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
1779400000025

第25章 引导孩子爱上阅读(2)

读书使人益智而养性。孩子喜欢读书,这是一件可喜可庆的事。但是,有许多家长产生了困惑:为什么我的孩子读书很多,但长进不大?很多家长特意从家庭收入中拿出一笔钱用于购置孩子的课外书籍,但孩子往往“不领情”,在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上与家长产生冲突。那么怎样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呢?

读书需要有明确的目的,需要拟订计划,需要静得下心。总体而言,现在孩子课外阅读基本上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因此,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选择课外读物和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至关重要。

首先,家长应鼓励孩子多读一些“大书”

现在的课外阅读似乎也有了“潮流”,今天言情热,明天武打热;一会儿隐私热,一会儿又是都市小散文热……于是,很多孩子就跟着广告走,流行什么就读什么,这是缺乏主见、缺乏个性的读书方法。读书决不能只为“装门面”,而应注重充实自己、丰富自己。追踪“流行”,只能获得零碎的知识,对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没有多大作用。

现在的学生,尤其喜欢阅读名人的书,主要是名人传记。孩子们一方面迫切希望了解名人的生活琐事,一方面也想从中探究名人的成长历程和成功奥秘。我们并不反对孩子大量阅读名人的传记,但必须指出,这是一种较为幼稚的读书选择。名人的书不是名著,名著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体现、生活的精华、真理的载体和语言的典范。读名人的书,并不意味着自己就能成名人。况且,现在很多名人出书带有很多商业宣传和赢利的目的。阅读名人之书,只可为消遣,不可为正经。

在孩子的书架上,主要的课外书籍大多是《XX作文选》诸如此类。家长为孩子买的课外书往往也是学习或写作指导类书籍。孩子和家长都希望通过这类书籍的阅读,获得写作的技巧,迅速地提高写作成绩。我们认为,此类书就其内容和形式上说,与阅读者的思想、生活、语言习惯较为接近,但毕竟只是“习作”。课外阅读的内容应尽可能不同于自身的生活内容,艺术上也要尽可能高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其思想性和哲理性上也应和本人有一定的差距。以同龄人的习作作为主要课外阅读内容,很难摆脱“学生腔”,走向更高层次的成熟。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多为孩子准备些“大书”,让他们读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之作。

其次,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为了在孩子身上播下爱看书的种子,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做以下这些事: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只要十来分钟即可。看好书后,相互交流一下读书心得,家长尽量谈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把读书纳入全家的休闲计划中,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带孩子逛书店,应该让孩子自己看书、选书,如果必要,可将书作为对孩子的奖品或礼物。

把家庭藏书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鼓励孩子一读再读。同样一本书,不同时期阅读,感受会不一样。

让孩子有机会活用书籍和课本上的知识。家长应尽量熟悉孩子现在的阅读内容,让孩子在不同场合能发表意见,这样他们会觉得读书受益无穷。

在孩子的房间里设一专用书柜,随时放上他们正在阅读的书和家长希望孩子阅读的书。不要间断孩子的读书计划,父母应和孩子共同制订家庭的读书计划。孩子虽然已经会自己阅读了,但他们还是很喜欢和父母一同阅读。

应鼓励孩子在阅读后写一些心得,不要勉强,但必须养成习惯。心得可以采用摘录、抄录、点评和欣赏多种形式,只要孩子觉得适合。

家长应定期关注孩子的阅读心得和课内习作,在征得孩子同意的情况下,共同探讨习作中的问题,在表示欣赏赞扬的同时,诚恳地有目的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不同时期,安排孩子阅读一些关于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如何提高阅读质量的专用指导书,这对孩子进行阅读中的自我调控很有帮助。

延伸阅读:特级教师推荐给一年级孩子的好书。

一位小学特级教师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推荐了以下好书:

《〈史记〉故事》司马迁/原著朱文叔/编著。

《唐诗三百首》(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年底出版的图文本)

