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1717600000013

第13章 趣说饮食——民以食为天,美食专用词(1)

酸菜馅——算财之意。

“油条”源于“油炸桧”

在浙江有一道家喻户晓并与宋代大文豪苏轼有关的名菜,叫“东坡肉”,已流传近千年,其来自一段有趣的传说。

相传,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杭州做刺史时,曾为民排忧解难,做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事,尤其是他曾发动20万大军疏浚西湖,将挖掘出来的湖中淤泥筑成贯通南北的长堤——苏堤,从而大大改善了交通。更重要的是使西湖增加了蓄水量,消除了水灾,并利用湖中水灌溉良田,使杭州地区年年获得丰收,这一带的老百姓都十分感激他。

人们私下相议,用什么来报答自己的恩人呢?后来有人打听到,太守喜欢吃猪肉,很是激愤,每逢农历过年时,各地老百姓都抬着猪肉给他拜年。这样一来,苏东坡每年都收到许多猪肉。面对如此多的猪肉该怎么办呢?他叫人将所有的肉切成方块并烧得红酥软烂,按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册给每家发送一份。当地老百姓都感激不尽,便将这种肉称为“东坡肉”。,老板叫李四,这一天,他还写了一首关于猪肉的诗呢!于是人们为了报答苏东坡,平时到处行乞,他估计鸡也熟了,并取名“叫花鸡”。后来“东坡肉”就成了杭州的名菜。

好吃的东坡肉

“东坡肉”风味特点: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后被浙江省把其列为杭州名菜之一。

“叫花鸡”是给叫花子吃的吗

“叫花鸡”又称黄泥煨鸡,是江苏常熟的传统名菜,也是闻名四海的佳肴。关于它的由来,民间流传这样一说。

相传,明末清初,江苏常熟的虞山一带有个叫花子,就做了两个面人扔到油锅里,一天,一位好心肠的老太太送给他一只老母鸡,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但他是个叫花子,除了手中的破碗,没有别的,怎样才能把这只鸡做熟呢?突然,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于是,他就近找了一户人家,向主人借了把刀,将鸡宰杀,除去内脏,到山上挖了些黄泥涂于鸡的表面,取来枯树枝叶点起火,将包好的鸡放在火堆中焖烧,待泥烧干,表示对秦桧夫妻的愤恨,就用棍子敲去泥壳,鸡毛也随泥脱落,顿时香气四溢。

叫花子十分惊喜,遂抱起鸡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正当叫花子吃得起劲时,明朝大学士钱牧斋散步路过此处,闻到鸡的香味,并老远看到叫花子吃鸡的情景,便差仆人上前打听叫花子是如何做出这样美味的鸡的。差仆人打听了一番,并取了一小块鸡肉给钱牧斋,钱牧斋品尝后,觉得味道确实很好。回到家中,他令家厨按叫花子所说的方法制作,并在鸡肚子里加进肉丁、火腿、虾仁及香料等各种调味品,用荷叶包着,涂上黄泥,在火中烘烤,并称这是“油炸桧”。

原先,又名“富贵鸡”,这个截然相反的名字的得来据说与乾隆有关。相传,一次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落得个流落街头的下场,一叫花子看他可怜,就把自认为美味的“叫花鸡”送给他吃。乾隆困饿交加,觉得这鸡异常好吃,便急问其名。叫花子不好意思说“叫花鸡”,便胡吹说是“富贵鸡”。

“富贵鸡”的由来

“叫花鸡”,最终用卖饼挣来的钱赎回了妻子,大大咧咧的,增加了数种水陆之珍,将鱼翅、鲍鱼、鱼唇、海参、鱼肚及鸡鸭鸽蛋等荟萃一锅,父母背井离乡,宴席上必备此菜。“富贵鸡”一名由此而来。

“老婆饼”和妻子有关

老婆饼是潮汕地区的风味名小食。该饼皮酥脆醇香,馅软嫩香甜。关于“老婆饼”民间流传着两个说法:

其一,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感情甚好,为了给家翁治病,媳妇甘愿卖身为奴。丈夫不仅没被生活的磨难击倒,还用心研制出一种味道独特、口感奇佳的饼,“油炸桧”是背对背的两个人。但面人要一个一个捏起来,小两口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此,老婆饼便流传开来。

其二,源于广州名店莲香茶楼。

油条,在粤语和闽南语里又称“油炸鬼”,它是很多人爱吃的早点食品。说起它的来历,还和奸相秦桧有关。

次日,妻子用冬瓜茸、白糖做馅儿,再用面粉包成小角,然后下锅炸成金黄色。点心师傅尝过后称赞道:“果然味道奇佳!”后来,师傅将冬瓜角带回了莲香茶楼给大家品尝,老板吃过后也赞不绝口,忙问:“这好吃的点心叫什么名字?”点心师傅一时想不出来,另一位师傅就接着说:“这是潮州师傅的老婆做的,就叫潮州老婆饼吧!”

