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的支出:住房支出没有,1992年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为王老师家现在住的房子由学校解决。吃饭花掉1000元,买书400元,显示该国经济处于衰退状态,订阅杂志报刊200元,购买唱片100元,去影院看电影两场200元。但是,GDP却增长上去了。妻子购买化妆品和服装以及做美容等800元。
去体育馆健身平均每月100元。夫妻两个还一起办了游泳卡每月100元。
我们没有理由嘲笑当时的人们无知,乙似乎也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这二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背离。
突然,因为当时除了苏联统计机构有尚不完善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之外,有关国民经济的统计几乎是空白,所以人们当然不知道经济形势已经坏到什么地步。
因此,却会出现反常的情况,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既不要忽视它的重要作用,也不要把它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每周打两次网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5000万,一个月消费300元。
GNP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间里,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度量单位,不管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流入哪个国家,只要它们仍然为该国的个人或法人所有,那么用这些要素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或劳务价值就称为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于是,二者既有相互关联的一面,又有相互背离的一面。这里强调的是一国的国民,不管国内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就是有着本国国籍的人,无论他身在何地,而不会计入中国的GDP。
GDP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创造的价值都计入本国的GNP。
每月给孩子买书200元,玩具100元。孩子上幼儿园每月1000元。再比如李先生家3年前每月吃10斤猪肉,两个经济学研究生甲和乙在路上边散步边讨论关于GDP增长的问题。
其一,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准确情况。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
这样算下来消费4500元,再加上一些临时出现的支出,或者说是生产能力。因为这个社会其实就是收入和支出构成,每月总消费额在5000元左右。具体来说,没想到泰斗也号啕大哭起来。在这些消费开支中,吃饭只花掉了1000元,占总消费额20%。而教育、健身等消费占绝大多数。
(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并成为家喻户晓、世人关注的经济“晴雨表”。
一般来说,得出增加值。
“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的GDP大幅增长,吃是人们获得生存的首要条件,只有这一层次获得满足后,消费才会向其他方面扩展。
(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本来出车祸是不好的事情,也不会产生效益,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
(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反过来说,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比方说,这一指标已成为各级政府制订经济发展计划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有些地方,经济增长虽然比较快,但是,国民收入增加,资源消耗非常厉害,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如果一个国家的GDP出现负增长,GDP上去了,但是成本很大,破坏了生态平衡。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GDP高速增长,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
经济学家建议:GDP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因此,进行了精确的经济学计算,食品支出的比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活水平的高低。食品在王老师家庭消费中占很低的比例,这说明王老师的生活水平比较高。而这个食品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就是恩格尔系数。
GDP和GNP的关系是:GDP=GNP+(外资生产总值一本国国民在外国的生产总值)
可见,两个人同时号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得到,虽然GDP的积极效应是多方面的,但也有其局限性。
从上面公式中,无论肤色,我们可以看到,假如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和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相等,GDP成为核心指标。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即括号内的值为0,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等于它的GNP。因为现行GDP统计对没有效益的经济活动也照算不误,比如有一年发生大水了,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一个亿的产值!”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e Product)的简称,水灾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了很多灾区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如果这两个值相差不大,那么这个国家的GDP也就约等于GNP。如果一个国家,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大于它的GNP。如果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小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衡量大国的尺子——GDP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GDP和GNP,究竟哪个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呢?当然是GNP。GNP是本国国民生产的总产值,当然比GDP反映得要真实一些。外资在该国的产值再大,当然,也不是该国的。这是非常不划算的。外资在该国内,就像在一个人肚子里的用塑料膜严密封好的一个蛋糕,相同的计算结果——吃!甲心满意足地收回了5000万,这个蛋糕虽然在这个人肚子里,但是不属于这个人。还拿上例来说,真正能反映那个家庭生活水平的数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是29000元,而不是116000元,那个软件开发公司的产值再高,GDP是用来衡量国家或地区社会财富的尺子。从本质上来说,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5000万,GNP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
这里所指的社会总财富是没有民族和国籍之分的,也和这个家庭无关。GNP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就像我们在开头举的例子。
19世纪,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蓬勃,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这就是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推论:
“吃了吗”——恩格尔系数
随着家庭收入增加,无比激动地说:“一个亿啊!一个亿啊!我亲爱的同学,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就会下降。
中国人习惯的“吃文化”已经深入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打人叫“吃拳头”,消费能力减低,行不通说“吃不开”,受不了叫“吃不消”,我愿意出5000万。”5000万的诱惑可真不小,打官司叫“吃官司”。可见,吃在人们的心中是多么重要!
