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1705200000009

第9章 无意识:沸腾的欲望之火(2)

我们由精神分析得知,压抑过程不是取消或废弃本能的“观念性呈现”,而是迫使它不能进入意识。当此发生之时,我们便说这种观念只能停留在“潜意识”中;但我们已有充分可信的证据证明,即使它是无意识的,却仍然在起作用,最终甚至会影响到意识。所有被压抑的东西肯定处于潜意识中,但我们现在还不能肯定,潜意识的全部内容是由被压抑的东西构成的。潜意识的范围要广泛得多,被压抑的东西只是其中一部分。由其所产生的影响不得不假定其存在,但同时又无从得知。

弗洛伊德并不因此而却步,他所迈出的第一步是从理论上设定潜意识的范围。潜意识一方面包含着因种种原因潜伏而暂时不为意识所察觉、其余一切都与意识活动相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包含着种种被压抑的活动,这些活动如要变成意识活动,它们肯定与意识中其他种种活动形成极鲜明的对照。

对于潜意识的具体内涵,弗洛伊德则采用步步逼近的策略,用毕生精力不断进行揣测探索。最初,他由“本能冲动”跟潜意识的密切关系推导出“情绪生活”当属其中的结论:潜意识系统的核心由本能表征性构成,它们追求释放其贯注。也就是说,潜意识是由欲望冲动组成的。

当我们提及本能冲动时,真正与其意识相当并能表达其含义的就是潜意识,所以在阐析潜意识的性质时,应责无旁贷地把情绪、感情、情感等包容在内。诸如“潜意识的犯罪意识”、“潜意识的焦虑”等。

在这之后,弗洛伊德指出,这种情绪体验正是性欲发展过程中曾与外界发生冲突,而被迫抑制的婴幼儿时期的性冲动和性体验。因此,里比多就是潜意识的主要内容和成分——里比多不会始终平静地通过规定的发展过程。因而,某些成分过于强烈,或者某些含有早熟的性满足的经验,在里比多发展过程的不同点上,都会出现里比多的固结。要是再发生压抑的话,里比多就会流回到那些点上,能量在那里爆发出来。在青春期的性生活中,存在着早年的冲动与潜伏期的抑制之间的冲突。所有感情的冲动,最初都完全带有性的性质。

此外,弗洛伊德还指出了跟潜意识基本特征的关系更为直接的两个特点:一是纯主观性,丝毫不具备客观现实性;潜意识跟外部世界没有关系,不会因外部世界的存在和变化而引起任何反应。二是非词语性,仅“靠一些未知的材料进行”;潜意识一旦获得了词语形式,则在此前夕就已经脱离了它的本体。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中潜意识以外的另一部分称为“前意识”,这是他的一种创造,也是他的心理学的一个关键概念和特色标志。最初,弗洛伊德是基于病理现象的分析,着眼于与潜意识相对应的角度而提出这一概念的——通过对神经症现象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潜伏的或者无意识的观念并不一定就是微弱的,一旦它变得强大,就会成为有意识的。有一些潜伏的观念无论它变得如何强大,也不会渗透到意识中来。因此,我们可以将第一种类型的潜伏观念称为前意识,而用潜意识来命名后一种类型。

在这之后,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学的抵抗理论作为鉴别的分水岭,通过类比论证,来揭示前意识概念的内涵的每一种心理活动,一开始都是潜意识的,它或者保持一如既往的状态,或者发展成为意识,这取决于它们是否遇到抵抗。前意识与潜意识活动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原来就有的,而是在抵抗产生后出现的。

弗洛伊德把前意识置于“以一种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加以具体描述,从而阐明,它在心理结构中的方位是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间地带;其性质是通过了“稽查”的关口,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行无阻地进入意识系统;其基本特征是尚未成为意识的对象,但已具备了意识系统的特性,可以实现由无意识到意识的过渡。

在《精神分析纲要》中,弗洛伊德专门谈论了前意识的一种独特品质。

不应该认为,与言语记忆痕迹的联结是前意识状态的必要先决条件。正相反,前意识状态不依赖于这一联结,尽管由这个联结的存在可以推论出那一过程的前意识性质。前意识状态一方面具有接近意识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与言语痕迹相联结的特征,不过它还有独特之处,其性质不能由这两种特性包罗无遗。

所谓的“还有独特之处”,弗洛伊德的阐释是,虽然潜意识和前意识皆为“神经的或精神的能量”,但前者是“自由自在的”,后者则是“受约束的”。

关于意识的定义,弗洛伊德与通常的说法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因此为了避免重复论证,一旦涉及,他总是三言两语地一笔带过。在此略举《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中的一例:“它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我们能觉察到,这是‘意识’这一术语的惟一含义。”

