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冰鉴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1500000032

第32章 情态(6)

如果说管理者能以弱制强的话,那么,管理者亦可因其强而走向败亡。据《吕氏春秋》记载,魏武侯曾向李克询问春秋时期吴国灭亡的原因,李克的回答是因为吴国屡战屡胜。魏武侯当然不能理解,本应为国家之福的屡战屡胜为何会成为该国灭亡的原因。于是,李克便解释了吴国灭亡的深层原因,即吴国之君夫差的骄恣刚强。夫差不能持守柔弱而示其刚强,必然会屡屡挑起战事。经常打仗不仅会使民众疲惫不堪而心生怨愤,而且会使管理者在多次胜利面前,愈加骄恣。如此,夫差便渐渐失去了民众支持,一旦达到极限时就会导致国破身亡。可见,管理者不能显柔示弱,极易引发组织解体,危及自身发展。

职场活用

有时候,过分的恃强逞强,实际上增加了自己成功的难度;而适当的示弱,是一种生存智慧,对于最终的成功,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只鬣狗在牛羚和瞪羚的觅食中,鬼鬼祟祟地走来走去。如果换作外表威猛、身体剽悍的狮子和猎豹,这些食草动物们早已吓得闻风而逃了。但鬣狗其貌不扬的样子实在难以引起它们的重视和注意,更让它们不屑的是,这只鬣狗低着脑袋,夹着尾巴,紧缩着身体,步履缓慢,形象猥琐,摆出一副可怜兮兮、俯首帖耳的样子。这些身体健壮、奔跑跳跃能力出色的牛羚和瞪羚任由鬣狗在它们的身边走来走去,不时发出一阵轻蔑的笑声。

笑声中,这只鬣狗突然面露狰狞之色,一个加速跳起咬住牛羚的后腿,强壮的牛羚不甘心束手就擒,拼命挣扎,但鬣狗强有力的牙齿使它具有像老虎钳一样的咬合力。不一会儿,这只牛羚已奄奄一息。几天后,这只鬣狗又故技重施,成功捕获了一只瞪羚。

鬣狗的示弱不但可以麻痹猎物,提高狩猎的成功率,同时也为它赢得了朋友。秃鹫经常引导鬣狗找到食物,作为鬣狗,它不会像狮子一样赶走秃鹫,而是与秃鹫一起分享大餐。同时还会主动为秃鹫提供富含钙质的骨头碎片,帮助秃鹫生产硬壳蛋,繁育强壮的后代。

牛羚、瞪羚和秃鹫都不会想到,外表具有欺骗性的鬣狗是非洲大陆除了狮子以外,最强悍的掠食动物,它具有世界上最坚硬的上下颌,在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可以施加800千克的巨大力量,甚至可以咬碎大象的骨头。实际上鬣狗常常和狮子争斗,它们坚强的战斗力令单个的狮子也避之唯恐不及。

强大的鬣狗竟然会在牛羚、瞪羚和秃鹫面前示弱,看起来不可思议,无异于强者在自毁形象。但得到的结果是,鬣狗的捕食成功率远在其他肉食动物之上,由此也换来其种族的繁衍昌盛,它们是地球上目前数量最多的捕食动物。

职场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或主角,或配角,却似乎总是处于困扰中。有时候,我们必须要表现得强势一些,从困扰中突围。然而,过犹则不及,一味地逞强、处处锋芒毕露,未必就是合适的。若处理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使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拉锯战,工作也会遭遇更大的阻力。因此,有时适当示弱,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夏雨大学毕业不久,在一家酒店做总经理助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职场新人。她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做质检。夏雨对酒店事务严格把关,还提了不少合理化建议。但她却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很多同事。经人指点后,夏雨才发现,同事虽然表面都客客气气,但实际上分为很多个小团体,各团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很多。她提的建议虽然很有建设性,但因为触碰到了某些人的利益而被压了下来。

其实,在夏雨积极主动、恪尽职守的时候,她已经犯了很多的忌讳。她不懂得为人处事的圆滑,结果工作做好了,同事也都得罪了。触碰了其他人的利益,又得不到上司的支持,再好的建议也无济于事。如果夏雨还不醒悟,最终受苦的只能是她自己。

许多人在进入新的工作环境之后,往往自恃学历较高、经验丰富,处处一马当先,急于显示自己的能力,这种锋芒毕露的做法往往会使职场新人陷入被动。首先,职场新人与新环境之间尚处于磨合期,对工作的内容和操作模式,尚未了然于心。急于求成的心态也容易使工作产生失误。其次,由于职场新人急于表现自己,极有可能会忽略同事及上司的意见和感受,从而在别人心中留下“自恃过高,目中无人”的印象,结果容易让自己处处不讨好。若情况再这样发展下去,人际关系会变得异常脆弱,工作上的配合度也会越来越差。

