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冰鉴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1500000034

第34章 情态(8)

疏懒态之人,一般都有才气可恃,眼光敏锐,往往一下就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但是他们缺乏干事的动力和兴趣,给人一种懒散不堪的感觉。不过,如果某样事情真的打动了他的心,他就会沉迷于此,往往能做出成就。这种人是“君子”,思想活跃,却不肯动手。如果给他配备得力的助手,让他的精巧构思得以实现,这自然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疏懒只是此类人的一个特点。

但疏懒之人未必就是“疏懒态”,生活中的无才之人,也有疏懒的表现,应该加以区别。如果此人只有疏懒的表现,而心智平平,只是一个凡人末流,那么此人与疏懒态无缘,只能算是“疏懒”之人。识别这种人很容易,交谈一下即可发现。

疏懒态的人的“疏懒”主要表现在他没有兴趣的事情之上,对他所感兴趣的事情,他就会做得很好。因此,如果能有效地对他们的兴趣加以引导而不是强迫他们干不愿干的事情,往往会事半功倍。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对做官是无多大兴趣的,但诗写得好,做了几十天小官之后,挂冠弃印而去,宁可“带月荷锄归”,过种田写诗的日子。唐朝大诗人王维每天退朝之后,就以诵经念佛为乐事。而“东床快婿”典故中的王羲之,也是一个典型疏懒态之人。

东晋时期,武将郗鉴奉旨平叛,立了大功,被封为“太尉”。在朝廷里除了文官丞相王导,就数他这武官太尉了。

郗鉴有个女儿,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郗鉴要为女择婿,他觉得丞相王导家子弟甚多,听说个个都才貌俱佳,郗鉴希望能在王丞相家子弟中择婿。

一天早朝后,郗鉴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管家带上厚礼,来到王丞相家。

王府的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来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郗府管家看来看去,感觉王府的青年才俊个个都很好。最后,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结果见靠墙的床上有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有二十余人,他们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哈哈,我要选的就是他了!”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这“东床快婿”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书法家——“书圣”王羲之。

疏懒态人的文人倾向较重,因此如非所愿,所担任职务一般不会太长。对管理者来说,对于这种人,几年变换一次他的岗位,让他不要感觉到太枯燥乏味,足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种人能不能做领导者,须视其个人的素质和交际能力而定。

处世活用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把面子看得很重,那些“坐止自如,问答随意”,不顾别人面子的“疏懒态”之人,往往会吃亏。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穷哥们儿到京城找他。这些人满以为朱元璋会念在昔日共同受罪的情分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以为那样会有失面子,更有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有一个在儿时和朱元璋一块儿光屁股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当着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来:“哎呀,朱重八,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可是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的,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背黑锅。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

宝座上的朱元璋早已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处,让我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这个穷哥们儿杀了。

其实,这位老兄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只是过于老实地说出了几句大实话,而没有注意要给当今的一国之君留点面子。皇上在恼羞成怒的情形之下,又哪儿顾得上什么兄弟情谊呢?

在待人处世中,我们必须注意要给别人留足面子,这也是很多待人处世高手不轻易在公开场合批评别人的原因。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也不能戳到别人的痛处,让对方丢掉了自己的面子。而且,如果你照顾到了对方的面子,对方也会给你面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而更加和谐。

职场活用

对于那些被“疏懒态”所困的人,在职场中,怎样才能顾及别人的面子,处理好与同事、上司之间的“面子问题”呢?

1.要善于择善弃恶

在待人处世中要多夸别人的长处,尽量回避对方的缺点和错误,“好汉不提当年勇”,又有谁人愿意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页呢?特别是如果有人拿这些不光彩的问题来作文章,就等于在伤口上撒盐,无论谁都是不能忍受的。

2.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时,要顾及场合,别伤对方的面子

有一个连队配合拍电影,因故少带了一样装备,致使拍摄无法进行。营长火了,当着全连战士的面批评连长说:“你是怎么搞的,办事这么毛毛躁躁,就连上战场也装备不齐?”连长本来就挺难过的,可营长偏偏当着自己的部下狠狠批评自己,自然觉得大失面子,于是不由分辩道:“我没带是有原因的,你也不能不经过调查就乱批评!”营长一下子懵了,弄不懂平时服服帖帖的连长怎么会这样顶撞他。事后,在与连长谈心交换意见时,连长说,“你当着那么多战士的面批评我,我今后还怎么做工作?”从这个事例中不难发现,假如营长背后批评,连长不仅不会发火,还会虚心接受批评。营长错就错在说话没有注意时机和场合。

