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174800000051

第51章 5不要让灵感与自己擦肩而过

第三卷第二章5不要让灵感与自己擦肩而过

闭门造车,焉得出而合辙?别人的文章不读,别人的观点不知,别人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不闻不问,只是一味地写去。这样怎么能推动学术的前进呢?

——季羡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看山,变化多端,意境无穷。有人说,写文章便要有苏轼描写山的意境,若是直白陈述,刻板说理,毫无新意,就好像空嚼白饭一般无味。季老做了多年的学者,写过不少文章,也非常赞同写文章应有创新、有韵味的观点。他认为,大部分的著作当中,字里行间是能找到新意的,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也很有新意,这些新意会给人们很多启发,一些人会根据启发实现再创作,写出更有创意的书籍和文章,由此,新意也就变得生生不息,人们的创造性见解也便不断。

人在治学时需要这种创新精神,其实做任何事情,创新都不能少。然而,常有些人因为固守陈规,将自己规定在一个范围内,最终反而埋没了自己的才华。

清朝乾隆年间,有两位书法家。一位是刘石庵,他极认真地模仿古人的笔墨,要求每一笔每一划都酷似某位书法家,后来他竟连哪一笔是自己的,哪一笔是他人的都搞不清了。而另一位是翁方纲,他不仅苦苦练习,还要求每一笔每一划都不同于古人,追求自然活泼,不拘一格。在当时,翁方纲的书法备受人们喜爱,因为他敢于创新,追求新的书写手法,而刘石庵的书法却无人问津。

其实,古人的优秀诗词、书法、绘画等作品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因为他们敢于创造自己的风格。颜真卿创造颜体,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的先河,苏轼成为豪放派的鼻祖。他们的诗词歌赋、墨宝国画正是由于他们敢于创新才流传下来,乃至为今日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显而易见,创新对于任何人、任何事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一切新事物的来源。大部分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不想流于世俗,然而,创新的灵感并不容易找到。季老说,创新有时候是天上掉下来的,但这种灵感绝不是人人都有的,而是善于思考和观察的人才能得到。

一百多年前,医生们虽已经能够进行外科手术,但是死亡率依旧非常高。明明手术很成功,伤口却很容易发红发肿,化脓溃烂,最后痛苦地死去。医生们搞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怎么防止感染。?

英国医生李斯特是一个很出色的外科医生,虽然他的外科技术很高,但也无法防止病人手术后的感染,经常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去。苦恼的李斯特一直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其他外科医生不同的是,他的目光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外科手术这一狭小的范围内。?有一次,李斯特看到法国出版的一本生物学杂志,里面有一篇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探讨生命起源的论文。论文中讲到巴斯德通过大量实验证明:生命不是无中生有,是空气中的生命孢子进入的结果。有机物的腐败和发酵也是微生物进入的结果。?

这篇文章表面看起来与李斯特的外科手术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李斯特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他想:病人伤口的感染化脓,不也是一种有机物的腐败现象吗?这个看不见的微生物世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肯定影响着外科手术。?

依据这种思想,李斯特在手术之前严格地洗手,将手术器械严格地煮沸,在伤口上用煮沸过的纱布包扎,以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感染伤口。后来他又寻找到一种杀灭细菌的药剂。运用这些办法后的手术,死亡率大大降低。就这样,李斯特从一篇表面上看来似乎毫不相关的文章中受到启发,创立了消毒外科学。

李斯特看书之后得到了灵感,发现了消毒在手术当中的重要性,他的创新精神显然有迹可循,完全是通过书本知识和实际经验相结合总结而来的。

一个毫无灵感的人,只是一个毫无新意的灵魂,他的心仿如一潭死水,波澜不起,最终只能渐渐被时光的泥淖拉入历史的洪流。而充满灵感的灵魂,则如春笋沐浴细雨,茁壮成长。每个人的行动模式是有限的,但他的思维是无限的,只要勤于思考,灵感常常不请自来,它会使你跳跃事物的表面而直接见到其本质。

季老说,现在人们总是强调创新,却对如何找到创新思维从不考虑,其实只要勤于观察,多思多想,广泛联系,放开自己的想象空间,灵感就会在面前闪动,你一定要在此刻抓住它,记下它,即便它在眼下对你无用,也不等于未来它不会为你带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