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1780100000042

第42章 最伟大的先知——预知(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人们的各种思想、各种观念、各种逻辑、各种语言、各种宗教,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形成了一个网状系统。这个网状系统就像一个漏斗,凡是能够穿过这些网的(那些偏见的网的)信息,才能被你的经验所观察到,否则你看都看不到。”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信息,往往是经过一个偏见的筛网过滤过的。

偏见,人皆有之,世界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爱憎情感和褒贬态度。人们都在不同程度的范围内为自己缩小和减少偏见。正如人们所希望和应该努力做到的,以防范偏见带来的危害。

评价、看待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环境……虽受着第一印象的左右和各种身心状况的影响,但生活中的人们心态、境遇、认知和情绪等都将随事物的发展越来越趋于美好。而狭隘、偏见、自私,挑着沉重的生活担子,一头挑着狭隘,一头挑起自私,行走与沉重而痛苦的人生旅程。偏见常使人误入歧途,通常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和烦恼。

人们之于偏见,像是走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逃离和挣脱,是人们内心的渴望。可是由于情感的因素,偏见在当今社会里,尤其是当爱情、人生、事业、情意与金钱相抗力或混杂的时候,偏见越演越烈,矛盾也频频滋生,甚至,由偏见导致的过激行为更是屡见不鲜。

大多数的真相,往往是人们戴着有色眼镜折射出的假象。把那些对涉及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一般人要么倾向于“盲目乐观”,把所有好事往自己身上揽,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表现出一种典型的“自我效能”,另一种相对应的就是“盲目悲观”,常常大包大揽地将错误归因,坏事都认为是自己搞砸的,表现出一种非常严重的抑郁症倾向。

美国有一些有趣的心理学调查。在伦理道德方面,大多数生意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生意人更道德;90%商务经理对自己的成就评价超过对其普通同事的评价;多数司机——甚至大部分曾因车祸而住院的司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司机驾车更安全且更熟练;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比周围普通人更没有偏见;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比邻居更健康,比保险公司预测的死亡年龄多活十年;许多人认为自己比大多数更不容易产生自我服务偏见……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些调查得出的数字都远远高于平均数。果真如此吗?

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你,你也不完全了解这些人,因此态度立场各不相同,眼中即会印出不同的世界,既然如此,就不该轻易地去论断他人是非对错,当然也不必在意别人的论断。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扣错第一颗扣子,难道不是吗?所以,当强烈地意识到偏见到来时,不妨安静下来,听一听他人的声音,更全面地认识这个大千世界。

如果想活得真实,尽可能地减少偏见,那么,请静下心来,重新审视立场,清楚地进行一次自我认知,当自己站得端正,才能看到一个真正清晰而美好的世界。

癔症:不愿审视自己的人

【德国诗人里尔可说过:“人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人们使用的面孔更多。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拥有好几个面孔。”】

人们常常用“歇斯底里”这个词来形容抓狂发疯的状态。那么,你是否清楚它的真正含义?

歇斯底里即癔症,又常用来形容人情绪激动、举止失常,是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症。多数具有癔症性格特点的人,在精神因素的影响下或不良暗示作用下会突然发病,出现具有鲜明情感色彩的精神障碍或躯体功能障碍。

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情绪外露,表情丰富,喜怒哀乐皆形于色,矫揉造作,易发脾气,喜欢别人同情和怜悯,情绪多变且易受暗示。以自我为中心,好交际和自我表现。对别人要求多,不大考虑别人的利益。思维肤浅,不习惯于逻辑思维。这类人表现得很幼稚,是一种和年龄不相符的幼稚表现。也许他们已经不是青春年少,仍然偏好穿着奇装异服,搭配奇怪,期望引起他人的注意。

他们情绪时而激情澎湃,时而痛哭不已,令人捉摸不定。最初人们会认为那是他们偶尔的失控表现,可慢慢地却发现,那是他们的常态。经常含情脉脉地看着异性,用舞台上出现的形体语言和现实中的相交。人生的每一处都是他们的舞台,并且,执著地爱好这种表演,爱出风头,时时刻刻都想HOLD住全场。

也许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一个熟悉的影子,也许你惊恐地看到了自己内心的影子。不要惊慌,只是一点小状况,癔症。

弗洛伊德指出,癔症是一类心理疾病,起源于心理因素,并通过特定的心理,产生症状,女性多于男性。它的病因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愤怒、惊恐、委屈等精神因素,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以后因联想或重新体验初次发作的情感可再发病,且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

