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忽视自己的能力,认为只有带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课,才是真正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知识反而视而不见。
其实,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利用水、阳光就能做些科学小试验,比如用镜子聚太阳光,点燃一根火柴;在水中放上铁和塑料,观察水的浮力;这些一样是学习。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观察天气的变化、溪流的走向、认识各种动物、植物,这又是一堂多么生动有趣的自然课呀!
重视孩子的教育,无疑是最值得的投资,但不能一味地投资却忽视孩子的感受。既然是兴趣班,就一定要从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有兴趣,就能自主学习,快乐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误区3: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家长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家长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家长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结果,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他们多个器官、多种感觉,培养多方面能力。比如学习弹琴,手眼耳的协调非常重要,耐性、毅力、战胜困难的能力决定着他是否能学习下来,而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悦。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家长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再有,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功可能只是学习中的一个小节,比如跳舞,一个舞步可能要练好长时间,给父母的感觉是孩子几次课什么正经的也没学,但实际上,基本功的训练是为孩子能完整跳下整个舞蹈而打下良好基础。基本功如果不扎实,学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学不下去了。
误区4:周末上兴趣班如同赶场,没了亲子时间。
有些家长不在乎花钱多少,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英语、影视表演、钢琴……孩子忙,家长也跟着一起忙。本来上学就没多少时间陪孩子,而周末又全用来上兴趣班了。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离不开亲情的,与父母在一起,是使他们心理发展正常的基础,如果忽视孩子心理以及亲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等等。今后容易与子女在心理上产生隔阂,难以沟通。
再者,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劳、厌倦。今后他可能对什么都知道一点儿,但对哪个都不精。不如只选择一两项重点学,学会了再学其他项目。孩子如果在哪个项目上特别有潜力,就要多花时间重点培养。
误区5:用“发现式”替代“填鸭式”培养学生兴趣。
每当假期一来临,许多家长就开始忙着为孩子咨询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其中一些家长并不顾及孩子到底喜不喜欢,精神压力大不大,而是完全“包办”。儿童教育专家提醒家长,孩子们的兴趣应从生活细节中发现并加以引导,而不要采取跟风或填鸭式的教育,不然,会扼杀孩子可贵的兴趣爱好。
苗苗妈妈说今年想为孩子报两个班:声乐班和英语班。为孩子报这些班孩子情愿吗?暑期本来是让孩子休息和调整的假期,怎么还让她学习这么多东西?苗苗妈妈说,今年报的培训班还算是少了,以前最多时报过5个班,因为累得够呛,今年就少报了点。她的理由是,女孩子还是得学点音乐,对培养孩子的气质有好处,学点声乐课程可以改变孩子的嗓音;学英语是目前的一个趋势,不学习,赶不上时代的要求。
苗苗妈妈的心理具有普遍性。尽管很多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是,为了孩子的未来不比别的孩子差,家长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花钱让孩子上各种特长班。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家长的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给孩子选择特长班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能完全“包办”,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再说,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方面会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不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孩子不容易吸收其“营养价值”。最好的方式是在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孩子的爱好,然后发掘他的潜力。
孩子的兴趣爱好,其实就是闪光的一瞬间,比如孩子走过蚂蚁窝,又返回来看,作为家长,不要粗暴地说:“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快点走。”而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孩子进行观察,或者可以在一旁引导孩子说:“你看,蚂蚁排着队多整齐呀,蚂蚁和人类一样有生命,不要用脚去踩。”如果您发现孩子在听音乐时表现得非常专注,说明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应该加以挖掘和引导,可以报名参加相应的培训班。
