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大学法学部教授 志方俊之
关键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故意灾害和事故灾害;武力攻击事件和紧急应对事件;利用交通工具事件和针对公共交通工具事件;国民保护计划
在日本的历史中,没有哪个时期比进入21世纪的现在,更加充满威胁。就当今的威胁而言,主要有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的恐怖活动两个方面。越是民主的国家对恐怖活动的完全封杀越是困难。即使是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原因,也有可能像福岛第一核电站一样,一旦出现管理不当,就会导致受灾的长期化和巨大化。
虽然《灾害对策全书》以《灾害对策基本法(第二条)》中所定义的自然灾害(如:暴雨、豪雨、洪水、涨潮、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和其他一些异常自然现象或者是大规模火灾及爆炸)为主要研究对象,但是我们也不容忽视在各种层面(如:国家、地方行政机关、地区社会、企业、家庭、个人)的危机管理中,存在着不仅仅由自然灾害造成的而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危机,即所谓“人为灾害”。
即便是人为灾害,由于种类繁杂难以区分。本章为了便于理解,将人为灾害分为有意加害对方的“故意灾害”和无意加害对方的“事故灾害”两种类型。接下来让我们按照“故意灾害”、“事故灾害”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一、故意灾害
《国民保护法》中所定义的这个类型的灾害,大致可区分为“武力攻击事件”和“紧急应对事件”两个类别。
(一)武力攻击事件
“武力攻击事件”指的是日本国家领土受到外国武力攻击时引发的纷争或战争。作为典型事例,如下所述。
航空攻击事件:国家领土受到航空器的空中轰炸。
弹道导弹攻击事件:国家领土受到弹道导弹的攻击。
特种部队攻击事件:国家领土受到外国特种武装部队潜入或者强行攻击。
登陆侵略事件:国家领土受到来自外国军队的正面攻击。
(二)紧急应对事件
“紧急应对事件”一般被称为恐怖袭击事件,根据实施手段和目标来划分,有如下几个典型事例。
利用交通工具攻击事件:比如“9·11”事件中利用了正常运行中的交通工具对目标进行恐怖袭击。
利用NBCRE攻击事件:N(Nuclear)即非常规性核装置造成的恐怖袭击(尚无先例);B(Biological)即生物制剂造成的恐怖袭击,例如美国炭疽热菌恐怖袭击事件;C(Chemical)即化学制剂造成的恐怖袭击,例如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恐怖袭击事件;R(Radioactive)即放射性物质造成的恐怖袭击(尚无先例);E(High Explosive)即炸药造成的恐怖袭击,在世界各地多有发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恐怖袭击方式,例如美国俄州政府大楼恐怖袭击事件。
攻击公共交通工具事件:以公共交通工具为目标的恐怖袭击,例如伦敦地铁恐怖袭击事件。
攻击核反应堆事件(尚无先例):以核反应堆等为目标的恐怖袭击。
二、事故灾害
作为事故灾害的典型事例,如下所述。
列车事故:例如JR西日本福知山线事故。
坠机事故:例如御巢鹰山JAL坠机事故。
核反应堆事故:例如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大规模环境污染事故:例如BP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日本海域娜霍德卡号原油泄漏事故。
传染病爆发流行:例如O-157. 新型肺炎(SARS)、新型流感、日本宫崎县口蹄疫等的爆发传播。
大规模系统故障:例如航空公司、金融机关等发生的系统故障。
三、人为灾害的范围
在自治体(国家指定行政机关、国家指定公共机关、都道府县、市区村镇)以及企业中同时设置自然灾害应对小组和人为灾害应对小组是非常罕见的,从而导致了在人为灾害发生时,自然灾害应对小组要被迫立即应对。
因此,灾害不仅包括自然灾害,也应包含《国民保护法》(日本国内法律)所定义的人为灾害。然而,将《国民保护法》所规定的人为灾害一一罗列的话,不仅篇幅太长,而且凸显不出重点。所以本书仅以“紧急应对事件”为中心展开叙述,不包含“武力攻击事态(战争、纷争)”,例如防御弹道导弹等内容。
另外,本文既不包含网络恐怖活动(导致行政机能、经济机能的瘫痪)和网络犯罪(数据的篡改泄露)所造成的系统故障,也不包含因政治、外交的原因所造成的时事形势的改变,比如:接受大量的难民、侨居国外本国公民的紧急避难,或高犯罪性的事件。
相反我们把重点放在自治体(指定行政机关、指定公共机关、都道府县以及区市村镇)和企业所关心的或者不得不关心的事件上,例如为了管理和执行国民保护计划所必需的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考虑到核电站灾害中,即使没有核反应堆的行政地区也有可能受到巨大的灾害,不管是恐怖袭击还是事故灾害,对于这些事件的处理具有共同点,本章将对这些共同点进行阐述。另外,虽然使用生物制剂的恐怖袭击和传染病爆发,在发生现象和应对策略上有很多相似点,但是传染病爆发也有可能在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后发生,因此本章将对这两部分内容分别进行阐述。
可以说,“9·11”恐怖袭击事件拉开了21世纪的序幕。自“9·11”事件后,世界各地的恐怖袭击相继发生,而且没有一点平息的迹象,迫使国际社会为了以应对恐怖袭击为代表的人为灾害而不得不构筑危机管理体制。
(程浩/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