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1723300000044

第44章 留学日本(5)

整整20年后,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东城区铁狮子胡同5号(现为张自忠路23号) 行辕逝世。4月2日,孙先生的灵榇由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移至西山碧云寺停厝。国民政府选拔出6位对辛亥革命有重大贡献、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杰出人士为孙先生抬棺。水晶棺被抬到公园门外后,放到了高架灵榇上,平稳地放在6个人的肩头上。在几十辆黑白相间的马车和众多送灵人的陪同下,队伍出发了。在这6个人当中,走在左前方的瘦高中年男子就是李四光。他心中的沉痛,恐怕只有自己才能了解。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位伟人在他年少时对他的殷殷期盼。

李四光在日本学习了6 年,回国以后,在家乡湖北武昌的一所中等工业学校任教。按照清政府的规定,官费留学生毕业回国后,必须进京参加考试。1911年,湖北学务处命令本省的留学毕业生于农历七月初十(公历9月2日)以前去北京学部报到。为应付官府,也为更好地了解清廷统治中心的虚实,李四光毅然决定去北京应试。

宣统三年(1911)秋天,一位瘦高的青年,踏着矫健的步子走进了清朝学部所在的那条胡同。和他同行的都是年轻人,一个个儒雅俊秀、意气风发。他们都是从各国留学归来的学子。此番进京,是要来学部报到,然后参加清廷组织的辛亥第6次游学毕业生廷试。

10月4日,清政府公布了考试的黄榜。学子们看了榜,纷纷走到那位瘦高的青年身边,祝贺他金榜题名。他向大家道谢,神态非常平静,只是微微抬起头,望着远方,像是在期待着什么。那张黄榜,在“工科进士”后面,赫然写着一个名字——李四光。他获得“最优等”成绩,赐“工科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批进士之一。

考试发榜后不到1个星期,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就爆发了。消息传到北京,李四光兴奋不已,马上南下武昌,投奔革命队伍。李四光是同盟会会员,在日本学过理工,又是南京临时革命政府特派汉口建筑筹备委员,因而被湖北军政府任命为实业部部长。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共和政体名存实亡。李四光的希望破灭了,他辞去了实业司司长(南京政府成立后,湖北省各部改为司)的职务,决定继续到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用科学拯救贫穷、落后的祖国。

在英国由采矿转学地质

1912 年,蔡元培担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长。李四光因参加辛亥革命有功,经本人申请,教育部批准,他和一批青年人获得官费留学名额,一起前往英国。他与同时被批准的湖北军政府秘书王世杰等人同行,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留学生涯。

李四光在伯明翰大学预科学习期间,结识了同住一间公寓的丁燮林,两人在课业上互相帮助。

1914年秋天,1年的采矿系学习结束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李四光决定改学地质专业。好友丁燮林得知后,非常惊讶。但李四光有自己的想法,他说:“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我已经学了1年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矿工。”

为了对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征得校方同意后,李四光除了主学地质专业以外,又选学了力学、光学、电磁学等课程,特别侧重钻研物理系的力学课程。

在当时的情况下,要中途赶上物理系的教学进度,是要费一番功夫的。李四光毫不畏惧,迎着困难而上。为了弄懂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他常常学习到深夜。

李四光并不满足于仅仅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他还到野外去作实地考察。为此,他特意从旧货店买了一辆旧摩托车,自己动手加以修理,然后每逢假日,便骑车四处奔走。有一次,他不小心连人带车一起跌到山沟里。当他从地上爬起来,看到自己和摩托车都没摔坏,就又骑车继续赶路。

在导师W·S·包尔顿教授的指导下,李四光一面实地考查,一面博览群书。他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日深,而且在文字语言上提高也很快。对英、日、德、法各国文字,均可运用。他视野辽阔,信息敏捷,基础知识深广。

不久,暑假即将来临。如何度过这个难得的假期呢?丁燮林谈了自己的计划:“我准备到海滨去,在那儿写作一个剧本。”然后询问李四光的打算。李四光告诉他,自己打算去当矿工。

丁西林听后,疑惑不解地问:“为什么?矿工的生活很苦啊!你没听说过,矿工居住的地方,人们都叫它做‘黑乡’。”