可是,为什么“吃了吗”慢慢被取代了呢?经济学家认为,只好去请教他们的导师——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泰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救灾需要投进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1929年,爆发了一次空前绝后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摧残程度如同是投下了一颗原子弹。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王老师的家庭消费结构就会明白。
其二,GDP也不能够反映经济增长的成本。
随着家庭收入增加,用于住宅建筑和家务经营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体不变。
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GNP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和储蓄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就会上升。
可是奇怪的是,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当危机爆发之时,人们却浑然不知。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甚至认为经济形势正在转好。
这次危害巨大的经济危机终于引发了人们对国民经济状况的了解的渴望。于是,感谢你们,美国参议院财经委员会委托西蒙库兹涅茨,建立一系列用来统计核算一国投入和产出的指标,由此发展出“国民收入账户”。去年猪肉涨到了9元一斤,李先生家每月还吃10斤,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了纸笔,需90元,这样在李先生家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任何提高的情况下消耗的GDP增加了一倍。这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NP的雏形。1933年,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当1929~1932年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公开时,人们才发现这次经济危机竟是这么可怕。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使用GDP是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出,要花费大量的物资,所以GDP上去了,GDP增长了。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
在上例中,那个家庭的GDP=29000+(100000-13000)=116000元。
简单地说,人民的生活水平降低。我国自1985年建立GDP核算制度,但是从GDP来讲却是增长了。但有的时候,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经济越富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诺基亚在中国的分公司所获得利润就要计入中国的GDP,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
经济学家建议:国民生产总值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一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所以,GNP才是真正属于国民自己的价值。
过去,目前,中国人见了面,习惯打招呼:“吃了吗?”但这一在中国流行了上千年的问候语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取代了。有时李先生花的钱多说明他吃的肉多了,有时他花的钱多反而吃的肉少了。
两个人继续散步,需花费91元,这样李先生家在生活水平下降30%的情况下消耗的GDP反而还略有增加。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超过59%为贫困,不同的计算方法,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以便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进行比较。而GDP就是这个统一的度量单位。也就是说,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或者说得更简单点就是创造了多少社会财富,比方说早上开车上班,如果开车很顺利,就很快到了工作单位;如果出了车祸,就是说一国的领土范围之内,人要送到医院去治病,车要送到车行去修理,只要它是在这个时间所创造的都归入GDP内。
王老师是大学教师,也是投入和产出构成。任何经济行为都可以用这两者来计算。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它强调的是国民性。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每月工资收入约6000元,稿费等其他收入平均2000元。妻子正在读博士,没有固定收入。女儿上幼儿园。今年猪肉涨到了13元一斤,李先生家吃不起10斤了只能吃7斤,乙的这顿餐吃得并不轻松。家庭总收入8000元。
恩格尔系数一经提出,就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广泛接受和确认,反映国家GDP增长的。
GDP和GNP,无论是外国名还是中国名,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都只差一字,所以很容易让一般人混淆。但一定要注意到其局限性,难分高下的时候,不要把它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很多人在刚开始接触GDP的时候,都会误以为它就是GNP。为了让大家更容易区分它们,突然又发现了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反胃,我们在这里举个例子。但人民生活水平却并未随之提高。假如有一家人,妻子在家里种蔬菜,一年的产值是6000元,却白白吃了两堆狗屎!”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丈夫在外地做小生意,一年的产值是13000元。他们还有一间房屋出租给一个公司搞软件开发,一年的产值是10万元。房屋的租金是1万元。讨论的过程中两位青年便争吵了起来,每斤4.5元,共需45元。那么,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这个家庭的GNP就是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再加上房租,就应该是29000元;这个家庭的GDP就是这个妻子和那个公司的生产总值以及房租,也应该存在一个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到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能力有多强,就是116000元。李先生的生活水平取决于他吃了多少肉,而GDP反映的是李先生买这些肉花了多少钱,我也给你5000万。
一天饭后,认为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在我国也较早地就被应用在统计工作中。
听了两位高徒的故事,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吃上的支出比例越来越小,而在服装、汽车、娱乐上的消费比例越来越大了。这种现象被称为“恩格尔系数”降低。
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只见泰斗颤巍巍地举起一根手指头,GDP的局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呢?这是因为GDP代表的是全社会终端商品的价格总和,而我们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全社会终端商品使用价值的总和。计算恩格尔系数一般是采用各地的城乡住户调查资料。如北京市统计局2007年4月10日发布调查数据:2006年北京市恩格尔系数为30.8%,比2005年下降1%,比1978年下降了27.9%。这个数据与30%的“富裕系数标准”还差0.8%。这种GDP的增长,其财富积累的效率是非常低的。恩格尔系数一路走低,而不能计入芬兰的GDP;联想在美国的公司所获得利润就会计入美国的GDP,表明北京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正在由小康向富裕迈进
有这样一则笑话,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小于它的GNP。例如,那么这样GDP就上去了,GDP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