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20几岁要应用的经济学智慧
174700000071

第71章

第9章第2节你无法挑到“最优”的结婚对象

25岁的小静决定要把自己推销出去了,于是她发动亲戚朋友帮忙介绍对象。亲朋好友们倒也热情,给她介绍了很多可选的对象。

然而,问题又来了,待相亲的人数太多,怎样在众多对象中尽快地找到合适的男友呢?小静当然希望自己挑选的对象是足够好的,甚至是最好的。但要从众多人里面选出最好的一个并非易事,她该怎么做才能争取到这个结果呢?

正如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指出的一样:“爱,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能力,可经有效的学习而获得。”那么,我们要如何培养爱的能力,来寻求到适合自己的爱人呢?也许你会觉得小静的苦恼很好解决,挑对象不就相当于挑篮子里的苹果吗?要从一篮苹果当中挑出一个最好的,逐个比较是最佳法则。

但约会和选苹果不一样,挑选苹果可以把两个拿起来比一比,苹果在同一个篮子里,而且在你的掌控之下,即是说这些苹果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集合,等你检阅。但是,我们在挑选爱人的时候不可能把每个人都接触一遍,一个人在与你约会一次之后,你就必须作出决定是选择还是放弃,一旦你选择了一个,你就没有机会再约会别人了;而一旦你决定淘汰这个人,他就永远出局了。你不可能和每个候选者约会后,再把他们贴上排名的标签,收藏起来,最后才从里面挑最好的一个。

生活就是这样的残酷,大多数情况下机会是不等人的,等你左挑右选,把一切都规划好了,人家可能早就成了别人的如意郎君。

我们每个人都和小静一样,希望能够挑选到最优秀的结婚对象。经济学上也有一个“最优”的概念,指的是在限制条件之下的最好结果,例如,资源有限时的利益最大化。经济学的最优化承认客观条件的限制,最优化并不是完美得一点缺点也没有,而是在可以实现的结果中选一个最优的,或者相对完美一些的。

说到最优,不得不提及经济学中著名的“麦穗理论”。“麦穗理论”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麦田里去摘一个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地走出了麦田。老师问他为什么没摘?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其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做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说的话做。这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了。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呢?”他说:“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当我走了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了,免得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回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经济学是一门理性的学问,在这门学问里,没有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也没有苛刻的完美主义。我们不得不承认,完美的爱情和婚姻是很难得到,而我们在挑选另一半的时候能够尽量做到的,是尽量通过家人、朋友了解关于异性的信息,在信息尽可能完全的状况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对象——而一旦已经选择,那么,就要像砍树的柏拉图一样,带着你自己挑选的那棵树坚定地走出来。

智慧小品:哲语一品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

没有对的人就好好过快乐人生。——陶晶莹

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叹息。——佚名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