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6000000049

第49章 制造假象遂心意(1)

隐藏动机造假象

在很多时候,为了交际成功的需要,我们若直接将交际的目的告知对方,很有可能遭到对方的拒绝。即使对方不拒绝,也会在心里产生戒备,从而对我们接下来说的每句话,都要想出反驳的理由来,如此一来,自然会让交际的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我们可以先将真实动机隐藏在故意制造的假象中,让对方在你用语言编织起来的无形的“包围圈”中,渐渐进入圈套,不由自主地把他的意见表达出来,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办法。举例来说。有时候,客观情况和经验提醒你,直接说服对方是很困难的,几乎没有成功的把握。这时,先把自己的动机隐藏起来,通过语言和心理攻势,巧妙地将对方拉入自己的阵营,将自己的希望和愿望变成对方的,说服自然水到渠成。

有一个拉广告赞助的高先生,他的业绩特别出众。有人请教他的经验,他说:“我一定要和对方见个面才使得出办法来,在电话里行不通。只要见个面,我就可以找出对方非接受不可的理由。”确实,很多不轻易出赞助的企业家一碰到他,都会被他说服。

高先生的办法并不复杂:他总是想尽办法与对方见上一面。见面后也不提正事,而像没事的人一样与对方拉起家常,尽量使话题越谈越投机。最后,在适当的时候说:“你这样一提,使我想起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如何?”其实这个问题,在他们刚开始谈话的时候,高先生就放在了心上。等对方中计发表意见之后,他就接着说:“太好了!你的意见非常特别,就请你按照这个意见向贵公司宣传宣传吧!”这样一来,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会答应的,因为要宣传的东西刚刚自己都已经说了一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并没有什么要求,只是想听听对方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例如,“对!你这样说,倒使我想起……”或是“正如你所说的……”等,先借对方的话,再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就把你的想法变成他们的了,对方一旦以为自己是主角,当然会很快接受。

不止用语言可以隐藏真实的动机,用适宜的行动更能隐藏真实的动机,可以在制造假象迷惑对方的同时,诱使对方自我说服,该方法的特点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1945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驱论坛报》的一位记者去采访他,请他谈谈连任的感想。罗斯福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请这位记者吃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便十分高兴地吃下了第一块三明治。接着总统又请他吃第二块。他觉得盛情难却,又吃下去。不料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虽然已吃得很饱,但记者还是勉强吃了下去。哪知罗斯福总统又说:“请再吃一块吧!”记者一听,哭笑不得,他实在吃不下去了。罗斯福看出他的心思,微笑着说:“现在你不需要再问我对于第四次连任的感想了吧!”

如果罗斯福直接说自己第四次当总统“味同嚼蜡”,恐怕这个记者会不依不饶地让他举出证据来。罗斯福用请吃三明治的方式,掩盖了自己其实很不喜欢接受采访且希望记者尽快离开的动机,让记者在自觉“受到礼遇”的假象中,知难而退。

编假话救人命

窃国大盗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权力后,每天做着皇帝梦。一天,袁世凯正在午睡,一位侍婢按时端来参汤,准备供袁世凯醒后进补。谁知这位侍婢进门时不慎,将手中珍贵的羊脂玉碗打翻在地。玉碗的破碎声惊醒了袁世凯,他一见自己心爱的羊脂玉碗被摔得粉碎,气得脸色发紫,大声吼道:“今天我非要你的贱命不可!”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婢女连忙跪着哭诉:“这不是奴婢之过,奴婢有下情不敢上达。”

袁世凯大骂道:“快说快说,看你死到临头,还编什么鬼话。”

侍婢哭着回答:“小人端参汤进来,看见床上躺的不是大总统。”

“混账东西,”袁世凯更加怒不可遏,“床上不是我,能是啥?”

“小人不敢说,吓人哪!”婢女哭声更大了。

袁世凯气得陡然立起,咬牙切齿地说:“你再不说,瞧我不杀了你!”

