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学生,不论自己来自何处,也不论自己的个子高低、漂亮与否、帅与不帅,都应注重培养自己鲜明独特的风度、气质和个性,使自己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保持永恒的魅力。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一个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这表明一个人的内在美在交往中具有比外在美更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A.自信。女性应做到自信而不浅薄,男性则应做到自信而不轻狂。一个人的自信来源于心灵的美,来源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坦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总是喜欢接近踏实、安全的事物,而避开可能会对自己产生不利甚至危险的事物。真实坦诚的自我表露是维护友谊的重要品质,而虚伪、掩饰则可能伤害对方而最终只能断送友谊。
C.含蓄。含蓄是中华民族的典型性格特征,也是一个人应有的内在气质。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就是要恰到好处地把握一种分寸感,亲疏适度,不卑不亢,热情而不过分,大方而不失态,同时应保持一种距离,因为距离产生美,使人心里产生向往。空间距离使人产生幻想。只有保持一种距离,把握一定的分寸,异性间的交往才能得以维系。
D.注重礼仪,注意小节。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双方在形式上一定要讲究礼仪。良好的行为举止、文明的谈吐、优雅的风度等都能为异性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切不可不拘小节,言语粗俗,行为放纵、鲁莽。
第四,防止与异性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A.女性不要贪图小便宜,否则容易上当受骗。如一个女生吃喝玩乐都不愿掏钱,交往动机不纯的男性有可能投其所好,使她最终受到伤害。
B.女性要学会保护自己,应具有相应的防范意识,一旦对方对你有超越友谊之举时,应及时回避。
C.交往双方都应尊重对方求爱的权利。在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当友谊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可能向更深层次的爱情发展,如果其中一方有了爱的表示,即便你不同意,但也不能轻易伤害对方。
D.一方一旦发现自己的异性朋友有了恋人,就应当主动减少接触,并注意接触时的举止,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4)大学生异性交往的重要领域——恋爱交往
恋爱是指一对相互倾慕的男女在交往中共同培育及发展爱情的过程。恋爱在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大学生与异性交往涉足的一个重要领域。
①大学生的恋爱特征
大学生,正处在20岁上下的年龄段。这些风华正茂的男女青年,有旺盛的精力、青春的热情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更加上青春性躁动,使恋爱不可避免地成为学生们业余生活中的主要旋律,成为学生们学习生活的调味品和添加剂。
大学生恋爱具有以下特征:
A.恋爱急切,热点持久
大学时期正是青年学生青春旺盛时期。当代青年学生,正逢改革开放的好时代。爱情的禁区被打破了,随着影视文艺等传播媒介的普及,恋爱成为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事情。当代青年学生要满足自身物质上、精神上的各种需要,他们强烈地追求情感的宣泄和满足,大胆地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岁月如水,青春宝贵,此时不享受爱情,更待何时?爱就要爱得痛痛快快,爱就要爱得毫无顾忌。现在,社会日益开放,当代大学生在追求爱情上,已少了一分东方式的含蓄和羞涩,更增添了坦率的表露和大胆热烈的急切追求。
现实中,不少大学生的交往,尤其是与异性的交往,目的性是很强的。他们以寻求恋爱为交往目的。他们并不是为了爱而去追求异性,而是为了“搞对象”才去爱。也许他们生理的成熟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促使他们认为自己也应该去谈恋爱了,但他们的某些恋爱方式实在让人无法恭维。
大学校园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些关于恋爱的秘诀:“大一,兔子不吃窝边草;大二,好马不吃回头草;大三,疾风知劲草;大四,天涯何处无芳草。”关于女生谈恋爱的顺口溜是:“大一娇,大二挑(挑男友),大三急着找,大四没人要。”关于男生恋爱的顺口溜也“方兴未艾”:“大一傻,大二骂,大三忙着考,大四随便挑(挑女友)。”这些顺口溜正反映了大学生活中的部分恋爱现象。
B.周期较短,次数增多
据调查,大学生恋爱的成功率大概不到30%。这种高恋爱率和低成功率的强大反差,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当代青年恋爱观念的变化和更新。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文化的渗透,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婚恋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多元色彩。尤其是社会离婚率的居高不下,使过去那种对爱情的专一和永恒的信念在当代青年中动摇了。他们认为爱情和婚姻是两回事,爱情只是爱情,把婚姻留待以后去完成。他们在婚恋问题上采取了一种比较实际、比较灵活的态度——潇洒。用他们的话说,即“潇洒爱一回”。他们可以有滋有味地恋爱,却不保证一定结合;可以是昨天还海誓山盟,今朝却握手惜别,愉快地“byebye”;可以喜结良缘,却不一定白头偕老;可以一见钟情,也可以说散就散;可以是只谈恋爱不结婚,别后仍是好朋友。
