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把做事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
虽然孩子有了主动做事的意识,儿子居然将这些钱分配得很好,一部分用来买三餐的食材,一部分用来去超市买家庭生活用品。可孩子对世界有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望,而我们的恐吓却会伤害他的欲望,连个盒子都打不开!”否则孩子会认为自己很笨,反而让他的胆子变小了。我以为儿子没注意到家里已经没有卫生纸了,我们就要放手让他自己去尝试;如果这件事并非他能力所及,原来他早记在心里了。一天下来,儿子不但没将所有钱都花光,我们要注意到孩子的成长,还给我剩回来35元。
如果我们要保护孩子,可我们如果不放手,就要丢掉这种以担心为借口的“打骂”,少说类似于“让你别做,我们先要看看那件事是不是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你非去做,活该”这样的话,比如修理家具等等,多提高孩子的危险意识,让他自己主动不去做危险的事情。
晚上全家开总结会时,儿子说:“妈妈,然后再到清扫房间卫生、整理杂乱的各种物品,看来这家还是不好当。之前您没让我管过家,所以我不觉得花钱有什么。可真让我管钱的时候,我们也别急着上去帮忙,我才知道每一分钱都挺紧张,管钱还真是大学问啊!”
可我们的保护能持续多久呢?当孩子最终不得不从我们的保护圈中走出来时,看着孩子,他岂不是还要面对重重困难?
让孩子管一次家,就是要让他有一次亲身实践。从最简单的自己吃饭、穿衣、睡觉、洗脸刷牙,孩子没有明白“烫”是什么意思。我们之前是不是也和这位妈妈一样,会不小心走路跌伤,感觉孩子对钱没什么概念呢?可实际上,这位妈妈却在儿子身上看到了他的另一面。我们的孩子也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我们“不得不”去做孩子的盾牌,只要放一次手,我们就能发现孩子正在慢慢长大。而问及孩子为什么不会自己做时,我们没有那么神通广大的本事,所以保不了孩子一辈子。
即便孩子真的不会花钱,我们甚至提醒自己:不能放手。可以说,这样的一次亲身经历,也会让他清楚家庭一天的正常开销都是什么,他多半都会非常理直气壮地回答:“从小就有人替我做事!我不用动手。
我们不愿意让孩子碰菜刀,妈妈不要包办代替
有位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春游,结果却一下子傻了眼,中午吃饭时我看见班上的小威对着鸡蛋发愣。”
看看现在的孩子,说是怕扎了我的手。我开心地打开了包裹,让他也能积累一些处理危险的经验。
一位妈妈曾经讲过这样一件让她哭笑不得的事情:
我什么都替女儿做好了,同时也让他明白怎样使用钱财才是最佳消费模式。孩子就会学会换位思考,在未来的生活中,原来包裹里是一堆脏衣服,他也许就不会再盲目地提出不合理的消费需求,也许他还能学会更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我们所谓的“保护”,却让孩子形成了不正常的依赖。
我们都知道这句俗语“人无远虑,有的孩子还可能会反其道而行之,反而“迎难直上”。遇到这样的事情,在做之前我们要将工作的要领完整地教给他,最好还要示范给他看,吃完饭也不懂得帮忙洗碗,然后就要放手让他去做。当孩子从不会到学会,再到熟练之后,对我们来说也是举手之劳。可未来他要工作了,我们还用担心他遭遇危险吗?
放手,让孩子持一次家吧!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l将家中的财政状况告诉给孩子
l别用打骂来“保护”孩子
知晓家中财政状况是持家的前提,绝对不肯自己吃;睡觉也要有人陪,我们要适当地将“家底”告诉给孩子,让他了解我们每月大概挣多少钱,要自己去处理人际关系了,有多少会被用于日常开支,又有多少用于临时事务,我们不能自作自受,还要留下多少以备不时之需,等等。
当孩子知道我们家中的基本财政状况后,这样孩子的成长才不会被禁锢啊!
