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级优等生:优等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超值金版)
1776700000044

第44章 学习也要讲究合作(2)

这也是一种“制造”经验的简单方法,那便是把希望记下的东西跟朋友或家人讲解一遍。这样做,你便会有“那时候我教过他们的”“这件事曾经一面思考,一面加以说明”之类的经验,因此便成为经验记忆了。由于有了这个契机,事物便可容易地回想起来,但要注意的是,经验记忆是可以渐渐被知识记忆取代的。如果投闲置散,好不容易得来的经验记忆,早晚也会因为相关体验变得越来越薄弱,而在不知不觉间沦为知识记忆。任何知识,最初也是在某些经验下积累而成的,但随着时间流逝,经验记忆只留下精华,变成知识记忆。这样,即使是非常简单的问题,在测验时被忘掉的可能性仍然是相当高的。

3. 争辩记忆法

争辩记忆法是一种很特别的方法,也是大家在不经意间用到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人们在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对识记材料进行争论探讨,它对记忆有关内容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是因为:

(1)争辩是不同思想交锋的过程,在争辩的时候,争论双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方面全神贯注地听取对方的意见,同时分析其中的正误;一方面积极思维,评论对方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力争明辨是非,认清真伪。这种情况下,信息输入大脑容易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可以加深理解知识,巩固记忆印象。

(2)争论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记忆的准确性。通过争论,错误得以暴露出来,得以纠正,从而形成正确的记忆,而记忆正确的知识也得到了检验和应用,并得到巩固和强化。

(3)在争论中,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无论是听到一个新观点,还是发现一个新论据,无论是自己被驳得体无完肤,还是被对方佩服得五体投地,都是一种强刺激,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尽管这种方法能促进记忆力,但在运用时还要注意进行争论的目的是辨明知识的准确性,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不是为了斗高低、出风头,更不能逞强好胜,中伤对方。

和伙伴一起学习,利用良好的竞争气氛学习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大的群体之中的鸟类,要比生活在孤独之中的鸟类,大脑中有着更多的新的神经元,也有着更强的记忆力。这是美国科学家在最近进行的一项关于鸣鸟大脑的研究中得出的一个结论。

他们据此向人类发出忠告:如果你是一个孤独者,你最好结交一些朋友,否则就会丧失你宝贵的脑细胞。如果你是一个学习上的孤独者,更应该结交一帮学习的伙伴了。

竞争无处不在,社会上如此,在学校里,我们的学习中也充满了竞争,同学之间的良性竞争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进取心,促进学生顽强拼搏,同时也会给同学带来快乐,注入新的活力。

其实竞争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利人利己,可以大大促进自己的学习;用不好则会误人误己,不仅会阻碍自己的学习,还会影响到同学之间的感情。因此,对于竞争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一个班级里,对于竞争我们都深有体会,不管是学习成绩、文体比赛、劳动竞赛,还是课余爱好,都会使同学之间产生竞争。但是,在不少同学的心中,最普通也最“残酷”的还是学习成绩上的竞争,也就是在考试分数上比高下。

本来如果把竞争发挥好了,的确是一件很有益的事,但有些同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使用的却是消极竞争的策略。

比如,有的同学为了麻痹自己的竞争对手,就在班里故意不学习,装出一副很轻松的样子,但是回家后却加班加点“开夜车”;有的同学把学习上的竞争泛化到与同学的一般交往上,不仅在心理上嫉妒对方,而且还会表现出轻视对方的各种言行,甚至有时会在背后诋毁别人。

这种消极竞争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心胸狭窄、不会学习的表现,是我们学习路上的“拦路虎”,它不仅使我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友谊,而且也无法吸收、借鉴别人的长处,还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积极的竞争应是在一种友好的氛围中进行的,它能够实现自己和同学成绩的共同提高,而不是自己上去了,却把同学踩下来。因此,会学习的同学必须彻底抛弃这种狭隘的消极竞争,学会积极竞争。

王玉玲曾是河北省保定市高考第二名,在学习方面她就认为,自己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县城里脱颖而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这些竞争对手不时地鞭策我、激励我,使我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失败面前不沉沦。”

的确如此,在积极的竞争中,人们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决,争取胜利的信念也更加坚定。当你和某一个同学成为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时,你的学习目标就会非常明确,课堂中的每一次提问,每一次作业的质量,每一次考试的成绩等,你们都会比一比,从而使你每天的学习目标都很明确,不敢使自己有任何松懈,潜能因此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同学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该如何对待才能既收到竞争的良好效果,又避免竞争可能带来的心理伤害呢?

