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1731900000005

第5章 纸币的诡计——抵御通货膨胀,你应该知道的6件事(1)

调控经济的杠杆——货币政策

据初步统计,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为什么突然出现这么多的企业倒闭?如此众多的中小企业倒闭,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有经济大环境因素,企业自身的结构,市场优胜劣汰等诸多原因。但有一条原因不能否认,那就是我国的货币政策。

金融体系完整的国家都有中央银行,广义上说,中央银行就是政府的银行,在特殊时期采取必要措施,来保证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英国的中央银行是英格兰银行,美国的中央银行是联邦储备体系,日本的中央银行是日本银行,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银行在宗旨、职能、业务等方面和一般的商业银行有着很大的差别。可以说,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带有管理和被管理性质的特殊关系。作为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在国家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有三样制胜“法宝”: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1.存款准备金率

作为追求最大利益的银行家,明白存款是有需即付的,只要顾客来提取自己的存款,银行必须在第一时间支付,这就需要银行有足够的储备,来满足这种需求。银行需要具备的这些储备就叫做存款准备金。那么存款准备金的数额是多大呢?

如果所有的存款在同一时间必须全部付清,那么准备金的数额就要等于存款的总量;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而且,在同一天之内,总有一些人存款一些人取款,这两类交易的数额常常互相抵消。对于银行家来说,以准备金形式持有的资金是无利可图的,它们躺在银行的保险柜里连利息都赚不到,于是早期的银行家们就想到,把顾客的存款借贷出去。把大部分货币存款借贷出去赚取利息,而留下小部分货币存款作为现金准备金应付顾客的支取。这样银行家的利润在开始单纯的收取手续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借贷的利息,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那么商业银行留取准备金的数额应该占存款总额的多大比重呢?这就需要中央银行来制定。

各国的金融法规都有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把自己吸纳的存款的一部分存到中央银行,而这部分资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如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那么流通中的货币会成倍缩减,因为商业银行交到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多了,可供自身支配的资金便少了,因而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就会减少,相应的,企业在银行的存款会更少,于是在整个社会上就会出现“存款~贷款”的级级递减,导致社会货币总量的大幅降低。就像我们在调试音响的过程中,如果降低功放机的功率,输出的音量就会减小,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如果中央银行把存款准备金率调低,流通中的货币量就会成倍增加。

2.再贴现率

企业向商业银行借贷货币时,常常把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以取得贷款,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称为贴现。

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扮演的是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商业银行在囊中羞涩、资金周转困难时,就需要向中央银行求借。这种借贷和企业向商业银行借贷的性质一样,也需要有所付出。于是商业银行就如法炮制,把从企业那里得来的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再转让给中央银行,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称为再贴现。而中央银行接受商业银行的票据,也是有条件的,要在票据原价的基础上打折,这个折扣率就是再贴现率。很明显,中央银行如果对再贴现率作出改动,就相当于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抑制或鼓励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积极,同时,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地收缩或膨胀。

贴现率是一个在现代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本概念,它解决了未来的经济活动在今天如何评价的问题。所谓的贴现率,是指未来的款项折合为现值的利率。

我们前面说过,商业银行需要增加贷款或者现金吃紧时,需要一部分货币,这时它们就把自己银行拥有的一部分商业票据交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按照一定的比率扣除一部分钱后兑换为现金。这样商业银行就可以把票据换为现金或者充当存款准备金,扩大自己的放款数量。而这个折扣率就称为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自己拥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了货币投放,也就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再贴现额的高低,并且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进而影响再贴现的整体规模。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再贴现成本的高低,如果再贴现率提高,那么再贴现成本就随之增加,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影响到再贴现需求;另一方面,再贴现率的变动,是中央银行政策意向的反映。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贴现率来实现某种货币政策,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放款额度,就会提高再贴现率,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借贷款数量;而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就会降低再贴现率,把商业银行手中的债券吸收过来实行贴现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社会的消费和投资,实现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

3.公开市场业务

在平时对货币政策做宏观调控时,中央银行使用最多的是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的金融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有价证券,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整个经济活动,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活动。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时,会向出卖者支付货币,从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而中央银行在卖出有价证券时,就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

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优点是对经济的震动小,因而中央银行可以经常运用它对经济进行微调,而且操作过程灵活方便。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联储90%的货币吞吐就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实现的,其他很多国家也都采用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可以分为两类:能动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和保卫性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动性的公开市场业务以改变准备金水平和基础货币为目的;保卫性的公开市场业务则以抵消影响货币基数的其他因素的变动为目的。比如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是美国财政部和政府机构证券,特别是美国国库券。

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强等明显的优越性。于是各国政府的货币操作手段逐渐出现趋同趋势,都逐渐向依赖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靠近。但是公开市场业务想要有效地发挥作用,还受一些条件的限制,只有满足了这些重要的前提,公开市场业务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货币政策就像一只"大手",不断地校正着国家经济的方向,对经济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对货币政策作深入的了解。

