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其顺序是:①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即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首先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融资成本、信用能力和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货币供给与需求的状况;②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对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③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金融市场在整个货币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工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市场了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向;其次,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接受金融机构对资金供应的调节,进而影响投资与消费行为;最后,社会各经济变量的变化也通过市场反馈信息,影响中央银行、各金融机构的行为。
◎ 迟钝的猪——笑谈“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有一天,几个动物要过河,可只有一条船,于是它们商定:每个动物必须讲一个笑话,有一个动物没笑,就把讲笑话的这个动物丢进河里。
于是,猴子开始第一个讲,等它讲完后,所有的动物都笑了,只有猪没笑,它们只好把猴子丢进河里;第二个讲笑话的是兔子,它讲完后,所有的动物都笑了,还是只有猪没笑,它们只好把兔子丢进河里;第三个讲笑话的是乌龟,等它讲完后,所有的动物都没笑,只有猪笑了。其他的动物很奇怪,就问它笑什么,猪回答说:“猴子的笑话好好笑哦!”
趣评:在弥补“市场失灵”时,中央银行往往会启动“货币政策”来调节金融市场,进而调节整个市场运行,但是等到发挥效用却需要很长时间。
笑话中的经济学:货币政策时滞(Time Lag of Monetary Policy)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货币政策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分为内部时滞、中间时滞和外部时滞两个阶段。
■
1.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以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开始,到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即改变货币政策为止的这一过程。内部时滞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经济信息的传递速度、管理当局的预测能力以及政策选择的决策效率。内部时滞有一定的主观意向性,与管理体制和工作效率有关,受控性较强。
2.中间时滞。中间时滞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这些工具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产生实际效果为止的时间距离。中间时滞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应能力与金融市场的敏感度,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等。
3.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变动导致社会信用活动发生变化,到该变化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最大实际影响的时间距离。外部时滞是货币政策效应时滞中最受注意的部分。外部时滞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企业行为等多重因素综合决定的复杂变量,其稳定性不强,它的长短取决于货币传导机制、市场的构造和经济控制与管理的程度,以及整个经济和金融系统的运行及其效率本身等。外部时滞有一定的客观性,受控性较差。
研究货币政策的“时滞”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减少盲目性,提高前瞻性。在货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对有关项目进行预测时,对发展情况要跟踪监测,以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 适得其反——笑谈“节约悖论”
“这次算术考试得了多少分?”
“三分。”
话音刚落,“啪!啪!啪!”小明的屁股上挨了爸爸的三鞋底子。
“下次再考,得多少分?”
“下次我一分也不要了。”
趣评:好的出发点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有可能恰好相反。正如节约是好的,但节约未必一定带来好结果。
笑话中的经济学: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他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按照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积累越多越好,也就是储蓄大于消费是有利于扩大再生产的。但是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当国民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将会导致更多的国民收入,使整个经济呈现繁荣局面;而当国民降低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则会引起国民收入下降,使整个经济陷入衰退。简而言之,就是:挥霍导致繁荣,节约导致萧条。这就导致了节约悖论(Paradox of Thrift)也称为“节俭悖论”、“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
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景象就是节约悖论的一个生动而可叹的例子。由于人们对未来预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尽量多储蓄。但是,他们不愿意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又导致全社会的需求萎缩,生产停滞,经济进一步萧条,从而使其收入继续下降。
节约的悖论是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它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是存在的,是短期的。长期或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节约的悖论是不存在的。
◎ 造寺庙——笑谈“阿罗不可能性定律”
某寺年久失修,已是残破不堪。
方丈见此,下定决心重建寺庙。为了节俭,特制定了条例如下:
一、重建寺庙。
二、用拆下的寺庙石砖重建寺庙。
三、新寺庙建好前,众僧们仍住原寺庙。
趣评:看似合理的选择,其结果不一定是合理的。
笑话中的经济学:美国著名数理经济学家肯·阿罗(1921年生)是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他获奖的主要成果,是揭示了“不可能性定理”,人们俗称为“阿罗定理”。
所谓社会选择,是与个人选择相对而言的,个人选择的中心是确定个人偏好,而社会选择理论的中心是确定社会偏好。在社会选择理论中,最著名的也是最受推崇的结论是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
阿罗认为,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有两种做出社会选择的基本方法:一种是投票,通常用于做“政治”决策;另一种是市场机制,通常用于做“经济”决策。此外,在其他非民主的国家,甚至在民主社会中的较小单位里,也存在两种社会选择的方法,即独裁和传统,在它们的正式结构中具有某些投票或市场机制所不具备的明确性。在理想的独裁体制中,社会选择只根据神的或者全体个人的共同意志做出来。因此,这两种情况下均没有个人之间的冲突。然而,投票或市场的方法是汇集许多不同的个人偏好做出社会选择的方法。在任何个人理性地做出他的选择的意义上,社会选择的独裁方法和传统方法也是理性的。但是在涉及许多个人不同意志的集体选择中,这种个人选择和社会选择的协调性还存在吗?
