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育人的重任,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国外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取得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高校要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原则和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第一节 国外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一、美国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经验
大学时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正经历着从青春期后期到成年期早期的过渡。作为培养人才摇篮的大学,担负着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所需知识教育和能力训练的重任。为了完成历史与社会赋予的责任,美国高校从多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美国国内对学生道德水准作出“滑坡”的判断,加之对知性德育的反思与批判以及社群主义的兴起,美国道德教育领域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开始重视人格教育。
1.建立人格教育组织
首先,美国社会成立了诸多的人格教育组织,主要有“人格教育协会”“人格促进联合体”“社群主义者之网”等全美性的组织。其次,一批人格教育著作,如克伯屈的《为什么约尼不能辨别是与非》、怀恩和瑞恩的《重建我们的学校:人格、学术和纪律教学手册》、立坎纳的《人格教育》等面市。这些人格教育组织及研究成果在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开展人格教育实践
1989年,全美学校理事联合会建议联邦教育部开发“公立学校的人格建构”工程。1994年代顿市的47所公立学校一致承认了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性。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创办了一项由社区参与的人格教育计划,该市的两个学区,拥有20多万名学生的344所学校参加了这一计划。
3.实施“整体人格教育”方案
90年代后期,美国高校开始实施国家提出的“整体人格教育”方案。整体人格教育的宗旨是以普遍共同的社会价值观作为价值取向,提倡东西方相互促进的价值观、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价值观、对传统的扬弃并适应现代发展的价值观。“整体人格教育”的内容包括真实解决人际冲突的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远离毒品教育、性教育、成功的婚前准备教育、真实的婚姻与家庭价值观教育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初步形成了由教育的理想、教育的形式及教育要达到的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等组成的整体人格教育模式。自从实施改革方案以来,美国人格教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美国的德育专家认为:人的思想乃至行为所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心理出现了障碍,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甚至发生疾病的表现,有些学生将其埋在心底,从而导致精神孤独、抑郁;有些学生则将烦恼以不正常的行为表现或发泄出来。学生心理深处的问题与是否有健康的人格密切相关。个人的独立、平等、自由意识,乐观进取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被认为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现。所以,加强健康的人格教育是使大学生具备良好人际关系的内在基础。
(二)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状况,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根据洛文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自我意识发展包括认识程度的发展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主要由无交往、简单交往、自我保护、维护人际友好、对他人负责、包容他人、超越冲突七个由低到高的道德发展阶段构成。
20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副校长的怀特莱教授主持开展了一项长达十余年的大学生人格发展实验研究,这项研究被称为“系列计划”。“系列计划”就是从思维能力、人际交往、学习能力、道德信念、专业志向等方面对大学生人格发展进行指导与研究,以达到使其形成健康人格的目的。
“系列计划”的实施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较大的发展。通过自我意识发展测验的平均得分可以看出,“系列”组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平均水平从4.50上升到4.82,表明这些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从服从阶段(维护人际友好阶段)发展到自我意识觉醒阶段(对他人负责的过渡阶段)。随之,他们的交往心理也从努力维持团体成员间的表面友好阶段,发展到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阶段。可以说,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怀特莱教授认为,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春后期向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他们需要独立地对待周围的新事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和决策。“系列计划”正是适应了大学生的这一需要,因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课堂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中的作用。其做法为:
1.开设社会交往的相关课程
美国不少高校开设了应酬学、人际关系学等课程,使大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有关人际交往的理论知识,以指导大学生的日常交往。
2.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
美国的高等教育专家普遍认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真正的学习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学习需要运用头脑,而不仅靠记忆。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担当主要的角色。学习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应是“边实践边学习获得知识”。在美国大学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参与”的教学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鼓励学生参与,为学生能力的提高营造氛围。
3.强化能力锻炼
在美国大学,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因此,课堂氛围轻松活泼。教师的教学手段根据课程性质有所不同,大多数教师主要以板书为主,辅之以不同的技术手段,如幻灯、投影、网络、多媒体等。每次上课开始,老师都先对上一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式的重点介绍,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小组工作或回答学生的疑问。讨论在美国课堂上非常常见,老师一般在上课前就将有关的讨论题目进行布置,学生或通过阅读参考书或通过阅读老师发的补充材料准备讨论内容,课堂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工作也是美国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方式。小组工作是指教学任务要求小组同学共同完成。该教学方式一般是老师将任务提前一周时间通知小组成员并指导他们备课。小组利用Power Point将要讲的重点内容制成幻灯片,小组成员将自己负责讲解的部分进行充分准备。上课时小组成员一般着装正式,讲授自己分工部分的内容。在讲授中,小组成员也贯穿提问、引导和答疑,整个过程丰富而又精彩。听课的人也非常认真,随时发问或谈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井然有序,轻松活跃。小组的讲解时间一般为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是半个小时左右的小组竞赛,即就刚才所讲的知识展开竞赛,以巩固所学内容。上述课堂教学活动都要求学生在与他人合作、沟通和交流中完成,从而使大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4.注重活动载体
