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775700000029

第29章 传统饮食习俗(1)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远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自己独特的饮食风尚和习俗,有着高超的烹饪和各种食品加工技艺。饮食风俗就是食风食俗,中华民族的饮食风俗内容丰富多彩,是中国主要的烹饪文化遗产,它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传承性,对中国人的礼仪、道德行为规范有着深刻的影响,饮食风俗在一定意义上是窥视中华民族社会形态的窗口。

中国人饮食重于一切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大体上说,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副食主要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一是是古人生活状态要差得多,所以“食肉”不是一件易事,非达官贵人、握有大权利者,大约一年里没几次机会能吃得上肉。所以古人将有权势者称为“肉食者”。二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菜的品种要远远多于肉的品种。三是,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物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

第二,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湛而闻名于世。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能把一个瓜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奇。

第三,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在火上做饭,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传至后世。

聚食时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第四,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筷子一般以竹制成。一双在手,运用自如,既简单经济,又很方便。许多欧美人看到东方人使用筷子。叹为观止,赞为一种艺术创造。实际上,东方各国使用筷子其源多出自中国。中国人的祖先发明筷子,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传统饮食习俗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饮食大国,饮食活动延伸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就出现了社交礼仪食俗、岁时节日食俗、信仰食俗等。

社交礼仪食俗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交往方面。亲朋好友之间交往最多,每到亲朋好友遇到重大事情。如结婚、生孩子、乔迁、看望病人等,总是要送些礼物去,而主人首先想到的是给客人吃些什么,喝些什么,尽可能把饭菜安排得丰盛些,让客人满意而归。谈买卖、做生意也习惯于边吃边谈,饭吃好了,生意也就谈成了。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风俗有很大的不同,待客的饭菜也各有讲究。在中国南方的有些农村,客人来了,献上茶后,立即下厨房做点心。或是在水中煮上几个鸡蛋,再放上糖。或是先煮上几片年糕,放上糖,给客人先品尝,然后再做正餐。北方地区如北京,旧时待客吃面条,意思是请客人留下来,如果客人住下,就请客人吃一顿饺子,表示热情。探亲访友送礼物讲究“京八件”,也就是所谓的八样点心。

在东部的福建泉州,要请客人吃水果,当地叫“甜甜”,就是请客人尝甜,而且还要在水果中放柑橘,因为当地话中的“橘”与“吉”谐音,有祝贺客人吉利,生活得像柑橘一样甜。

在宴请客人时,各地习俗也不相同。中国北方的黑龙江地区待客则是上菜必须为双数,也就是每桌菜必须是双数。另外,在有些地区,要有鱼,意思是生活有富余。北京最低档是二八席,就是八碟八碗。碟为凉菜,碗为热菜。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宴请之一就是因为婚姻而引起的种类繁多的饮食活动,如提亲饭、相亲饭、订婚饭、婚宴、回门饭等。其中以婚宴饭最为隆重、最讲究。比如,在东部的江苏农村,婚宴讲究十六碗、二十四碗、三十六碗,在城市。婚宴同样也很隆重,这些都含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在中国西部的陕西省有些地区,婚宴的每道菜都有含意,第一道菜是红肉。用“红”表示“红喜满堂”;第二道菜为“全家福”,是“合家团聚、有福同享”的意思;第三道菜为大八宝饭,用糯米、大枣、百果、莲子等八种原料做成,其含意为白头偕老、百年好合等。寿宴则是给老人祝寿的酒席,其主食以面条居多,又叫长寿面。

一天究竟该吃几顿饭

东方西方,饮食习惯皆一日三餐,不知是何时从菇毛饮血逐渐进化到养生这一文明习俗。不过,中国的三餐习惯,从庄子的“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语句中,可以证实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中国人已有一日三餐的习惯,南宋的大诗人陆放翁有诗曰:“疾行逾白步,健饭每三餐。”也可以说明,千百年来,一日三餐的习惯,非常普通,至于疾行逾白步之说,则相当于今日的体育锻炼。恰如民谚所云:“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饱食之后散散步,助肠胃消化,对身体有好处,看来自古皆以为然。