通常来说,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分为紧缩性的和扩张性的两种。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经济学家建议: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调控,调控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货币政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调节器。经济发展过快,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经济出现下滑,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

人们常常认识不到货币体制乃至货币政策的细微变动会给社会乃至国家的命运带来影响,其中的原因是,在人们的眼中货币太过神秘。其实货币就是一种信念。

通俗地讲,货币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钱"。我们买衣服需要钱,坐车需要钱,接受技能培训需要钱,看电影需要钱……货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货币产生于人类为生活而进行物品交换的需要,是作为物品交换的媒介而存在的。人类社会的早期,是没有货币的。当时,人们需要的物品并不多,想要哪样物品,就可以用自己拥有的物品直接去换。假如一个人狩猎时获得了一只鹿,他想要食盐,而另一个人拥有食盐,他想获得食物,于是这两个人直接交换就行了。后来,人们需要的物品越来越多,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这种物品在当时都是非常珍稀的,人们不容易获得。

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物品作为货币使用,如中国人用龟壳、贝壳、布帛、烟草,法国人用兽皮,阿兹特克人用可可豆,印度原始居民用杏仁,危地马拉人用玉米,巴比伦人用大麦,蒙古人用砖茶等。这些物品之所以能被分离出来充当货币使用,是因为随着人民社会分工和交换行为的日渐频繁,易货交换需要一种大家普遍愿意接受的物品作为媒介。

人类对用哪种物品作为货币的挑选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后来,人们发现金、银、铜、铁等金属容易建立重量和质量标准,更易保存和携带,而且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就用它们来取代早期的货币实物。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

在商品的交易过程中,人们意识到金属铸币的重量和成色并不是十分重要,而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信用符号存在。人们需要货币并不是需要货币本身,而是需要的在流通过程中的作用,人们并不是为了拥有货币而是为了把货币花出去,实现自己的消费目的。这就为纸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主要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交换媒介和贮藏手段。

交换媒介是指在交易过程中购买者付给卖者的东西,比如我们在商店里卖一件衣服,我们付给商家货币,而商家给我们衣服,在这个交换过程中货币所承担的角色就是交换媒介。一般来说,货币发挥交换媒介功能主要通过充当交换手段、作为计价单位和充当支付手段等方式来实现。货币的这种功能降低了产品的交换成本、价值衡量和比较成本,使交换效率得到了提高。

储藏手段是人们可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化为将来某一时间购买力的东西,比如我们现在把货币储藏起来,在五年后需要时才用它购买商品。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提供了最具流动性的价值贮藏形式,丰富了贮藏手段,当然,在现实中,货币并不是唯一的储藏手段,人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将来的购买力。而且,货币的储藏手段作用要受到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货币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最终以纸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我们的社会步人信用经济时代后,货币的具体形态已经不再重要,甚至一张卡片或几个数字就能满足交易。这时货币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即信用货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用卡。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一般人手中都有几张不同的信用卡,然而关于信用卡的定义,却并不一定理解,下面我们就对信用卡的定义和特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般来说,信用卡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信用卡指能够为持卡人提供信用证明、持卡人可凭卡购物、消费或享受特定服务的特制卡片。广义上的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储蓄卡、提款卡(ATM卡)、支票卡及赊账卡等种类。而在狭义的理解上,在国外的主要是指由银行或其他财务机构发行的贷记卡,也就是不需要预先存款就可以贷款消费的信用卡,属于先消费后还款的类型;在国内,主要是指准贷记卡,这种信用卡需要先存款后消费,在一定的环境中允许小额、善意透支。

我们生活中所说的信用卡一般指广义上的信用卡。作为新出现的消费支付工具,信用卡是目前仅次于现金、最普遍受欢迎的塑料货币。信用卡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自身的特点为使用者带来了众多好处:不必携带大量现金,避免出门时存在的风险;拥有“先消费、后付款”的好处;有“循环信用”的功能,延后部分款项的支付,有利于弹性理财;肯定个人信用和身份。除此之外,使用信用卡还可以在每月的对账单中得知个人的消费记录,每一笔刷卡消费都有签账单作为对账依据,这样个人的收支就清楚明了,有利于用户理性理财。

到目前,信用卡已经成为全球普遍通行的支付工具,在200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有1300万家以上的特约商店接受信用卡、在全球各地有16万台以上的提款机接受信用卡提领现金。可以说,信用卡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经济学家建议:货币的本质是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其他职能则与此相关。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就使用货币来表示价格或记录债务。货币作为计价单位是其作为交换媒介的前提条件。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是把货币作为保存购买力的工具,或者资产的一种形式。这是作为交换媒介的延伸。只要交换还存在,货币就永远不会贬值。

货币流通的中转站——银行

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nca,意思是板凳,早期的银行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使用。英语转化为bank,意思为存放钱的柜子,早期的银行家被称为“坐长板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