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口才好前程(全集)
1711100000010

第10章 积之俞深,言之俞佳——好口才的知识功底(3)

知识丰富会扩大一个人的想像力,而想像力会为思维和语言插上翅膀。要在语言表达中“飞”起来,就必须在生活中通过学习和实践长出这样的翅膀。如果你想拥有出众的口才,就要像酿蜜的蜜蜂那样,终日在生活的百花园里采撷;要像淘金的老汉那样,在沙砾中筛出真金。中国历代的丰富语言宝库,五湖四海的优秀语言财富,鲜明生动的民间语言,精心雕琢的书面语汇,都是我们应开掘出的“富矿”。首先,可直接从生活中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生活是语言最丰富的源泉,要使自己的语言丰富起来,就要从生活中汲取,老舍说:“在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学习语言要博采口语。”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称赞农民是语言的“大家”。语言的“天才”,的确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比如我们讲话常用程度副词“很”字,如“很黑”。在人民群众的口语中,却用更精确、更形象、更简练的表达法“漆黑”。学习语言还要多看,即勤于观察、体验,真正熟悉你的对象,掌握它的声调、声色等,而不是生搬硬套。其次,要多读中外名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经验之谈,是大家所熟悉的。它告诉人们要提高口才技巧,就应多读名著。“穷书万卷常暗诵”,心领神会,自会产生强烈的兴味;体味语言的精微之处,就能唤起灵敏的感觉;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彩妙笔,可以获得丰富的词汇,演说和讲话时优美语言会不招自来。

最后,知识贫乏是造成语言贫乏,特别是词汇贫乏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生活积累和语言知识,是决定一个人说话水平高低的关键。有本书上说,生活是语言的王国。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这个王国里的王者。

如何提高说话的水平

每一种谈话,无论怎样琐碎,总要保持中心点,这也是所谓谈话目的,其目的就是能够促进你和对方的关系。你必须使人觉察你是一个有思想观点的人,绝非是个糊涂虫。单单无聊空谈,是绝不能使对方对你有一点良好印象的,更不能显出你说话的水平。

当你们谈话正用闲语来进行时,你必须要不失为“虚心”者,不可自傲。

如果具有丰富的一般知识,你可以拿出来随时应付。一个人既然是社交的人,每天在生活当中,须与他人频繁发生接触,所以对于世界上的形形色色,自己应当努力去获得各方面的知识。

怎样可以得到这些知识,以便在你谈话之时有所帮助呢?惟一的最好方法,便是每天阅读报纸。还有一个方法,是随时留意你周围所发生的事,虽然只是极琐碎的事也不要轻易放过它。另外还有个方法便是时常和人谈话。你和别人闲着无事时谈谈天,次数愈多,不单脑子里可以贮藏起许多知识,可当成下次谈话的资料,而且也可以使你对谈话,有兴趣,甚至谈话的技术因而会更加熟练起来。

世界著名的谈话艺术专家切司脱·费尔特先生,曾经教人谈话时注意下列一些问题。他说道:

“你应该时常说话,但不必说得太长。少叙述故事,除了真正贴切而简短之外,总以绝对不讲为妙。”

“和人谈话,同时也要注意到态度。切不要拉住别人的衣袖,手脚乱画地讲话,应当和顺一些,切忌妄自尊大,平常的话要避免争论。谈话最好要一般化,勿作自我的宣传,把自己捧上天去。外表应该坦白而率直,内心应该谨慎而仔细。”

“谈话的时候,姿态可以表现你的诚意,所以要正面向着人家,不要随随便便,不要模仿他。”

“和人家开口赌咒,闭口发毒誓,是既坏又蠢而且粗鄙拙劣的事。高声的哄笑,是文化素养不高的表现,真实的机智和健全的理性,绝不会引人哄笑的。此外,没有再比咬人耳朵,像蚊虫叫似的谈话态度,更叫人难受的了?”

这位谈话艺术专家以上列的各条警戒人的谈话艺术,除开“禁止大家哄笑”这一条外,大多都是可以同意的。因为粗声喧闹固然有失常态,但是出自情感挑动的大笑,是不会妨害到任何人的。

在任何谈话之中,必须记住,切不可以说到会触怒他人的话题上去。因为凡是在你面前听你谈话的人,一定会从你谈话上窥测你的个性,同时也在留意你日后是否会说他本人的许多坏话。

说话的基本技巧

1.轻松自然

约翰·莫菲说:“我们不要硬是从头脑中榨出一些名言警句。当我们放松下来的时候,很多妙语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甚至在最具刺激性的谈话中,也有50%的内容是没什么意义的。只有经过一段加热过程,思想的车轮才能转动起来。

2.循循善诱

成为一位出色的交谈家并不在于你有多聪明,或者有多少传奇性的经历,而在于启发、诱导别人讲话。值得一提的是,“你”在谈话中是一个前进的信号,而“我”则是一个停止的信号。要设法把谈话引向对方的兴趣点,多用“为什么”“哪里”“怎么样”等。当他说“我在宁夏老家开了个店”时,你不要匆忙抢着说:“啊,我在西安也有两家店铺。”而应该问:“在宁夏的什么地方?”