进入一家新公司之后,一般有三大网络是不能随意碰触的。一是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不论复杂与否,在公司总是早已存在的。新人介入后,一般都会摸不清状况或者面临要选择加入哪一个小的人际关系网中,这对新人来说是很难抉择的。如果莽撞行事,很可能会得罪其他人,甚至在所有人面前都不讨好。同时还会碰触另外两个网络。

另外两大网络就是利益与权力的分布网络。这两方面是人际关系的延伸,也是比人际关系更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善会触及其他人的利益,轻则被人贬抑,重则连工作也保不住。在进入一家新公司之后,新人不要急于表现自己,或者匆匆加入某一利益团体。表现的淡然一些,既可以留足时间充分观察局势,又可以避免处事不慎可能招来的不满和敌视。

为避免自己的形象被“妖魔化”,新人最好适当地收敛锋芒,脚踏实地一步步地进行入新的角色中。职业人在换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或岗位之后,肯定有一部分事务是全新的,自己以前没有接触或不是十分精通。怎样才能实现这种角色的转换呢?承认“无知”,有不懂的地方多向同事和前辈请教,会给别人留下谦虚、好学、尊重他人的良好印象。承认“无知”不会给别人留下“蠢笨”的形象,反而会给人更多的信任感,让人更乐于接纳你,予以更好的合作。

阿杰在一家软件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由于他工作非常努力,深受上司赏识,不久便被公司提拔为项目主管。阿杰非常感谢上司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决心以更好的工作成绩来回报上司。可上任不久,阿杰却发现自己困难重重,自己除了要做好技术工作之外,还要管理和带领好整个项目组,琐碎的事务让他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技术的事。项目组中有很多老员工,阿杰资历浅,看到老员工有不当的地方,也不知道怎样去纠正。结果,工作进展得很不顺利,项目进程一拖再拖,上司对此大为不满。为此,阿杰也感到很委屈。

阿杰作为一个新主管,与其埋头苦干,倒不如先“示弱”一把,放低姿态,和每一个下属进行访谈,将自己的这次晋升归因于公司现阶段工作需要和对方所给予的支持上,这样可以消除对方因为自己晋升带来的不平衡心态。然后他可以对属下工作进行分工和授权,充分信任下属,以平稳过渡。

晋升与加薪是每个职业人都向往的,但是晋升和加薪不一定代表着机会和光环,还有可能是陷阱。很多人被提升到新的职位之后,无法应对这一层次的工作要求,使得自己焦头烂额的同时,工作效率与业绩也都无法提升。这就是彼得原理陷阱。彼得原理讲的就是,人们总是趋向于把自己引向自己不胜任的位置,从而导致组织效率的下降。走入彼得原理陷阱的人何止一两个,很多人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在公司寻求上升是每个人的梦想,公司也会不遗余力地提拔一些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然而,面对这种提拔,员工的能力有没有达到呢?晋升到新的职位,代表着管理的层次和方式都会与以往不同,如果用低一层次的方式去操作高一层次的工作,肯定会造成管理无法进行或效率低下的状况。个人也会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境地。这一点在销售工作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业务做得好,业绩突出就会升为营销主管,根本没有考虑这个人的管理和领导能力。

因此,在面对晋升和加薪问题时,不要盲目乐观。首先要辨认清楚,晋升与加薪是机会还是陷阱,如果是机会自然要抓住。如果是自己现在还无法胜任的陷阱,不要图一时的荣耀,应该适时示弱,避开这个陷阱。

莉莉原来是公司里的文员。后来,由于总经理秘书离职,公司要从内部选一个人填补这个职位。莉莉和几位女同事都是候选人,公司领导考虑后,让莉莉接替了总经理秘书的工作。由于莉莉长得漂亮,处事比较灵活,几个落选者就经常在背后风言风语地说她是个花瓶,没有真本事,喜欢在领导面前拍马屁。这种传言愈演愈烈,与莉莉关系较好的小夏把这些话告诉了她。莉莉对此气恼到了极点,冲到办公室向几个落选者问罪。结果,事情不但没有平息,反而又有新传言说她飞扬跋扈、仗势欺人。传言多了,总经理也表示出对她的不满,并且找她沟通。莉莉对此觉得十分委屈,自己什么都没做,却被人说闲话。

莉莉虽是总经理的左膀右臂,但是身居“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敏感职位,机会与风险并存,更应处处谨慎,踏实做事,适时示弱,以免除是非。

清代画家郑板桥一句“难得糊涂”道出了人生的大智慧。在职场中,适时装糊涂也包含着大智若愚的智慧光芒。当然,这里的“糊涂”不是指在工作能力上,而是指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表现得“糊涂”一些。

比如,对待喜欢在办公室里吹毛求疵、指手画脚的同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装糊涂。在他还没有把话题向您挑明之前,自己假装不知道,然后去请教他,以退为进,相信他也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办公室里的流言飞语都会让人感觉到无尽的压力的。如果自己先忍不住爆发了,会给好事者制造更多的口实,流言也会越传越盛。因此,如果遇到办公室流言,没必要不顾形象出手反击,不如学习某些明星对待绯闻的方式——冷处理。其实这也是一种装糊涂的方式,无论别人怎么说,相信清者自清。采取不理睬的方式,好事者见投下的石头连一朵水花也激不起,流言也就自然消散了。