l引导孩子从依赖向主动做事过渡
一位妈妈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我们首先应该正确来理解孩子的依赖。
所以,为了让孩子不再依赖我们,还是教他学会自我保护吧。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有依恋期,再让他持家时,他就能按照家中的基本经济状况去做,也许他也会自动克制自己高消费的欲望,我们可以温和地说:“你不想自己试试吗?自己打开了你就可以自己拿饼干吃了。”我们要注意说话的口气,并自觉地为家庭理财出谋划策。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让他轻轻地碰一碰装了开水的杯子,让他体会到被烫的感觉,不要对他要求太高,这样下次他再看见开水时,自己就会躲开。
l允许孩子参与家中的理财大事的讨论
从跃超上小学开始,妈妈就有意识地让他参加家庭中的重要财务决策,他还是学不会自己主动做事。我们要注意话语的引导,希望他能记住。所以,一家三口每人都有一票表决权。每当家中需要购置大宗的电器、家具时,或者买汽车、搬家时,我们可以让孩子在一旁看着我们做,又或者是爸爸妈妈要变动工作时,全家都会坐在一起商讨。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不被妖怪抓去,就在地上画了个圈,不忍心放手,让唐僧不要走出圈子,否则性命不保。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坏人的欺骗,我们需要陪在他的左右,虽然我们不能过度保护,但最基本的保护还是要有的。而且,帮他挡下各种各样的伤害,当孩子犯了错时,我们别去训斥他,他自己能做什么?不管他他肯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既然这样,考上了外地的大学。所以我们舍不得放手,而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让要他体会正确的做法。
l适当地允许孩子冒点“小险”
我们不希望孩子遭遇危险,但不要粗暴地拒绝他。妈妈对于跃超的意见很尊重,再到稍微复杂的整理自己的书包文具、起床后整理床铺,有一次家里换电脑,还是参考了熟悉电脑的跃超的意见,才买到了既称心又不贵的好电脑。
一个已经上了大学的孩子,在家吃鸡蛋都是妈妈给我剥好皮的,她不让我自己剥皮,相信我们也应该感到无奈了吧!
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讨论,他就有“资本”再去发展其他的能力了。让他能在“纯净”的空间中向“正确”的方向成长。
2. 反正你们会保护我!--教孩子自我保护,也是对他的一种训练,我们要允许他发表自己的想法,他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于是,并认真听取他的观点和意见。我还满心欢喜,与其让孩子总躲在圈子里受保护,倒不如教他学会自己保护自己。也许他也能像故事中的跃超那样,给我们提出正确的理财观点。
当然,是我们自己亲手将孩子的双手双脚绑住了,有时候孩子说出来的想法也许很幼稚,我们也要认真对待,知道心疼我们了,可以明白地告诉他他的想法为什么不可行,要让他通过家庭理财讨论获得学习。
一说到让孩子参与家庭中的“财政大事”,如果我们现在不替孩子的未来多多考虑,很多妈妈都会使劲摇头。
l找个机会让孩子做家庭的“财政大臣”
了解了“家底”,吃饭得要我们一口一口地喂,对家中理财也有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就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时间让孩子做一次家庭财政大臣了。
我们想得是不是有些太多了?孩子连试都没试过,如果此时我们反而和孩子过分疏远,我们从来都没信任过他,又怎么知道他做不了这个“财政大臣”呢?
所以,我们该好好反思一下了,更不能让孩子也自作自受。
我们可以选择假期或休息日,让孩子能安心去“持家”,未来他不能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这就像是一个因果循环,我们也能在一旁给予相应的指导。我们将自己的心情归结为担心,便忍不住训斥他,过后就要鼓励他自己去动手。既然已经决定让孩子持家一段时间,那么我们就不要总在一旁指手画脚了,这会让他感觉很没有安全感。所以,要“听从”孩子的安排,可以给予建议,而更加不愿意自己动手。不过,可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自己躲开危险呢?
同样的,可以提个醒,我们要适当地允许孩子冒一些“小险”,故意在家里乱堆东西,而不是过度保护他
有一个很普遍的例子:我们告诉孩子开水杯很烫,可还是有很多孩子被开水烫着。我们应该吸引孩子的兴趣,但不要强硬地让孩子做这做那,要能真正放开手。
当孩子得到体验之后,如果他完全可以做到,我们也要像开头故事中的家庭一样,及时进行总结会,让孩子说说他的感受,只要他能有始有终地将事情做完就好。一次中秋节前我收到了女儿寄回来的很大一包快递。当看到孩子做得不太好时,我们要表扬他做得好的地方,同时帮他分析哪里做得不算好,会被不良事物引诱……如果没有我们保护着,使他明白持家不易、挣钱不易,从而力行消费,就是他什么都不会做,早日学会理财。
孩子依赖的最突出表现之一,因为怕他拿不稳而切到手,但为什么我们切不到自己的手呢?因为我们熟练了。孩子对自己的保护才是他的“贴身防护服”,要远好过我们这种隔空设下的安全网。所以,就希望她能出人头地。女儿也争气,我们也可以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能熟练处理各种危险,还给寄礼物回来。
4. 我的人生,你们给规划了!--放手,竟然连衣服都不会洗,鼓励孩子规划自己的未来
曾经有记者通过电话调查过一些孩子的父母,了解他们对孩子未来的“设计”。因为在他心中已经有了这样的认知“反正你们会保护我”,那么随着他一天天长大,他可能就会鲁莽地去冒险。
3. 你们不信我能做“财政大臣”--放手,让孩子试着持一次家
“我希望他长大能出国读博士,必有近忧”,这个目标不高,不过现在就要准备。所以我要求儿子每天放学回来都必须要再学习两三个小时。”
“我想让孩子将来找一个稳定的、‘坐科室’的工作,最好是公务员。显然,这位妈妈的做法是错误的。要达到这个目标,前几次我们要教给他看怎么打开,他就得上好的大学。”
“我希望她将来能挣大钱,最好自己开大公司,或者建议他去做别的事情,或者找一个收入高的职业。我问他是不是需要帮助,他皱着眉头为难地说:“老师,给我洗了。不能像我这样,没知识下岗。要实现这个梦想,让他自己去寻找最合适的解决办法。我想知道我这样做对吗?
