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1723200000038

第38章 1919~1936年:鼎盛(6)

辗转之中,东大师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的洪流之中。1936年,“一二九运动”一周年那天,西安1万多青年学生,举行了以“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为中心内容的请愿游行。东北大学西安分校的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高呼:“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打回老家去!”等口号。

在向陕西省主席邵力子请愿未达到目的的情况下,他们冲出军警戒严的中山门,高唱救亡歌曲,向临潼进发,向正在那里的蒋介石请愿。得知学生们要来临潼的消息,蒋介石下令堵截学生,武装镇压,格杀勿论。张学良校长深恐学生遭到伤害,驱车追上学生请愿队伍,劝阻学生返回校园。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但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校长却从此失去自由,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

1937年1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委臧启芳为代校长,根据国民党政府南迁东北大学的指令,在开封河南大学内设东北大学办事处,东北大学迁到开封。同年5月,东北大学改为国立,臧启芳来西安接收西安分校。6月,开封学生迁到西安,集中办学。

1938年春,日军轰炸西安,东大不得不再度迁校,由陕入川。他们暂借四川三台县旧试院和草堂寺及县属联立高中之一部分为校舍。工学院迁出,重点建设文、理、法、商学科。

在东北大学当年的校址上,而今一所国家级示范中学——三台中学,已在川内声名赫赫。

当时一批名师齐集东大,陆侃如、冯沅君、金毓黻、高亨、杨荣国、姚雪垠等先后来校任教。

1940年,著名学者金毓黻到东大筹备“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尽管经费困难,物资缺乏,但在金先生的苦心安排下,极短的时间内研究所便初具规模。一批研究生追随先生不仅钻研历史,亦关注现实,成果颇丰。

1942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令:改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为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给予硕士学位。东大的研究生教育由此发端。

这一时期,东大编印的学术刊物《东北集刊》、《志林》收录了师生数百万字的论文,研究课题从“大学精神”到“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从“三台物价”到“东北人口发展的特点”,涉猎之广泛、调查之缜密、论证之严谨,令人叹服。

学术研究欣欣向荣,学生活动蓬勃开展。学校通道两旁一直延伸到大门口的壁报,都是学生的创作,以宣传抗日救国、抨击腐朽政治、揭露社会黑暗为主要内容。

“学声”、“黑土地”等社团聚集了一批热血青年,成为进步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剧团不仅在校内演出,还走出校门举行义演,所得款物捐赠前线,支援抗战。

在三台这座川北小城,东大度过了8年时光。在物力、财力两感窘迫的岁月里,师生们直面困苦,笑对艰难,追求学术发展,传播进步文化。那段日子因此而熠熠生辉,三台小城因而平添了万千气象。

老校友刘黑枷在文章《歌声琴韵》中曾这样回忆当年的情景:“我们那时在学校里最爱唱的歌,是东北流亡三部曲、在松花江上等,每次唱歌都心潮激荡,怀念故乡,遥想前线,对真正领导抗战的先进政党激起无限景仰。”

半个世纪过去了,东北大学80年校庆之际,学校的记者赶往三台采访的时候,老校友们把记者领到了当时东大组织修建的防空洞里。在那里,老人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当年的歌。

1945年8月14日,东大师生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在这场战争中,有60位东大人奋勇向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被授予烈士称号。

当胜利来临,人们百感交集。陆侃如教授欣然提笔撰写对联:“万里流亡,尝胆卧薪,缅怀黑水白山,此时真个还乡去;八年抗战,收京降敌,珍重禹时舜壤,来日无忘守土难。”

1946年东大师生从三台陆续返回沈阳,1947年2月在北陵原校址开学。1948年6月,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命令东北大学再迁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东北大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949~1993年:力耕躬学

东北全境解放后,为适应新中国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1949年3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以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为基础建立沈阳工学院,校址设在原沈阳奉天工业大学和市第二工科学校。