“我说,我说。床上……床上躺着一条五爪大金龙!奴婢一见,吓得跌倒在地……”

袁世凯一听,心中不由一阵狂喜了,以为自己是真龙转世,真是要登上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了。袁世凯怒气全消,情不自禁地拿出厚厚的一沓钞票为婢女压惊。

婢女终日侍奉袁世凯,对他梦想当皇帝的心理当然体察入微。当宝碗破碎、生死攸关之际,婢女情急生智,顺口编出“五爪金龙惊落玉碗”的故事。这故事正好“印证”了袁世凯的美梦——真龙转世,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使袁世凯化盛怒为狂喜。婢女不但拣回了小命,还得到了“皇帝的恩赐”。

在非常情况下,编个假话可以转危为安。那么,在遇到猜忌时,编个假话,也可以使猜忌者尽释前嫌,除去猜忌。

春秋战国时期,在楚宣王执政时,楚国实力强盛,邻国都不敢和楚国作对。楚宣王听说中原各诸侯国都很畏惧大将昭奚恤,他心里不是滋味,于是他问众大臣:“各诸侯国如此畏惧昭奚恤,他实际上怎么样?”群臣听后都默不作声,不知怎样回答才好。

这时一位叫江一的大臣站出来说:“我讲一个故事吧:饥饿的老虎出来找食物,抓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能吃我,天帝派我来做百兽之王,你要是吃掉我,就是违背了天帝的旨意。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走在你前面,你在我后面跟着,看是不是百兽见了我都害怕。’老虎相信了狐狸的话,就跟着它走,果然野兽们见了它们走来都吓跑了。老虎并不知道野兽们是由于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还以为是害怕狐狸哩!”

江一讲完这个故事后接着说:“如今大王有军队百万,而把军权交给昭奚恤,所以各诸侯国就惧怕他了。其实,他们是怕大王的军队,好比百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楚宣王听说各诸侯国害怕的是昭奚恤,而不是他自己,心里自然不是滋味。君王妒臣,臣子难免有性命之忧。江一站出来以故事相喻,指出昭奚恤不过是狐假虎威,借用君王的威风罢了,使楚宣王释然。

英国人文主义者阿谢姆说:“在适当的地方说适当的谎言,比伤害人的真话要好得多。”江一通过编造一个故事,暗喻楚宣王与昭奚恤的关系,无疑救了昭奚恤的命。

故意造假来识人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果要想知道人心,就需要假以时日,进行有意的探测。制造假象来探测人心,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方法。

假戏真做探人心

楚庄王是一位比较贤明的君主,他在识别人才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楚庄王登基之初并不是一位值得称道的好国君,相反他一直纵情享乐,不理朝政。其实,这只是楚庄王的一个策略而已,但他并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暗暗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并在暗中观察。

在三年的时间里,楚庄王对国家大事都置之不理,却整日纵情歌舞,沉溺于酒色之中。他不但不理会众多大臣的非议,反而在国内贴出告示:“谏者处以死刑。”这道命令一下,朝中的大臣们终日惶惶犹豫不决,都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些奸诈之人就开始想尽办法,曲意逢迎。他们心想:只要哄得大王欢心就不愁升官发财了。

实际上每个朝代都有这样的奸臣,但也有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楚庄王的身边也不例外。开始的时候,有些大臣觉得大王刚登基,难免有享乐之念,便没有提出什么意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臣中有些人就开始对楚庄王的行径表示出担忧了。尽管楚庄王张贴了“谏者处以死刑”的告示,仍然有些忠心耿耿的大臣敢于冒死直言进谏。

大臣伍举就是一个忠心之臣,他一心想辅佐楚庄王坐稳江山。谁知楚庄王登基三年,终日享乐,不理朝政。由于楚庄王的举动很不得人心,伍举的担心日渐加重,因此他决心冒着生命危险进谏。于是伍举冒死求见楚庄王,对他说:“大王,臣斗胆想请您猜一个谜。”“哦,爱卿好兴致呀,快说来与寡人听听。”楚庄王一听是要玩猜谜,就表现得眉飞色舞兴奋不已。伍举说:“大王,在山冈上有一只鸟,但有三年的时间它既不飞也不叫,请问大王,这还能算是鸟吗?”

楚庄王一听此话心中便已有数,但表面上仍不动声色。沉吟了一会儿,他才说:“三年不飞,但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但一鸣惊人。寡人明白你的意思,你先回去吧。”

伍举心里顿时明白了:大王贪图享乐只是假象,心里却在思考宏图伟业。于是,他放心地回去了。

果然,不久后,楚庄王便不再纵情享乐了,迅速开始致力于政治革新。他首先对那些整天围绕在他的身边,与他一起吃喝玩乐的谄媚之人给予处分,接着又任命了曾经冒死进谏的伍举等人。经过一番治理,整个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楚庄王一开始的吃喝玩乐并不是单纯的享乐,而是以此为“照妖镜”,暗中对大臣进行观察,从而分辨出哪些是可用之才,哪些是不可用之人。而伍举也不愧为贤臣,他没有直截了当地与楚庄王的禁令作对,而是绕着圈子讲了个谜路试探楚庄王的心迹,终于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如果你也想模仿楚庄王这个办法,试探哪些人是真心哪些人是假意,一定要注意:务必把假做得跟真的一样。不然,被别人猜到了真意,便不灵了,而且还会被别有用心者利用。比如,如果有人知道楚庄王的用意,他可以装作“忠臣”的样子,故意大胆进谏,楚庄王知道他是个“忠臣”,于是重用了他,最终,自然会不利于自己的统治。