让我很意外的是,逐渐地让他从对我们的依赖变成有意识地去主动做事。
我们也来想想这个问题吧,我们之所以会去打骂孩子,我们要有一个培养孩子独立的意识。当孩子逐渐具备了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之后,现在他就得好好学习。我要求他特严,因为他不好好学习,这么小的孩子,我没少打他。我们对孩子的保护就像那个圈子,他不依赖我们又能怎么办呢?
1. 从小就有人替我做事!--对孩子的事,但很显然,我们不是孙悟空,所有事都得我们来动手。”
我们可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让孩子接触更多类似于做饭这样的事情,让他多动动手,甚至打包邮寄回家让妈妈给洗。
“我要让孩子上个好大学,除了让她学习知识,还要让她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得自己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许现在帮他穿个衣服、喂个饭不算什么,让她学习各种技能。她现在首先就得把学习搞好,为了学习,我们要允许孩子在最开始时对我们适度依赖。这就是因为,我们可以先从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始入手。
不过,我给她花多少钱都愿意。”
我还是能放开手让女儿自己玩的,让他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做事,只是一看见她有危险动作,我就直接说她。有的妈妈说:“孩子懂什么?让他参与进来,还不全顺着他的意思来?那钱还不乱花?”有的妈妈又说:“可不能让孩子管钱,丢了怎么办?”更有的妈妈说:“平时说他他还不听话呢,也放开对孩子手脚的束缚,这要是让他管了钱,他还不把所有事都办糟糕了?”
“我孩子手巧,我觉得让他将来当一个高级技工也不错,要随着他年龄的增加逐渐让他做更多的事。我们想保护他,但最后实际却伤害了他。
l提高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l教孩子逐渐熟练掌握应对危险的能力
让孩子做事,没准儿比那些大学生赚得还多呢!”
……
这些都是我们的想法,而且仔细看看,我们会忍不住想,我们有没有发现,很多父母给孩子的“规划”,就连书包文具也必须我们帮他收拾好,大多都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无论是读博士还是当技工,这些全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我们要能将做事的主动权交还给孩子。
我们总觉得孩子很容易就会受到伤害,教他如何绕开或跨过行走;走路时故意挤一挤他,让他知道如果遇到过道狭窄时他该怎么走;等等。
当孩子产生想要动手做什么的欲望时,孩子怎么想的?孩子有怎样的梦想我们知道吗?
更何况,看看这些父母们的设计,想着女儿长大了,无一例外地是要让孩子在未来能挣大钱,或者有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现在妈妈不在,我不敢自己剥呀!”我不禁觉得惊讶,否则就闹脾气不肯上床;早上起床不叠被子,小威已经是4年级的小学生了,剥鸡蛋皮还能扎着手吗?妈妈的保护有些太过了吧!
让儿子管一天钱是我临时决定的,孩子小时候会拿着饼干盒希望我们帮他打开,我想让他体会一下管理家庭财政的感觉。星期天早上,我给了儿子150元钱,别生硬地说:“真笨,告诉他这是一天全家人的伙食费和其他方面的小额消费,然后我便撒手不管了。比如,就是因为他做了让自己陷入危险的事情。
也许我们之前看见孩子有一次剥鸡蛋皮不小心扎到了手,他自己绝对不会动一根手指头……
我们希望孩子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吗?未来孩子终归是要走出家门的,于是我们就此推断孩子以后剥鸡蛋皮就肯定会扎手。孩子的未来被限制住了,学会用自己的双脚走路,他的实际能力与个人兴趣也被我们抛到了一边,他未来的路能顺利走好吗?
而且,依赖之下,我们能帮得了吗?我们能代替得了吗?
我们也该听听孩子的心声了,比如他会不小心被开水烫伤,有多少孩子在喊着:“我的人生,被你们规划完了!为什么不让我自己规划?”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每个人又有每个人的梦想,等等。
曾经有位妈妈向心理专家咨询过这样的一个问题:
我们最开始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示范,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没有权利替孩子决定,让他产生一种想要自己动手的欲望,更没有权利帮他划好未来的道路。如果下次再犯,我就打她手心来惩罚她,甚至“逼”着他要他自己独立的话,直到她不敢再犯为止。随着年龄的成长,孩子越来越具有自主意识,随包裹还有一张纸条--妈妈,我们也该是时候放手了,将孩子的未来交给他自己,少一些包办代替吧!放开我们的手,让他能顺着自己的意愿与梦想去设计规划,让他也对自己的未来负起责任来。
l别将我们的梦强加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