3.巧给对方留面子

有时候,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无法回避,必须直接面对,这时就要采取委婉含蓄的说法,淡化矛盾,以免发生冲突,古时候,吴国有个才子,名叫孙山。他与乡里某人的儿子一同参加科举考试。考完后,孙山先回到了家,那个同乡的父亲就向孙山打听自己的儿子是否考上了。孙山笑着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孙山的回答委婉而含蓄,既告诉了结果又没刺到对方的痛处:如果孙山竹筒倒豆子,直告对方落榜,那么对方的反应就可想而知了。可惜的是,在现实待人处世中,我们周围许多人说话往往太直接,结果好心办了坏事。

此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为了“面子上过得去”,还必须对对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做到既了解对方的长处,也了解对方的不足。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和习惯,有自己的需求和忌讳,如果你对交际对象的优缺点一无所知,那么交际起来,就会“盲人骑瞎马”,难免踏进“雷区”,引起别人的不快。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如果说话办事做不到体谅他人,而且不顾及别人的面子,那就永远不会有好人缘,更别说得到高看和重用了。

恒态种种之周旋态

原典

饰其中机①,不苟②言笑,察言观色,趋吉避凶,则周旋态也。

注释

①中机:即心机。②苟:随便。

译文

把心机深深地掩藏起来,一本正经,不苟言笑,处处察颜观色,事事趋吉避凶,与人交往圆滑周到,这就是周旋态。

解读

这类人灵巧机警,善于调节自己的情感,接物待人,往往应付自如,游刃有余。他们是文人中的佼佼者。不仅智商高,智慧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极强,能够独挡一面,是天才的外交家。让他做外交官,公关部主任,是再适宜不过的人选了。他们往往“一言兴邦”“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如果周旋之中别有一股强悍雄健气,则是难得的大人才。

周旋态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谦虚忍让、屈伸适时,这些特点在时局对己不利的情况下是极其适用的。

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周易》提出“潜龙勿用”的思想,即在一定条件下,等待时机,卷土重来。孔子在《易系辞》中,则以尺蠖爬行与龙蛇冬眠作比喻,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潜龙勿用”,他说:“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宋朝的朱熹则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想,认为“屈伸消长”是“万古不易之理”。他提出,在时机未到之际,要“退自循养,与时皆晦”,要学会“遵养时晦”,即隐居待时。

处世活用

明代冯梦龙在其著作《智囊》中,认为人与动物一样,当其形势不利时,应当暂时退却,以屈求伸,否则,必将倾覆以至灭亡。他说,智是术的源泉;术是智的转化。如果一个人不智而言术,那他就会像傀儡一样,百变无常,只知道嘻笑,却无益于事,终究不能成就事业。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无术而言智,那他就像舟子,自我吹嘘运楫如风,无论什么港湾险道,他都能通行,但实际上真的遇有险滩骇浪,他便束手无策,呼天求地,如此行舟,不翻船丧命才怪呢!蠖会缩身体,蛰会伏在地上,都是术的表现。动物都有这样的智慧,以此来保全自身,难道我们人类还不如动物吗?当然不是。人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以期发展自己。

心有诡计但不冒失,叫做权奇。不会温和,干事总会遇到阻碍,不可能顺当;不会隐蔽,便会将自己暴露无遗,四面受敌,什么事也干不成;不会用诡计,就难免碰上厄运。所以说,术,使人神灵;智,则使人理智。

冯梦龙的屈伸之术说,通俗易懂,古今结合,事理结合,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纵观历史,很多历史人物,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必要的时候,大多使用屈伸之术,以保存自己,等待时机,以求东山再起或另立山头。历史同时也说明,善于使用屈伸之术,该屈则屈,该伸则伸,较好地掌握并运用屈伸辩证法,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

1.用语言或行动,掩饰自己,以应付突如其来的事变

这种人善于伪装,随机应变,以逃避敌人的耳目。

三国时,刘备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授予安喜县县尉。不久投靠了公孙瓒,代领豫、徐两州牧。用兵失败后,他投奔于曹操,想借曹操的势力来保存自己,以图自己的宏志。他虽归附曹操,但心思却是另外一番,他并不是真心实意归附曹操的,而是不得已的一种策略。但他又怕曹操识破自己的心思,便采取了示弱法,终日种菜,忙于田圃之间,不问国家大事。以此向曹操表示自己胸无大志,只是平庸之辈,从而想避开曹操的注意力,让自己更好地存在与发展。