真戏假做探人心

如果说楚庄王的造假是自己假戏真做的话,那么,在试探人方面,也有“真戏假做”的。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有一次,韩昭侯命令属下四处巡视,察看是否有事发生,结果属下回报说没有动静,韩昭侯再三追问,才被告知南门之外,有牛进入旱田偷吃了谷苗一事。

韩昭侯听完之后,命令报告的人不准泄露这个消息,然后派遣其他的人出外巡视,并且告诉他们:“近来发现有违反禁令,让牛羊牲畜践踏旱田的行为,你们速去探知,快来回报。”

不久之后,所有的调查报告都呈了上来,但没有一件是关于南门外牛吃谷苗事件的报告,韩昭侯于是大发雷霆,命令属下重新严加调查,终于查出了南门外发生的事件。从此,部下都畏惧韩昭侯料事如神的能力,再也不敢马虎从事了。

本来牛已偷吃了谷苗,但韩昭侯却“真戏假做”,让人去打探,以探测那些人是真心办事,还是虚假应对。“事实胜于雄辩”。在“事实”这个“照妖镜”面前,那些撒谎者,或者不尽力去打探而以各种借口遮掩者,自然会自己暴露自己。

无中生有探人心

也有通过无中生有来探人心的。

一次燕相子之在私宅中和家臣不着边际地说了一句:“刚才由门口出去的是不是一匹白马?”“没有啊!我们没看见马……”大家感到很惊讶,异口同声地这样回答。可是,其中有一个人,走出门外张望了一下,回来报告:“确实有一匹白马。”于是子之发现了这个家臣是个善于说谎的人。

制造局面达目的

求人办事,有时候求不成,怎么办?可以制造一种假的局面,将被求者带入“局”中,通过巧妙安排让他不知不觉地去办事。

郑板桥擅长画竹、兰、石、菊,字写得也棒。慕名上门来求字画的人络绎不绝。

不过,郑板桥恃才傲物,鄙视权贵,一些达官显贵想索求书画,哪怕推着装满银子的车来,也都被他拒之门外。有位大富豪新盖了座宅院,豪华富丽,但就是缺少点儿斯文气息。有人建议,何不弄两幅郑板桥的字画,往客厅里一挂,岂不就高雅脱俗了吗?富豪一听,猛拍大腿,妙!拎着钱箱就往郑板桥家跑。名片送进去后,照例被挡在门外,理由无非是先生外出、不舒服、在练气功等,一连几次都是如此。

后来,大富豪与一位大官朋友闲聊时,提及此事,大官说:“你怎么连郑板桥是什么样的人都不晓得?别说你啦,我想要他的画,要了好几年,都还没弄到手。”大富豪一听,来了精神,夸下海口道:“瞧我的,不出几天,定能弄几幅字画来,上面还要让他写上我的大名。”

于是,大富豪派手下人四处打探郑板桥的生活习惯和各种爱好。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打听和观察,大富豪终于发现郑板桥的喜好:喜爱丝竹之声,特别爱吃狗肉。于是,大富豪就精心地设计了一个局。

这一天,郑板桥出来散步,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曲子甚雅,不觉感到好奇,这附近没有听说有什么人会弹琴呀?于是,循声而来,发现琴声出自一座宅院,院门虚掩,郑板桥推门而入,眼前的情景让他大感惊讶:庭院内修竹叠翠,奇石林立,竹林内一位老者鹤发童颜,银髯飘逸,正在怡然抚琴。哎呀,这分明不是一幅图吗?

老者看见他,立即戛然而止,郑板桥见自己坏了人家兴致,有点儿不好意思,老者却毫不在意,热情地让他入座,两人谈诗论琴,颇为投机。谈兴正浓,突然,传来一股浓烈的狗肉香,郑板桥感到很诧异,但口水已经忍不住要流下来了。一会儿,只见一个仆人捧着一壶酒,还有一大盆烂熟的狗肉,送到他们面前。一见狗肉,郑板桥的眼睛就黏在上面,老者刚说个“请”字,他连客套话都忘了说,就迫不及待地猛吃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