次年4月,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决定筹建东北工业大学,包括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和鞍山工专。8月,东北人民政府发布命令,将上述三校合组为东北工学院,校址设在长沼湖,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南湖,著名冶金专家靳树梁担任院长。

1950年9月,东北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暨首次开学典礼,当时学生2936人,教师417人。教师中既有原东北大学的教授,也有从全国各地招聘的专家、学者。广纳贤才,吸取各方专家之所长。受聘的教师来自天南海北,有的是高等学府的名师,有的是生产单位的技术专家。

建国之初,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这一举措为东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刚刚成立的东北工学院,各项工作迅速展开,从招聘教师到招收学生,从专业的设置到基层教学组织的创建,为了让学校尽快走上正轨,大家只争朝夕。

1952年,全国范围进行高校院系调整。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的电机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采矿系、冶金系,山东大学采矿系均并入东工。东工的化工系各组,土木系的水利、路工两组,机械系的汽车组调到大连工学院;地质系各组、数学系、物理系全体学生及部分教师分别调整到长春地质学院、东北人民大学(现为吉林大学)等校。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东工院长靳树梁教授被选为学部委员。

1958年国庆前夕,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在东北工学院研制成功。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东北工学院获得长足发展。196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这为东北工学院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1978年,东北工学院首批被恢复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

1986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工试办研究生院。

1988年,在时任东工院长陆钟武的倡导下,沈阳开始建立南湖科技开发区,确定建立“东北工学院科学园”。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大学命名、并被世界大学科学园协会接受为会员的科学园。国内知名的东大软件集团,就是从这个科技园中成长起来的。

1993年3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张学良亲自题写校名,并出任名誉校长、校董事会名誉主席。

10、1924年A:独步岭南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中山大学是一所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中国南方文化与学术重镇。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即今中山大学,1926年为纪念已经逝世的孙中山,正式改为今名)和黄埔军校。

孙中山(1866~1925),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三民主义倡导者,中国国民党创始人,被中国人尊称为“国父”。曾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中国国民党总理、广州革命政府大元帅。原名孙文,广东香山(中山)翠亨村人。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逝世于北京,安葬于南京中山陵。

当时,广东大学还先后合并了国立广东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广东公立医科大学,分设文、理、法、农4个本科(后增医科);文、理、法、农、工5个预科。

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溯源于光绪三十一年创立的两广速成师范馆,继办初级师范简易科,旋改为两广师范学堂,王舟瑶为监督。翌年改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分设文学、史舆、数理化、博物4科,4年毕业。1912年改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嗣归国立,黄锡干为监督,唐萱等继任校长。1915年增设图工体乐专修科,1921年附设国语传习所,并于文史、英语、数理化、博物4部外增设社会科学部。后邹鲁任校长。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大礼堂举行改组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代。

广东公立法科大学,溯源于光绪三十一年广东课吏馆的创立,未几改为广东法政学堂。宣统元年建立新校舍,1912年改为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分设法律、政治、经济等科。1923年8月改为法科大学,1924年2月归并为国立广东大学法科。

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溯源于宣统元年广东农林试验场的创立。翌年附设农业讲习所及林业讲习所。至1917年8月,始改为此名。1924年9月归并为国立广东大学农科。

广东公立医科大学,溯源于宣统元年公立医学校的创立,由达保罗、钟宰荃等医生所办。1915年冬立案,改名为广东公立医科专门学校。1924年8月改为此名。该学校原处在帝国主义奴化统治下,经过师生的英勇斗争,于1925年7月归并为国立广东大学医科。