《寄小读者》作者:冰心。

《十万个为什么》版本众多,与时俱进的选择。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美)马克·吐温。

《爱的教育》作者:(意)亚米契斯。

《小王子》作者:(法)圣·德克旭贝里。

《格列佛游记》作者:(英)斯威夫特。

《鲁滨逊漂流记》作者:(英)笛福。

快乐阅读从听故事开始。

书是知识的宝库,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促进他的观察力、想像力、知识的转换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习惯能使孩子终身受益。

许多父母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孩子总缠着你讲故事,却并不愿意亲自“阅读”书中的故事。这时,父母千万别急于把书本“丢”给孩子,而是应感到庆幸!孩子已经在书海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了!因为,听、说、读、写是语言智能发展的必然进程,阅读正是从父母生动、形象地为孩子讲故事开始。

活泼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在读者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的画面,甚至会在阅读之中进入角色、感同身受。文字的神奇魅力也赋予亲子阅读更多地趣味性,你可以好好利用书本,和孩子一起玩出很多花样哦!

虽然每个孩子都有个性上的差异,有的爱表现,有的就比较害羞。但家庭环境中的故事表演,可以让孩子在松弛的状态下体验表演的乐趣,并且爸爸妈妈的参与表演也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参与积极性,是“活泼阅读”的首选形式。

在表演故事之前,爸爸妈妈可以用一本图文并茂的大故事书来吸引孩子,父母声情并茂地朗读是激发孩子表现欲的第一步。孩子们都是善于模仿的小天才,因此父母在表演时,语速要慢,表情要丰富,便于孩子受到故事的气氛感染而进入状态,并且进行自主性地模仿。一旦孩子表现出参与欲望,父母就可以积极地鼓励他加入表演,无论孩子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水平和表现能力如何,父母都应让他担当主角,进而使他爱上表演、爱上阅读。

由于一年级孩子识字不多,他对图书的喜爱程度深受成人的影响,因此父母在给孩子读书表演时,一定要全神贯注、声情并茂、自然轻松地读,这样孩子才会受到感染。

投其所好。

一位学者,家里虽有好几面墙的书,但却正为孩子不爱看书而烦恼着!结果发现,她家的茫茫书海之中,竟然没有一本是属于孩子的。而为孩子购置的一大堆的识字卡片和儿童唐诗绘本,由于学者朋友工作繁忙也无暇为孩子讲,只是请家中保姆代为讲述……这样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说,绝非良好的阅读环境。主动,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为孩子选择书籍和绘本,一定要投其所好,甚至可以挑选孩子所喜闻乐见的经典故事,如《西游记》、《哪吒闹海》等。只有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故事,才能激发孩子听、读、看的意愿。少儿期的孩子最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讲述同一个故事或看同一本书。这表明孩子对书籍有着真诚的爱恋,因此,对父母来说,只要孩子愿意,父母就应该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讲。

但有时父母也可以当孩子的听众,当孩子讲故事时,不管故事是多么老,你都要表现出好像第一次听到般的新鲜感,甚至可以一边听、一边好奇地发问。这样的小互动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而且更能让孩子在阅读中得到成就感。如果能经常这样的话,父母会惊奇地发现,孩子已经喜爱上了阅读。

如果孩子的性格内向、羞怯,让他为你讲故事,是很好的锻炼手法。在他讲故事的过程中,父母任何一个反馈,对他来说都是一种鼓励。为孩子选择图书,一定要选择故事情节简单、画面清晰、重点突出的儿童书籍。

分享感受。

采用这种方法还需要有一定的策略,才能引发孩子的兴趣。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都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阅读前,爸爸妈妈可以先摆摆“噱头”,激发孩子听故事的好奇心:“今天,妈妈要给你讲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哦!故事里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白兔,它要跟宝贝做朋友呢!”

