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责任感,因为有责任感才能成就大事。孩子也应该学会从小就对自己负责。如果我们替他包揽一切过失和责任,他只能成为一个懦弱者。所以,为了避免孩子成为懦弱者,我们应该让孩子负起应有的责任,让他靠自己的智慧去成就自己的人生。
48. 该我承担的就让我来!--要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
今天,很多妈妈都怜爱自己的孩子,而怜爱他的表现之一就是为他做好一切事情,不给孩子任何承担责任的机会。我们可能没有去想这样做的后果,其实,孩子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未来,他都很难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一旦他走入社会,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
琳琳看到妈妈在刷碗,便对妈妈说:“妈妈,我来帮你刷碗吧!”妈妈说:“你还小,这些事情不用你管,去玩吧!”琳琳见妈妈不同意,就扯着妈妈的衣角继续请求:“妈妈,我不小了,我刷得了,你就让我刷一回吧!”妈妈经不住琳琳的纠缠,就同意了琳琳的要求。
由于没有洗碗的经验,琳琳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妈妈一看,立即对琳琳说:“看看,我说你刷不了,你非得刷,只会给我添乱,去,一边玩去吧!”琳琳听到妈妈的训斥,就悻悻地走开了。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主动要求过承担家务。
妈妈虽然同意了琳琳的请求,却不教刷碗的注意事项。琳琳打碎碗的时候,妈妈并没有考虑到琳琳主动要求承担家务的强烈愿望,而只是一味地备她,最终导致琳琳不再愿意做家务了。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孩子要求承担责任的要求,不要单纯的认为孩子还小,就拒绝他的要求。孩子即使很小,也应该承担与他年龄相适应的责任。为了帮助孩子建立责任感,我们应该给孩子创造适当的机会,让他去承担责任。
l满足孩子的家庭归属感
孩子是家庭的重要一部分,我们家庭生活的很多内容都是围绕孩子进行的。既然我们有时候把孩子当做家庭的核心,为什么却不能把他当做家庭的一份子,让他承担一些责任呢?
我们可能都经历过孩子向我们要求承担一些劳动的情形,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忽视了孩子的这种要求,我们担心他受到伤害或者担心他会把情况搞得一团糟而拒绝他的要求。其实孩子有这种要求,是为了寻找家庭的归属感。满足孩子的家庭归属感不仅仅是情感上对孩子的关心,这还要求我们要满足孩子要求承担责任的心理。只有孩子的要求承担责任的心理得到满足,他才会认为自己真正融入了家庭。
所以,为了孩子能够真正融入家庭,我们应该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比如,孩子两岁的时候,我们就要让他自己刷牙、吃饭;孩子4岁的时候,让他学会收拾自己的房间……通过这些劳动,都能让孩子体会到归属感,当然这也有利于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l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还不具备独立的能力,就会替孩子包办一切,这会导致孩子形成他人的依赖性。这样,孩子会没有主见,他在家庭生活中会依赖父母,而在学校或者社会生活中则会依赖同学或者朋友等,慢慢地他就会完全丧失独立意识,形成懦弱、自卑的性格。
有时候,我们发现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其实这跟父母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孩子要求自己去购买自己的物品,我们担心孩子上当受骗,就会陪伴他一起去;孩子想一个人出去玩,我们担心他受伤,就会拒绝他的要求……我们的这些行为都是不尊重孩子独立意识的表现,这不仅会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还会让孩子失去独立做事的能力。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是他自己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承担。
l为孩子创造承担责任的机会
孩子想自己去做的事情,我们可以支持他去自己做,但是,对于那些他不想做,却应该由他承担的事情,我们也应该创造机会让他去承担。
比如,打扫家里的卫生,给花草浇水、为客人沏茶倒水等家务简单的劳动都可以让他承担;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开庭开支计划的讨论,听取并采纳他的意见;当然,我们也可以让他购买一些家庭开支计划中的生活用品……
其实,我们这就是给孩子创造机会去承担责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强孩子的独立处事的能力,并且还会使他意识到自己不仅仅应该承担自己的事情,还要承担家庭的责任,甚至是承担社会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培养孩子承担必要责任的意识,让他明白承担责任是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良好品格。这样,孩子才会敢于承担责任,乐于承担责任。
49. 不用你们管,真的!--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很多父母会抱怨自己的孩子没有责任心,其实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是应该继续抱怨孩子,还是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孩子并非没有责任心,他的责任心其实被我们抹杀了。比如,孩子犯了错误,我们总会找寻点借口,替他承担过失。这样,孩子即使犯下错误,他也不会认真对待错误,更不会去反思自己的行为,他只能慢慢变成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
张老师正在上课,发现教室的门被推开了。他发现自己的学生彤彤正满脸泪痕地站在门口,他问彤彤:“怎么迟到了呢?”没想到他刚问完,教室门口又闪出一个人,她对张老师说:“我是彤彤的妈妈,我今天早上睡过头了,忘记叫孩子起床了,都是我的错,这不怪孩子。”张老师不好再说什么,只好让彤彤坐到座位上去。