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一书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它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诞生。精神分析学从癔症的研究发端深入到各种神经症的剖析,进而深入到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文学、历史、艺术、宗教、社会等方方面面,进而开启了精神分析的狂潮。

对于癔症,很多人并不了解,还有许多人更是对此嗤之以鼻,认为那只是太过矫情儿“装”出来的一种“病”,进而对癔症病人心存偏见,事实上,癔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就像生活中的感冒一样,是很正常普通的小状况。

“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我现在都是看人文类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自从某女认真地口出此语,随即爆炸式蹿红,成为各个媒体争相报道的另类红人,她的择偶标准为:“必须为清华北大硕士、经济学专业、有国际视野,身高1米76到1米83……”其本尊却是身高1.46米,被网友形容其为“死鱼眼、蒜头鼻、蛤蟆嘴”的姑娘。

以此为例,并无诋毁和轻蔑之意,只是在这个广为人知的实例中挖掘一种心理现象的内核。她的狂妄自大,并不是一时的玩笑和娱乐,在她的心中想象自己具有至高无上的才能、洞察力、价值、知识、身份……在这种念头的驱使下,她的潜意识会刻意改变生活方式来迎合妄想,变得盲目的自信,并完全承认自我臆想世界中的真实性,这正是癔症的一种强烈显示。

在这个网络发达、竞争激烈的年代里,不乏各种作怪之人通过网络一夜爆红,方法和手段远会超越普通的意识范畴想象。排除商业炒作等其他非主观因素,其中大部分则是一种癔症的潜在或表现。

最初,癔症病人被称为“骗子”!人们认为这是一种无耻的骗子行为。有这样一个故事,她是来自乡下的一个妇人,她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无法吞咽,不能进食连喝水也无法做到。为此她已经很多天没有吃喝了,她们请了巫医,也不见好转。她丈夫带着她到各大医院求诊,做了很多检查还是查不出病因。他们求助于医生带他们看专家。神经内科的专家例行给她做了基本的神经科的检查,一切正常。一时间这似乎成了一个小小的传奇。而后,当事者与旁观者自然而然地将这一事情归于超自然的力量。

医生接着要她饮一杯水,她把水含在口里,喉头无法吞咽,最后水都被吐了出来。后来医生想了个办法,重新从外面拿进来一个药瓶子,从瓶子里倒出半杯水,对她说,这里有一种最新的药物能够治好她的病,已经有很多病人都通过服食此药而痊愈,只要她把这些药喝完,病立马会好。并且强调说,这是最好的医院,其他医院就没有必要再去看了,如果不服药,任何人都救不了她。而后,这个女人神奇地将水吞咽下去,最后他们拿回了几包很便宜的药,她的病情很快完全转好。对于医生提供的帮助她十分感激,很多人都称这医生是神医,可真相是什么?医生给她服下的水只不过是普通的注射葡萄糖水而已,并不是什么新的神奇的药物。

这正是癔症的一种表现。人们会觉得这女人的情绪显得做作,其实,这些源于她们对于表达情绪的一种强烈的焦虑和冲突。她通过夸大自己的情绪来克服焦虑,使得自己和别人信服,这也让别人感觉他们并不是当真的,当他们觉得不安全的时候,他们可以撤回或者减轻自己所说的话,因此情绪表达因为冲突和焦虑受到了阻碍,最终,潜意识说服了身体,并使身体作出应激反应。医生这一杯水解决的,其实是一种心理病症。

癔症、心理病,这些听上去邪乎的词汇会叫人发慌。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加,现代人似乎越来越易被各种精神疾病困扰。所以,不仅仅要保护好躯体上的健康,更要保证好精神上的愉悦。

由于癔症的诸多躯体化表现,使得人们常常不能意识到它的发生,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在出现一些没有病因可循的“怪病”时应予以正视,并重视,但无需过分担忧,因为它不是什么疑难杂症。

据心理研究者研究分析,强迫人格是过分地使用其左脑的后果,而癔症人格则是过分地使用右脑,放大主观思维。他们的认知风格是印象主义的和想象的。他们大多凭借感觉、直觉和印象来判断事物,而忽视了对客观存在的理性判断。他们经常会说“我感觉就是这样的”“依我来看肯定就是这样的”,而且你会惊讶于他们的超感知觉的敏锐洞察。

弗洛伊德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口欲期固着。癔症特质的人有很强的食欲,他们强烈需要口部满足。他们极度渴望获得关注、爱与亲密。

