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不是偶然:马云的激情人生与创业真经(超值金版)
1776600000030

第30章 “火星式”管理(1)

打破常规、逆向思维、反教条、出人意料,“火星人”马云总是以他的“火星式”风格给人意外,也给人奇迹。早期,马云被称为“疯子”、“异端”,但他坚持他那疯狂的梦想。他十分擅长打破常规,也擅长寻找打破常规的解决方法。

云式太极管理

台上,风清扬(马云)一身古装武侠打扮,步履轻灵地演练他的太极拳,人们常视这样的马云在“表演”和“作秀”,却不知道他正用太极推手与世界高手过招,以“太极智慧”推动阿里巴巴走向伟大。

以“太极智慧”进行管理

从小就喜欢看武侠小说的马云,在企业建设上,也是从“太极拳”的“虚实”、“动静”、“开合”、“进退”中寻找管理之道,把握着使阿里巴巴永续经营的“劲道”与“节奏”。

太极拳讲究“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阿里巴巴此时也处在这个“折叠”与“转换”的关键点上,每一步动作都将决定着其未来的“往复”与“进退”。此中“枢纽”,正是马云。

一个卓越的企业需要一个卓越的企业家来领导,但企业家的境界很容易形成一个企业的天花板,因此企业家的境界决定企业的高度。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鸣说:“为什么成功的企业容易走向失败,那是因为一个企业越成功,企业家越容易特立独行,越容易一意孤行,越容易最后众叛亲离。这是很多企业家都会掉进去的陷阱。”

因此,对于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家来说,最难的就是“突破自我”:保持反思的心态,不断自我提升,跟上形势的发展。在阿里巴巴的关键点上,以这次金融危机为契机,马云正在主动寻求自身境界的突破和阿里巴巴的超越之道。

练太极拳的人都知道,想练成天下第一的功夫,必须遵循一个原则:根基要稳。稳,主要体现在步法转换上。活与不活在于步,灵与不灵也在于步。步法转换得好与不好,决定了武者所能达到的功夫境界。

于是,马云开始了一系列“步法”修炼——去重庆缙云山白云观禁语、抄经;去日本京都拜访稻盛和夫探讨人性、灵魂;去美国考察Google、微软、星巴克,拜会克林顿和索罗斯……从一开始就主张用“东方智慧,西方运作,全球大市场”思路做企业的马云,正在“内外兼修”,从古今中外寻找精神资源,探求实现自身与阿里巴巴的转换、超越之道。

马云还计划跟随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王西安,学习正宗的太极拳法。他说:“中国企业都有一个从少林小子到太极宗师的过程。对于功夫,少林小子可能会比画几下,但太极宗师才能有章有法,有阴有阳。中国企业要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着手练太极。”

马云喜欢道家哲学,总在自己的车里放着《道德经》和《庄子》。他说:“人行走得太累,没有时间停下来看自己。然而要继续往前走,就必须先停下来。”

马云讲过一个“杨露禅学太极”的故事:太极宗师陈长兴同意收杨露禅为徒,第一年,让杨露禅忘掉之前所学的一切招式;第二年,叫他体验生活中的一切细节;第三年,学习哲学思想,开始懂得太极阴阳之道;第五年才开始正式学武;第七年时杨露禅哲学境界磨炼到了一定程度,成为打遍京城无敌手的“杨无敌”。

难怪乎婚姻有它的“七年之痒”,也无怪乎,企业也有自己的“七年之痒”。回观自身,马云认为,自己在走过学习创业、学习企业经营发展两个阶段后,开始走向第三阶段——钻研哲学。

“自知”是最难的。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是刻在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马云也在思考如何让他的团队认清自己。

在美国考察时的一天,马云和阿里巴巴的13个高管晚饭后,开展了一次互相点评的小活动,即“我如何看你,你如何看我”。结果,每个人都发现,自己以为的自己与周围的人看到的自己是不一样的。“我们集体照了一次镜子”。

于是,马云发现,阿里巴巴人现在都需要照照镜子,“认识你自己”。当然,阿里巴巴也需要一面镜子,那就是一个伟大的企业。

曾有人问,阿里巴巴最大的对手是谁,马云不假思索地说:“沃尔玛。”一般人都以为马云是在商业形态竞争层面来理解这个问题,而实际上,马云思考的是:山姆·沃尔顿将“服务顾客”变成了全体沃尔玛员工的共同目的。所有的策略和行动都围绕着这一目的而展开,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终于使得沃尔玛成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伟大公司。沃尔玛每到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就会改善上升到中产阶级水平。

这也应该是阿里巴巴的使命。

用目标和使命指引未来

马斯洛把“自我实现”当作人一生的最高追求,“那些实现了自我的人,毫无例外,都是投身到‘非当下目的’的追求中——就是人们常说的受到使命的召唤”。

企业发展同样需要明确目的性。

马云常常自问:“我为什么要办企业?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他希望带领大家找到这盏指路明灯。

