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开江文史典藏
1725500000048

第48章 普安坝子的菜农与蔬菜种植

开江一地,有“川东小平原”之称。家家农民都擅长蔬菜种植,种菜、卖菜,成为农村的一种传统生活方式。颇富农耕特色和审美意蕴的“小菜园子”,遍布乡村农家的屋前屋后。它的青幽葱郁色彩、家园图案装饰特点,成为一大乡俗景观,是心灵依归的浓重元素。

农历正月十五过后,开始平地,栽大白菜、茄子、辣子。稍迟,栽苦瓜、冬瓜、四季豆、豇豆等夏季菜。水稻收割以后,以田为土,一丈土(1平方丈)种植的一季早莴笋菜价值在100元。但栽种莴笋最麻烦,技术要求高,而且琐细。正是7月高温季节,秧苗摘下后,要用杆草覆盖,以防暴晒。要浇灌勤便、适宜。各地情况不同,便根据自己的土质特点和优势,相应种植某一二种蔬菜。比如新宁乡新河村2组是河沙地,尤其适宜于生姜种植,该组生姜以其质量和规模而远近著名。

一般来看,不少农家都是种耍耍菜,供自己吃就够了。若有剩余,才提个小篮子,顺便上街出售。而坝子里种菜专业户可不是少数。据种菜能手顾元生讲述,新河村2组,是普安、永兴大坝子的中心地带,临河,以种植蔬菜为主打副业,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的种植和经营经验,堪称完备高超的技术。农民经济依托城普两镇的市场,发展蔬菜种植业,投入少、周期短、效益高。目前,达到万元以上收入的种菜专业户和大户,2组有10多家。

蔬菜经营,不仅有蔬菜产品消费市场,还有一个庞大的种子、秧苗需求市场。因为家家农民都要种一些基本的常常食用的蔬菜,茄子、辣椒、瓜菜类更是普遍,以基本保证供自家食用,不花钱买。育秧。过去家家户户各自育秧,费事淘神,还不能保证质量和季节赶早。因此,对每一季菜秧的需求量很大,如此一来,逐渐形成了一些环节的专门化经营户。城附近坝子里专业户具有育种、并秧的丰富经验,育秧品种多、质量好,最卖钱。而专业户的出现,大大进了一步。这方面,市场促成了种子业的专门化经营,是一个很大进步。

现在种菜运用地膜、天膜等农业高科技,根本上保证了成活率,增大了产量,提前了上市季节。每隔10天要揭开地膜施肥、杀虫。遇太阳大,要揭开档头,通气散热。一个多月以后,揭膜。

当年插队落户到普安坝子里的知青,也曾跟着社员学习种菜卖菜。这可是不大为人所知的一个历史记忆。据当时在红岩公社2大队11队当知青的颜怀剑讲述,他所在队上的主要副业就是种蔬菜,家家都种。他的一分自留地也用来种蔬菜。三五天、七八天挑一担菜上街,大约卖三四元。花菜价贵,一回卖七八元。这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数字了。团葱、把把葱(也叫藠头),一斤卖1角钱。一分地要卖四五十元,收入可观。但生长周期长,从头年9月到第二年三四月间,达半年。所以谚语说“七月葱,八月蒜”。为卖个好价钱,跑各个场镇赶场。近者永兴、太和,后厢的讲治;远则达县安仁、檀木,宣汉七里峡、天生。吴绍伯拖拉机经常跑天生运煤,搭巴车卖菜,还顺带买回一麻袋煤。襄渝铁路铁道兵部队有一个生活用品采购员,河南兵,喜爱音乐。一次从南街过路,听我在家拉二胡,很激动,跑进家来交了朋友。原来他多次开车到开江收购蔬菜,是最难得的买主。全队都热闹起来,家家社员都下地砍菜。第一年,种菜所得80多元钱,我买了一把好二胡。

目前来看,开江蔬菜市场小、分散,尚不具备依托城市大市场,促进更多环节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比如菜品种类的专门化生产,如果你专门种大白菜,我专门种辣椒,既单纯,又可以做得更加专业化、更上规模,并促进菜品质量的提高。这样做,知名度有了,品牌效应也就有了。

从发展方向来看,要建立蔬菜协作经营一类的协会组织,要建立互联网经营平台,拓展对外市场,沟通信息渠道,尤其要走公司化产业经营道路,这是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