当他们在人面前感觉自卑的时候,他们会使自己成为众人的焦点。在潜意识里面非常害怕的时候,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会对外显得很勇敢无畏。可能会惊声尖叫地去看恐怖片,也会乐于帮助流浪者,以此来照顾自己内在的恐惧。而这种具有保护意识的反恐惧的行为是癔症的一个重要行为特征。

德国诗人里尔可说过:“人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人们使用的面孔更多。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拥有好几个面孔。”

癔症者有时候也会突然失去对自己往事的全部记忆,对自己原来的身份不能识别,以另一种新的身份进行日常社会活动,类似于人格分裂,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明显不同的人格,各有其记忆、爱好和行为方式,完全独立,交替出现,互不联系。在某一时刻只是显示其中一种人格,此时意识不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

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身边的某某朋友在经历了一些重大事情之后,会觉得这个人忽然变了,虽然还是原来的模样,但是除了样貌之外整个人的性格、气场、脾气秉性都改变了,就像是被注入了另外一个灵魂。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这种人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可突然转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继人格的方式行事。这时,个体对过去的身份完全遗忘,仿佛从心理上另换了一个人。从一种人格到另一种人格的转化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当后继的人格开始“掌权”时,原先的主体人格是意识不到的,并忘却已发生过的事情。

那么,当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处于亚健康水平的时候,比如,明显感到情感强烈而不稳定,易感情用事,情感幼稚时,不要焦虑,更不要疑虑自己得了什么怪病,远离一切不靠谱的想法,因为癔症并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病,它仅仅是一场精神上的伤风感冒,只需在生活与工作中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防患于未然。还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自己,如提高自身修养、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调整情绪。

用健康的方法放松心灵,慢慢寻回自己平和的心境,如此一来,烦恼一去无踪。竞争喧嚣的年代,该学会放松下来,停一停,静一静。当沮丧失落对生活失望的时候,为自己画一个浅浅的休止符。放松下来,自制一个“精神良方”。

要知道,地球是圆的,没有人会一直站在倒霉的那一点上,天空终会来临,明天总会到来。

一静解千愁,一静解烦忧,一切都会过去!

标签效应:贴了醋标签的

酱油会变酸吗?

【我们要学会为每一天都贴上一个积极的标签,并学会在压力较大的时候解脱自我,从而成为想要真正成为的幸福的自己。】

贴了醋标签的酱油会变酸吗?

这怎么可能!

你当然以为这是个无稽之谈,可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却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有发生。其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深刻的心理学知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是皮格马利翁的首创,他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的国王,他非常爱慕自己雕刻的一尊少女的雕像,他的热烈期望竟然使雕像成了活人,还娶了她做老婆。因此,“标签效应”的含义就很简单:你给自己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通俗地理解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心理暗示能使人把面粉当药剂治好了病,也能使人把药水当毒液喝送了命。无论我们承认与否,自我暗示都会发生作用。一般认为悲伤才会流泪,事实上流泪也会使人变得悲伤,这的确是一个让我们出乎意料的论调。不论你相信与否,标签效用都在事实上发挥着不可思议的作用。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而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曾做如下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作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标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试则没有用标签法。后来再次要求他们作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过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被标签为“不慈善的”比那些没有标签的捐献更少。仅仅是一个标签,却给人们的行为导入差异极大的行为结果,不难看出标签效用的强力效应。

“标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无论是“好”是“坏”,人往往会通过自己的认知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为自己贴上一个或者多个标签,温柔的、积极乐观的、理性的、感性的,通过如此“贴标签”而下定义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显示的方向发展,我们万万不可忽视这种作用。

同样的道理,如果贴的标签不是正面的、积极的,那么被贴标签的人就可能朝与所贴标签内容相反的方向行动。也许有些人一时间很难接受“标签效应”的神奇作用,坚持认为人生和命运完全都由自己掌控,但是无论承认与否,标签效应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影响巨大。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名记者在建筑区进行采访。当他走进建筑区时,看到一名年轻人正在砌砖。他便走向前去问他:“先生,你在做什么呢?”

“废话,你说你看到了还问?!我这不是在砌墙么。在这大太阳底下干活,真是闹心!”说着,吐了一口痰在地上。

记者不再打扰他,走到另一处。他又碰到一名正在砌砖的年轻人。

“先生,你在做什么啊?”

“噢,我在建房子,这是一个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