青年学生在婚恋问题上的潇洒,既是追随时代风尚,在观念上的更新,更是实用主义的表现。当代青年生活在新社会环境、物质条件、精神文化的氛围之中,他们必然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在情感处理方式上变得更为实际。他们认为与其等待理想爱情,不如主动去探索、经历、体验真实的爱情;与其担忧以后,思考将来,不如抓住现在,把握住现在,别浪费青春。当代青年在恋爱问题上,更强调尊重自己和对方的感情,在双方双向的交流和选择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性,更多的理解,同时,也使“经常恋爱又经常失恋”的现象更为普遍。
C.盲目冲动,随意性大
说到爱情,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津津乐道,谈出一番大道理。他们在追求爱情中表现出的大胆奔放,敢于表达,敢于潇洒,勇敢面对现实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特征,更是前几代大学生所无法比拟的。
盲目的恋爱,使一些青年学生在恋爱中失去了自我,失去理智,盲目冲动,感情用事,甚至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不计后果,使恋爱走入误区,导致一生的遗憾。
盲目追求的爱情是靠不住的。恋爱不同于结识一个朋友,也不等于做几道习题,写几篇文章那么简单、容易,要选择一个满意的伴侣,需要慎重地、全面地对对方进行了解、比较和衡量,这就需要自己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社会经验。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其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和幸福观都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加上社会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校园恋爱潮的冲击和引诱,使有的学生的恋爱带有从众的特点。有的学生的恋爱带着随意性的色彩,像游山玩水一样,遇到一片“绿叶”,便情不自禁地去“采摘”;遇到一池“清波”,便又感情奔放,盲目地追求感情上的满足。有的人热烈地爱着对方,而千呼万唤,就是得不到爱的反馈,弄得茶饭不思。有不少失恋的青年,含泪倾诉,他和她曾经怎样的山盟海誓,怎样的投入,而今对方却弃自己而去。
D.重在体验,在乎拥有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实用主义的恋爱宗旨。高校犹如一个“大家庭”,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们正值青春季节,正好处在探寻美好爱情的自然年龄。然而,一旦大学生活结束,每个人都面临着走向社会的问题和择业的考验,大多数人的爱情随着毕业而结束,一对对情侣也将是劳燕分飞。于是,大学生不愿错过一段可能会使自己更加成熟、完善的人生经历,不愿再压制自己的正常欲望。他们都以顺其自然的态度,采取一种追求“曾经拥有”的爱情观念,开始他们的校园恋爱生活,不愿去设想未来可能到来的无情命运。
②大学生恋爱的类型
大学生的恋爱是千姿百态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王成、杨天的《当代大学生情爱世界》将恋爱现象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型:双方在某种或某些方面有共同的个性和爱好,从而慢慢地走到一起,互相爱慕,成为恋爱伴侣。
从众型:当代大学生校园恋爱风气日盛,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些本来没有恋爱打算的人也难以抗拒潮流,再加上同学们一个一个都找了恋人,自己若没有就会显得像一个怪人,于是,也开始寻觅“意中人”。
尝试型:许多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从来没和异性有过太多的接触,到了大学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就因生理和心理上的渴望急不可待地想要恋爱,想尝试一下爱情的滋味。
时髦型:时代的发展,时髦的内涵不断变化。当代大学校园之中,一种最为时髦的事情就是恋爱。
崇尚型:男生大多崇尚女生的相貌和气质,而女生则崇尚男生的才能。
空虚型:空虚感是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负面因素。有些大学生纯粹是用恋爱打发无聊的时光,来填补灵魂的空虚,以摆脱心灵的痛苦,躲避时代的竞争,企图以此来麻醉自己的神经。
消遣型:有些大学生认为,大学生活太乏味、太枯燥了,学习的业余时间无事可做,尤其是双休日的时间太难打发,谈恋爱可以使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多彩多姿,谈恋爱可以使孤独的心不再寂寞。不少学生投入恋爱的热潮之中,用恋爱来消磨宝贵而短暂的学习时光。
欲望型:一些学生受性的生理和心理欲望的支配去寻找异性,很少深入地探求感情世界。爱情无从谈起。
实惠型:一些人看中了对方的优势地位或财产,通过恋爱来追求利益。他们现实生活感很强,知道在社会中需要什么样的男人或女人,所以才谨慎地挑选,一旦选中,就锲而不舍地追求。
互惠型:互惠型一般是地位相当的双方认为能够共同生活,建立感情和幸福的家庭才开始恋爱的。
感情型:双方都有着炽烈的感情,当两人由于偶然的机会相遇时,一见钟情的事情往往就这样发生了。
③大学生恋爱中的性现状
