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前者,即使公司能够长久存在并且不会开除他,他也难以有升迁的机会,因为一个缺乏上进心、没有进取精神的人是难以获得成功的。而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路径依赖”的心理,比如习惯于点同一家餐馆的同一种外卖,总是喝同一种口味的饮料,或者老是穿同一个品牌的衣服。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敢去尝试改变现状,即使自己对现状已经厌倦。仔细想想,在职场中我们是不是经常抱怨公司、抱怨工作、抱怨同事,可是,抱怨之后却又不采取实际行动打破这令自己痛苦不堪的现状。此时我们需要的就是,要么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努力培养起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要么就是理智地跳一次槽,在新的岗位上去发掘自己的闪光点。有时候,换一个环境,就能够改善自己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心情,也许在这里,我们就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和成功的滋味。
而对于后者,跳槽似乎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也许只是某一天不想再在那家公司上班了就草率地提出了辞呈。这样的人,由于缺乏恒心毅力和足够的理智,又没有建立起对自己工作于其中的公司的认同和热爱,自然也是难以获得成功的机会的。在人事部主管的眼中,在从事工作的第一个5年内就跳槽的人,即使被招聘进公司也只能作为新手来用;一份工作坚持了5~6年的人再跳槽,才可以作为有充分工作经验的员工放心大胆地交给他工作任务;要是坚持了8~9年再跳槽,那么一般在新公司经历半年左右的观察期后就可以升职做主管了。也就是说,一味地跳槽,并不一定能够为自己的成功增加筹码,相反还有可能使自己的竞争力贬值。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跳槽是一把双刃剑,时机成熟了、选择正确了,跳槽就能帮助我们取得成功,而时候不对、考虑得又不够周全的话,跳槽就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在决定跳槽时有没有足够的理智。在跳槽之前,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对于目前的这份工作我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这些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只是我自己的偏见还是公司本身有问题;要是现在跳槽自己是否会有难以承受的生活压力,对于新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我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去应对;这次跳槽是不是符合我的职业规划,是否有助于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等等。先想清楚这些问题,再来决定是否跳槽,对我们职场生涯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好处。
要想跳槽成功,我们不仅需要有打破现状的勇气和人往高处走的上进心,还要有足够的理智去尽量客观公正地权衡利弊。不管怎样,理智地跳一次槽都将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一片新的天地,有新的高山等着我们去攀登,有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去面对。
充实的人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尝试,把握住机会,取得新的成就,获得更多的胜利。
■
跳槽的雷区
(1)合同约定了服务期限的,不能贸然提出辞职。
(2)不可违反与原用人单位签订的有关竞业禁止的规定。
(3)不可泄露所知悉的原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4)劳动者在未正式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之前,不应与新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否则该合同会因为建立双重劳动关系而无效,而自己和新用人单位还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可以与新用人单位签订另一份协议书,约定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新单位会履行对劳动者的承诺,包括聘用该劳动者工资待遇、职位、工作期限等内容。
第120件事
■
必要的时候,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不”
生活中有太多无奈的事。有时候,父母会强迫我们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比如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有时候,朋友会勉强我们做一些内心不愿意的事情,比如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自己的原则来帮他们某个忙;有时候,老板也会迫使我们做很多令我们无奈的事情,比如周末放弃陪在家人身边的时间去公司加班。大多数人都学会了接受,无条件地、不做任何选择地接受。谁是你生命中最难以拒绝的人,家人、朋友还是你的上司?当他们提出各种各样要求的时候,你是不是宁愿委屈自己,宁愿让自己身心疲累,也要满足他们的要求?可是,生活说到底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爱的对象除了他人,还有自己。每个人都有获得幸福的权利,你也有,当某些人已经成为你获得幸福的严重障碍时,不妨改变一直以来全盘接受的做法,学会说一个字“不”。
从小到大父母老师都教育我们要热情善良、乐于助人、舍己为人,还要学会服从、学会接受、学会忍耐。是的,这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但是它们不该成为我们丢失自我以及失去幸福的原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和底线,一个人云亦云、别人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人,真的很难体会到成功的滋味,因为他总是在为别人的事情忙碌,总是因为别人的选择而改变自己前进的方向。对那些最难以拒绝的人说“不”,不是要你变得自私自利或者斤斤计较,只是希望你能让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你依旧是那个热情善良、舍己为人的人。
其实,学会对最难以拒绝的人说不,也是要我们学会如何对生活说不,这其中需要我们的勇气和智慧。那些关于金钱、权利、地位的诱惑,那些违背真实、善良、美丽的人事物,都应该受到我们的拒绝。我们要的只是一段由自己来定义的生活,多多加以保留的应该是生命中的美好。
我们要享受生命的赐予,也要学会拒绝生活的附加,从肩膀上卸下那些多余的东西,让自己在生命的旅途中,可以抬起头来,享受蓝天、享受原野、享受最自在的呼吸。学会说不,学会自己做主自己的人生。
■
拒绝也需要艺术
一般人都不太好意思拒绝别人,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为了避免多余的困扰,对一些不合理或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有必要拒绝,但怎样既不伤害对方自尊心又能达到拒绝的目的呢?当对方提出请求后,不必当场拒绝,你可以说:“让我再考虑一下,明天答复你。”这样,既使你赢得了考虑如何答复的时间,也会使对方认为你是很认真对待这个请求的。以下有几个事例可以给大家以启发。
(1)某单位一名职工找到上级要求调换工种。领导心里明白调不了,但他没有马上回答说“不可能”。而是说:“这个问题涉及好几个人,我个人决定不了。我把你的要求带上去,让厂部讨论一下,过几天答复你,好吗?”
这样回答可让对方明白:调工种不是件简单的事,存在着两种可能,使对方思想有所准备,这比当场回绝效果要好得多。
(2)一家汽车公司的销售主管在跟一个大买主谈生意时,这位买主突然要求看该汽车公司的成本分析数字,但这些数据是公司的绝密资料,是不能给外人看的。可如果不给这位大买主看,势必会影响两家和气,甚至会失掉这笔生意。
这位销售主管并没有说“不,这不可能”之类的话,但他的话中婉转地说出了“不”。“这个……好吧,下次有机会我给你带来吧。”知趣的买主听过后便不会再来纠缠他了。
(3)某位作家接到老朋友打来的电话,邀请他到某大学演讲,作家如此答复:“我非常高兴你能想到我,我将查看一下我的日程安排,我会回电话给你的”
这样,即使作家表示不能到场的话,他也就有了充裕时间去化解某些可能的内疚感,并使对方轻松、自在地接受。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对方提出的要求并不是不合理,但因条件的限制无法予以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拒绝的言辞可采用“先承后转”的形式,使其精神上得到一些宽慰,以减少因遭拒绝而产生的不愉快。
(4)李刚和王静是大学同学,李刚这几年做生意虽说挣了些钱,但也有不少的外债。毕业后两人一直没有来往。一天,王静突然向李刚提出借钱的请求,李刚很犯难,借吧,怕担风险;不借吧,同学一场,又不好拒绝。思忖再三,最后李刚说:“你在困难时找到我,是信任我、瞧得起我,但不巧的是我刚刚买了房子,手头一时没有积蓄,你先等几天,等我过几天账结回来,一定借给你。”
有的时候对方可能会因急于事成而相求,但是你确实又没有时间、没有办法帮助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对方的实际情况和他当时的心情,一定要避免使对方恼羞成怒,以免造成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