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再一次见面了。他们一起谈工人运动,一起讨论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并合作出版了《神圣家族》一书。在书中,他们阐明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的思想。
在以后的工作中,恩格斯成为了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二人以不朽的学说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篇章。
共产主义者同盟
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从而使无产阶级日趋贫困,并出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1825年,英国爆发了世界上首次经济危机。资本家为了摆脱危机,便关闭企业,解雇工人,工人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工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同资本家展开了坚决斗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两次爆发工人起义。1836—1858年,英国掀起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这些斗争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开始觉醒,并登上了历史舞台。
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接着,在伦敦、巴黎、哥本哈根、科伦、汉堡、爱北斐特、基尔、莱比锡等地相继成立了分支机构。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成立,为促进各国社会主义者的密切联系、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作出了贡献。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同各国工人组织的交往过程中,十分重视伦敦的正义者同盟。这个组织是由工人、手工业者和少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国际性工人组织。清除魏特林主义、蒲鲁东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等各个流派错误思想对同盟的影响,是改造同盟、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针锋相对地指出,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必须首先夺取政权;在阶级社会中,对抗性的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下,正义者同盟的成员们逐渐放弃了魏特林主义和蒲鲁东主义,认清了它们的危害,开始信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们一致要求改组正义者同盟,并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该同盟。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秘密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恩格斯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决定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时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代替正义者同盟的“人人皆兄弟”的口号。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国际无产阶级组织。
在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共产主义者同盟需要一个正确的纲领来指导。恩格斯曾经先后起草了两个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二者都是以问答体的形式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讨论了现实斗争中一些重要问题。但在恩格斯看来,那也只不过是纲领的草案。1847年11月,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面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并在激烈的争论中批判了各种错误的观点,统一了大会的思想,最后他们受委托为同盟写出一个战斗的共产主义的宣言,这就是后来流传世界各国,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方向的《共产党宣言》。正如列宁所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并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有引言和正文四章。引言勾画了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图景,描述了共产党人成长的进程,以及发表《共产党宣言》的目的。
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着重论述了阶级斗争的学说。本章指出,自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然后,论述各个历史时代阶级斗争的状况,说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提出一个原理:“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要发展为夺取政权的政治斗争,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最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本章还详细分析了资产阶级产生、发展的过程。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发展和它的伟大历史使命,说明它是现代社会中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阶级,只有它才能团结和领导广大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解放全人类,最终解放无产阶级自己。
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说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规定了党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它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党的任务是“使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尽可能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采取措施逐步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逐步消灭城乡的对立、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第二章里,马克思、恩格斯还就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解决所有制、变革全部生产方式问题提出了十条具体措施,同时指出:“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
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揭露和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非科学的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深刻分析了这些思潮的社会阶级根源与其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从而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同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被资产阶级打败了的英、法封建贵族,也打出“社会主义”旗号,而这种“封建的社会主义”其实质则是梦想复辟封建制度。“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断分化、破产的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所鼓吹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要恢复中世纪的小手工业和小农经济。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就是代表德国小市民利益的德国著作家们所贩卖的“社会主义”,他们既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又反对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起着一箭双雕的作用。以上这些,统统被马克思、恩格斯归结为“反动的社会主义”。
所谓“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则是资产阶级中想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从而维持生存的一些人的理论。他们鼓吹改良,企图使工人阶级放弃政治斗争。
至于“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则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映。他们虽然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并对之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而且也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但他们并不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而是幻想通过“示范”作用,甚至使上层人物“发善心”等去实现其理想社会,而拒绝一切革命斗争。因此他们的主张具有纯粹空想的性质。
