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永庆全传
1732000000037

第37章 谁主台塑——谁是台塑新舵手?(1)

王永庆经过半个多世纪坎坷的创业历程,建立了台塑集团,它是台湾最大的民营制造业集团,旗下有30多家分公司与海外公司,在台湾石化界及整个企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永庆更是世界“塑胶大王”。王永庆不仅在台湾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家族事业及正在台湾投资3000亿元台币兴建跨世纪的“六轻”工程,还在美国投资数十亿美元,建立了庞大的石化工业基础。王氏家族人员众多,儿子、女儿、儿媳与女婿共计数十人,位居家族事业要津。王家尽管没有人在政坛任职,但政商关系良好,对台湾经济与政治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是台湾新兴大家族的典型代表。但是,随着“经营之神”王永庆离世,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就出现了——谁主台塑?庞大、显赫的王氏家族必然要有人来支撑,在业内占有剧中轻重地位的台塑集团必然要有人掌管?这个人到底是谁?

初定台塑接班人

对于王永庆来说,台塑的接班人问题是非常重大的,在最初选定的是他的长子王文洋。王文洋学识丰富,精明能干。13岁时就与王贵云、王雪龄两位姐姐一同远赴英国伦敦去求学,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异国他乡求学生涯。高中毕业后,年仅17岁的王文洋以优异成绩考入英国伦敦帝国大学就读物理系,20岁就拿到大学文凭。他还以优异成绩,获得了英国国防部奖学金,继续攻读研究生,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取得光学物理硕士学位。

他并没以此为满足,又转向攻读企业管理与化学工程两门学位。很快,他于24岁那年同时获得企管硕士与化工博士两个学位。

王文洋在英国留学多年,在那里他结识了大他四岁、同是台湾老乡的陈静文。

1975年,王文洋带着新婚的妻子陈静文同赴美国打天下。他先从事房屋中介买卖,靠卖房子赚钱。不久,他进入路易期安那州一家著名的化学公司工作,负责化工方面的制程设计、投资分析及工程经济效益等事务,在那里一干就是3年。

1978年,王永庆决定在美国德州休斯顿兴建石化工厂。王文洋以他在美国的工作经历与对美国社会制度的了解,成为王永庆在美国大显身手的得力助手,从撰写申请投资计划到办理投资许可手续等,都由王文洋亲自出面规划、协调与奔走,台塑公司在美投资得以顺利推动。

1980年5月,王文洋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台湾。

为了培养儿子基层工作的经验,让他融入台塑文化,以便将来更好的接班,王永庆并没有像其他许多大企业家那样,给王文洋委以重任,而是让他从南亚塑胶公司基层的课长做起,并接受最基本的车间训练。这既是台塑员工的必经之路,也是王永庆认为熟悉业务的最佳手段。

王文洋在南亚公司一干就是十年多,并一步一步走向公司管理高层,从林口厂厂长到1984年升任公司第四事业部经理。王文洋在这个经理岗位上再经过10个春秋的磨练,逐渐成为一位管理专才,1994年再次高升为南亚公司协理,也即从部门经理升为公司总经理助理,负责统筹管理公司各事业部。

为了配合台塑企业塑胶原料与石化纤维产品,王文洋首先规划投资高附加值的工程塑胶与电子原料工业(如生产印刷电路板所需的玻璃纤维丝、玻璃纤维布、铜箔基板、环氧树脂等)。经多年发展,现在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南亚公司的新主力,也是其新的希望。电子业的资本额只占南亚公司资本额的10%,但其所生产的利润却占70%,如此的成绩奠定了王文洋的南亚公司不可动摇的地位。

在王文洋的亲自推动下,一家机关报的南亚科技公司终于诞生,王永庆任董事长,王文洋任总经理,主导公司的运作与发展,这是台塑集团跨入科技产业的又一重大行动。

王文洋可以说完成了他父亲未实现的大陆投资事业。当年王永庆的海沧石化城投资案因种种原因而流产,留下了遗憾。王文洋说,父亲至今仍对海沧计划未能完成而“深感惋惜”。

王文洋早已看好大陆市场,将传统的中低价位塑胶制品转往大陆发展。南亚公司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大的企业之一,还成立了南亚塑胶广州公司,王文洋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他更是关注海峡两岸的经贸发展,曾在报刊发表文章,主张海峡两岸设立民间联谊会。这一本来单纯的事情,却因他的台塑少东身份而在台塑企业内部与岛内朝野引起关注。

已迈入中年的王文洋逐渐展现出他个人的魅力与风格,年富力强,风度翩翩,做事果断坚毅,是商场一个不可多得的交际高手。王文洋事理清晰,判断正确,进退有度,为人称赞。

王文洋本是王永庆最看好的继任人选。他学识丰富,精明能干,并深得王永庆的赏识。种种迹象表明,王文洋接班几成定局。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王永庆改变了主意。

