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是对全局问题的筹划,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为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它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又是企业制订企业规划的基础。经营战略是研究企业全局的指导纲领,它所反映的是有关企业全局性问题的重大决策。但是也要注意,全局是由所有局部构成,当某些局部的成败对全局具有决定性影响时,这些局部问题就具有战略的性质。研究经营战略要跳出眼前和局部的利益圈子,考虑长期的和全局的利益。经营战略相对稳定,只有在企业的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才会引起战略的转换。
(第一节)企业经营活动的构成。
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一起构成了一个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因此,当我们分析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时,实际上就是要考虑这个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两个方面的选择。
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范畴。
只有对每一项经营活动都有很明确的界定,企业才能清楚自己的经营行为,才可以对经营战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可能将各种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经营活动属于生产经营的范畴,而什么样的经营活动又属于资本经营的范畴呢?
生产经营就是企业通过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而实现增值的经营行为。这种经营活动的核心是产品的交易。正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产品是活动的中心和载体,所以生产经营活动就涉及一个个很具体的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有一定的现实产品作为基础。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了企业以及社会的所有新增价值,因此,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拥有了强大的生产和销售作为基本的保证,企业才可以谈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才可以找到与其他企业进行竞争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才可以有明确的投资方向和经营方向。否则的话,一切经营活动都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成了人们所说的“泡沫经济”了。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生产经营都是最基础的,绝对不能忽视。
资本经营是一项新生事物,产生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所谓的资本经营,就是指通过买卖资产与买卖企业而获利的经营行为。与生产经营相比,其核心是资产及企业的交易。资本经营内容主要包括资本管理、资本循环、资本生产的有机统一,资本的流动,股票市场以及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等。之所以将买卖企业与买卖资产并列,是因为资产的买卖往往是指一个企业部分资产的买卖,而企业的买卖则是一个企业全部资产的买卖。这两者反映了不同层次的资本经营行为,但从实质来说没有太大差异,都涉及了资产在资本市场上的买卖。
从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内在规律性,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存在都需要一定的市场条件作为保证,一个需要健全的产品市场,另一个则需要健全的资本市场。因此,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活动才能既包括生产经营,又包括资本经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产品市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逐步建立起来,在这种大趋势下,企业的经营活动也开始由过去单一的经营产品向经营资本的方向进行转变和突破。也就是说,现在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仅要继续重视生产经营,同时要更加重视资本经营。这种转变是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他们必须准确地分析自身所面对的情况,作出合理的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选择。
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
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是企业密不可分的两种经营行为。
1.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联系。
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联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生产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存在基础。一个人之所以能卖出他所拥有的资产或者企业,是因为他所卖出的资产与企业能帮助他创造利润。一个人之所以要买别人的资产或者企业,是因为他所要买的资产或者企业能够给他带来利润。然而,资产与企业要能够带来利润,那就必须将这些资产与企业投入生产之中,也就是进行生产经营,因为生产经营才能创造财富,才是利润的源泉。因此,生产经营是资本经营存在的基础。离开了生产经营的资本经营,只是资本炒作,只会产生泡沫。
②资本经营是生产经营扩张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经营虽然是资本经营的基础,但是生产经营同样离不开资本经营。离开了资本经营,生产经营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就无法转化为有形资产,不可能有效地按生产经营的要求实现资产重组,无法按照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保证自身资产的高效使用等等。总之,离开了资本经营,生产经营就不可能扩张与保持高效益地发展。
③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是不能割裂的,更不能用一个代替另一个。但是在实际中,一些企业仅仅进行单一的生产经营,过度强调生产经营对于企业的作用;而另一些企业则过度强调资本经营的贡献,进行单一的资本经营。
2.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分裂的问题。
对于那些过度强调生产经营、忽视资本经营的企业来说,他们往往会把资本经营看成为“歪门邪道”,从而约束了生产经营的高效益扩张,这样的企业一般都做不大。
在这种重生产经营、轻资本经营的经营理念下,企业往往会遇到很多发展的障碍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企业资本的放大、无形资产资本化以及资本结构调整无法充分实现。企业完全依靠生产来发展企业,而忽略在现有生产基础上实现资本的放大和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这种发展是有限的,不能最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只能延缓企业发展速度和改制进程。
②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资本成本。任何一个企业都将面临外部资金的使用问题,这时权衡各种资金的资本成本变得相当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融资的成本。如果企业完全以生产为导向,忽略资本的经营,遇到好的生产项目就上马,不考虑资本成本,很可能在生产中带来的收益不足以弥补资本经营不善所带来的损失。
③只重视生产经营的指标而忽视对于资本保值增值的考虑,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不断增加,但是作为资本的回报和获利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阻碍了人们对于资产和企业的进一步买卖,企业必将遇到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困难。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资本经营的配合,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资金方面的限制,即使可以扩张,也是非常低效的。很多民营企业都是从基本的生产性行业起家的,都具有生产经营方面的优势。然而他们并不懂得如何进行资本的运作,也不选择将自己的企业或者资产投入资本市场中进行买卖。在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企业陷入了停滞状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忽视资本经营的小的生产企业就只能专注于某一个小的生产领域,满足有限的市场范围,成为一些大型企业的制造商,而无法成长为一个大型的企业或者企业集团。