1951年,阿罗采用数学的公理化方法对通行的投票选举方式能否保证产生出合乎大多数人意愿的领导者或者说“将每个个体表达的先后次序综合成整个群体的偏好次序”进行了研究。结果,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更准确的表达则是:当至少有三名候选人和两位选民时,不存在满足阿罗公理的选举规则。或者也可以说是:随着候选人和选民的增加,“程序民主”必将越来越远离“实质民主”。
阿罗不可能定理源自孔多赛的“投票悖论”,早在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孔多赛就提出了著名的“投票悖论”:假设甲、乙、丙三人,面对A、B、C三个备选方案,有如下的偏好排序。
甲(a>b>c)乙(b>c>a)丙(c>a>b)
注:甲(a>b>c)代表甲偏好a胜于b,又偏好b胜于c。
若取“a”、“b”对决,那么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a>b)乙(b>a)丙(a>b)
社会次序偏好为(a>b)。
若取“b”、“c”对决,那么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b>c)乙(b>c)丙(c>b)
社会次序偏好为(b>c)。
若取“a”、“c”对决,那么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a>c)乙(c>a)丙(c>a)
社会次序偏好为(c>a)。
于是我们得到三个社会偏好次序——(a>b)、(b>c)、(c>a),其投票结果显示“社会偏好”有如下事实:社会偏好a胜于b、偏好b胜于c、偏好c胜于a。显而易见,这种所谓的“社会偏好次序”包含有内在的矛盾,即社会偏好a胜于c,而又认为a不如c!所以按照投票的大多数规则,不能得出合理的社会偏好次序。
总结:要寻找这样一种决策机制,即它所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程序的影响,同时又不限制投票人的偏好以及进行的独立决策,并能最终将所有的个人偏好转化为一种社会偏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阿罗不可能定理。
◎ 抗旱的方法——笑谈“外部经济性”
农夫甲:“去年大旱,我吃足了苦头,今年我想了个办法,保证不怕旱。”
农夫乙:“太了不起了,能告诉我是什么办法吗?”