钦定“太子”惹风波

王永庆一向教子甚严,对子女从不娇纵,努力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精神和谋事创业的能力。儿女们也非常争气,一个个事业有成。尤其是长子王文洋,更是让王永庆看好。王文洋的出色表演让他屡获升迁。王永庆意欲立王文洋为台塑接班人。不仅如此,他还因才能出众,被台湾大学商学研究院聘为兼职教授,可谓春风得意。不料,就在这时,他却因为和吕安妮的“婚外情”,让自己陷入麻烦中,也让父亲王永庆大失颜面。

那是1993年的某一天,王文洋去拜访同事兼好友邱毅教授,偶遇邱教授的学生吕安妮。此女身材修长,明艳动人,给王文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王文洋在台湾政治大学做一场专题演讲,又与吕安妮相遇。自此,两人便开始了交往。他们经常互通电话、约会。此时,王文洋已年过不惑,早已娶妻生子,但他却被吕安妮深深吸引,抑制不住爱心。

过了不久,吕安妮收到一封王文洋的来信。信上写着几行饱含深情的字:“我本不该爱你,可是你身上却有着某种强烈的东西吸引着我。你说,我该如何羁绊住这颗心?因为它是爱你那么深,那么浓!”

自此,他俩的关系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他们常出入高级酒店、豪华餐厅以及上流社会的聚会。

1993年6月14日,声宝公司陈董事长在一家大酒店举行他的新书发布会,不少企业界老板、政界显要、社会名流应邀前来祝贺。王文洋作为陈老板的外甥,也在应邀之列,并带上了他的情人吕安妮。那天,身穿无袖背心、花短裤的吕安妮,与那些西装革履的贵宾们不甚相称,却显得格外突出。

为了表示对爱情的忠诚,1993年12月的一天,他俩来到台北中山北路一家婚纱摄影中心,打扮成新郎、新娘,相拥在一起,拍下许多照片。尽管不是名义上的夫妻,但他俩已陶醉在爱河之中,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

后来,在王文洋的协助下,吕安妮顺利进入台湾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王文洋也成了吕安妮的指导老师。

1995年,在征得王文洋的同意后,吕安妮决定报考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博士班。在18位考生中,吕安妮的笔试成绩是最好的。在博士考试中,笔试成绩占75%,口试成绩只占25%,而主持口试的是王文洋的同事兼好友洪明洲,料想过关不成问题。不料,一轮口试下来,吕安妮只得了60分,成绩为倒数第一,而且低于前几名二三十分。计算分数,她考博士的愿望正好落空。

吕安妮不服,认为有舞弊嫌疑,要求王文洋代为申辩。从情理上来说,为自己的学生申辩毫无问题,但王文洋与吕安妮关系特殊,他担心惹出麻烦,就劝吕安妮忍气吞声算了。但吕安妮却咽不下这口气,坚决要求申辩。王文洋无奈,就采取了一种比较策略的方式,向有关人士建议说,笔试成绩最客观可靠,如果笔试成绩第一者不能录取,可能“会有社会非议”,最好是将五位考生全部录取。他的这一建议并不违反“教育部”的规定,因为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五个组最多可招18人,五人全招也不算多。不料,身为商学研究所策略组组长的洪明洲以不愿增加老师的负担和保持学生学术水平为由,坚持原来的决定,不肯录取吕安妮。

王文洋不愿把事情闹大,劝吕安妮算了。但吕安妮却不肯善罢甘休,向台湾“监察院”递交“陈情书”,投诉洪明洲等人口试不公等情事。不仅如此,吕安妮还请“立法委员”陈建平和大作家李敖等人替自己主持公道。还指控洪明洲在口试前多次于半夜凌晨打电话对她进行“性骚扰”,这一来,事情就闹大了,引起媒体的轰动,诸如“洪明洲收受贿赂封杀吕安妮”之类的新闻满天飞,而王文洋和吕安妮的“婚外情”不可避免地被“曝光”。

王文洋乃是台塑“少主”,身份非同一般,平时无风还能掀起二尺浪,有事岂不要闹翻天?因此,他和吕安妮的恋情曝光后,记者们就像蚂蝗似的叮上了他,他也成了各种传闻的主角,这令他头疼不已。甚至有媒体报道说洪明洲遭到非法侵害,可能是王文洋挟嫌报复所为。当有人问到洪明洲的住所遭泼油漆和汽车被砸之事时,王文洋愤愤不平地说:“陈校长拿照片给我看,我才知道泼油漆这件事,而车子只是划一痕迹,没有被砸。他真是演苦肉计又舍不得花大本钱。车子只被划一痕迹说是被砸;正在装潢中的房子被泼油漆,又算什么,反正本来就要油的嘛!更何况谁知道他的房子在哪里?”