上课迟到,让孩子去承担过错,这无可厚非。妈妈为了避免彤彤受到批评,竟然“越位”去为孩子承担过错,长此以往,彤彤怎么可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往往都会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好一切,承揽下孩子的一切过失,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有人做,一切错误都有人承担,自己是个局外人。这样,孩子的责任感就一定会缺失。所以,我们不要担心孩子犯错,要引导他认识错误,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l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孩子
我们的行为对孩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效仿的典范。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情,总是寻找借口,不能勇于承担错误。长此以往,孩子受我们的感染,他也会处处为自己寻找借口,逃避责任。一个对孩子、对长辈、对爱人、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责任感的家长,即使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也会很不服气,也会很不以为然。
所以,我们要首先要为孩子做好榜样,要严格要求自己,别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那么,孩子在我们正确行为的熏陶和感染下,就一定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而自觉地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l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孩子在犯错之后不敢承担责任或是推卸责任的行为,有时候也会让我们感到恼火。所以,我们一定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鼓励孩子勇于承认过错,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1920年,有一位美国男孩,因为在被禁止燃放爆竹的时间燃放爆竹,而被警察罚款12.5美元。12.5美元在当时的美国可以买125枚鸡蛋,可见,这笔钱对男孩来说是多么巨大。
闯祸的男孩虽然向父亲认错了,但父亲却鼓励他自己去承担责任。男孩说:“可是我没有钱……”父亲说:“这12.5美元先借给你,但你一年后要还我。”男孩答应了。
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或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起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父亲没有替里根承担过错,而是让里根自己承担过失,这使得里根不得不靠自己的劳动去承担他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里根父亲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l不为孩子错误的行为找借口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替孩子找一些合理的借口,使孩子逃避自己的过错。比如,孩子在玩的时候,可能会不小心跌倒,他就会大哭起来。而我们很多妈妈就就会赶紧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并且拍打地面说:“打你这个坏地面,打你这个坏地面,让你再使坏。”地面是没有在那里好好的,它怎么可能会犯错误?我们为什么不鼓励孩子找出跌倒的原因,让他下次注意呢?其实,这是我们在为孩子开脱责任,也使孩子失去了一个认识错误的机会。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状况,在孩子出现过错时,我们不要为他找借口,当然也不允许他为自己找借口,而应该引导他承认自己的过错,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失,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非常有利的。
50. 别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千万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
一味地迁就孩子,并不能使我们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孩子,相反,还使是孩子成为一个自私自利、蛮横无理的人。对于孩子的要求,我们不要一味地迁就他,不要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应该去分辨是否合理,然后再给予他答复,这样,孩子才会懂得合理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6岁的轩轩和5岁的表妹雯雯一起玩,妈妈分别给每人两盒酸奶和一瓶可乐。轩轩很快就喝完了所有的饮料,而雯雯却还剩下一瓶可乐。当雯雯玩累了,喝可乐的时候,轩轩也向爸爸要可乐喝。爸爸考虑到轩轩已经喝了很多饮料,就拒绝了他的要求。没想到,轩轩就趴在地上,哭着打起了滚。爸爸没办法只好拿来半瓶可乐,迁就他。没想到,轩轩一看是半瓶就把瓶子撇到地上,还拿脚踹,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妈妈只好拿来一整瓶可乐给他,他才停止哭闹。
轩轩的父母一味地迁就孩子,只能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地向他们索要东西,也会使孩子成为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人,最终受害的还是轩轩自己。
为了避免孩子被惯坏,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到不迁就孩子,拒绝他的不合理要求呢?