教育专家们告诉我们:对待同学之间的竞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不回避竞争,也不盲目竞争——竞争的目的不是压低别的同学,而是提高你自己,它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 借助竞争激发潜力

在一个具有竞争氛围的条件下,每个人的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于竞争活动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更加坚定,争取优胜的信念也更加强烈。我们要从主观上认识到这些,树立起一种积极的心态,为了取得竞赛的优势,全力以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与创造性。

2. 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目标

对每个人而言,竞争的目标应该是有层次性的多样化的,如果只盯住顶尖的位置,或者只在自己不擅长的方面与人争锋,势必经常遭受挫折和失败,易使人产生挫折感、失败感与自卑感。所以,我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会唾手可得,需要我们付出努力,但又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3. 学会与自己竞争

同样,和自己竞争也很重要,从前的你和现在的你肯定不一样,你的将来也不会和现在一样,因此要学会对自己做纵向比较,看自己哪些方面进步了,还能取得什么进步,这也是一种竞争。而且,这种竞争有助于你正确看待同学之间的竞争。

4. 抱着合作的态度参与竞争

这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不仅获得了竞争的动力,而且避免了对同学采取嫉妒、贬低和仇视的态度,有助于维护同学间的友爱关系及集体精神。

5. 适时的心理调整

当竞争过频或过强,就容易产生紧张、忧虑、自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适当降低竞争目标、改变竞争对手、转移竞争取向等措施,及时地加以调整,以消除过分紧张的心理压力。

其实,合作与竞争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中,竞争双方的学习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具体到自己的学习中,一方面是努力超过对方,另一方面也要和同学友好相处,你有问题可以诚心地问他,他有问题来问你的时候,你也应该认真给予帮助,如果两人都不能解决,可以在一块儿共同研讨。

尽管如此,真正的竞争还是自己与自己的竞争,超越昨天的自己,才是真正的竞争取胜。

总之,我们要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竞争,既要保持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斗志,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让竞争朝着积极、良性的方向发展,并以此来激励和促进我们的学习。

同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与同学的竞争中,我们应向竞争对手伸出友谊之手;同学向我们借笔记或请教我们时,应给予热情帮助。从而,做到彼此激励,相互竞争,共同攀登,形成一个和睦、友好、互助的良好氛围,实现学习的共同进步。

把老师当成朋友,主动适应老师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就是知识的宝库、知识的海洋。只要我们真心把老师当朋友,相信他,肯和他交心,他就会把你当朋友,好好引导你、帮助你。

在学习中,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学会去主动适应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于重点处下工夫,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同学不喜欢某个老师,是因为只看到了他的缺点,而没有看到他的优点。

也许因为不同年龄、性别、科目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有的老师要求课前预习;有的老师则不赞成课前预习,有的老师讲课的速度较快,有的老师则比较慢条斯理;有的老师上课喜欢提问,有的老师则很少课堂提问;有的老师比较感性,有的老师比较理性;有的老师喜欢写板书,有的老师则喜欢与同学们言语、眼神上的交流互动……面对不同授课风格的老师,有些你适应,你喜欢,有些你可能不适应,不喜欢。

我们应善于适应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摸清思路,总结规律,提高听课质量。

其实,喜欢学习和喜欢老师,就像一个铜板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喜欢学习,就能从老师那里学到许多知识,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上老师。同样,喜欢老师的学生,为了不让老师失望,一定会努力学习。然而,老师的脾气秉性各有不同,要想喜欢上每个老师,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如果我们能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就会更多地关注和发现老师的优点,找到老师身上值得欣赏、值得尊敬的品质,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和老师相处,这对我们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会学习的同学除了懂得上课时如何听课外,也懂得如何和老师交朋友,知道平时怎样和老师处理好关系,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有益帮助。我们可以就各种问题向老师询问、请教、交流,这些问题包括学习中遇到的某个具体知识点、学习方法问题、困扰自己的情绪问题、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对未来的理想等各个方面。