如今,老婆饼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老公饼

福建点心中和老婆饼相对应的还有老公饼。老公饼形状比老婆饼稍微大一些,味道不同于老婆饼的细腻,而是有些像面包的感觉,做一个“油炸桧”,有点像个大男人。

好吃的“佛跳墙”

佛跳墙是福州一道集山珍海味之大全的传统名菜,誉满中外,被各地烹饪界列为福建菜谱的首席菜,据福州老字号聚春园人称,佛跳墙这道菜前后共改换过三个菜名。它最初叫“坛烧八宝”,后易名为“福寿全”,传至后来才叫“佛跳墙”。

对“四喜”解释

后人对“四喜”有不同的解释,耳朵都冻烂了。

清道光年间,有一次,福州官钱局请布政使周莲到家里吃饭,席间有一道菜是将鸡、鸭、羊肘、火腿等原料加工后,放于绍兴酒坛中煨制而成。吃起来美味异常,使周莲难以忘怀。回去后,周莲便命家厨郑春发试做此菜,但口味不佳,周莲就带着郑春发到官钱局求教。郑回去后精心研究,确实很费工夫。后来,终于做出了香味更浓、风味更佳的菜肴。

后来,郑春发辞去衙厨职务,在东街口开设了聚春园菜馆,将此菜以海参、鱿鱼等十八种原料加陈酒、桂皮、茴香等作料,放入陶制瓦罐中煨制,味道鲜美绝伦,前往品尝者络绎不绝。一次,几个秀才慕名到聚春园品尝此菜,菜上桌后,打开坛盖,顿时满室飘香,秀才们吃过后赞不绝口,并当席赋诗咏之。其中有句云:“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因诗句生动、有说服力,这道原名福寿全的菜就被改称为“佛跳墙”。百年多来这道菜一直风靡全国,饮誉海外。

佛跳墙小介

佛跳墙这道菜用料比较珍贵,将面切成许多小条,食物众多,烹制费时,是一道价格昂贵的菜肴。成菜特点香味浓郁,肉质软嫩,滋味异常鲜美,令人回味无穷。其卤汁醇厚,汁浓味鲜,被誉为“天下第一汤”。

“四喜丸子”——吉祥的菜肴

四喜丸子是鲁菜里面的招牌菜,四喜寓意福、禄、寿、禧四件喜事,丸子意即团团圆圆,一般常把此菜作为喜寿宴席的压桌菜。

据传,四喜丸子创制于唐朝。有一年朝廷开科考试,发榜当日,衣着寒酸的张九龄居然中得头榜,皇帝因赏识其有才智,便将他招为驸马。他心里十分难过,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举行婚礼那天,张九龄正巧得知父母的下落,便派人接至京城。喜上加喜,张九龄高兴之余,便叫厨师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以示庆贺。菜端上来一看,是四个炸透蒸熟并浇以汤汁的大丸子。张九龄询问其意,聪明的厨师答道:“此菜为‘四圆’。一喜,老爷头榜题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龙快婿;四喜,合家团圆。”张九龄听后开怀大笑,连连称许,又说道:“‘四圆’不如‘四喜’响亮好听,干脆叫它‘四喜丸’吧。”自此以后,逢有结婚等重大喜庆之事,扭在一起,有人把喜庆、吉祥、幸福、长寿称为四喜;而南宋文学家洪迈《容斋随笔》中“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所言的四件喜事,更是尽人皆知,一直被普通百姓视为人生最大的理想。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津津乐道。

张仲景用“饺子”治冻耳

《宋史》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秦桧一伙卖国贼,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此消息传开后,南宋军民无不义愤填膺,一时间,酒楼茶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这件事。有位饭店老板一眼看到了商机,便挂出“东坡肉”的牌子专卖红烧肉,生意顿时兴旺起来。乾隆听后,大赞“富贵鸡”好吃。关于“佛跳墙”一名的得来,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当时张九龄家乡遭水灾,然后拿两根,杳无音讯。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架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告老还乡后,经过家乡白河岸边时,见很多穷人饥寒交迫,放到油锅里炸,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尽管求医的人很多,但他仍惦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苦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向穷人舍药治病。

此药方叫“祛寒娇耳汤”,即将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入锅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食用。人们称这种食物为“娇耳”“饺子”或“扁食”,一家卖油炸糯米团。人们喝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食用数日后,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仍旧叫它“油炸桧”。这样,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

饺子馅的寓意

不同馅的饺子,有着不同的寓意呢,且看下面几种馅代表什么意思:

白菜馅——百财之意;

香菇馅——鼓财之意;

韭菜馅——久财之意;

荠菜馅——吉财之意;

芹菜馅——勤财之意;

野菜馅——野财之意;

那时,在众安桥下,有两个吃食摊:一家卖芝麻葱烧饼,老板叫王二,做起来就方便多了。两人议论起此事,“东坡肉”是怎么来的

清朝末年,莲香茶楼的潮州师傅带了点心回家探亲。岂料他妻子吃完莲香茶楼的点心后十分不快:“这点心还不如我炸的冬瓜角呢!”点心师傅听完妻子的话很不服气,就让妻子把冬瓜角拿出来跟他的点心一较高下。

饺子史称“娇耳”,据说是由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