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775700000014

第14章 节气时令与历法的趣话(3)

夏至、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又是民间传统节日中的两个节日。夏至节至迟在汉代已有,宋代时还为官员放假三天,相当于暑假。夏至标志着酷暑的到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约(20~30天)进入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们往往热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即所谓“酷夏”。此时人们多注意补养和防暑。冬至节又名冬节、大冬、小年等。冬至节的历史比夏至更为悠久,周、秦时代都曾以冬至为岁首。这也是民间至今仍把冬至节视为“过年”、“过小年”的历史原因。冬至在公历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冬至过后,阳光直射地球南半部的位置开始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渐长。但是,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热量少,因此气温继续降低。所以,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冬至的最主要标志就是天气进入严寒。从冬至这天起,就是俗话说的“交九”。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民间的冬至节和夏至节都已算不上大节了,过冬至、夏至的许多习俗也有很大变化。但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冬至饺子(或馄饨)夏至面”的习俗一直传承千百年至今未变。而每当一些家庭中的年轻后辈、小孩子对冬至这天吃饺子、馄饨,夏至这天吃凉面、汤面不解其意的时候。长辈、大人就会向他们灌输“冬至饺子夏至面”的民间俗信。

那么,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夏至要吃面呢?这都与当时的季节天气有关。

冬至吃饺子冬至吃饺子是防冻御寒的良方。华北、华东、中原一带民谚曰:“冬至吃饺子,不再冻耳朵。”其实,从公元五世纪起,饺子已是黄河流域人民改善生活的面食之一了。当时饺子与馄饨系同一种食品。宋代以后名称逐步演变为“角子”、“饺儿”、“饺子”。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也把它叫做“扁食”.胶东一带还称之为“馈馇”。我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时令食品。民间过大年都要吃饺子,冬至古时曾经是年节,所以人们也要吃饺子。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好吃不过饺子”。尤其人们辛勤劳作了一年,到了天寒地冻的冬至时节,趁过节之机,吃上一顿这种有皮有馅,主副食合一,出锅后热腾腾、香喷喷的美食,既可补养身体,又能大饱口福,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夏至吃面夏至吃面也有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在魏晋时,我国已有伏日吃面的习俗。《魏氏春秋》中说,三国时人称“傅粉何郎”的何晏,“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道何晏面色玉白不是抹粉抹出来的。这段史实中所谓的“汤饼”,就是今天的热汤面片,即今天北京人所言的“揪片儿”。山东、河北、河南一带,人们除把面饼擀薄揪成面片做汤面的吃法外,还用刀切成手指肚大小的菱形薄片,在绿豆汤中煮,称为“面棋子”或“绿豆棋子”。当时的汤饼,即后世所称的面条、汤面。在夏至时节吃面。是享大自然之赐,也与当时的季节天气有关。我国黄河流域民谚日:“芒种三日见麦花。”夏至前后正是新麦应时之季。人们吃面首先具备了物质基础。而且擀面条也比较简单易行,做着方便,吃着也方便。同时,这期间天气炎热多雨,人们吃热面发汗去湿,吃凉面降温祛火,也正好趁过夏至节改善生活,补养身体。

总之,“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一民间风俗,很有科学道理。冬季饮食,人喜醇香;夏季饮食,人喜清爽。“冬至饺子夏至面”,适合人体的生理特点,有益于健体养生;同时也适合农时季节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是值得提倡的良俗。

夏至数九歌及三伏。

夏至在芒种后的第15天,太阳到达黄经90度,阳历6月22日前后开始。意为炎热到了,气温逐渐上升。夏熟作物生长渐旺。农谚说:“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也是黑夜最短的一天,从此白天渐短,而黑夜渐长。民间流传着一首夏日数九歌,把从夏至高温到逐渐变凉的过程用数九给予形象说明,从夏至这天起,每九天为一阶段,称一九,依此类推,数至第九个共九九八十一天。即: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

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

七九六十三,夜眠莫盖单;

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数九歌确切地反映了气温由高逐渐转低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这一过程中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夏至后正是农忙季节,民谚:“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夏至棉花快锄草,不锄就被毒蛇咬”,“一年活路春打头,一年收成夏打半”,“到了夏至节,锄苗不能歇”。

伏是隐伏之意。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也称头伏、二伏和三伏,是用“干支纪日法”推算出来的。初伏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在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为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农业上,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小麦”之说。

冬至开始“数九”的古老习尚。

冬至在历法中是一个比较确定的日子(12月22日,或前后一日),中国古代的许多节日都是以与冬至相隔的日子来计算的。如“去冬至一百六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荆楚岁时记》);“距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淮南子》);而腊日也曾被定为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说文解字》)。从这一天起进入真正的严寒时期,因此民间有“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之语。正由于这些原因,人们从冬至后就开始数九,即俗谚所云:“算不算,数不数,过了冬至就进九。”

所谓数九,就是从冬至(或其次日)这一天开始,连数九个九日,名为“连冬起九”。九九八十一日之后,时节已是惊蛰、春分之间,寒消暖至,冬尽春来,俗称“九九艳阳天”,因而数九又名“九九消寒”,古人就以这种方式来挨过冬季的漫长严寒。

数九消寒的方式各异,不同民间流行的是:“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丸,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歌也有很多,而这一首流传最广。歌谣以民歌特有的集体创作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古老的诗歌智慧,观察的细致入微,别具匠心,用语华丽而又诗意盎然,听来让人叹服!它不用冰冷刻板的气温刻度作为时间表,反而取了生活中“袖手”之类的小细节,以及身边易见之景,河流的冰结冰解、柳条的吐青、南雁的北回,没有一个字言及冷暖,而时节变迁已尽在此中。当然,河冰岸柳,云中归雁,对古代农业社会的人们来说,显然也要比天文学或者气象学更容易接受。也因此,这首歌谣才会广为传播。在长久的传播中其取景言物又更加精炼、更加典型,最终定型下来,就成为了对我国大多数农耕地区由冬入春物候变化真实而诗意的记录。

俗语所说“冷在三九”,民谚所谓“三九三,冻破砖”,在这首歌谣中也有反映,但在另一种流传版本的九九歌中却表现得更为明显:

一九二九,冻脚冻手;

三九四九,冻杀猪狗。

在这首歌谣里,“三九之冷”,能把人冻煞,但谣中不说冻杀人,却说冻杀猪和狗,这正是民歌手法,农人的本色更重些。

另外还有一个版本的九九歌,读来则又是另一番风味:

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

不要舞,不要舞。

还有春寒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苍蝇躲层次,

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

八九七十二,猪狗寻阴地,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才要伸脚睦,蚊虫跳蚤出。

这是一首典型的市井穷汉之歌,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近于赤贫、无物取暖而整个冬天都得蜷曲着双腿睡觉的穷汉,苦挨严冬的八十一日。歌谣里对于“穷汉”日常生活的细节刻画得如此准确,对于“穷汉”内心的感受又是如此体贴入微,若非身为其中之一,实在难以做到。而“五九四十五”与“九九八十一”两句,却流露出对于自身的这种贫穷不耐严冬的穷汉生活的调侃,折射出中国底层人民坚忍的性格和非凡的苦难承受能力。尤其在歌谣最后,不以“受罪毕”结束,却加上“穷汉好不容易挨过严冬,终于可以伸开蜷曲着的身子,正想要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可是,天暖了,蚊虫跳蚤又开始出来吵闹了,总之,是又睡不好了。穷人的日子一年四季都不好过,而不仅仅是冬天。但歌谣不作过多表述,只让它结束在一个带点苦意的玩笑调侃中,颇具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