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直到大学,老师引领我们学习文化知识,教会我们学习做人的道理,老师在每个学生的成长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把老师当成朋友,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某个高考状元在回顾自己整个高三学习历程时,特别提到了自己的老师。

他说:“我和高三的班主任关系很好,我就把他当成我的一个朋友。他工作一丝不苟,在对待我的学习上,他总是分析得头头是道,每次模拟考试后我会非常自觉地去他的办公室和他研究考卷。这时候,他不是以教育或训导的口气,而是用商量的口吻,让人非常容易接受,让你心平气和地听他讲解,而且可以提出异议,发表自己的观点。

“他的办公室是我常去地方,有一段时间,我每天的课外时间都在那里度过,他的宝座被我占据,他的参考书被我占用,反正只要有利于我学习的,我都可以大胆地用。他是我的良师益友,无论什么样的话题我都可以和他谈,他能从我的立场去想、去感受,再用他的经验和智慧来引导和帮助我。

“其实,只要我们真心把老师当朋友,相信他,肯和他交心,他就会把你当朋友,好好地引导你、帮助你,因为他也曾经做过学生。或许你就是年轻时的他,有着他当年的影子。老师也乐意你把他当朋友,和他开玩笑,使他感觉到他也是我们学生中的一分子,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老师只要站在我们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能明白学生心里在想些什么;想想自己在学生时代是怎样度过的,就能理解学生心里在琢磨什么。那是沟通的桥梁,是拉近心灵距离的红线。”

老师应该不仅仅是我们的良师,还应是我们的益友,但要想让老师成为我们的益友,就需要自己主动去与老师做朋友。

首先,我们要克服怕老师的心理。想想你到底怕他们些什么,是批评还是发火呢?为什么会怕呢?如果想不到便是没什么可怕。如果有,例如怕老师批评,就去学习接受他的批评,慢慢也就不会怕了。

其次,在课余时应该多与老师交谈。这不仅能在交谈中使我们增长更多、更广泛的知识,而且能增进彼此的了解,找出彼此相同的兴趣爱好。如果老师成为了我们的益友,就能帮助我们上进,在失败时拉我们一把,在迷茫中为我们引路。

其实,大部分老师也都很乐意跟同学交流,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不仅表现出学生对他的尊重,本身也是他们的工作形式之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比起师生间的冷漠,孰好孰坏十分明显。毕竟老师都是过来人,见多识广,所以很多我们容易出的问题,他们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跟老师交朋友对我们的学习会很有帮助,从一些优秀的老师身上还可以学到许多为人为学的道理。所以,应该跟老师做朋友。

还要提醒你注意的是,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都有他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老师也是这样。我们应多多看重他的优点,忽视他的缺点。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老师当成真正的朋友,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他们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取得学习的进步。

此外,针对不同的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去适应呢?有的同学觉得主要还在于要养成自己预习的习惯。事先读了教材,知道了哪些是重点、难点,并且在教材中标示出来。这样边看书,边听课,那么任凭老师扯得多远,只要自己始终头脑清醒,知道自己目前的进度,就不至于被老师离题太远的讲课所左右了。

千方百计适应老师的办法,就是从挑老师的毛病中,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

一味地埋怨老师,不如主动适应老师。我们要养成适应老师的良好习惯,要努力使自己逐渐适应老师,发现老师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把“不喜欢”变成“喜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具体说来,如何去主动适应老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 适应老师的性格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作为学生,改变不了老师的性格,也不可能改变,只有从自身出发,打开心灵的窗户,从内心接纳老师,慢慢地去适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2. 适应老师的语言

语言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师生异地语言是学习中的最大障碍,这就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老师的语言特点,同老师交流,早日适应。

3. 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

不同的老师讲课有不同的特点,讲课的方式、方法往往也各不相同。作为学生,应当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

4. 适应老师的教育管理方式

由于老师的性格、工作经验、工作态度、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表现在工作中也有很大差异。我们一定要理解老师,不断勉励自己勤奋学习,做遵守纪律、善于学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