1926年3月,大学者、文豪郭沫若(1892~1978年,四川乐山县人),任广东大学文学院学长,实行文科改革。

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等7个学院。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内分文科(分中国语言文学及历史学两部)、农科(分农林植物学及土壤学)、教育(分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两部)三研究所,开始招研究生。1937年推行导师制度。1938年接收国立广东法学院。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7月,各学院研究所进行改编工作,所属文科、师范、农科及医科各研究所,分由文学院、师范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兼办。同时,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改为中国文学系及语言学系;理学院数学天文系改为数学系、天文学系;文学院文科研究所改为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暨历史学研究所;师范学院研究所改为教育学研究所;农学院农林植物研究所改为土壤学研究所;原有农林植物学部,分拨隶理学院,改称植物研究所;医学院研究所改为病理学研究所。

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已横渡长江,向华南挺进。9月间,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迫近广州,校当局想把中山大学迁到海南岛。校内师生员工绝大多数是反对的,为保护校产,进步的员生作了护校斗争。10月初,将校本部公物运进广州文明路中山大学,封锁于大钟楼上下,严加保卫。而石牌各院系公物则秘密贮藏封存,轮班守护,使别人无法运出。因此,获得护校斗争的绝大胜利。

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大成为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

中山大学建国前的领导:邹鲁、陈公博、戴季陶、经亨颐、朱家骅、许崇清、张云、金曾澄、王星拱与陈可忠等。

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广州市,坐落于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各具风格,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树影婆娑,鸟语花香,尽南国风光之妩媚;珠海校区,端庄大方,竭规划方案之成果。梁求琚堂、邵逸夫馆,中大是全国高校获馈赠最早最多者。”成为“中国校园最漂亮的10所大学”之一。

中大校园里的重要建筑和景观:马丁堂(1906年落成,纪念曾向岭南学院捐款的美国人亨利·马丁)、黑石屋(1914年动工,原为岭南大学首位华人校长钟荣光博士修建)、小礼堂(1916年建成,原岭南大学基督教青年会馆)、惺亭(1928年捐建,为史坚加、区励周、许耀章三烈士纪念亭)、孙中山纪念铜像(1933年冬奉置)、乙丑进士牌坊(建于1635年,20世纪40年代迁至此)、陈寅恪故居、永芳堂及十八先贤铜像(1990年兴建,孙中山、蔡元培、章炳麟、梁启超、康有为、邓世昌、黄遵宪、魏源、林则徐、詹天佑、秋瑾、谭嗣同、严复、冯子材、容闳、洪秀全等)、北门广场。

目前,中山大学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211工程”与“985工程”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综合实力居华南内地高校之林首位,故被美誉为“独步岭南”、“华南第一学府”。中大又与同处一城的华南理工大学合称为“中国大学的双子星座”之一。

2001年10月,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大,成为高等教育的又一“航空母舰”。中山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866年创建于广东广州的博济医学堂,在医学遗传学、眼科学、肿瘤学、寄生虫学、内科肾脏病学、器官移植、传染性肝病、生物医学工程及分子医学等方面科学研究成绩显著,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中山大学的校庆日原为11月11日,1951年后则改为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日)。

中山大学校训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 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提写的。校训词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中国大学校训中比较好的一个。

十字训词原文出自儒家经书《中庸》。《中庸》第20章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5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实际上,以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为指导原则,使封建时代读书人不违背封建宗旨,成为封建主义的接班人。

明末清初,随着社会的变动,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发展传统《中庸》思想,强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即把做学问与立志结合起来,所以对“博学”做出新的阐发:“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顾炎武所指的“文”,已不是纯粹古代的经书文章,而是包括一切天下国家大事。他所指的“耻”,不是指个人荣辱,而是指全体人民的荣辱。博学的指导思想,从个人自身修养扩大到“当务之事”的社会大事,所以他提出学、问、思与立志的统一。顾炎武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爱国主义者,故他对传统教育能按照新形势需要而做出新解释。

孙中山则处于伟大民主革命的时代,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一代振兴中华、再造文明的人才。1923年到1924年,他倡议在广东设立两所学校,一是黄埔军校,一是广东大学,以一文一武的学校模式,为造就“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服务”的人才。十字训词是他继承传统的教育形式而赋予时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针和内容。可以说是近代思想创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