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775700000042

第42章 精美绝伦的刺绣编织(2)

鞋底为布制千层底,部面的头部为红色布料,鞋后跟部为蓝色布料。鞋尖呈尖形往上翻翘,鞋帮上先用丝线刺绣成底色图案,然后再采用“马尾绣”的方法,卷曲成各种几何图案拼镶在鞋帮上,图案为花卉、云朵等纹样。刺绣精美,做工讲究。水族妇女多在庄重的场合或走亲戚时穿,并配上百褶裙和银扣上衣,十分典雅华贵。

侗族绣花鞋

侗族自称“更”、“君”或“金”,汉族称之为“侗家”或“侗人”。主要从事稻作,素有“水稻民族”之称。您所见到的是侗族女子穿用的绣花鞋,该鞋为千层底,用棉线纳成,鞋头为双梁尖头,整个鞋面由蓝布和红布拼接而成,在鞋的前部绣有抽象几何纹,并在中间缀有亮片;鞋后跟用桨过的黑布缝成勾云纹。

壮族“回头”绣花鞋

“回头”绣花鞋为妇女常穿用。鞋头有钩,象龙船。分有后跟和无后跟两种,鞋底较厚,多用砂纸作成。针法有齐针、拖针、混针、盘针、堆绣、压绣等。在色彩上,年青人喜用亮底起白花,有石榴红、深红、青、黄、绿等色彩,纹样有龙纹、双狮滚球、蝶花、喜鹊等;老年人多用黑色、浅红、深红等色,纹样有云、龙、天地、狮兽等。这里展出的是壮族家居“回头”女绣花鞋。鞋尖呈三角锥状,尖部呈“回头”状。鞋面为蓝布,上有用黄、红、绿线绣成花草图案。鞋底为用麻线纳的千层底,针脚细密,坚固耐穿。

情致与智慧的结合,中国结

中国结

中国结就像中国的书画、雕刻、陶瓷、菜肴一样,很容易被外国人辨认出来,可见中国结对中华民族的代表性。

中国结艺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它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深受各国朋友的喜爱。

中国人相当久以前便学会了打结。而且“结”也一直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结之所以具有这样的重要性,主要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技术。这可以从许多史料和传统习俗中见出端倪。

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也就是周口店山顶洞人文化的遗迹中,便发现有骨针的存在。既然有针,那时便也 一定有了绳线,故由此推断,当时简单的结绳和缝纫技术应已具雏形。

中国结由于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国结 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据文字记载:“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 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 ”谐 音,“吉” 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吉”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规划,流传至今。

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 、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愿望。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 ,永不分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 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 在剑柄上装饰一个“法轮结”,有如轮黑心行,弃恶扬善之意。

在烟袋上装饰一个“蝴蝶结”,“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 运迭至。 大年三十晚上,长辈用红丝绳穿上百枚铜钱作为压岁钱,以求孩子“长命百岁”,端午节用五彩丝线编制成绳,挂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称为“长命缕”。本命年里为了驱病除灾,用红绳扎于腰际。所有这些都是用“结”这种无声的语言来寄寓吉祥。中国人在表达情爱方面往往采用委婉,隐晦的形式,“结”从而义不容辞的 充当了男女相思相恋的信物,将那缕缕丝绳编制成结,赠与对方,万千情爱,绵绵思恋也都蕴含其中。梁武帝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宁代诗人林逋有“君 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诗句。一为相思,一为别情,都是借 “结”来表达情意。 至于结的表意价值,历代文人墨客有大量生动的描写。纵观中国古代诗词歌赋,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绳结收已超越了原有的实用功能,并伴随着中华民族和繁衍繁 衍壮大,生活空间的拓展,生命意义的增加和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而世代相传。

漂亮的装饰,荷包

晚清绣花荷包

荷包是中国传统服饰中,人们所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荷包的造型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也有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荷包的图案有繁有简,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都有,装饰意味很浓。

荷包的前身叫“荷囊”。荷者,负荷;囊者,袋也。所谓“荷囊”,即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袋。因古人衣服没有口袋,一些必须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毛巾、印章及钱币等),只能贮放在这种袋里。最早的荷囊,在使用时既可手提,又可肩背,所以也称“持囊”或称“挈囊”。以后渐渐觉得手提肩背有所不便,才将它挂在腰际,并形成一种习俗,俗谓“旁囊”。制作荷囊的材料,一般多用皮革,故又有“囊”之称。如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出土的一件,以羊皮为之,呈长方形,长6,7厘米,宽3,7厘米,在口部有一拴系的皮带,以备挂佩。现存最早的囊实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