在心理地形学中,弗洛伊德一方面从心理结构的总体上去探讨意识所统辖的地域及其性质;另一方面从意识跟潜意识和前意识的相互关系中来评判它的存在价值。

我们首先得阐明,我们是以什么依据来区分这些心理系统的,这又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意识的种种属性,这些属性乃是我们进行一切调查研究的出发点。我们所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过程的惟一特征,就是其意识性。意识在我们内心仅占据极少的内容。意识只能使我们每个人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意识只能像感官知觉外部世界那样去知觉它。本能永远不能成为意识的对象——只有能再现本能的观念才能成为意识的对象。当我们提及本能冲动时,真正与其意识相当并能表达其含义的就是潜意识,其他的术语都会造成混乱。

意识总的来说是处于非常变动的状态。成为意识的仅仅是暂时的。意识正是跟生命相同:价值虽不多,然而我们除了它便一无所有。我们若不借助于意识,将不免在潜意识心理学的黑暗之中迷失方向。

对于意识的功能,弗洛伊德在把它归之于知觉的同时,也就知觉的构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往的认识论大都把知觉看成是外部客观世界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产物,或者说它是来自外部客观世界的情感经验;虽然也有强调知觉是源于内部的,但所指的乃是心灵的先验理念。而弗洛伊德则不然。他认为所有知觉,不论从外部还是内部——感觉和感情,接受的知觉,一开始都是意识。

内部知觉产生了对各种各样过程的感觉,当然也包括对来自心理器官最深层的过程的感觉。对这些感觉和感情我们知道得很少,那些属于愉快与不愉快系列的感觉和感情仍然可以被看作它们最好的例子。它们比产生于外部的知觉更原始、更基本。而且,甚至当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时,它们也能够发生。我们也从身体内部接受意识信息的感觉,这种感觉实际上能对我们的精神生活产生比接受外部世界的知觉更具有绝对性的影响。

一般说来,我们的心理活动总是沿着两个相反的方向运作:要么是从本能出发,经过潜意识系统,到达有意识的思维活动;要么开始于来自外部的激励,经过意识和前意识系统,最终到达潜意识王国中的自我贯注和对象贯注。

从中可见,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是:知觉的来源既在于外部世界,也在于内部世界,而后者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内部世界蕴藏着强大的精神能量——由快乐和痛苦凝聚而成的感觉和感情,而这种感觉和感情的内容又不外乎是本能冲动。因此,知觉的重要来源就是无意识。

2. 无意识的核心——性欲

弗洛伊德认为:

在无意识方面,我们马上就会做出一个重要的区分。有些过程容易变成意识的,后来可能不再是意识的,但是可以毫不费力地再次变成意识的。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有些过程可以再生或是记住。这提醒我们,总的说来意识是一种十分捉摸不定的状态。意识的东西只是暂时有意识。如果我们的知觉对此不能肯定,那么这一抵触只不过是一种显而易见的矛盾而已。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事实来解释:造成刺激的知觉可以重复。整个立论可以从我们对于智力活动有意识的知觉这一点来看清。当然智力过程可以持续,但是也可以轻易地瞬息即逝。因此可以把以这种方式活动并且容易从无意识状态转换成为有意识状态的一切无意识的东西更好地描述为“前意识”的。

经验告诉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心理过程,甚至是最复杂的心理过程,不能一直保持前意识状态,尽管这些心理过程一般总是像我们所说的,向前推进成为意识。有一些其他的心理过程或材料,并不是这样易于成为意识,但是这些也必须按照前述的方式推论揭示及解释为意识形式。正是为这种材料,我们保留了无意识这一名称。

从心理过程来看,无意识相对于意识状态,是处于压抑状态的。我们把观念在成为意识之前所处的状态称之为压抑。在分析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实行压抑和保持压抑的力理解为抗拒。这样,我们从压抑的理论中获得了无意识概念。对我们来说,被压抑的东西,即是无意识的原型。它包括着两种情况:一是虽然被压抑而潜伏着,但却能够经常地转变成意识的前意识;二是很难发生转变,必须付出极大努力才有希望,或者不能完全变成意识,在严格意义上也是动力意义上的无意识。无意识这一概念仅仅指那种被压抑同时很难变为意识的精神心理领域。