美国高校非常重视活动载体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增强责任感、信任感和交往能力。美国高校学生的活动丰富多样:有学习方面的活动,如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的跨年级辅导课程活动,几个班级同时参加的大型跨班级项目研究活动;有决策参与方面的活动,如让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纪律条令的制定等决策活动,让他们对现存的制度发表意见并提出修改的建议;有社会方面的活动,如规定学生必须走出校门,到企业、公司实习并且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社会活动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了社会工作的经历。
上述活动的开展,既增强了大学生与所在学校、班级的情感,使他们觉得学校和班级的利益与自己息息相关,从而对学校和班级的事务热情关心;又满足了大学生的信任和成就心理需求,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学校和班级的主人,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感觉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学生在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学会了对他人的观察、理解,学会了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从而提高了自身构建良好社会交往的素质和能力。
5.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高校心理咨询是指导、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减少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的一项工作。该项工作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之后在世界高校中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是高校化解学生各种矛盾与困惑,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当代大学生面临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出现,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不仅影响其情绪,使心理疾病加深,而且影响其学习和健康成长。为此,在美国,各大学均设有学生心理辅导中心,配有专职人员。心理咨询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和指导大学生的成长,事业的选择和发展,学习能力的获取,心理障碍的排除等。心理辅导的道德功能最为突出。
学生心理辅导中心聘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的教师做兼职辅导员。学校对心理辅导兼职人员均有明确的上岗条件要求,如要求其必须具有教学和其他教育方面的经验,要求其在取得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正式任职资格前,必须先获得所在州的任职资格证书,或者获得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证书委员会颁发的证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主要扮演6种角色,即心理健康的保健者、学习生活的辅导者、职业选择的指导者、思想品德的引导者、心理潜能的发掘者和心理发展的促进者。通过心理咨询,他们能够帮助大学生消除影响社会交往的心理障碍,指导其进行社会人际交往技巧的训练,鼓励大学生进一步与他人交往,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二、英国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经验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人们的需要已从基本满足生存的需要向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转变。英国高校大力提倡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做法正是适应这一转变的体现。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社会环境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高校的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大学生的能力教育
长期以来,英国高等教育致力于传授知识和培养智力,而对社会的要求关注不够,即对学校教育的社会相关性重视不够。因此,培养的学生“知行”有余,“善行”不足。现在,英国正改变这一状况,注重大学生的能力教育。其做法是:
1.颁布《能力教育宣言》
英国皇家文学、制造和商业促进会(RSA)于1979年颁布了一份《能力教育宣言》。该宣言指出,英国教育在培养人才素质的构成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由于受高校应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的传统思想影响,学校教育既没有培养也没有训练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使学生的“知晓”过于“能做”。另外,高校专业划分过于狭窄和细化,使得学生强于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弱于在校外环境中有效运用和发挥专长的能力。上述缺陷不仅对学生个人,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害。该宣言认为,良好的教育既应包括对新知的探求,也应包括探求新知,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敢于面对挑战,解决实际困难,应对日常生活,团队协作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能力教育宣言》的发布得到英国国内各界的大力支持,并促使各高校进行教育改革,更新教育思想,转变培养模式,强化能力培养。
2.进行能力教育改革
20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已进行了能力教育改革。在能力教育改革中,他们改进教学模式和讲授方法,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出了“学习合同”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成绩记录”教学法和“自主管理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学生能力教育的开展,为大学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重视企业的作用
团队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加强团队工作是锻炼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在现代企业中体现更为突出。团队工作技能是现代企业要求的一项重要技能。
1.发挥企业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
英国高校充分利用企业的特点,将发挥企业作用作为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英国的企业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小组工作项目来传授学生的团队技能,使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地工作。其具体包括:提高学生对团队工作成功或失败因素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引发团队冲突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冲突的策略;使学生认识在团队或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共同工作中自己的权利和责任,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
2.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实习
研究显示:在英国约25%的大学毕业生去中小企业就业。近年来,英国许多中小企业积极与高校合作,安排大学生在第二和第三学年分别到中小企业实习6周,使他们了解在中小企业工作的主要优势,如参加团队工作,承担更多的责任,有自我激励的机会,能接近高层管理人员,能全面了解企业,改变他们对中小企业的传统看法。如英国大学的三明治年项目(也称三明治课程)就是一个典型。该项目或课程的内容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常在第三年到企业带薪工作一年并将工作结果记入学分。按一些学校的要求,实习成绩中,学生工作报告占40%,学生日志占10%,辅导员报告占20%,雇主报告占30%。大学生在企业的工作中能够把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真实”的工作中,同时,“真实”的工作又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发挥宿舍载体的作用
宿舍是大学生集体生活和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提高处理宿舍舍友之间关系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
1.宿舍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