在与一些世界伟大公司“照镜子”的过程中,马云日益发现“目的”的重要性。“优秀企业首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目的。目的不一致,则无法做事。”马云认为,利润虽然重要,但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它有超出赚钱之外的目的。他说:“如果企业不赚钱,那是不道德也不负责任的企业;但如果仅为了赚钱而活着,这样的企业存在的意义也不大。”

一个企业是不是伟大的企业,并不在于它有多大规模、能够产生多大利润、拥有多大的市值,而是这个企业是否有建立在崇高理想基础上的伟大目的,是否能为社会创造价值。

“目的”实际上是决定企业伟大与否的本质所在,是企业能否超越自我、实现基业长青的基点。

“目的”的核心是对“何为正确?何为价值?”的回答,它不是草草选定的,需要不断探索,更需要时间的考验。

“成功的目的来自你对自身和所处环境的深入了解,以及明了自己将要完成的使命。它需要用到情感上的自我认知和睿智的思想——需要动用你的全部资质、全部经验和全部信仰。目的是你信仰中的基因,是不经思考就能相信的东西。”尼科·默克基尼安斯如是说。

阿里巴巴能不能明确自己的目的,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能不能坚持围绕这个“目的”展开思考和行动?能不能使这个目的成为企业走向伟大的根本?关键在于一盏明灯的指引。

企业越往上走,眼界越高,对社会影响越大,调集资源的能力越强。此时,梦想的基因便会在合适的环境下,由自发的、潜意识的变成显性的、自我驱动和自我约束的,目的和使命感也才会明确起来,从朦胧变得清晰,从自发变成自觉。

比如,每个人参加革命的原因都不一样,但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战士需要经过一轮轮磨炼,把一个概念变成理想,把激情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勇气。

阿里巴巴建立之初,也有自发的梦想和激情。他们发现互联网很好,想利用它踏踏实实地为中小企业做些事,让大家生意好做一些,日子过得好一点,于是提出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口号。

但是,这个早已成为今天阿里巴巴人使命的口号,在2003年以前,并不是阿里巴巴清晰的企业目的。表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客户、员工、股东三者的位置,一直纠缠不清。在阿里巴巴企业价值观的“独孤九剑”时期,并没有把客户放在第一位,而是第九位。

2003年那次突如其来的“非典”,让阿里巴巴的这一使命变得清晰起来。那时,马云和全体阿里巴巴员工都明确了一个理念: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至今,在阿里巴巴新员工培训中,都会提到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非典”时期,马云戴着口罩作出决定:全杭州500名员工全部回家办公,但是工作和客户服务不能停。家里没有电脑,把公司电脑搬回去。家里没有网络,IT人员把网络全部建起来。因此,“非典”期间,客户打进电话来都会有人应答:“喂,您好,阿里巴巴。”有一名员工,特别告诉自己的父亲:“爸爸,有电话打进来,一定要说:‘您好,阿里巴巴’!”

此后,马云便总结出阿里巴巴三条思想原则:第一,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第二,永不把赚钱作为第一目的;第三,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接下来的2004年,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从“独孤九剑”发展为“六脉神剑”,“客户第一”被当作最高原则。

在阿里巴巴股东大会上,面对300名股东,对于什么是阿里巴巴的“企业目的”,马云回答说:“为客户创造价值。”对于什么是最伟大的公司,马云给出了自己明确的回答:“创造价值,员工开心,有良好的回报。”

学会尊重内行

见过许多IT界的青年才俊,看到马云的时候,总不能将他和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的CEO划等号。倒不是他其貌不扬的外表,而是发现在互联网世界游刃有余的他,对电脑竟然如此一窍不通。

比如说,马云用电脑只会做两件事,收发邮件和上网浏览。马云也声称,他是一个完全不懂计算机的人,但恰恰是这一点,却让他如盲人骑象般,在网络这头“大象”上颠簸了十几年,回头一看,自己不仅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很好。

不知这是否像电影《阿甘正传》所讲的阿甘的故事,阿甘天生弱智,有点傻傻的。当他应征入伍去打仗的时候,每一次,在战场上他只知道做一件事,打不过敌人的时候,就拼命地跑,穿过枪林弹雨也不回头地跑。等战争结束时,他的很多同伴都牺牲了,只有他还活着。

对于马云来说,不懂技术的他永远不跟技术人员吵架。因为他始终认为,外行可以领导内行,但关键是尊重内行。技术不管多么伟大,多么复杂,都是为人服务的。马云没有海外留学背景,没有很高的学位,但他如今掌管的阿里巴巴已经拥有了上万名员工。

公司新开发的软件或新的产品,如果马云拿上来就会用,也就说明了80%的人都会用。如果马云不会用,这些东西就是“垃圾”。马云自嘲为:“我们的技术是为了帮助像我这样傻的人使用的。我们把互联网当成工具,对客户从来不说这是什么高科技,除了谈到税收优惠的时候。”

