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老板沉思录
1735000000046

第46章 “技术狂人”王传福(3)

2004年6月,在北京的车展上,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第一次参展就以宽系列、多品种车型的豪华阵容亮相,产品覆盖覆盖A级到C级的宽系列轿车产品的各个领域。其中F6是比亚迪汽车公司第一辆独立自主开发的全新轿车,该车保持与世界同步C级轿车的一些基本设计要素之外,也继承了中国文化的设计理念。

通用、福特在2003年初,相继宣布中止纯电池的电动汽车研制计划。但是与此同时,丰田公司却开始了新的研究工作。王传福对此看法却是:“我有100%甚至200%的信心,电动车前景光明,”王说,“日本是全球电池技术的霸主,丰田的选择就证明了我的判断。”北京车展上推出的混合动力轿车Hybrid-S,是比亚迪自主研发、生产的全球第一款锂离子驱动式混合动力轿车,这成为本次车展中国产轿车行列中的最大亮点。

通过这些战略,2003年比亚迪公司汽车业的营业收入达到5亿元,虽然总额并不诱人,但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整体营业额上升77%,达人民币40.63亿元,净利润达8.64亿元。比亚迪公司的简称为BYD,很多人把它解释为:BringYouDollar(带给你梦想)。更有人说,“BYD”对股民来说是BringYouDollar(带给你美元)。

引进和自主开发建设了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OA自动化办公系统为标志的数字化系统,做好原始数据的积累、整理和分析,形成数字化的管理模块,在模块支撑下初步形成独立、完整的汽车自主创新体系。

依托比亚迪集团原有的高新技术,推动现有汽车产业升级,推进现有新产品的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联合摩托罗拉、德尔福、Autoliv、联合电子等世界知名公司形成国际团队共同研发新车。

比亚迪的成功,王传福归功于创新。“技术为王、创新为本”,这是王传福在比亚迪内部塑造的一种文化,一个指导比亚迪员工的工作理念。王传福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而是包括创新理念的建立,以及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当然,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技术创新。比亚迪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科技发展理念,把掌握核心技术作为创新的基石。

★第四节:以技博天下

“比亚迪汽车要在2015年做到全国第一、2025年做到世界第一。”这是王传福这位“技术狂人”在2007年8月9日,脱离开比亚迪事先的公关口径,脱口而出。

他的“妄语”不仅震惊了在场的媒体,连比亚迪的高层都大感意外。他一直强调:比亚迪的铁电池绝对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这听上去是一个疯狂的口号,但人们已经不敢轻易嘲笑王传福,比亚迪过去已经一次又一次打破了不可能。电动车的出现,是整个世界汽车行业的巨变。就像比亚迪人说的,变速箱行业将被淘汰。然而不仅仅是这些,改变的还有整个生产线,导线+电池+芯片,也许就是电动车的未来,更多完全插口式的通用零配件,也许让未来的制造更加简单,自己攒车或许不再是一种梦想,这将称为人们一种生活的常态。

王传福带领着比亚迪公司创造了奇迹,它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世界排名第二位的电池制造业巨头,从资本金250万元扩张到市值300亿元,从员工20人到拥有全球员工10万人,从单一的电池生产商到跻身世界手机业举足轻重的多元化手机零部件的集成供应商,从造车、卖车的门外汉到凭借单款车型F3成为最快突破10万销售量的自主汽车生力军。比亚迪集团两大产业势如破竹,创造着极速狂飘的产业神话。

王传福说:“我看房地产这种暴利应该是暂时,不会是长期的。但是长期来看,像制造行业我们知道财富怎么积累,因为我们从制造业走过来,你只要有核心技术,利润还是很高的。比亚迪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像日本东芝这样的企业,拥有真正的核心技术,不止是一个通路,不止是一个组装。那样上得快,垮得也快。什么叫真正的核心技术?假如东芝要垮掉的话,全球很多企业就要关门了,这就厉害,这就是企业的价值。如果这个企业垮掉了,最后只有银行受损失,大家都没受损失,你这个企业在社会有什么价值?”

“2004年、2005年的时候,我们投资了很多技术,很多企业家投资了很多房产,当然他们最后也赚了很多钱,但我们的理念不一样,我们一定要把这些钱投到技术上去。我们公司去年有1200个专利(每年申报的专利),华为大概有3000多个,我们是它的三分之一。我们在全国的专利排名第7位。我们不仅重视保护自己的专利,也研究如何攻破对手的专利壁垒。”王传福对专利技术的重视一如当年发家时的富士康。

王传福认为,一家技术型企业的崛起必然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此合法地规避已有专利,突破西方企业的专利封锁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这一点,在比亚迪推出的汽车产品上极为明显。

在比亚迪内部,有一个多达上百人的知识产权部,它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对比亚迪的各个产品事业部进行监督,随时提出哪些技术是别人的专利,必须规避。这一百多人中,有五十多人专门面向汽车产品。

“我们每年要拆很多车,如果想用一种技术,先看有没有专利,有就调整、规避掉,没有就拿来用。”王传福说,“我们甚至做好了打官司的准备,而且100%不会让对手赢。

从20多人的小规模起步,到在电池领域取代三洋,击败索尼,成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的电池供应商和亚洲最大的电池制造商,比亚迪仅仅用了8年的时间。

