自己内心想做的行为加以改装。也犹如政论作家对执政者有所顾忌,就不得不将言论作些伪装。

现实中的种种伪装,完全与梦里所作的改装相类似。弗洛伊德假定,每个人在心灵中都存在着两种心理系统或倾向:“第一个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而第二个却扮演着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了梦的改装。”

由此,弗洛伊德认为,可以“推出一个合理的假设:凡能为我们所意识到的,必得经过第二个心理步骤所认可,而那些第一个心理步骤的材料,一旦无法通过第二关,则无法为意识所接受,而要由第二关加以各种变形到意识满意的地步,才得以进入意识的境界”。

可见,梦之所以改装,之所以出现多种复杂的曲折的形式,乃是由于人的心理过程的检查者的抗拒力量的存在,致使欲望以变形求得隐秘的满足。

再说焦虑的梦。弗洛伊德说:“焦虑的梦的内容,往往没有什么化装,好像是已经躲开检查者的注意似的。这种梦常常是毫无隐蔽的欲望的满足,但这个欲望当然不是梦者要承认的,而是他已经排斥的那个欲望了,于是焦虑就乘机而来,以代替检查作用。”

这就是说,作为欲望的满足的焦虑的梦,与改装的梦有三点重要区别。第一,梦者的欲望也是被压抑的,却又是梦者排斥、指责和不愿有的,是一种不愉快的欲望;第二,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引起一种抵抗力量,代替那意识的检查,却又不能制服欲望的力量,因而表现为焦虑;第三,被压抑的欲望好像避开了检查而采取一种公然的满足。

“焦虑本是欲望的绝对反面,而反面又很容易和正面造成联想,二者在潜意识内同为一物”,所以这种痛苦的、焦虑的梦,是梦者所不愿意的,是以不愉快的梦境来实现欲望的满足。这种梦由于焦虑、痛苦、不快常使梦者惊醒,好像原有被压抑的欲望未能克服检查作用而求得完全的满足,但是其主要性质即欲望的满足却没有改变。弗洛伊德通过对大量的反愿望的梦的例证的分析,得出结论:“一个内容痛苦不堪的梦,其实是可以解析它仍然是愿望的达成。”

由此可见,梦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其本质或主要特性就是一个,即欲望的满足。欲望属于无意识本能,所以梦不过是无意识本能冲动的表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