家长应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孩子的选择权得到了尊重,他的自主意识也就能够得到增强,这对他一生都会有好处。
去点燃孩子的星星之火。
世界上有两种人,其中大多数人属于第一种,他们生来就对一切的事物都不起劲,不去理解,也不去追求,他们漫不经心地过着无聊的日子。只占少数的第二种人意识到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要认真地对待一切事物,珍惜生命,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们仔细观察,第二种人中的大多数人未能持之以恒,结果半途而废。由此可见,只有极少数人中的极少数他们自始至终在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发光发热,光彩夺目。
每个人最初的智商是相差不大的。他们本来都是可以燃烧的燃料,有发光发热的可能,但是大多数人认识不到自己的潜能,因此需要火种把他们点燃,然后才能生光发热,燃烧产生力量。对于年幼的孩子我们除了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充当孩子们的火种,点燃他们的星星之火,燃烧他们的激情,这样的话,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其实,寻找火种也并非难事,有时长辈的一句叮咛,或者一次发人深省的谈话,或者一次严重的挫折等等这些看似平淡的事情,都有可能在适当的时候,引起一个人对学问或事业的热情与冲动,并使他由静态的等待转变为动态的钻研与追求,给他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从而使他多年的准备,在转瞬间,成就人们意想不到的事业。在很多时候点火的人也是在不知不觉中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1852年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俄罗斯的斯帕斯科耶森林中打猎时,无意中捡到了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休息时,他随手翻阅,竟然被小说《童年》的情节所吸引,当时的屠格涅夫对作者十分同情和欣赏,他四处奔波打听作者(托尔斯泰)的住处,几经周折他终于找到了作者的姑妈,表达了对年轻作者的肯定和欣赏。随后不识字的姑妈请人写信给侄儿托尔斯泰,在信中说:“你的作品引起了大名鼎鼎的屠格涅夫的高度重视,他说只要你继续写下去,必将前途无量。你的文章在本地产生了轰动,我为你感到骄傲。”在前线当兵的列夫·托尔斯泰接到来信后,兴奋不已,想当初写《童年》纯粹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的寂寞,并无当作家的痴心妄想。但是由于屠格涅夫的赏识,点燃了列夫·托尔斯泰爱好写作的熊熊大火,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写就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妮娜》等世界名著,列夫·托尔斯泰也因此成了闻名于世的大作家。
其实作为可以燃烧的孩子,他们更需要家长和老师去点燃其内在的激情之火。这种欣赏往往可以让被鼓励者产生自尊之心,向上之志,奋进之力。从这个角度来讲,“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是有一定心理学依据的,即使是潮湿的木柴,也能经过多次的火种点燃逐渐变干并燃烧起来。
我们都盼望孩子们的潜能燃烧成熊熊大火,那就让我们都做孩子的火种。
孩子的每一个好的行动都应受到鼓励,哪怕他做得不到位。
让孩子帮着一起做事情,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孩子也会因为帮了父母的忙而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有的父母常常埋怨孩子在家里缺少责任感,不考虑父母的需求,其实,责任感和价值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只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对他人产生影响的时候,他才能油然产生自豪的感觉,并从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延伸阅读:达·芬奇所受的家庭教育。
达·芬奇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名叫比埃罗。小时候,他的家里还比较富裕。母亲是一位贫苦的农妇。达·芬奇出生后不久,父母离婚,母亲离开了他,他是在父亲的抚育下成长起来的。
儿童时代的达·芬奇,喜欢大自然的景色,经常攀登悬崖,对画画很有兴趣。有时,他独自一人坐在草丛中,用心地观看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饶有兴趣地描绘着那些花瓣和树叶的形状。他喜欢钻山洞,进去探索里边的秘密。他每次从山洞走出来时,身上弄得脏兮兮的,总要捉几个小动物,带回家里,仔细地观看,并且按照小动物的样子进行描绘。开始画得有些四不像,但是,时间久了,他画的那些东西渐渐有了画意,镇上的人们都称他小画家。
父亲看到达·芬奇的画,有蛇、蝙蝠、蝴蝶、蚱蜢,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来的小东西。不仅数量多,而且结构合理,形象逼真。比埃罗高兴极了,心想孩子是不是真的有画画的天才,他决心支持孩子去学习艺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画家。
比埃罗十分重视名师的指导作用。为了使孩子取得名师的指导,他同儿子一起来到了佛罗伦萨。罗基奥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和雕刻家。比埃罗带着儿子找到了罗基奥,向他说明了来意,并将达·芬奇的简单情况作了一番介绍。罗基奥看达·芬奇既有画画的才能,又有学画的决心,就答应收下这个小徒弟。达·芬奇高兴极了。从此,他在画家罗基奥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画家。他的绘画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当时绘画的表现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