与中国大多数企业一样,比亚迪也是做OEM起家的,然而它又与其他OEM企业不一样:比亚迪是一家走技术派道路的OEM企业,它的成功堪称“OEM奇迹。(OEM是英文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r的缩写,按照字面意思应翻译为“原始设备制造商”,指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和产品配件,亦称为定牌生产或授权贴牌生产。OEM一般有两种形式—外委加工和转包合同加工。在OEM中,客户意味着市场,OEM客户越多,代表你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越高。)

2009年的北美车展,中国车企第一次从地下展厅搬到了主厅。比亚迪,在通用和福特的展台中间。

比亚迪带来了双模电动车F3DM和F6DM,还推出了纯电动车E6,装备了比亚迪研发的铁电池,可以连续行驶400公里,在专门设置的充电站快充10分钟可以充满50%电力。

E6迅速成为美国各大主流媒体所关注的焦点,同样出现在媒体上的,还有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的照片。

挑剔的美国媒体在指出比亚迪汽车在外观和内饰上的一些不足外,无一例外地承认,在电动汽车领域,比亚迪比美国和日本领先一年。

“先行者,要么死在沙滩,要么占领制高点”,王传福比谁都清楚,这是比亚迪最大的一次冒险。对技术不恐惧,既是熟悉王传福的人对他的评价,也是比亚迪十几年来形成的一种内部文化。

当时,在市场上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日本电池产品是在纯干燥室里面做出来,王传福没有钱建,他开始琢磨着能不能在配方上想办法,加一种能够吸水的药剂进去,造出来的产品直接把水给吸收掉,以达到干燥的目的。结果这种方法成功了。

业界人士指出,比亚迪5年前切入汽车产业,使企业获得强有力的发展,而此次铁电池的成熟商用,意味着比亚迪旗下两大产业——电池IT产业与汽车产业实现无缝整合和对接,两大产业的战略会师无疑为比亚迪后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比亚迪在2006年底就成立了E6纯电动车项目组,王传福亲自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并从比亚迪的电池、电子部件事业部调集大批人马,要将两大产业群的核心技术进行无缝对接。E6项目组每个月至少开两次会讨论各项进展。一组来自比亚迪的数据显示,E6充电一次可以行驶400公里,动力200千瓦,最高时速140-150公里,价格15万元以内,百公里耗电15度,只需要花几块钱的电费。如果在400公里以外需要继续充电,则可以通过充电桩充电,10分钟可充好70%的电量。在安全性方面,王传福说,他很快会向公众证明,这是一块用火烧都不会爆炸的电池。

王传福的激情与技术并存,但他亦知道,做汽车与做电池、手机最大的不同是比亚迪要在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心中建立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而十几年来只做代工的比亚迪一直是营销和品牌建设的门外汉。这个门槛丰田花了十五年,三星花了二十年。

丰田的成本控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供应商交叉持股形成的“企业联盟”(Keiretsu)。在1960一1980年代,“企业联盟”形成的相互协作的复杂关系网络被认为是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但进人1990年代,这种关系网络由于缺乏来自股东的压力以及企业往往无原则地维持非盈利业务,它已由推动力蜕变为发展的障碍。

丰田则认为这种“企业联盟”的关系网络有助实现供应商的有效管理。丰田的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是电装,它也是世界第四大零部件供应商,丰田的企业联盟的核心,丰田持股25%,这使得它拥有传统的家长式权威及责任。在像日产这样的汽车厂商已打破与原零部件供应商的联盟关系时,丰田仍没有放弃。

比亚迪对主要零部件的控制则比丰田更为厉害,如果再加上所有模具和部分设备的自主开发,其在成本控制上具有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

这个时候,或许又有人开始怀疑比亚迪的技术能力或者技术水平究竟有多高的问题了。王传福的话却是始终强硬:“我们在IT战场上打了很多胜仗,击垮了很多所谓的世界巨头,我们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我们有很多成功的战略,我们有很多核心的技术,这些都已引人到汽车产业里。”

对于王传福引以为傲的汽车电子技术来说,“现在,很多高档车的汽车电子含量越来越高。我们对这个品牌的定位,只适合做一些低价位消费者的产品。我的产品布局完以后,我就是用技术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比亚迪的电子产品、电子技术绝不输给世界上任何一家汽车厂。我们的多元化是世界级的。”

作为汽车领域的创新成果,王传福对比亚迪双模电动汽车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说,在双模电动汽车明年推向市场后,2009年纯电动汽车也将面市。除了拉动电动汽车产业链条外,比亚迪计划将铁电池推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码随身听等数码产业链中。王传福表示,目前技术已经不是主要障碍,主要是传统锂电池的电压为3.7伏,稍高于铁电池的3.3伏,一旦解决电压问题,这种新型电池无疑是锂电池的最好替代品,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毫无疑问,比亚迪是一个奇迹。王传福则就是这个奇迹的创造者。他在大陆被看做是唯一能与日本电池企业领导者抗衡的人物。人们用一系列荣誉肯定了他的成就和贡献:1997年,王传福被评为深圳市青年科技带头人之一;1998年,王传福获深圳市青年科技专家—中银集团奖;2002年11月,王传福获香港“紫荆花杰出企业寒竺奖,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同年,他以3.38亿美元的身价荣登《福布斯》(Forbes)“中国富豪榜”第13名;2003年9月,王传福人选“深圳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6月,王传福以企业家的身份,被《商业周刊》评为25位“亚洲之星”之一……

有人说,比亚迪是中国车市的一匹黑马,而比亚迪的掌门人王传福则是中国汽车界最耀眼的一颗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