阅读中,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一边阅读一边交流各自的感受。例如:“妈妈最讨厌大灰狼了,宝贝呢?”也可以让孩子猜猜,故事书的后一页即将发生什么事了,等孩子多想几个假设之后,把书翻过一面,看看猜对了没有,再继续往下讲。有时,爸爸妈妈也可以跟孩子交流截然相反的意见,激起孩子的好胜心,与此同时,孩子听故事、看书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

阅读后,父母可以留个结尾或将故事的结尾作为新故事的延伸,和孩子一同续编故事。例如:在讲完《小红帽》时,父母将结尾当作故事的开头:“小红帽和外婆被猎人救出后,在外婆家美美的玩了一晚上,第二天,小红帽提着篮子回自己家了。路上,当她穿过那片树林时,突然发现有一只狼宝宝正坐在路边大哭,小红帽上前去问:‘狼宝宝,你为什么哭啊?’狼宝宝答:‘妈妈不见了,呜……’”根据这样一个新的开始,父母可用问题引发孩子的想像:“哎呀,狼宝宝的妈妈不见了,她上哪儿去了呢?这可怎么办呢?”在此,父母要注意到孩子的年龄阶段和语言智能的发展水平,如孩子较小,语言描述上有一定困难,父母则应该协助孩子将故事讲下去,不要用一连串的问题吓坏了孩子。

要选择操作性强的、简单易懂的、有趣味的书,父母边读书边按照书中的情节去诱导后面将要发生什么事。此方法也可发展孩子的想像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手指点读。

手指点读,需要孩子和父母更大的耐心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助益,但它的前提是让孩子拥有一个每日固定的故事时间。每天按时给孩子阅读,就好像吃饭、睡觉那样,会让孩子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产生快乐的期待情绪。每天临睡前的15分钟就是很好的阅读时间,因为此时孩子的情绪已比较稳定,注意力也较为集中,虽然常常一个故事还没讲完,家长已经昏昏欲睡,而孩子却在身边睁大了眼睛问:“妈妈,然后呢?”

刚开始让孩子学习手指点读时,你可能会发现他存在手眼不协调的困难,这时,父母可以先讲到什么地方、用手指点到什么地方,让孩子的眼睛跟着父母的手指移动。随后,父母可以拿起孩子的手,讲到哪儿、指到哪儿。在手指点读时,父母可以故意放慢一些语速,将相关的图片或文字都用重点语气突出一下,这样,下次孩子讲故事时的点读就会很顺利地展开了。

手指点读时,首先要大声地念出书名,读书的速度要让孩子与点读的速度相符。读书的声音要不断地变化,根据情节调整音量、速度和语调。

有问有答。

看了上述的几种方法,也许你会认为只有故事书才适合孩子阅读,事实并非如此。自然科学类的丛书或探险类的画册也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类图书,看这样的图书,用互动提问式的阅读方式最为适合。我们就以《恐龙世界》为例,来说一下互动提问式的阅读。

阅读前,父母可以激发孩子们小脑瓜里的“十万个为什么”,如:恐龙到底有多大?哪些恐龙会吃人?最大的恐龙是什么龙?……让孩子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到书中去进行恐龙探险之旅。

阅读中,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来个小小的知识竞赛,看看谁看书看得仔细、知道得多、回答得快!争论和抢答的过程也是很好的一种阅读氛围,因为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再次阅读或更深入地阅读,从书本上寻找正确答案。求知欲是最直接的阅读契机,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激励孩子在书本中探索、思考,一定会使孩子爱上阅读。

延伸阅读:家教名言。

父母从小帮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他们就能够发挥个人特长、轻松面对未来的挑战。

斯宾塞。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

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一步也跨不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你能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不但造福于他,也惠及他的下一代。

特利斯。

我读书宁肯少些,也要懂得透些。我读了书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后,就闭着眼睛想想:这儿告诉了我一些什么知识呢?弄懂了再读下去。这样读一本懂一本,牢牢记住。要不,马马虎虎地读,读得多,忘得快,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

徐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