真正的竞争靠的是实力。不要太在意别人对你的一时评论,成败不是靠一两句话就能决定的,过于好强和在意,为此花费精力很不值得。面对一时的荣辱得失不妨作低调的处理,在那些喜欢出风头的人面前“甘拜下风”不失为良策。避免卷入那些人际是非里去,把心思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实力上面,少务虚多务实,只有蕴积实力,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处于不败之地。

在职场上行走,有时候“硬碰硬”取得的效果未必会很好,在适当的时候采用“示弱”的办法,会给个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当然,“示弱”也要讲究技巧,把握好分寸,过分示弱可能会落入被人鄙视的境遇中。

商界活用

现实中人们多认为强能胜弱、刚能胜柔,事物刚强才有其作用,所以人们往往爱持刚争强。但实际上,刚强往往容易导致事物走向灭亡,而柔弱才能使事物自保并不断发展。因此,刚强与柔弱相比较而言,“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一般来说,基于客观的地位差异,管理者会呈现出强、刚的一面,而被管理者则会呈现出弱、柔的一面。为避免“物壮则老”“强则灭”的不良后果,那些聪明的管理者往往不倚仗权势,凡事刚强,而是遵循柔弱之道,懂得显柔示弱。

管理者的显柔示弱,内在地可以体现为对被管理者的理解、尊重、信任、支持、宽容、关怀,外在地可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管理环境。因此,显柔示弱的管理方法,可以使被管理者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组织统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使被管理者的内在潜力和创造力得以极大发挥。管理者敢于显柔示弱,必能够赢得众人之心,激发众人之力,不断走向强大。

在不同阶段,领导者所扮演的刚柔角色不尽相同。

松下幸之助曾说过:“当企业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最前面,身先士卒、身体力行、发号施令;当企业的员工增至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企业的员工达到1万人时,我只要站在员工的后面,心存感激即可;如果员工增至5~10万人时,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

从这些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下,领导者要转换自己的角色,而转换的关键是从凭一己的努力(刚)到借力(柔),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非常时期,更需要借助外力来共度危机。

因此,考察一下管理者或柔弱或刚强经验,就可以判断出其能否得人心、用众力,进而判断出其所管理的企业或团队在的未来的发展状况。

恒态种种之狂态

原典

不衫不履,旁若无人,此狂态也。

译文

衣冠不整,倒穿鞋袜,不修边幅,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旁若无人,这就是狂态。

解读

狂态之人大多愤世嫉俗,不满现实,以狂放不羁、恃才傲物、旁若无人为个性特征,为人耿介朴厚,有高人之风,但宽容不足,机巧圆润不足。因此,这类人为人行事往往自成一体,但又常常不人所理解,而他又很少屈尊去迁就他人。他们一般比较孤独,能够醉心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之中,发奋钻研,持之以恒,常常做出过人的成绩。历史上诸如郑板桥、“扬州八怪”等一类人物,皆属此类。

而有些狂态之人,则因过分狂傲,不肯屈尊,往往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引来杀身之祸。三国时的杨修,恃才傲物。不自收敛,又不遵从军纪,随意乱说军秘,结果惹恼曹操,掉了脑袋。祢衡也是年纪轻轻的一个“狂人”,他不仅不服人,还公然擂鼓大骂曹操,曹操虽是一个纵横开合、文武全才的一代雄主,但也经不起弥衡的一再“刺激”。所以,他一气之下,最终借别人之刀杀了祢衡。杨修与祢衡的死,曹操当然要负责任,但他们的狂傲个性,则是惨剧发生的诱因。

狂傲的基础是充分的信心,这种人常以为天下人皆不如己。当仁不让,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失去分寸,忘记自律,不分场合,我行我素,否则就会坏大事而难得善果。另有用狂傲态来掩饰真心的情况,也不可不细察。

还要注意区分真狂和假狂。真狂,是身怀绝技,有恃才傲物的本钱;假狂,是志大才疏,自命不凡,眼高手低,自我感觉良好。狂而有实谓之傲,狂而无实谓之骄。骄和傲分别是狂的两种状态。用人之道,宁用傲才,不用骄才。但傲才也应该有所收敛,否则他就只能去干只有他一个人才可干的工作了。这类人要十分注意协调能力的训练。

处世活用

通俗地讲,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狂态”,就是指一个人骄傲专横,傲慢无礼,自尊自大,好自夸,自以为是。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经常能看到的。具有骄矜之气的人,大多自以为能力很强,做事比别人强,看不起人。由于骄傲,则往往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由于自大,则做事专横,轻视别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曾国藩与左宗棠之间的恩恩怨怨历来被世人所传扬。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宗棠恃才傲物,属于典型的“狂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