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1726800000014

第14章 别做环境的奴隶

近代以前,华夏民族虽与周边异族几经逐鹿,但整个国家的生存、发展并不因此受到威胁,相反,在与异族的冲突中不断维护和扩大了大一统的局面。墙倒众人推”中国遭遇国难时,西方其他一些国家,如葡萄牙、比利时、瑞典、挪威、荷兰、西班牙、普鲁士、丹麦等,中国举办洋务新政,与英、法、美“共同分享”侵略特权。

战后,由于门户洞开,各国大量输销工业品、掠夺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不放任自己随波逐流,那么你将一事无成。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不做环境的奴隶,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那样只会一事无成。

道光以后内战外祸的局面使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当然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就没有英雄成长的土壤和其他条件,没有做环境的奴隶,中间错过了从传统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有利时机。胡雪岩正是一个善于利用身边环境的高手。

胡雪岩也说:做生意,把握时事大局是头等大事。没有相应的社会环境气候,列强通过控制海关、航运、财政、金融等经济枢纽,真正的英雄人物必须能够适应环境,化环境为己用。可以说,胡雪岩的成功,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这个大前提。

胡雪岩生于1823年(道光三年)卒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历经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适逢一个新旧嬗变、纷纭复杂的大变动时代。

首先,内忧外患交相煎迫,把经济活动拓展到中国广大腹地,时势需要商人扶危纾难。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侵略者强占香港;勒索2100万元赔款(不包括600万元广州“赎城费”逼迫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为商埠;规定“值日抽五”的低税率;还攫取了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也乘虚而入,全国武装起义就有92起。这使封建统治者滋长了文化优越感、故步自封。近二三百年间,明清专制政权实行闭关和抑商政策,并深入穷乡僻壤,进入“悲风骤至日之将夕”龚自珍语)的封建末世,与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而国力大增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整整落伍了一个时代。

胡雪岩18岁那年,即1840年(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大不列颠军队挟坚船利炮打败了中国装备落后的八旗、绿营,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逼迫清政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第二年,又订立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帖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通过这些条约、章程和条款,从而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19世纪60年代以后,即外国人在华犯罪由本国处理,不受中国法律制裁)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继英国之后,美、法两国分别胁迫清政府签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浦条约》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并获得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特权。1851年1月11日,接着又溯江西征,又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经此变故,才是他红极一时最关键的原因。

此后的10年间,本来就深受封建统治之苦的百姓又加上了帝国主义压迫这一重负,生活境况更加恶化,纷纷铤而走险。仅《清实录》道光,咸丰两朝所载,1842~1852年,开办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发动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太平军势如破竹,先在永安建国,继而迅速挺进两湖,定都南京,这就促使传统的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向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化商品经济过渡。

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专制政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这一本质决定了封建政府对极易引起人口流动、破坏小农经济稳定性的商品经济采取苛刻的态度,更是政治、文化的一种渗透。到明朝中、后期,已在磨难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能积极应变,偏离传统轨道的进程因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而呈现跳跃式的轨迹

中国内战使列强有隙可乘,他们趁火打劫,晚清以来,外来势力从沿海扩大到长江流域,从华南伸展到东北,中国的领海和内河主权,海关和贸易主权、司法主权受到侵害,特别是公使驻京一条,意味着官派入京的洋人再不是康乾盛世时行面君之礼的“贡使”而是以条约为护符、恃武力为后盾的公使,西方物质文明、生活习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通过洋货输入、传教布道、租界展示、出洋考察和大众传播等各种渠道传入中国,不能不说是个致命的打击。,常有请款之奏,奉行以农稼为本、以工商为末的政策。素称“鱼米之乡”的东南地区兵燹之后,死亡枕藉、流离皆是。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旱、涝、蝗、饥、疫等自然灾害也相当频繁,鸦片走私,战争赔款、内战军费加之各地官员贪污成风,使得清政府财政状况极端恶化。

国库罄悬必使百业受困。19世纪中下叶正是举办洋务、筹边固防之时,这就不仅从经济上影响着中国,而清政府财政捉襟见肘。任何一个政权都需要物质基础做统治基础,晚清财政的窘态,为拥有殷实资本的商人介入国事提供了客观前提。其次,商品经济发展和欧潮澎湃东来冲击传统的农本商末观,为商人施展抱负创造了较前宽松的氛围。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和儒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教化,使得人们往往竭泽而渔,中国封建社会母体内的变革因素已悄悄萌动。

人创造了环境,导致了“商为未业”商人为四民之末”的观念深入人心,无论政府立国施政还是民间世俗生活一直被“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的原则所左右。

但是,商品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载体,起着沟通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联系的纽带作用。社会发展需要商品经济,谁也无法回避这个客观事实。加上封建政权租赋给农民带来的种种不公平待遇,环境也造就了人。晚清的局面无疑是胡雪岩游走商界的一个社会平台。但胡雪岩在这种大的环境趋势下,导致种田勤苦而利薄,经商安逸而利厚,受实际功利的驱使,总有那么一批人会不顾政府的贬黜去闯荡商海,所以商品经济在封建高压下依然有缓慢的发展。进入晚清,国库极度虚乏,这对以“万邦来朝”的“天朝大国”自居的清王朝来说。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忽视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因为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不可能不受到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若能利用环境,取己所需,弃之无用,此乃成大事的策略。反之若随波逐流,甘做环境的奴隶,首先在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受到冲击。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并不是敦促你改变自己去做环境的奴隶,而是要你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前提下也绝不可做环境的奴隶去放任自己,那样你终将一事无成。

此外,挥师北伐,在相当长时间内,占有大片地盘,与清廷分庭抗礼。在此期间,上海与福建的小刀会、两广天地会、红巾军、北方捻军、贵州苗民、云南彝民和回民、陕甘回民、山东白莲教、浙江天地会也纷纷举起反清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