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三分制度 七分执行大全集(成功金版)
1737500000003

第3章 制度的力量——基业长青的守护者(2)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企业界广泛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不擅指挥、无能的连长获得了一项最高荣誉。获奖原因来自于一条规则。这条规则规定:凡连队官兵,在军事演习中获得了最高成绩,则连长可获得最高荣誉。

这项规则在当初制定时肯定是出于某种特殊的原因。但过了一段时期还在执行,就显得有些迂腐,因此才会产生无能长官接受褒奖的情形。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这则故事之所以流传于企业界,主要是它对于那些墨守成规的管理者有一定借鉴作用。

总之,规章制度的建立、制定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企业的进步不断改变的,而不应该一成不变。一个有经验的企业管理者要善于用规则管理员工。

注重制度建设,并且使制度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与发展,这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没有完善的制度,只有合理的制度

让制度不断地趋于完善,仅仅依靠制度发展是不全面的,就像大海行船,没有舵手,我们无论如何也到不了彼岸,而制度的合理化就是制度发展的方向。

建设合理的制度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合理的制度才能在实践中得到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不落实,管理责任不到位,企业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因此,制度建设要切合实际。有人戏称制度就是游戏规则,规则要公正、公开、公平,切不可“管、卡、压”,过分地强调控制就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如:降低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创新能力的发挥等等。管理者既要把制度建设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又要通过让员工参与制度的制定、对员工进行制度宣传教育等有力措施使制度深入员工心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员工培养高度的自制力,达到员工自制与企业控制之间的最佳平衡。

合理的制度不是管理者的独裁和专权,而是在员工和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不断发展和完善。

英国的文职官员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官员队伍之一,廉洁与高效为其赢得了巨大声誉。然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其构架良好而又合理的文官制度。在英国,文官并不包括组成内阁的大臣,即与内阁共进退的“政务官”,而仅指“事务官”,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但是并不参与政党活动。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在内阁经常发生更迭的情况下,他们的存在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高级文官还时时准备为大臣提供咨询,向其提供必要的情报、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显然,服务的年限越长,他们在政府中的影响也就越大。这样,他们不但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命令,而且对于这些方针、政策和命令的制定还有一定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发言权。正是这后一项职能的行使,使文官成为国家机器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成为“永不更迭的幕后政府”。前台是两党轮流执政,后台则永不更换,这是英国文官制度的重要特征。

完善合理的制度可以给企业或组织带来如下好处:

第一,完善合理的制度可以把管理者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作为一个管理者,你是否有时会感到焦头烂额?因为员工的不规则操作,或者是很多细枝末节的琐事?

完善合理的制度像是一把锋利的剑,可以为你斩断一切纷扰。永远都不要畏惧出现的问题,因为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只有不断更新的制度才能为你解决后顾之忧,就像不断升级的杀毒软件,时刻保卫你的电脑,免于无谓的精神投入,让你的领导才智得到最充分地发挥。

完善合理的制度使现代企业纷繁复杂的事务处理变得简单,企业管理者不再需要将大量的宝贵时间耗费在处理常规事务中。这样一来,常规事务的处理也就变得有章可循,企业的工作可以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中。

第二,完善合理的制度可以让员工充满激情和创造力。

肯·布兰佳带来的“共好”(“共好”,是中文“一起工作”的意思,指的是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而且得到正确的结果)的理念,让员工认识到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是生产螺丝的员工,还是洗盘子的工人,只要他们认识到了“螺丝将固定在婴儿床上,用于保障婴儿安全”或是“餐厅里一群人的健康就握在他们手上”,相信员工们会乐于接受和认可制度,并主动维护、完善制度。

灵活有效的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员工们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同时,由于制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制度的完善会使员工之间达到一种公平和谐的状态,能减少因管理者人为原因造成的不公平所带来的人事纠纷。完善合理的制度是打造和谐团队的根本。

第三,完善合理的制度可以使企业或组织的竞争力获得极大的提升。

同治理国家一样,在企业中完善合理的制度可以使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春兰已将企业制度作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并已经具备了可以与国际上优秀企业相媲美的企业制度竞争力。春兰实行的创新型矩阵式管理体制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和可扩展性。

当公司进入新的产品领域时,矩阵结构可以很容易地迅速以产品事业部的形式扩充新的建制,而不必对整体架构做出大规模调整。

第二,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例如,该管理制度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理念,不同的产品事业部可以根据市场特点确定不同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市场推广策略,或直销,或分销,或实行代理制,或OEM、ODM,有效避免产品策略的一般化、简单化,能收到更好的开拓市场的效果。

第三,有利于协调企业各种资源,发挥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横向“立法”部门一方面监督规章制度在各部门、各子公司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根据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加以推广,以提高公司的整体运作能力。

那些优秀的企业总是能够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而且恰当的制度性反应,使自己的制度更加适应环境的要求,使企业制度日趋完善。

制定完善合理的企业规章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的需要,是规范、指引企业部门工作与员工行为的需要,是巩固劳动纪律的需要。同时,完善合理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建立一支高效的企业团队,规范作业流程和员工工作行为,使得企业形成一个融洽、竞争、有序的工作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员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使组织工作效率最大化。