大学生恋爱主要是寻求精神的寄托和慰藉,但它的始因是男子和女子的性欲,是延续种属的本能。奥古斯特·倍倍尔认为:“在人的所有自然需要中,继饮食的需要之后,最强烈的就是性的需要了。延续种属的需要是生命意志的最高表现。这种需要深深地埋藏在一个发育正常的人身上,到成年时,满足这种需要是保证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爱和性彼此紧密关联,共同谱写着人类情爱生活的篇章。因此,我们谈大学生的爱情、恋爱问题,就不能不涉及性,就不能回避性的问题。
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生理的发育成熟,男女大学生的性意识也逐渐萌发、形成。性的欲望与性冲动,是大学生发育中正常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性,对要“潇洒爱一回”的大学生来说,其强烈的诱惑力是不言而喻的。在恋爱中偷尝禁果的也大有人在,各大学里时常有男女生同居的事发生。
不少大学生围绕情与爱的关系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和异性交往时如何把握分寸?我不想接受男朋友的性要求,又怕伤害他,影响我们的感情,怎么办?”有人痛斥了向女孩施加压力的男生:“当一个人说,‘你既然爱我,就该把一切都给我’,而不考虑对方的需要和感受时,这是‘爱’吗?这种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的行为,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以‘爱’的名义进行操纵,再说得不好听点,是一种情感敲诈。因为真正的爱是以尊重对方为前提的,是为对方考虑和着想的,是不仅关心现在,更愿意面向未来的。”这个批判非常深刻地指明了当今许多婚前性行为的实质:这是一架倾斜的天平,男人的强力又一次显示出它的蛮横无理。当爱情成为性要求的筹码,女孩不情愿地承受一切时,神圣的爱情已经一去不返了。实际上,性与爱都包含着责任。
④对大学生恋爱现象的认识
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既然是无法回避的,那就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认真对待它。
A.恋爱符合大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18-22岁,生理上已趋成熟,性意识已完全形成,对异性产生好感、爱慕、渴望“爱”与“被爱”,这表示了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它是人类繁衍的基础,也是大学生恋爱的基础。
B.恋爱符合大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动机是:“能和喜欢的异性在一起,相互理解和帮助。”这表明了大学生对恋爱具有强烈的情感需求。许多大学生认为爱情能给自己带来特有的理解和关心,感情真挚、纯洁。很多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大学生,由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初次较长时间离开父母、家庭,离开自己已经习惯了的生活圈子,他们周围不再有父母的呵护,不再有好友的关心,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于是,他们的情感世界出现了饥荒、孤独和空虚,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在大学生活中寻找情感的交流和满足。对他们来说,“爱情”自然就具有极大的诱惑力。
C.恋爱符合大学生社会化的需求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婚姻、家庭是人社会化过程中的基本方式。恋爱则是实现婚姻的基本过程,是符合社会化的需求的。大学生的恋爱,也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D.恋爱符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
恋爱过程本身,就是社会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大学生正处于最渴望也是最需要人际交往的时期。他们的交往对象,不可能只局限于同性别的同学。而在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又不仅只需要友谊,更需要在友谊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爱情。
可见,大学生谈恋爱是无可厚非的,不论从其生理、心理因素,还是从社会的要求来看,都是正常的。毕竟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还不完全成熟,很多心理状态还不稳定,社会阅历少,对爱情的看法比较单纯,在恋爱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学习、生活,甚至影响到自己的一生,造成无法弥补的恶果。
⑤正确对待爱情,珍惜爱情
莎士比亚说:“爱情里面如掺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一种真挚而强烈的情感。爱情在恋爱过程中产生,在结婚后得以发展、巩固和深化。爱情给人的肉体和精神生活以深刻的强烈的影响。对待爱情的态度总是集中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情操、道德。爱情又常成为婚姻、家庭的前奏,它是一个人一生中,尤其是青年期的一件重要事情,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历程。所以,当代大学生仅仅懂得爱情是不够的,还应当懂得珍惜爱情,善于用文明和高尚的道德去浇灌自己的爱情之花。
A.懂得珍惜爱情,就要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