当然,别人对王文洋跟洪明洲这档子事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他跟吕安妮的风流韵事。对这个问题,王文洋既不愿撒谎,也不愿公开真相,只好回避。这让外界更感好奇,就越想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吕安妮面对记者的穷追不舍倒能应付自如。她对自己与王文洋的恋情避而不答,只讲口试的不公。结果,记者们访来访去,吕安妮与王文洋的关系仍在雾里,看不清,摸不透。反倒是台大博士招生的问题又出现变故:不久后,两位勇敢的姑娘出面作证,指控遭洪明洲性骚扰:台湾大学也决定重新检讨博士招生制度,增加口试老师。

然而,王文洋与吕安妮的风波还没有结束。台湾《独家报道》第375期登出王文洋与吕安妮的婚纱照片及吕安妮写给王永庆的《陈情书》。至此,王、吕恋情真相大白,掩盖已无意义。这时,吕安妮终于站出来,接受《独家报道》杂志的专访,坦陈她与王文洋从相识、相恋、相爱的经过。她说:“台大博士班招生弊案发生以来,我不愿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尤其不愿谈及我和王文洋的爱情,主要是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伤害到王文洋、王家以及台塑企业。但是近日一些别有用心之徒不断刻意在报章杂志上,对我横加诽谤侮辱,甚至连我的父母、亲友都难免于抹黑、栽赃之伤害,可说无法无天、穷凶恶极。为了替我的父母及亲友洗刷冤情,我只好接受《独家报道》周刊的采访,不得已公开我与王文洋的恋爱经过。”

王文洋与吕安妮恋情曝光后,对他们自己、对王氏家族,也对台塑企业造成许多困扰。据说,王永庆知道《独家报道》封面刊登王文洋与吕安妮的照片后,怒不可遏,扬言要把王文洋赶出台塑。

此后,外界传闻不断,使股票持有人对台塑集团产生信心危机,股民们不断打电话给台塑、南亚、台化三家上市公司,对股票下跌表示关心,公司疲于应付。台塑大楼二楼的王永庆、王永在的办公室更是警戒森严,如临大敌。

王永庆也愈来愈生气,认为这一事件已对台塑企业形象造成伤害,一定要做出严惩王文洋的决定。他随即召开家庭会议,决定暂时停止王文洋在南亚公司担任的职务,切断他和台塑企业的关系,以示对社会、台塑股东及员工有个交代,并避免有关人士继续渲染王文洋与吕安妮的关系而对王家其他人造成伤害,并要求王文洋暂时离开台湾,以平息风波。

王文洋接受了这一安排,去了日本。王永庆希望王文洋由日本转赴美国,借此淡化外界的传言,并与吕安妮划清界线。

这时,吕安妮向外界表示,王文洋绝不会自日本赴美。她还说,不管台塑如何处理王文洋,都不会改变她和王文洋之间的海誓山盟,只会让他们的爱情更坚定。

果然,王文洋非但没有去美国,反而从日本返回台湾,并向《工商时报》发表谈话,说他没有出国的必要,并表示坚决不去美国。事实上,王文洋原本愿意接受父亲的安排,但因媒体大肆报道,歪曲他赴美的原因,使他认为赴美的意义已经模糊,所以改变初衷,执意不愿赴美。其次,王文洋担心一旦离开南亚公司去美国,他在南亚打下的基础可能付诸东流,从此失去接管南亚公司的机会。

王永庆与王文洋就出国一事进行了长谈,希望他“赴美思过”。王文洋再度重申不愿赴美的想法。王永庆强调,“吕安妮事件”对台塑集团的整体形象造成重大损害,为挽回影响,王文洋必须“赴美思过”。王文洋仍表示对赴美之议难以接受。

王永庆大为恼怒,父子间不断发生争执。王永庆一气之下,表示要立即免除王文洋在台塑集团的所有职务;王文洋则表示要抗争到底,如果没有转机,他将辞职自立门户。以王文洋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确有自立门户的能力,但这意味着父子关系彻底决裂。如果闹到这一步,对王氏家族和台塑集团都没有好处。为缓和父子矛盾,南亚公司的高级主管们纷纷向王永庆求情,希望他手下留情,慎重考虑。王文洋则已做好提出辞呈的准备,完全不考虑“赴美思过”。

王氏父子关系已到了面临决裂的地步。王永庆甚至不愿与王文洋见面,所有沟通意见均通过下属传话。其实,王永庆对王文洋一直抱有厚望,希望他将来接管南亚公司,并出任长庚医院院长。但王文洋身为兼职教授,却和自己的学生发生“婚外情”,如何为人师表?他对王文洋如此严厉,是希望王文洋自请处分,用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此事,弥补对社会及台塑所造成的伤害。却未想到王文洋只考虑切身利益,全不明白老父一片苦心。

为了缓和王永庆父子的关系,王永在邀王文洋长谈,耐心地劝他以大局为重,自请处分。王文洋终于醒悟,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个声明,进行自我检讨。

随后,南亚公司正式对外宣布了对王文洋停职一年的处罚令。据说,南亚公司对一位高级主管做出如此严厉的处分,是自公司建立40多年来的第一次。

不久后,王文洋接受了父亲“赴美思过”的决定。随后,他被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商学院暨工程学院聘为客座教授,聘期一年。至此,王文洋与吕安妮事件暂告一段落。

因此事件,王文洋成为1995年台湾财经界的风云人物。《工商时报》写道:“王文洋是今年运气最差、最无奈和最倒霉的企业家。”还说,在这场风波中,王文洋是最大输家,赔掉了企业形象,赔掉了教授的清誉,赔掉了他在家族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