李四光答道:“我不怕苦。要搞地质,就得准备吃苦。伯明翰的采矿业很发达,可毕竟只是学的理论。我既然学地质是为了给祖国找矿,就应该去实地考察一下,外国的矿井是怎么采矿的。所以去当矿工是最好的了。”

说干就干。假期一开始,李四光就背起简单的行李,骑着摩托车,来到郊外的一座煤矿当矿工,吃住在当地一位矿工的家里。每天天还没亮,他便和当地的矿工一样,戴上安全帽,提着小鸟笼,乘矿车来到矿井。小鸟对瓦斯很敏感,如果它晕倒了,工人们立即就离开矿井。在阴暗、狭窄而又充满危险的矿井里,李四光和矿工们要从早干到晚,又脏又累。他亲身体验到了矿工生活的艰苦,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当假期即将结束时,李四光和他的矿工房东一家拍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以纪念这段令他难忘的生活。

返回学校之后,李四光更加努力学习。学士学位考试日益临近。不巧的是,李四光的腿上长了一个大疖子,疼痛难忍。丁燮林劝他去医院诊治。但李四光认为花钱太多,放弃了。为了不影响考试,李四光取出他日常刮胡子用的刀片,在开水中简单消毒以后,就自己咬牙忍痛将疖子挖掉,然后抹上药膏。站在一旁的丁燮林看着这一切,不禁为李四光捏了一把冷汗。伤口还未愈合,李四光便去参加考试,他获得了学士学位。但腿上的疖子却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留下了一块深深的伤疤。

1918年,李四光用流利的英文完成了毕业论文《中国之地质》,被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他在论文中写道:“今天,我们要求新兴一代‘黄帝子孙’,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也许并非为时过晚。一方面,要为纯科学的发展而尽力;另一方面,要用得来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地去解决有关工业的问题。”

他的导师包尔顿教授希望他能在英国继续深造,等考取博士学位后再返回中国。但是,李四光断然拒绝了:“不,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地贡献给我的祖国,这样更有意义。”

包尔顿听了李四光的这番心里话之后,对这位青年学子的爱国之情深表尊敬。他问李四光:“你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李四光回答:“我想立刻就走。先到法国和德国的一些矿井去进行一些考察,再去阿尔卑斯山看看那儿的地质情况。”

李四光离开英国以后,按照计划,先到法国和德国几个有名的矿区进行考察;接着又沿莱茵河而上,到达瑞士,继而登上了阿尔卑斯山脉主峰也是西欧第一高峰——海拔 4807米(新测为4810.90米)的勃朗峰,研究冰川地质。

当他结束考察,返回伯明翰大学时,看到了一封电报和一封来信。电报是印度友人拍来的,表示想聘请他去当工程师,待遇优厚。他又打开那封信,是蔡元培从国内寄来的,当时蔡元培正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四处招揽人才;当他得知李四光在英国学成毕业时,便来信聘请他为北大地质系教授。

1918年底至1920年初,国内地质学科创始人之一的丁文江,正随梁启超一行7人赴欧洲考察;同时作为民间团体和政府顾问,列席巴黎和会。此间,丁文江正与北大校长蔡元培商议振兴国内的地质学研究,却一直苦于北大该专业师资过于薄弱。为此,丁文江专程去了英国,找到当时正在伯明翰大学攻读地质专业的李四光,希望他学成以后能回国教书。

面对祖国的召唤,李四光谢绝了印度友人的高薪聘请,毅然远渡重洋,回到祖国怀抱,为其科学救国的理想奋斗。

1920年春末,李四光和丁燮林、王世杰等人一道返回北京,来到北大任教。

诞生于巴黎的小提琴曲

李四光是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他不光散文写得好,旧体诗写得好;即便是地质学的论文,也同样写得“有声有色”。他的音乐造诣也相当深厚,尤好小提琴。他在巴黎期间写的《行路难》,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这部作品写于1920年,在78年之后(1998年)的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晚会上,第一次得到了公开演奏。它的面市,修正了马思聪是中国最早的小提琴曲作者的说法。

1915年,李四光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由采矿系转入地质系时,与威尔士教授来往密切。他当时非常喜欢音乐,课余时学会了拉小提琴,有时间就去威尔士教师家即兴演奏,很得他们一家的欣赏。

1919年11月,应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同学会的邀请,李四光前往巴黎作关于“工业繁荣与能源开发”的学术报告。也许是想表达点什么吧,他在随身携带的一张五线谱稿纸上,写了几句乐曲,共5行、19小节;并将自己的英文名(J.S.Lee)和创作时间(22日)、地点(巴黎)写在上面。

次年1月,李四光又在这张五线谱的背面,以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为题,写了一首完整的小提琴曲。与此同时,他还在稿纸的右上角,署上自己的名字“仲揆”二字;在曲谱的右边,写下“千九百二十年正月作于巴黎”等字样。乐曲写好后,李四光请好友萧友梅指正,因此曲谱一直保存在萧氏手中。?