总之,建立完善合理的制度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决策与实施的速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

基业长青——优秀制度创造优秀的公司

作为20世纪管理史上最成功的畅销书之一,《基业长青》创造过良好的“销售纪录”。这部由詹姆斯·柯林斯、杰里·伯勒斯联手打造的著作,被《今日美国》称为“继《追求卓越》之后最引人注目的企业研究力作”。

在管理实践中,许多企业的老板遗憾地发现,除非你的公司已经做到了100年以上,否则如果你完全按照书中的原则行事,很可能遭到迎头重创。因此,对于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来说,在研读此书的同时,很有必要针对自己的现实情况对书中宣扬的企业行为模式加以批判分析,最终使其为我所用。

《基业长青》认为,成功公司未必一定拥有一个能力超强,魅力非凡的领导人。它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建立起一个自我发展、创新的团队,同时深谋远虑使企业能不断进步的领导者。

简而言之,作者认为领导者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一种长而持久的制度”。还认为,对于成功公司来说,赚钱只是一组目标中的一个,而且不见得是最重要的目标。在现实中,追求多元目标的公司,往往能够比纯粹以营利为目的公司赚更多的钱。

这种追求多元目标,平衡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务实理想主义”思路,对于小公司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为了生存,企业必须将追求利润作为首要目标。

如果企业希望长期生存,就必须考虑如何合理地分配资源,为自己规划健康的生存状态。不过这一点却很少有公司能够真正做到。

以一家分销商的日常工作为例,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使得他无法不极度关注利润。首先,销售的毛利日益菲薄,二级代理和客户拖欠款的周期越来越长,而供货商催款的通知天天不断,同时一些正在运行的项目收款也很不顺利,还需要从可怜的利润中留出一些钱来以备万一。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拿出一部分现金来应付日常开销,维系各种关系。如果他上面有上级,还需要做一些假账来充点业绩门面,当然也要给总部回一些货款,以配合上层战略的需要。

《基业长青》认为,所有伟大的公司拥有的价值观并不相同,真正重要的也不在于此,而在于这些价值观的内容是否得到遵守。本书的作者说:“关键不在于说一说而已,而要真正地在实践中做到这一切(核心价值观)。”

对于企业来说,核心的价值观念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公司要经过一个摸索的过程,才能最终确定哪些观念可以成为自己企业的精神箴言。如果企业能够缩短这一过程,公司就可能更快地走向成熟。如果不能迅速确定公司的价值观念,那么尽快确定公司的“性格”,可能会给管理者带来更大的收益。

很多企业的性格带有其老板的鲜明痕迹,久而久之,企业里员工的行为模式和判断标准,几乎与其老板一般无二。于是形成了许多不成文的“潜规则”。这些“潜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公司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价值观念。

例如,一家民营企业,由于老板本人带有浓厚的政治家情结,于是整个公司在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方面都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具体表现为:重视对老板本人的研究;重视对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政策方针的研究(该企业给自己的定位也是“政府导向型”企业);重视企业内部的地位和晋升,并且以此为最高奋斗目标;员工普遍具有政治敏感,又红又专,既重视工作业绩,又具备高强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能力;核心员工具有很高的忠诚度,用该公司一位中层干部的话说:“能做到中层干部位置上的人,都是三起三落,经受过无数次考验的人。”

综上所述,企业如果没有成熟的价值观,也一定要有符合自己“性格”的实用潜规则。

《基业长青》认为,事实上,成功公司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谨小慎微,它们往往敢于打破常规,实施胆大包天的计划。

例如波音公司在1965年研制波音747巨无霸喷气式客机的计划;福特在1907年提出让汽车大众化的计划;索尼在1952年研制世界上第一台袖珍收音机的计划;沃尔玛在1990年制定的每年每平方英尺销售额增加60%计划;还有就是IBM号称“50亿美元的豪赌”的“360计划”,这些计划在推出时无一不被外人看作是精神失常的表现。但是,恰恰是这些计划成就了这些公司的伟大。

中国人一向推崇“胆大心细”的英雄,对于企业运作来说,这个标准同样适用。对于小企业来说,由于掌握信息的能力有限,这一点就显得更加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有效信息,对于降低风险将会起到关键作用。

几年前有一家区域的渠道公司成功地囤积了一批IBM的某款服务器,而后高价售出,赚取了很高的利润。该公司老板回忆,在囤货之前,他将北京地区的货源情况,以及该区域近期一些重要项目的供货情况摸了一个“门清”,知道IBM哪一款服务器在短期之内不会再有货,而本地区的两个大项目已经交货在即,只要控制好时间,就可能通过提前进货赚上一笔。不过,由于这一单订货动用的资金很大,同时还需要考虑厂商的调价变数。因此,他在实施过程中非常谨慎,几乎将业务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了解了一个遍,才最后做出订货决定。

在细致准备的基础上,小公司应当推出振奋人心的优秀制度,制度优秀的制度需要超常的努力和一点点运气才能完成,并且要具有持续刺激公司进步的能力;它的目标必须符合企业的核心理念。此外,行事谨慎并不意味着丧失敏锐,小公司必须比别人更快地发现和把握机会,更快、更灵敏,否则就不可能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