不过,佛教中有一派的戒律,每日只吃一餐,过午即不食,因佛说日午食,后乞他食,吃了也不是自己分内的,所以,《五灯会元》把此条奉为佛律,即过了中午就不吃晚饭。

宋大诗人黄庭坚(山谷)信佛,早晨吃粥,中午吃饭,过午即不食。唐白居易《长庆集体》十九《龙华寺主家小尼》诗:“夜静双林怕,春深一食饥。”却是对佛门弟子衷心悲悯的诗句。只是,古人认为过午不食也是长寿和保身养体的秘诀,并以为夜食过饱容易致病,宋人长年诀有这样几句顺口溜:“夜卧不蒙首,晚饭少数口。”意思就是晚上睡觉,最好不要蒙头大睡,蒙上了被子睡觉,空气不流通,对人健康不利。而吃饭呢,即使不遵守佛律,过年不食,但只要在吃饭时,不贪饱,少吃几口饭,也是好的。

宋民间避瘅口诀又说:“稍饮卯前酒。莫吃申后饭。”这卯时系指清晨五至七点之间,申时则指下午五至七点之间。早晨五至七点,一般人都是刚刚起床。一起床就喝酒,乍然听来,似乎不是中国人的习惯。但读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长庆集》,发现白居易恰恰就是一个最爱喝卯时酒的人,他有一首诗叫《卯饮》,歌颂在清晨喝一盅酒,快活似神仙,诗句云:“卯饮一杯眠一觉,世间何事不悠悠。”看来他是在早晨五至七点种喝一杯酒再睡一觉的。其另一首《卯时酒》的诗,也盛赞“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醉吟》一诗更有这样的诗句:“耳底斋钟初过后,心头卯酒未消时。”白居易生活在唐朝,唐人起床据史载特别早,朝廷上朝大约都在早晨六点,他却在早晨吃杯酒睡觉,到了中午寺庙都打钟了,心头那卯时喝的酒仍然酒意未消,由此看来,大约要拖到下午才上班了(白居易当时任杭州太守)。

唐人起床特别早的事,有笔记书札记载,当时的人请客人吃饭,客人都是在早晨天还不亮时,即动身上路赴宴,走在路上,斜月尚明。这虽然可以解释作当时交通不便,赴宴要在路上走许多时间,但也可说明唐朝人的宴会。大都在午前,请客人吃的是午餐。宋苏坡却不是个起早床的,从他的诗《答黄庭坚见寄二首》之一“定应笑我劳生在,卯睡闻呼衣为颠:两句诗来看,早上五至七点人家叫他起床,他把衣服都穿反了。另外,书生秀才也大都睡懒觉,宋王炎的“双溪诗”中有一首就对诸先辈的“书生卯饭动及午,姜掺菜丝烦自煮”,大作同情语。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答东野诗中也说:“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形容了诗人东野的贫困和懒。而如果秀才诗人通宵达旦地吟诗读书,到了早晨的五至七点卯时才睡觉,民间避瘅诀的“稍饮卯前酒,莫吃申后饭”,又一点也不足为怪,卯前酒肯定也并非一起床就喝的酒了。

现代医学证明,早餐所食系一日消耗精力所需,而晚餐过饱,食必不消化,故新的保养口诀是为:“早餐要吃好(指营养),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这是精确计算了热量与能量的关系作出的结论,与中国古人的饮食习惯,不无巧合地大致相同。可惜海外华人虽明知如此,一般的饮食习惯却恰恰是“朝餐动及午”,晚餐是下班回家后,大煮大烧,吃得非常好又非常饱,这就既不符佛律,又并非养生之道。

美食与美器的搭配习俗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餐饮器具一直被视为是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足见“美食”与“美器”的唇齿关系。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是当时广集众美的烹调爱好者,他写的《随园食单》中就专列了“器具须知”一节。他纵观古来美食与美器的发展史后,叹道:“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然宣、成、嘉、万窑器太贵,颇愁损伤,不如竟用御窑已觉雅丽惟是。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若板板于十碗八碗之说,便嫌笨俗。大抵物贵者器宜大,贱者器宜小,煎炒宜盘,汤羹宜碗,煨煮者宜砂罐。”他说,菜肴出锅后,该用碗的用碗,该用盘的用盘,“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这是美食与美器搭配的精彩论述,也无疑是对美食与美器关系的一个精练总结。

袁枚在这里道出了使用餐具的一般原则:第一,美食不如美器,餐具应当讲究;第二,雅丽实用便可,不必要求过高;第三,盛器因菜制宜,无须强求一致;第四,盛器力求多样,使之参错成趣。这是符合古代使用餐具的实际的,但是并不全面。