李四光回国后不久,经北大化学系教授丁绪贤的夫人介绍,与北京女师大附中的音乐教师许淑彬相识。许女士出身于外交官家庭,爱好音乐,英语、法语俱佳,还弹得一手好钢琴。两人相恋2年后,结为伉俪。婚礼上,他们俩一个拉琴、一个弹奏,鸾凤和鸣,曾被传为佳话。?

【大师小传】

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字仲拱。蒙古族,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今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世界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

1902年入武昌高等小学堂。1904年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成为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第一批会员。1910年从日本学成回国。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委任为湖北省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1913年获准赴英国官费留学,开始自己的第二次留学生涯,在伯明翰大学学习矿业。1918年用流利的英文完成毕业论文《中国之地质》,被授予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

从1920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他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夫妇俩躲避开国民党阻挠,于此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71年4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错误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先后发现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李叔同:文艺全才并开创多项中国第一

对“李叔同”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当听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旋律时,肯定没有人能不熟悉。它的词作者就是李叔同,他还有一个名字是“弘一法师”。

李叔同的人生耐人寻味,早年的声色犬马、之后的投身文学艺术、最终的遁入空门潜心佛法——也许,正如他的弟子丰子恺的解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李叔同要尝遍所有的人生,于是他最终走向了宗教这个灵魂生活。

绘画与爱情

早年的李叔同是风流才子,更是一个典型的富家公子,不仅早早以才名著称于上海,更是寄情声色,常与名妓、优伶相往来。这样的生活,因为他的母亲去世而发生了改变。1905年,独自将他抚养成人的母亲去世了,这让孝顺的李叔同非常悲痛,即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哀”,决定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他为母亲办完丧礼后,当年便东渡日本求学。

李叔同来日本,主要是希望能够学习西方绘画。他早在上海南洋公学时,就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化与思想。在蔡元培的门下,始终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存,李叔同在两方面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到日本不久,李叔同就剪去了辫子。此年秋,他还在留学生所办的《醒狮》杂志上,发表了《图画修得法》、《水彩画法略说》等文章,向国人介绍西洋绘画。

1906年,李叔同考入日本美术教育最高学府——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东京美术学校是今东京艺术大学的前身,成立于1885年,1896年增设西洋画科。当时录取的5个人,其中两个是中国人,就是他跟曾孝谷。由于当时很少有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学习美术,所以日本各界都很关注李叔同。10月4日的日本《国民新闻》特为刊出专栏采访的报道,以《清国人志于洋画》为题,介绍了李叔同在东京上野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的情景,并刊登了他以及作品的照片。

报道是如此描写的:“喝了一杯‘涩茶’之后,他一面说明贴满壁上的黑田画伯的裸体画、美人画、山水画,中村及其他的画等,一面引我进入里面六叠的房间,得意地介绍了那就几上作画的苹果的写生。‘是潇洒的笔致啊!’我赞赏说。那位女佣听了从旁插了一句:‘那是早上刚刚一气画成的。’李君谦然地说:‘是。’露出了一排白齿。‘今后一定拜访贵社,《国民新闻》是很好的报纸。’”

进入东京美术学校以后,李叔同开始了他一直想了解的西洋绘画学习。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执着。他对艺术也想追求到底,不只限于中国画这种绘画方法和绘画技巧,他也想把西洋画、裸体画等,所有的绘画技巧,都能够了解,都能够掌握。

李叔同全身心投入到了西洋绘画的学习中,不久却碰到一个难题。西方艺术重视写实,进行人体写实练习是基础,必须要掌握的。在当时日本艺术院校中,采用裸体进行美术教学很普遍了,李叔同自己在学画的过程当中,自然也按照教学的要求,做过西洋裸体画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