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阐明了共产党的基本策略思想。“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共产党人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但是“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决不放弃对错误思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这些策略原则要求党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必须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当前斗争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在斗争中既要联合其他革命党派,支持一切革命运动,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阶级意识。
《共产党宣言》在结束时,提出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战斗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还附有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期所写的七篇序言,这些序言或是重申了《共产党宣言》的性质,回顾了《共产党宣言》同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或是精辟地论述了贯穿本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或是根据无产阶级运动的实践经验作出一些重要的补充和修改。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资本论》
《资本论》是马克思生平最主要的著作,这部传世之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文献。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直到马克思逝世为止,他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这部伟大作品的写作。
为了写这本《资本论》,马克思广泛阅读有关的文献和资料,做了大量的摘录、笔记,还深入研究了许许多多知名和不知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研究工作十分繁重。仅仅在1857年10月到1858年5月写出的手稿,也就是后来的《资本论》第一卷的最初草稿就是六七十万字。而现在我们见到的马克思在各个时期写的经济学手稿,字数大概要以千万计。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最明显地体现在《资本论》的研究、写作和出版、翻译、修订、编辑、整理等一系列无比浩繁的工作当中。恩格斯在相当长的时期从理论上、物质上和精神上给马克思以全力的、无私的支援。只有恩格斯才最了解这部著作对科学的发展,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将会起多大作用,恩格斯是马克思在探讨复杂的经济问题时当之无愧最权威的顾问。
恩格斯不仅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理论素养,而且他还直接经营工商企业,具有丰富的经济知识,经常向马克思提供有关经济过程的实际资料。他们两人互相探讨《资本论》中各种问题的通信就有近百万字。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几十年间,经常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还受到过家庭变故的沉重打击,恩格斯则始终如一地给他以巨大的援助和鼓励,使马克思终能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工作。马克思后来在一次信中对恩格斯说:“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
恩格斯不仅参加了《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的准备工作,后来又陆续整理出版了第二卷和第三卷,并参与修订、翻译等等。这部著作不仅卷帙浩繁,而且内容十分复杂,完全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工作。正如列宁后来所作的评价:“这两卷《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著作。”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巨著,它所研究的主要对象可以用马克思在此书初版序言中的话来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就是说,《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资本论》的创作目的就是要阐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于1867年出版,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商品和货币,第二章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三章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第四章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第五章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进一步研究,第六章是资本的积累过程。1873年经马克思修订后出版的德文第二版,调整了原先的篇章结构,把章改为篇,把工资问题从第五章中划分出来独立成篇,总共为七篇;把原先的节改为章,共25章。此外,现行的第一卷还收进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写的七篇序言与跋,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阶级性和方法等问题,也是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文献。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后,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病逝,使他未能最终完成这部巨著的续写和修订工作,因此《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整理工作就完全落在了恩格斯的肩上。恩格斯没有辜负亡友的嘱托和世界无产阶级的期望,前后花了将近12年的时间,付出了大量的艰辛劳动,终于在1885年7月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在1894年12月,也就是他逝世前五个多月,《资本论》第三卷出版。
巴黎公社
1871年3月18日,法国首都巴黎的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在革命后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英勇尝试,它是19世纪中期法国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不可调和的产物,它第一次给了资本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巴黎公社的出现,标志着当时的资本主义全面走向衰落。
路易·波拿巴于1852年建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到60年代后期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加剧。波拿巴政府为转移国内视线,巩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统治,同时企图阻止德意志统一,防止出现一个新的强大的德国,便于1870年7月19日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然而,法军在战争中惨败,9月2日,在色当战败的路易·波拿巴率军向普鲁士投降。巴黎人民愤怒了,9月4日发动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由特罗胥将军为首组成的“国防政府”执掌政权。“国防政府”也是一个无能政府,它奉行对内镇压、对外投降的政策。9月18日,德军包围巴黎,“国防政府”不战而降。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称帝,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1月17日,梯也尔出任法国政府首脑,继续执行特罗胥政府的内外政策。1月28日,法德两国签订停战协定:在巴黎的法国军队,除一个师外,其余全部自动解除武装成为战俘。2月26日,梯也尔与俾斯麦签订了预备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大片领土,三年内赔款50亿法郎。
1871年3月1日,德军入侵巴黎。梯也尔政府的丧权辱国政策令巴黎人民大失所望。从普法战争开始,巴黎劳动群众备受民族屈辱,饱受饥饿与失业的痛苦。巴黎群众最初对9月4日的革命充满幻想,表示支持“国防政府”,挽救祖国危亡。然而,随着资产阶级政权日益暴露其反动实质,劳动群众逐渐认识到必须推翻政府,建立自己的政权。10月底之后,群众要求建立公社的呼声进一步高涨。
1871年3月15日,国民自卫军选出了中央委员会,成为领导群众的组织。梯也尔政府签订和约后加紧准备内战,不断向巴黎增兵。3月18日清晨,梯也尔政府出动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企图夺取巴黎国民自卫军的417门大炮,逮捕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成员,从而引燃了巴黎武装起义的导火索。当晚,国民自卫军就控制所有政府机关,梯也尔政府成员及其军队、警察和官吏仓皇逃出凡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