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无法确定,只好告诉他关于这类问题,成人世界也一直存在的两种观念,一种是物种进化的观念,另一种是上帝决定的观念。
接下来,问题变得更复杂。小斯宾塞希望了解达尔文和上帝。“疑问是智慧的源泉”,而此时正是小斯宾塞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父亲坚持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他向小斯宾塞推荐了两本书,一本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另一本是《圣经》。在小斯宾塞所有的书中,这两本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一是因为这两本书是他兴趣和疑问所在,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两本书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后来,小斯宾塞从剑桥大学毕业时,他的毕业论文居然也与这两本书有关:《世界的可知和不可知》。正是这篇剑桥大学的许多教授和学者认为观点新颖、有独特的启发价值的毕业论文,使小斯宾塞获得了博士学位。
孩子没有学习兴趣怎么办。
孩子将要背起小书包走进小学一年级教室了。作为新生家长,怎样抓住这个良好开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小学生呢?
培养兴趣方法多。
让小学一年级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讲述浅显易懂的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重要性,伟人、科学家学习的故事,诉说没有文化的困难、痛苦和闹出的笑话,还可借助看画书、猜谜语、唱歌曲、做游戏以及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有趣活动,一点一滴、一事一例,围绕其主旨让孩子逐渐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受到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求知好学的种子。
争强好胜良性竞争。
当然这种争强好胜绝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学业分数第一名、第二名或前几名的竞争,而是要加入到优秀的行列之中,把学习这件事情做好。比如激励孩子比比谁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写作业字迹工整,发言时大胆说话,朗读时声音清楚,考试时做题全对,有缺点马上就改等。同时充分注意巧妙地把学习中的竞争有机渗透到孩子的生活、娱乐中去,全方位提高综合素质。
认真细致从家长做起。
孩子只有兴趣和争强好胜的心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培养认真细心的精神,这是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一年级孩子的学习,多从观察、模仿开始。因此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首先自己要认真细心,做好示范。一个数字,一道算式,一个汉字拼音字母,每个字的一笔一画都要工工整整,讲究规范,切忌潦草,信手涂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做出榜样,才能要求和指导好孩子。孩子才会逐渐具备认真细心的品质。
快乐学习不可少。
快乐的学习方法,既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要多多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把书本上的知识有机地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千万不要单纯抽象地拘泥于书本。比如家长引导孩子参加动脑、动口、动手的游戏娱乐课、制作、实验课,达到老师、家长、孩子共同地创造性地运用课本教材的好效果。
延伸阅读: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先生曾于1932年写下一首题为《答客诮》的诗: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这首诗生动地表达了鲁迅先生热爱孩子的深厚感情,不仅如此,他还理解孩子,重视教育孩子。现代著名诗人,社会活动家柳亚子曾经说过:“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这样写道:“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亮阔光明的地方去,以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他把儿童看作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竭力反对两种因袭的错误教育方法:一种是唯唯诺诺,低声下气,思想愚钝,目光呆滞,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其实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另一种是娇生惯养的方法,任性跋扈,放任不管,使儿童在家里成了“小霸王”,要什么给什么,待到将来走到社会,“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鲁迅还提倡,对儿童要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懂得他们的兴趣和喜好。他曾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他指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就是从孩子摆弄玩具中,根据儿童的特点,引导、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促使其健康成长的。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当代看来也是超前和合理的。
让孩子养成提问的好习惯。
“学”和“问”是辩证统一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问二字的字面含义就包括学和问两个方面。问是学的开始,学是问的继续,学中有问,问中有学,学和问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知识的获得是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的。而认识又总是开始于不认识的,也就是说,具有渊博学识的人,都是从无知识即有问题开始的。因此,提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提出来了,就可到书本和老师那里去解决;问题解决了,学习就提高了一步。没有问题的学生,就谈不上有求知的渴望。教师教给学生的,一般都是学生不懂的问题。
有些孩子最爱提问题,每学习一节新课都提出许多问题,整天围着老师有提不完的问题,老师对他“打破砂锅问(纹)到底”的钻研精神十分赞许,对他提出的问题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解释。每重读一本书,这些孩子都要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和见解,和父母探讨。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们的问题提得越来越多,问题的层次也不断提高。实际上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的学习品质。
提出问题不仅是求知的前提条件,也是科研、发明、革新、创造的开始,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便是工作取得较大成效的时候。例如,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因为有人提出了“猜想”问题;假如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陈景润等科学家就不可能研究这个问题,这一问题当然就不能得到解决。英国的瓦特由于思考“开水为什么能掀起壶盖”这一问题,才终于利用其中的原理发明了蒸汽机。
法国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一种学习方法称“发现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任何思维都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问题往往是思维的向导,具体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可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得出的结论是:“妨碍青年人用诧异的心情去观看世界的那种完全不是通向科学的阳光大道。”当绝大多数物理学家,完全无所怀疑地使用牛顿的空间和时间的公式时,爱因斯坦却尝试着对它不信任,提出了新问题,从而创立了相对论,在科学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指导孩子在预习、上课、复习、考试、课外活动、课外阅读等一系列学习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就可以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主动探求知识过程。这对增强求知欲,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观察、思维、记忆等能力都是有好处的。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提问习惯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让孩子克服提问前的畏难情绪。
“提问无须脸红,无知才应羞耻。”这是养成提问习惯所必须具备的正确认识。提出问题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它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提高、日臻完善的过程。初学者总是和无知联系在一起,一开始提出天真幼稚的问题,完全是正常现象,没有浅显、简单的问题就不会引出深奥、复杂的问题。真正有水平、有价值的问题一定产生在天真幼稚问题之后,而绝不是在它的前头。所以要教育孩子不要因为提出的问题简单受到同学的嘲讽而感到难为情,更不能因此而退缩。
学生能够思索,能够提出问题,那是老师求之不得的好事,老师是十分欢迎的。即使有少数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还没有引起充分注意,甚至有冷漠表现,那也是暂时现象。孩子提问的畏难情绪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美国的小学教育非常重视学生提问习惯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而发问,教师也绝不会因此而不满。相反,如果哪个学生能提出深刻的问题或提出教师讲课的错误,那么教师会高看一眼;如果提的问题教师一时回答不上来,他会很高兴,会邀请学生下课后一道去讨论。这种不怕露浅的精神,正是科学态度之所在。
要让孩子克服对教师的过分依赖。
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往往比家长具有更大的权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老师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的心灵得到塑造。教师的思想道德风貌、知识水平乃至行为举止都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学生往往对教师的话毫不怀疑地加以接受,年龄越小,对教师的这种依赖性越强。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但老师并不是科学和真理的化身,他们有时也会出现差错,所掌握的知识也不能面面俱到,不仅中小学教师如此,就是大学教授也完全有可能回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教师经常对学生说,我们不懂的事情要比懂的事情多得多。因此,学生一味地依赖教师,就会妨碍自己的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限制了提问习惯的培养,还不利于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应让孩子及时提问,先思后问。
有的孩子一下课,他总是第一个请老师解答他在小本子上记的问题。他准备了几个小本子,分别记下各科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这样就可以及时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节省因价值不大的思考所花费的大量时间。
学习中积累的问题越多,则越容易产生积重难返的感觉。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及早解决,这才能给以后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另外,还必须正确处理思考与提问的关系。提问应该产生在思考之后,不思就问或问后不思,就会滋长思维的惰性,对学习没有好处;反之,思后再问,不但会从问中找到问题的关键,而且能找到自己的差距,并会对问题的探求更深入一步。
延伸阅读:家教名言。
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陶行知。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力越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慧,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
多给孩子们以真正的自由,少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
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