其实外行是可以领导内行的

创业初期,在公司的战略决策上,马云当仁不让:不做门户,也不做B2C,就做B2B!但究竟如何操作?还得大家商量着来。

阿里巴巴的标识如何设计?阿里巴巴的页面如何制作?商人的买卖信息如何贴上去?如何进行信息核实和分类?所有这些细节,都是在充分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完成的。

当时阿里巴巴有三个负责写程序的工程师:吴妈、狮子、宝宝。不久又来了个香港小伙子名叫Tonny。Tonny当时只有20岁,但已算得上香港的IT高手了。Tonny的父亲是马云的朋友,是父亲介绍他到阿里巴巴应聘的。

公司初创时,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没有严格的工作流程,而是自由争论,平等决策。楼文胜说:“决定页面时,彻夜不停地争论;设计标识(LOGO)时,争论过20多个方案,当盛一飞拿出今天人们到处可见的那个字母a的变形时,大家一致认可。其实这个标识的人形就是孙彤宇的侧面像。”设计页面时,开始由宝宝做了个模板,这个模板做得很成功,有很好的扩展性;然后大家在这个模板基础上一起开发程序,狮子主要负责写Windows下的程序,很快阿里巴巴的页面就设计出来了。

马云说:“因为我不懂技术细节,而我的同事们都是世界级的互联网顶尖高手,所以我尊重他们,我很听他们的。他们说该这样做,我说好,你就这样去做吧。试想一下,如果我很懂技术,我就很可能说:那样没有这样好。我会天天跟他吵架,吵技术问题,而没有时间去思考发展问题。”

尊重和不干预,马云对待工程师一直是这个态度。开始公司里只有三四个工程师时是如此,后来公司里的技术人员发展到500人时,还是如此。马云一直把他们当作一个另类群体,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甚至给他们特殊政策和特殊待遇,并为他们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马云清楚,一个网络公司离不开技术,他时常为阿里巴巴拥有众多世界级的网络高手而自豪。在他不惜工本千方百计吸纳人才时,其中很多人都是像雅虎搜索器开发者——吴炯这样的技术人才。现在阿里巴巴的工程师分为P1、P2、P3三个等级,但成为了P3以后还可以发展。马云早就宣布过:工程师可以做技术副总裁,也可以做COO和CEO。阿里巴巴的现任COO李琪就是工程师出身。

但马云从创办网络公司的第一天起始终坚持:技术很重要,但技术不是第一位的,技术要为商业模式服务。马云虽不干预技术细节,但要干预技术设计的原则。

“有一段时间我就像公司里的技术检查员,有时候技术人员做出一样东西后说这样东西非常好,我一看我不会用,我说,因为我不会用,所以80%的人不会用,如果我会用这东西还可以拿出去。”“真正的高科技就是一摁一开,不要弄得很玄乎。我坚信一点,电子商务很简单,应把麻烦留给自己,不要留给用户。”

马云提出来的阿里巴巴设计原则是:简单。马云还和其他人一起干预了主页面的设计,“我们极其挑剔,仅一个主页面,我们就枪毙了16稿。”

尊重内行是成功的关键

一次,马云受邀到美国哈佛大学演讲。他在演讲中透露他“不懂技术”,这让在场的人大吃一惊、难以置信。然而,实情就是如此。马云1995年在出访美国时首次接触到因特网,之前连计算机都没有摸过,回国后就创办网站“中国黄页”,1999年又创办“阿里巴巴”,至今他的计算机知识也仅限于收发电子邮件。

马云是技术上的外行,但他却是管理上的内行。

外行能否领导内行,这个问题向来存在争议。持否定意见的人认为,外行领导内行,那不是瞎指挥吗?这种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如果领导者、管理者仅仅因为“在其位”,便理所当然地“行其令”,尽说些外行话让别人无法照办;或者担心被手下小看、瞧不起,不是内行却硬要冒充内行;或者事事喜欢大包大揽,对内行“干预”不当成了“干扰”……这样的外行领导内行,结果就可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然而,倘若能像马云那样,首先,坦承并正视自己的“短处”。谁都不可能是“百事通”,领导者也不一定就是全才。借用韩愈的那句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技术、业务上,手下不必不如领导,领导不必强于手下。其次,开阔胸襟,放宽气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仅不嫉贤妒能,反而心甘情愿地为内行搭建舞台、搞好服务,让他们一显身手、建立功业。最后,扬“长”避“短”,尊重内行。虚心听取内行的专业意见,放手让他们创新、创造,既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同时也发挥自己用人、管理上的长处。如此,外行领导内行,又有何不可?这样的事例史不绝书。比较典型的就是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吾不如子房;输粮草,保供给,治国安民,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吾不如韩信”。于是,“运筹帷幄”的事交给子房,“治国安民”的事交给萧何,“率百万之众”的事交给韩信,刘邦尊重内行,用好内行,不也一样成就了王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