刘备虽然不止一次寄人篱下,但他绝不是等闲之辈,而是胸怀大志之人。也正是从这点出发,曹操才收留了刘备。即使刘备整日种菜,装着不闻不问政治与军事。曹操也没看轻他,请他一起进餐共饮,正是这种看法的表现。应该说,曹操的看法是对的。但刘备却在思考问题的另一面:他胸有大志,但是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时机还不成熟,如果过早地暴露或是被人察觉,政治抱负很可能就会化为泡影。

一天,曹操请刘备喝酒,曹操酒兴正浓,举杯痛饮,同刘备纵谈天下哪些人是英雄,刘备故意列举了一些平庸之辈,以掩饰自己,曹操指着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一听说他是英雄,惊恐万分,连吃饭的筷子都掉到了地上。此时恰好雷声大作,众人都抬头看天。曹操见刘备的脸上变色,筷子落地,忙问何故。刘备灵机一动,说自己胆小。“闻雷迅速应变”,巧妙地掩饰自己,瞒过曹操。《三国演义》中有诗以赞刘备:“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2.该忍耐的要暂时忍耐

历史上不少人物在其斗争失利时,为了保全自己,总是克制自己,不露声色,以此麻痹敌人,乘机溜走,如刘秀对刘玄即是此种屈伸之典型。

新莽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南阳蔡阳(今湖北省枣阳西南)人刘演、刘秀兄弟乘机起兵,以重建汉朝为口号,招兵买马。后来他们加入了绿林军。其同族人刘玄,初入平林兵,被推为更始将军,后来也与绿林军合并。公元23年刘玄称帝,年号更始。新莽王朝灭亡后,他迁都长安,很快便背叛起义,调转矛头杀戮农民军将领。刘秀之兄长刘演,便被刘玄所杀。

按常理,刘秀肯定不会饶过刘玄,一定要找他算账,以报杀兄之仇。但是,刘秀有自己的考虑。他非但没有找刘玄算账,反而在表面上不动声色,若无其事。朝见刘玄,仍然是和颜悦色,低声相应,根本就不主动提兄长被杀一事。他孝服不穿,丧事不举,言谈饮食犹如平时。难道他对刘玄加害其兄长一事真的无动于衷吗?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兄长本是有功之臣,因争权被杀,刘秀的内心当然是愤愤不平,他为兄长难过,虽然白天表面上淡如平常,但夜晚枕席之上却常流着眼泪。他一定要完成兄长未完成的事业。可是,眼下他毕竟是刘玄的下属。如果他不能克制,质问刘玄,很可能就被杀害。那还有什么宏图大志可言呢?为兄报仇的目的又怎能实现呢,况且自己也是有功之臣。在昆阳大战中,他率13骑突围求援,建立奇功,刘玄很清楚这一点。此时如果述说一下光荣历史,或许会讨好刘玄,增强他对自己的信任。但刘秀却只字不提,他自有高招。

刘玄见刘秀如此宽洪大量,良知发现,深感惭愧,便命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其为武信侯。公元23年,刘秀到河北一带活动,废除王莽苛政,释放囚徒,赢得民心。他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取得当地官僚、地主的支持,势力越来越壮大。刘秀觉得实现自己宏图大志的时机已到,便与刘玄决裂。他镇压并收编铜马等农民起义军,力量不断壮大,经过长期斗争,终于打败刘玄,取得天下。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建立起东汉政权。至公元37年,统一全国。刘秀在位32年间,他先后9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他多次下诏书,免罪徒为庶民,减轻租税徭役,发放赈济,兴修水利。刘秀还减四百余县,精简官吏,节省开支,抑制豪强,巩固中央集权。他采取的一系 列政策,对稳定和繁荣社会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3.利用别人的怜悯之心

所谓取怜,即取得别人尤其是对手的可怜之心,使其不加害于自己。这当然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策略。其目的在于,抓往别人“仁慈”之心,故意装出一副可怜的模样,委曲求全,以此来骗取对方的信任,保全自己,以图大业。

春秋时,越王勾践(前496一前465年在位)即位后不久,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一役中遭吴反击,兵锋大挫,退守会稽(今浙江绍兴)后被打败。从此,越国成了吴国的属国。越王勾践兵败被俘,在吴国当了人质。人在吴国,深入危地,当然是凶多吉少,弄不好就有杀身之祸;而且,考虑到整个越国的利益,为了报仇雪耻,所以,勾践甘心在吴国做奴隶,忍辱求生,以期早日回归越国,重振民心,强国富民,消灭吴国。在吴国,勾践再也没有一点儿国王的威风,而是“身执干戈为吴王洗马”。他没有怨言,而是尽量将马洗干净,以讨好吴王夫差。吴王重病时,勾践服侍汤药,“曲意以欢其心,尝粪以取其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