农夫甲:“我在每一行麦子旁边,都种一行洋葱。洋葱一长出来,麦子就会呛得整天流泪,我看起来还要经常排水呢。”
趣评:在树荫下走路是有好处的,既凉爽又不要钱。这就是树荫对人的经济外部性。
笑话中的经济学:外部性又可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对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
■
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两种。所谓外部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者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
笑话中的洋葱使得麦子整天流泪,当然是异想天开,但就这一思路来讲,体现的正是外部效应。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到处都是,例如办公室里冬天太冷了,暖气又不足,你的同事自己买了一台散热器放在办公室,这时候办公室会变得暖和起来,你自己也受益了,但你不会为此而需要付出成本;再比如你每天回家的路上都会路过一座大楼,大楼熄灯很晚,所以即便你每天很晚回家,大楼里的灯光会把路照得很明亮,这样你每晚回家再也不用胆战心惊了,对于这样的好处,你也没有付出成本;还有,你的邻居是个爱干净的人,每天都把你们公共的空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你在享受这份舒适时,也是不需要付出的;等等。所有这些行为都是无意间给别人带来了好处,但又无法为此收费的,就叫做溢出效应。
◎ 调音师为何而来——笑谈“外部不经济性”
钢琴调音师:“对不起,先生,我是来给你的钢琴调音的。”
主人:“哦?可是我没有请你来给钢琴调音啊。”
钢琴调音师:“这我知道。是你的邻居们要我来的。”
趣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个人的行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使之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费用,但后者又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的现象。
笑话中的经济学:外部不经济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外部不经济性可分为生产上的外部不经济性和消费上的外部不经济性两类。它们都是市场失效、经济活动主体不甚清楚或不负他们应负责补偿外部费用责任的表现。
环境问题是外部不经济性的典型例子。例如,把污水排放到河流中的造纸厂;向天空排放有毒气体的冶炼厂或化工厂;在公共场所随意抽烟的烟民;随意扔弃像塑料袋或其他垃圾的人;在人行道乱停车或在生活小区和校园里随意按汽车喇叭的司机;在游轮上向长江倾倒垃圾;等等。他们的行为在给自己带来某种满足或便利时,都对他人或社会的利益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却不必承担这种负面影响的成本。
外部性的发生通常不会有表现为价格形式的货币支付,外部性的这一特征使企业制造外部不经济轻易而无成本。而市场机制的基本特征是,如果经济主体的活动引起了其他经济主体收益的增减变化,这一经济主体必须以价格形式向对方索要或支付货币。因此,可以认为,外部性发生于市场运行机制之外,也就是说,外部性现象导致市场失灵。例如,某旅游地的开发,旅游垃圾骤增,使当地居民生活在不卫生的环境中,居民身体健康受影响,而当地居民通常不会因环境被污染而得到经济补偿。因为企业外部的不经济按惯例无须为此付出代价,所以社会责任缺失的旅游企业就可“轻松”地“无本经营”外部经济。
在经济发达国家,对任何一个企业的评价都是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的,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财富》等都将企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在我国,对企业的评价大多仍然停留在经济指标上,这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也不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政府部门要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包括效率、效益、人力资源、环保、社会生活状况等指标在内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引入与社会责任相关的评价体系,要求组织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 阿凡提不好意思不吃——笑谈“搭便车理论”
一天,阿凡提和一位朋友想做抓饭吃。那位朋友问阿凡提:“阿凡提,您会切胡萝卜丝吗?”
“不会,”阿凡提回答。
“那么胡萝卜丝炒葱头会吗?”
“不会。”
“那样的话您会焖抓饭吗?”
“也不会。”
那位朋友只好自己把抓饭做熟,端到阿凡提跟前,问他:“阿凡提,您会吃抓饭吗?”
“本来我连抓饭也不会吃,可看到您忙活了半天,不好意思不吃了。”阿凡提说完大口大口地吃起抓饭来。
趣评:聪明的人,总是可以在市场上抓住很多机会加以免费利用,搭便车。
笑话中的经济学: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我们会发现,厂家经常采用搭便车策略,一些弱势产品跟进强势产品,借力“铺货”,最大限度地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阻力,使新产品快速抵达渠道的终端,从而尽快与消费者见面。对没有强大实力的弱势产品而言,搭强势品牌的“广告便车”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策略。
■
在图书市场上同样存在搭便车的例子:比如,前几年有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畅销,市面上立即出现了《我该动谁的奶酪》、《谁也不能动我的奶酪》等一系列跟风书;又如《绝对隐私》一书,跟风的“隐私”一片,脱得光光追着让你看,哪有“隐私”可言。书倒都畅销了,手法却耐人寻味。
善于投机的企业总是可以充分利用外部性坐收渔翁之利。同时也正是由于便车的便利性的存在,行业的先导者在大张旗鼓地进入某个领域的时候,也应该尽量减少投机者利用自己的宣传声势所形成的便车的机会。“搭便车”与“反搭便车”的斗争就像一场猫与老鼠的战争,其中的妙处就在于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谁的手法更加天衣无缝,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