事实上,从古到今我国对于餐具的使用,参错成趣与整齐划一是并行不悖的。依据时间、场所、规格、菜品之不同,聪明的厨师常常变换餐具,力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景而异,因席而异,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菜肴与盛器在具体配合时的情况也十分复杂。形态有别、色彩各异和图饰不同的盛器与同一菜肴组配会产生迥然各异的视觉效果;反之,同一盛器与色、形不同的多种菜肴配合,也会产生形形色色的审美效果。不同的质地、形态以及色彩与图饰的盛器有着不同的审美印象。

传统饮食重在调

这个调,是指调料。中国传统饮食非常讲究调料的使用,几乎是无调不成席。

米酒:烹调鱼、肉类时添加少许的酒,可去腥味。

辣椒酱:红辣椒磨碎制成的酱,呈赤红色黏稠状,又称辣酱。可增添辣味,并增加菜肴色泽。

甜面酱:本身味咸。用油以小火炒过可去酱酸味。亦可用水调稀,并加少许糖调味,风味更佳。

辣豆瓣酱:以豆瓣酱调味之菜肴,无需加入太多酱油,以免成品过咸。以油爆过色泽及味道较好。

芝麻酱:本身较干。可以冷水或冷高汤调稀。

番茄酱:常用于茄汁、糖醋等菜肴,并可增加菜肴色泽。

醋:乌醋不宜久煮,于起锅前加入即可,以免香味散去。白醋略煮可使酸味较淡。

鲍鱼酱:采用天然鲍鱼精浓缩制造而成,适用于:煎、煮、炒、炸、卤,等等。

XO酱:大部份主要是由诸多海鲜精华浓缩而成,适用于各项海鲜料理。

盐(低钠盐):烹调时最重要的味料。其渗透力强,适合腌制食物,但需注意腌制时间与量。

糖:红烧及卤菜中加入少许糖,可增添菜肴风味及色泽。

味精:可增添食物之鲜味。尤其加入汤类共煮最适合。

发粉:加入面糊中,可增加成品之膨胀感。

面粉:分为高、中、低筋三种。制作面糊时以中筋面粉为区。用于沾粉油炸时则具著色功能。

甘薯粉:多用于油炸物之沾粉。亦可作为芡粉。

生粉:为芡粉之一种,使用时先使其溶于水再勾芡,可使汤汁浓稠。此外,用于油炸物的沾粉时可增加脆感。用于上浆时,则可使食物保持滑嫩。

小苏打粉:以适量小苏打腌浸肉类,可使肉质较松滑嫩。

豆豉:干豆豉用前以水泡软,再切碎使用。湿豆豉只要洗净即可使用。

葱:常用于爆香、去腥。

姜:可去腥、除臭,并提高菜肴风味。

辣椒:可使菜肴增加辣味,并使菜肴色彩鲜艳。

蒜头:常用之爆香料,可搭配菜色切片或切碎。

酒与民俗不可分

在我国古代,酒被视为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更是庄严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庙、奉佳宾而不用。形成远古酒事活动的俗尚和风格。随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经人们思想文化意识的观照,使之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内容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其形式生动活泼、姿态万千。

酒与民俗不可分。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期满日、庆功祭奠、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中心物质。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若无酒,缅情先祖、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就无以寄托;婚嫁之无酒,白头偕老、忠贞不二的爱情无以明誓;丧葬之无酒,后人忠孝之心无以表述;生宴之无酒,人生礼趣无以显示;饯行洗尘苦无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情怀无以倾述。总之,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

早在夏、商、周三代,酒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风尚就已紧密相连,并且公式化、系统化。当时,曲蘖的使用,使酿酒业空前发展,社会重酒现象日甚。反映在风俗民情、农事生产中的用酒活动非常广泛。

夏代,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七月(豳风)》)此诗描绘的是一幅先秦时期农村中乡饮的风俗画。在开镰收割、清理禾场、农事既毕以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屠宰羔羊,来到乡间学堂,每人设酒两樽,请朋友共饮,并把牛角杯高高举起,相互祝愿大寿无穷,当然也预祝来年丰收大吉,生活富裕。

周代风俗礼仪中,就有冠、昏(婚)、丧、祭、乡、射、聘、朝八种,大多又酒冠其中,有声有色。例如:男子年满二十要行冠礼,表示已成为成年人,在冠礼活动中,“嫡子醮用醴,庶子则用酒”(《中国文化史》),庆贺自己走向成熟。此间无论是味菁的醴,还是味浓的酒,都成为祝福生命的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