l不迁就孩子,要言出必行
孩子经常会提出一些要求挑战我们的耐心。如果我们一味地满足他,只能让他变本加厉地使用各种手段迫使我们去答应他的所有要求。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我们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对孩子禁止的事项就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孩子哭闹而心软,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心情好而对孩子网开一面。这样,我们才会建立起威信,让他明确地感觉到我们是言出必行的人。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耍赖是无效的,他也就不会提出那么多不合理的要求。
l拒绝孩子的要求要做到以理服人
孩子在向我们提要求时,我们首先要分析一下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就满足他,如果不合理,就要使用合理的理由使他信服。
比如,孩子想要买奢侈品,我们要让他明白,我们并非没有能力给他买奢侈品,而是让孩子明白奢侈品会使人虚荣、堕落、浪费金钱,最终会害了他;我们还要使孩子明白,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是我们的爱和责任,拒绝他的不合理的要求也是我们的爱和责任。这样,我们给孩子以信服的理由,而不是单纯的拒绝,孩子接受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l尝试进行冷处理
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旦被拒绝,他往往会以哭闹相威胁。这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冷处理,我们先告诉他拒绝他的理由,然后再去做自己的事情,不理睬他的哭闹行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孩子的哭声确实令人心烦意乱,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去哄他,那只能使他变本加厉地哭闹。如果我们对他不理不睬,他哭累了,自然就没事了。
当然,在此期间,他也会去思索我们拒绝他的理由是否合理。他也会明白,对于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哭闹是无济于事的,久而久之,在他的心里就会形成一种观念“只要是不合理的要求不会被满足”,那么,他就不会以哭闹相威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l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执著于提不合理要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从时间、地点、场合等方面来考虑自己的行为、愿望的可行性。这时,除了可给孩子语言上的告诫外,还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不稳定的特点,巧妙地将他的注意力引到别的事情上,使他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他的行为或想法。
例如,孩子执意要玩小刀,这时可用其他一些有趣的事情,如外出游玩、制作航模等来吸引孩子,转移他的注意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劳动,如帮忙洗洗碗、扫扫地,这样他的视野就不会仅仅局限在自己身上,他也就不会再把心思放在那些不合理的要求上了。
51.我做事不想虎头蛇尾!--培养孩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孩子如果做事总是虎头蛇尾,不能善始善终,他就不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为他根本就不会成功。这样的孩子做事时,一遇到一点困难,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放弃,而不是去思考如何克服困难。但是,做事善始善终的孩子,他不会临阵退缩,而会主动去面对困难,想办法克服困难,从而取得成功。
甜甜对妈妈说:“妈妈,我做事的时候,一开始还很有兴趣,但是很快,我就会因为感觉不到快乐而放弃它。我知道,这是不好的习惯,我不想做事虎头蛇尾了,我该怎么办呢?”
妈妈听了甜甜的话,感到有点难过,因为她觉得孩子现在这样自责,是自己平时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造成的。她决定慢慢地锻炼孩子,帮她克服做事虎头蛇尾的坏毛病,让她找回自信心。于是,妈妈对甜甜说:“你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是好孩子。你要想克服缺点就听妈妈的话,好吗?”甜甜回答道:“好的,妈妈。”
此后,妈妈就开始指导甜甜做一些小事,让她体验成功的快乐。甜甜衣服上的扣子丢失了一颗,妈妈就指导甜甜怎么把扣子重新缝上。妈妈做饭的时候,就告诉甜甜熬粥的方法,让甜甜给家人熬粥……每当甜甜学会一项技能或者做好一件事情,妈妈就表扬甜甜。在妈妈的鼓励下,甜甜终于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做事也不再虎头蛇尾了。
甜甜因为做事虎头蛇尾,所以没有体会到把事情做完的快乐。只要甜甜对某件事的兴趣消失,她就会放弃,那她怎么可能会养成做事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孩子只有做事善始善终,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会让孩子增强自信心,激励他去迎接挑战,取得更加骄人成绩。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这样,无论做什么事,他都会一直坚持,直到取得成功。
l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多鼓励,少指责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受年龄的限制,不会像成人那样,拥有众多的好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慢慢去培养,孩子做事善始善终的习惯同样需要我们细心去培养。
孩子年龄幼小,让他每件事都做到善始善终几乎是非常难的。为了让孩子养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多鼓励,少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