汉代以后沿袭其俗,《北堂书钞》卷一三六引《曹瞒传》:“(曹)操性佻易,自佩小囊,以盛毛巾细物。”《晋书·邓攸传》也记载:邓攸梦行水边,见一女子,猛兽自后断其囊。由此可见,魏晋时期不论男女,身边都佩有囊。在囊上饰有兽头纹样,也称“兽头囊”。这种饰有兽头纹样的囊形象,在山东沂南一汉墓画像石上还可以看到:中室北壁的东段,画分上下两格,皆刻人物故事。下格中的两人皆戴着布纹的帽子,用带结于头后,衣袖皆卷起,腰束带。其中左边一人加束革带,从右腰革带垂下一虎头纹佩囊,佩囊比较大,做工也精致,还绣有花边。中室北壁西段的上格亦画有相同的一荷包,不同的是人物佩带的方向不一样,是从左腰革带垂下一虎头纹佩囊。

至南北朝时,佩囊制度正式确立,人们所佩的囊,并非全用皮制,也有用丝织物做成的,但仍然沿用囊的名称。《隋书·礼仪志六》:“(北朝)囊,二品以上金缕,三品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六品彩缕,七、八、九品彩缕,兽爪。官无印绶者,并不合佩囊及爪。”至隋代则专施于良娣以下命妇,以别嫔妃的兽头囊。《 隋书·礼仪志七》:“良娣,鞠衣之服,银印钮,文如其职。佩采玉,青绶,八十首,长一丈六尺,兽爪囊。余同世妇。保林、八子,展衣之服,铜印环钮,文如其职。佩水苍玉,艾绶……兽爪囊。” 兽爪囊,囊之一种,简称“兽爪”或“爪”,是织有兽爪纹样的小型佩囊,北朝官吏常佩于腰际以盛印绶。

“荷包”这一名称,出现在宋代以后。《通俗编·服饰》说:“《能改斋漫录》载刘伟明诗‘西清直寓荷为橐’,欧阳修启以‘紫荷垂橐’对‘红药翻阶’,皆读之为芰荷之荷。今名小夹囊曰荷包,亦得缀袍外以见尊上,或者即因于紫荷?”这是将宋代紫荷疑为荷包。袁枚《随园随笔》下有“紫荷非荷包”辨其非。在元杂剧及明清笔记小说中常见有这种提法。所谓荷包,实际上就是以前的荷囊、旁囊及囊。清汪汲《事物原会》记称:“晋《舆服志》:文武皆有囊缀绶,八座尚书则荷紫,乃负荷之荷,非荷渠也。今谓囊曰荷包本此。”

元代民间也流行佩带荷囊,如敦煌壁画元代第332窟甬道的蒙古族供养人画像,前面二人腰部两侧便垂有荷囊。

清代皇帝在年终多用荷包赏赐给大臣。《啸亭续录》就记载:乾嘉时期“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

荷包在明清时,也叫“茄袋”、“顺袋”。《金瓶梅》第三回:西门庆“便向茄袋里取出(银子)来,约有一两一块,递于王婆子,交备办酒食”。这是按宋朝人的称法。《宋史·舆服志》谓金主法物有玉带及皮茄袋。《歧路灯》第二十四回:“绍闻从顺袋掏出一封书子,递于夏逢若。”

清代荷包有大量实物传世。通常以丝织物做成,上施彩绣。因制作荷包的质料、造型各不相同,所以名称也不一样,有的造型上小下大,中有收腰,形似葫芦,所以称之为“葫芦荷包”。有的被做成鸡心形,上大下小,俗称“鸡心荷包”。在一些大、中城市,还有专门生产这种饰件的作坊。如《旧都文物略》记:“荷包巷所卖官样九件,压金刺锦,花样万千。”据说这种荷包最初是男子用来盛放烟叶的,后来大家觉得十分美观,乃争相仿效,不论男女,都喜佩之。北京《竹枝词》云:“为盛烟叶淡巴菰,做得荷包各式殊。未识何人传妙制,家家依样画葫芦。”