有的企业过分强调资本经营、忽视生产经营,把资本经营误解为“空手道”,将经营重点放在企业的并购、股权或资产的置换、资产重组、项目融资等一系列的资本市场运作上,而缺少生产经营基础。这些企业误认为资本经营本身是可以创造财富的,把资本经营看成是企业的唯一经营活动,想仅仅依靠资本市场运作而获利。
他们确实可以通过一次两次的资本运作而获利,但是却很少可以在资本市场中长期盈利。对于真正意义上的资本经营活动,尤其是对购买企业与资产的企业来说,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并购目标企业时能否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其资产,而在于是否拥有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拥有这些优势,即便按较高的价格收购了目标企业的资产,并购后的营运也能获得成功;但是如果缺乏这些优势,即便无偿获得了目标企业的资产,并购后的运营也可能失败,历史上并不缺少这样的事例。
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中尝到了一点甜头,就盲目地认为资本经营要比生产经营容易获利而且收益高,于是将经营重点完全转移到资本经营上,变成了完全的投机行为。实践证明,这些企业即使可以红极一时,但如果没有生产经营作为基础,也很难成为一个大型的企业或企业集团而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之所以存在,就因为它们有各自不同的优势,有的企业表现为资本经营优势,而有的企业表现为产业的优势。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种经营模式都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这时就出现了将这两种优势有效组合的趋势,即资本与产业需要进行整合。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由于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过程中受到某些限制,使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结合变得困难。而两种经营的分离,也使得这些企业在实际的经营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只有将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进行整合,企业的经营才能取得成功。在进行资本与产业的经营时,产业性企业需要利用自身生产经营优势为资本寻找回报的新增长点,运用资本优势为自己再造更高的经营优势,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实现技术创新、规模创新和市场扩张,从而提升产业性企业的档次,使产业性企业实现升级换代,但资本一般不去经营产业性企业,而是只追求资本的回报,因而即使在资本从产权上已完全控股产业性企业的条件下,资本经营企业也一般不派人担任产业性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而是只实施监督。产业性企业的经营活动,基本上还是由从事经营的人力资本来完成的。
可以说资本经营与产业经营整合的过程是一种优势互补的整合,资本与产业实现了双赢。
资本经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生产经营来说,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无疑是关键因素,那么对于资本经营来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列举两个主要问题。
1.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战略投资者入主上市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整合产业的资金,然后利用自身的优势,提升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因此,资本经营会达到以下效果:企业达到整合产业的目的,控制更多的资源,获得很高的资本回报;被收购的上市公司,获得了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的整合,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整个公司的销售收入、利润等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国家通过转让国有股权,既获得了现金收入,又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持有上市公司股权的那些中小股民也因为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和股价的升高而大获其利;由于战略投资者的介入,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又开始营运起来,很多下岗的职工又重新获得了工作,退休职工也有了退休金的保障,整个社会的就业和福利得到提升。
总之,对于战略投资者而言,资本经营的效果会在各个相关的利益群体中得到体现。如果企业入主上市公司后,取得了上市公司的利润大幅增加、股民的收益提高、社会就业的机会增加等等一系列良好的效果,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战略投资者,它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2.大股东和“一股独大”问题。
在上市公司内部,由于股权的分散和信息的不对称,大股东往往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不仅可以控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还可以操纵整个公司的经营活动,大股东的行为已经成为决定整个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
大股东可以使上市公司走下坡路,也可以使上市公司向健康、业绩良好的方向发展。很多人把上市公司出现的类似于坐庄、圈钱、关联交易的问题都推到了大股东身上,开始对于“一股独大”的问题产生质疑和讨论。不可否认很多坐庄、圈钱、关联交易的行为是大股东所为,但不能因此就说这些行为是“一股独大”的必然结果,并由此来反对大股东和“一股独大”的存在。
关于股权的集中和分散与公司运作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股权的相对集中,有利于发挥大股东在公司运作中的核心作用,当公司面对风险和重大决策的时候,可以马上做出应对;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股权的集中容易造成大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尤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大股东会误导小股东的投资行为。在几乎所有国家的经营良好的上市公司中,既有“一股独大”的企业,也有股权分散的企业。因此说,是否是“一股独大”并不是决定一个企业或者上市公司资本运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果“一股独大”的方式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我们就要肯定大股东的存在。
最初,“一股独大”的问题是针对国企上市公司提出的。当时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上市以后,国有股份占有主导地位,公司的治理结构没有因为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而得到改善,产权制度仍然不明晰。结果,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在上市几年后业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大幅度下降,甚至有的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人们渐渐地意识到,这些现象是与“一股独大”直接相关的,是国有企业本身固有的所有者缺位造成的,由此,要求改变“一股独大”状况的呼声逐渐高涨起来。
这个时候,民营企业作为一个新的投资主体进入了资本市场,开始了对某些上市公司收购、控股的活动,并最终成为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这时,有些人就开始不假思索地将国企上市公司中出现的“一股独大”问题转移到民营企业头上,认为民营企业作为大股东也会带来上述所有的恶果。实际上,目前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权基础、制度环境、公司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本等各个方面都是存在较大差别的,因此表面上看都是“一股独大”。但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可能是大相径庭的。民企作为大股东,给上市公司带来了更加清晰的产权制度,引进了更加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些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因此我们应该接受这些民营企业对于上市公司的控股行为。
一个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否合理,关键不在于是否是“一股独大”,而应该看这种股权结构的产权是否明晰,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第二节)
企业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