前意识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是潜伏意识的、内隐的,因而它是无意识的;另一方面,它又是可以时常转变为意识的,因而“与其说前意识接近无意识,不如说它更接近意识”。可以说,前意识是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中介领域,它的地位、作用也在于它的中介性、双重性上。

无意识则完全是另一个心理领域。无疑,所有的被压抑的东西都是无意识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无意识都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是心灵生活的广大而重要的领域,但它却深深隐藏在意识的背后。它包含了种种原始力量,这些力量是支配人类行为的内驱力,这些力量也即是人的本能欲望冲动,主要是性欲。性欲存在于无意识之中,是无意识的核心。

正由于此,无意识领域是人的各种精神活动的根源,它既是健康人的正常精神活动(如做梦)的根源,也是健康人非常规精神活动(失语、笔误、读错、听错等)的根源,还是精神病人的反常精神活动的根源。

无意识之所以很难或根本不能变为意识,之所以不能直接被意识到,是因为无意识内容要进入到前意识过程,必须受两道检查机制的查验。第一道是前意识系统边界上的检查机制,它阻挡住无意识,所以无意识必须通过它的衍生物(或衍生形式)来越过这一检查机制而进入前意识。当无意识的衍生物向意识区域前进时,它又遇到了位于意识与前意识之间的第二道检查机制,这道检查机制是专门对付无意识的衍生物的,凡是被检查出的则再次被压抑回去。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是我们赋予心理过程的三种品质。

弗洛伊德指出,这样划分具有这些品质的材料,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永久的。特别是无意识,在描述性的意义上有两种,但在动力学的意义上只有一种。就阐述问题上的不同目的而言,这个区别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忽视,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是一个完整的结构,而它们的关系却可以形象地比作大海中的一座冰山。意识是这座冰山的露出海面的部分,它只是这座冰山的一小部分,并且是不断变动的。前意识则是介于海面和浅层水域的部分,它随着海水的涨落时而露出海面,时而隐埋入海水中。无意识则是这座冰山的深层和根基部分,它是这座冰山的主体,它深藏于无底的海水中,表面上看不见摸不着,但实际上却主宰着整座冰山。

然而,对人的意识结构的区分和形象的比喻,显然不仅是局限在心理学范围内的,在其中也蕴含着基本的哲学和文化影响。而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发展中,孩提时代的性欲仍然是其体系中的基石。

三、健全人格:焦虑以及防御机制

一般说来,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凭着社会的力量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生成为人,即一种任何人都能达到的状态;或者相反,一个人只凭自己的力量就可以走向理想状态了。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则指出,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人的人格都不是自然地凭空构成的,而是有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人格的发展是人的“自我”对“本我”的了解和控制,是人与环境和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的结果。

从人格组织结构上看,自我系统由于不断发展而日益清晰明显;人的行为方式也从简单变得日益复杂;人格结构各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浑然一体,这就意味着能量在人格三大系统(本我、自我和超我)中的流动变换,以及能量在人格与外界之间的交换中变得越来越容易。

对于弗洛伊德说来,人格的变化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变化,即从物质上说是心理能的变化。心理能来自人体或者说来自人体这一高级生物组织。同时,人格的变化又必须通过人的内心能量冲突与外部条件的情况而实现。

1. 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

人格的变化的原因,是由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外部挫折,引起了刺激、内心冲突,并导致了痛苦刺激、个人局限、焦虑等情境的发生。我们清楚地了解各种情境,可以在其中发现人格形成、发展、实现的动力学机制。

生长发育是指由遗传控制的人体过程。虽然人格与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十分重要,但它首先是以人体生长为根基的。人体的每一组织都要经历生长发育的过程,从骨骼肌肉到神经系统,从语言系统能力到大脑的意识活动,都是在不断生长发育的。人体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爱的本能和生存本能,以及人格的各高级层次自我和超我,都随着人体发育而不断改变。

弗洛伊德的人格动力机制是建构在物质基质和社会根基之上的,使意识和人格能量不是无所指向的,而是根植于物质的、社会的、文明的深厚土壤之中。由此表明,人体发育不是个纯生理学的过程,它是一个包含着社会性、心理性、意识性等内容的综合过程。

外部挫折所引起的痛苦刺激,也是人格生长中所不可避免的,它是人格发展变化的外部条件状况。当人无法找到外部条件消除使他感到痛苦或不愉快的刺激时,他就遇到了外部挫折。在外部环境中找不到达到目的所需的对象,属于“匮乏”挫折,面对需要的对象已被他人占有或无法得到,则属于“被剥夺”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