3.长于忍耐

在与人交谈中,千万不要期望对方一开始就热情高涨,善言者总是等到对方变得热心以后,才试图从他们那里引导出一些有趣的想法,因此,在谈话中一定要长于忍耐。例如,他们会先问:“请问您尊姓大名?您是哪里人?您的丈夫干什么?您准备在这儿待多久?乘飞机来我市的吧?”等,以激起对方的谈话兴趣。谁关心这些?你也许会这样问。诚然,这些问题似乎没有任何风采和智慧可言,但它们的确能使交谈启动起来。

4.注意谈话重心

无可否认,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工作、家庭、故乡、理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实,即使像“你从哪里来”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说明你对别人感兴趣,结果会使别人也对你产生兴趣。但你千万别像一位年轻的剧作家那样,跟他的女朋友谈论了自己的剧本两个小时后,接着说:“有关我已经谈得够多了,现在来谈谈你吧。你认为我的剧作怎么样?”

5.多说赞同的话

如果他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你最好回答:“我也是。”或多少讲一点你有关农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会让他感到很亲切。如果他说:“我喜欢吃冰淇淋。”恰好你也有同样的爱好,一定要想办法告诉他。如果他说他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上,碰巧你过去也喜欢在那里度暑假,那你也一定要告诉他……

6.适当谈谈自己

当有人要求你讲自己的时候,不要守口如瓶地拒绝。稍微告诉对方一点你的情况,他会感到十分荣幸。因为你是用非常友好的姿态与他交谈的。

7.尊重对方

交谈双方应相互尊重,即使已经相熟,也不可胡乱开玩笑,逗弄和取笑会触痛别人的自尊,而威胁他人自尊的任何事情都是危险的,即使在玩笑中也是如此。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人们不喜欢被取笑,即使是他们的亲朋密友。只有在非常亲密的朋友之间,才可以开一些充满善意的玩笑,因为他们是不会追究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的。如果别人非常了解你,非常喜欢你,你也可以与他开个玩笑,但千万别开得过了头。

积之愈深,言之愈佳

人类知识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也是当众讲话者侃侃而谈的力量之源。知识在于厚积而薄发,有深厚知识积累的人,讲起话来,也底气十足,成竹在胸。有的人之所以很有说话水平,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丰厚的知识积累。胸有成竹,欲发则出;积之愈深,言之愈佳。

对讲话者来说,知识是多方面的;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要求;不同的人,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也不尽相同。但作为讲话者应当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有以下几方面。

1.处世知识。

处世就是指处理人情世故、社会活动、与人交往。每个人与社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没有基本为人处世之道,是无法在社会立足的。

曹操出兵汉中,与刘备相持不下,进退维谷。夏侯敦夜入帐问夜间号令,时曹操正喝鸡肋汤,便随口道:“鸡肋。”杨修听传“鸡肋”号令,便叫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敦不解,问何故。他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于是各营军士皆打点起行装来。曹操闻之大惊,斥责杨修道:“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令斩之。

曹操杀杨修,后人多有评说。清初毛宗岗说:“杨修之死,在于‘不善处人骨肉。’夫以正直忤操,则罪在操;以不正不直忤操,则罪在修。故修之死,君子于操无责焉。”(《三国演义》毛批)他认为杨修是自取其祸,根子就在不善处事,乱说话。这应当说是中肯的。作为一个下属,忘了自家身份,随意揣测主帅意图而擅自散布,当然是不应该的。

2.世事知识。

世事知识指的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常识、经验、教训、风土、人情、习俗、掌故等。这种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一般勿需潜心去学;只要不脱离社会生活,在实践中都会逐步体会、感悟得到。人们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修养,实现当众讲话的沟通目的,必须具备这类知识。曹雪芹就认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不谙世事的人,所发言辞要么造成笑话,要么酿成苦酒。

1974年美国康宁公司将一件制作精巧的蜗牛工艺品赠送给中国政府。当时中国正在搞“批林批孔”,江青臆断这是对中国有侮辱,旨在讥讽中国像蜗牛一样龟缩、爬行。周恩来指示外交部,急电中国驻美联络处调查。时任联络处对内参赞,又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冀朝铸说:“不用调查,蜗牛象征有耐心,这是表示祝福的意思。”联络处将冀朝铸这权威性的世事知识报回国内,江青这才悻悻地收敛起发难的嘴脸。这事既说明冀朝铸熟谙世事,也成为江青不懂世事的笑柄。

3.文化知识。

文化是指大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经济、法律等。这些知识往往以成语、典故、佳作、名言、警句为载体。最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开拓视野,从而使表达者的言辞也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这种知识不能从实践中获得,需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在人生路上,不断积累学习,当众讲话时便会充满活力,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长期担任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英语翻译的冀朝铸,从小到美国,缺少对中国文化的详细了解。周恩来对他说:

“你是当翻译的,中国历史一定要熟悉。要多读历史书籍,才能当好翻译……你有时常做毛主席的翻译,毛主席最喜欢引用历史典故、古代诗词,如果你不懂历史,不读诗词,就没法做好自己的工作。”

为此,周恩来绐冀朝铸开了一张长长的书单要他去读。经过几年锲而不舍的学习,冀朝铸终以博闻强记在外交部闻名,以至有“老夫子”的雅称。人们每有不解的知识,常说:“去问问冀老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