除荷包以外,清代男子在腰间还挂有褡裢、扇套、香囊、小刀、眼镜盒等物品,既有装饰意义,又有实用价值。妇女佩此者,比较少见,一般多在衣襟处挂上一二件小型饰物,如耳挖、牙剔和小毛镊子之类。

随着时代的发展、服饰的改变以及人们文化心理的变化,如今荷包在城市里已经成了人们的收藏品,只是在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仍有流行。布依族青年结婚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耍荷包”。荷包文化留给人们的不仅是可供欣赏的民间艺术品,还有丰富且深刻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家家吃粽子、门上悬挂艾草和菖蒲、小孩身上要佩带荷包和拴挂五色丝线,还有赛龙舟饮雄黄酒、纪念屈原等等。这么多项习俗除了纪念屈原和吃粽子外,其余的都与驱鬼邪有关。

出神入化的中国竹编

精美的竹编

竹编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古老而悠久,远古人类用竹搭棚遮风避雨,用竹篱笆圈养剩余的猎物和幼禽,李冰用竹笼装卵石修筑都江堰,人民群众用竹编制成各种农具、日常用品,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用竹篾编制成有形有态的艺术品,赋予了文化的内涵。有竹便有竹编。竹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可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早在公元前二千年至五千年(即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擅长于用竹片筐、篓等物”了。秦时李冰便采用竹络(贮石篓子)修堤护岸治水。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类生产生活的需要,竹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遮障蔽类的篱、笆、笚、帘、笠、簦、盛粮生产的箩、筐、篼、篮、筥、他篚、笾、笲、畚、篑,包装储物的箱、箧、秀、坐卧息憩的桌、椅、床、凳、席、箦、篨、笪,扬谷去糠的簸、筛、簦,炊厨用具的盖、簂、筲箕、招风纳凉的扇、竹支人,捕鱼捞鱼的悉、虾扒、以及渡水的筏箔,运输的箯舆等等等等。现在所说的延席,仍关连竹编。人们在没有发明桌前,饮食时均席地而坐,先铺延于地,再置席(肴馔)于延上而食。“延”即是竹编的垫席。

青神乃蚕丛古乡,蚕桑的发展离不开竹编,韩愈诗中“春蚕看满箔”的“箔”就是竹编的蚕帘。

中国竹编以青神竹编为最差,就文字记载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朝时假便开始探索向工艺型改进,出现了几何形或古装饰精线图案的日用品。到了清代已经崭露头角,现在沈阳故仍陈列的由青神袁姓艺人纺织的“寿”字宫扇即为佐证。抗日时期,青神人的斗笠罗湾乡的凉席,天庙乡的吨篼围垫,不仅于横坚数百里邻州府享有声誉,而且在斗笠、扇面上出现了“驱遯倭寇”、“还我河山”等时政文字。五十年代,“军斗笠”和扇席之上进而有和平鸽与蝴蝶等图案的纺织。“文革”初期,有凭借氏等人,把的线条画像引八扇面,从而引发了平面竹编的一系列革新尝试。七十年代未,随着改革开放大,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文化艺术素养,立志革新竹编传统工艺的艺人,他们集中技术和智慧,文章求精,为竹编开了新的前景,把它推向了纯欣赏艺术的阶段。在立估纺织类,着重于精、细、、美和古色古得,富于民族风味。在平面纺织类的突破则更大,他们采用国画、汉书、木刻的表现手法把名胜风物、名家手迹、名人书画移杆竹编中堂、挂屏、横幅、楹联以及扇席之上,使中外为之瞩目。

随着社会文明的向前发展,竹编艺术也不断创新,从用竹编制生产生活用品,发展到用竹编制人物书画艺术品,用竹编制成高档竹工艺品、竹家具。由于编制水准的差异,竹编产品的价值成几何增长,五毛钱一节的竹子可以统摄同价值几元、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甚至百万元以上的产品。

1988年正月一条由竹旗、竹牌、竹灯导引的,由18个竹品种2000多件竹制品组装的长30米径1,3米神气活现的“青神竹编龙”出现在嘉州,万众惊叹,获得了造型特别奖短短十年左右,一百一十多万套件作品便先后传到美、日、苏、德、芬、瑞、罗、墨、菲、科及港、奥、台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12月29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一幅以“5,12”汶川大地震为背景创作的彩色竹编画《中华情》拍卖价达380万元。

竹编已经作为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奇葩而开放于世界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