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懂管理就当不好经理
1784300000031

第31章 企业信息管理(3)

决策分析法旨在确定支持组织机构的规划、控制和其他管理决策所需的针对目标的信息。先从被研究的企业组织的较高层次的目标开始研究,然后按照需要,逐级通过组织的各层次重复进行类似研究。采用决策分析法有以下七个步骤:

①确定问题领域;

②确定企业的具体任务;

③确定信息分析的重要方面;

④确定有关关键成果适用的领域范围;

⑤确定每个目标所需要的决策;

⑥具体说明每一个决策的信息需求;

⑦确定能够提供所需结果的具体办法。

输出分析法。

输出分析法的目的是对信息系统的输出(书面的、正式的或口头报告)进行分析,以寻求问题领域的线索,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输出分析一般包括事务处理和信息系统报告。采用输出分析法有以下五个步骤:

①确定问题领域;

②了解输出详情和信息范围;

③对照状况或需求以及使用者所期望的信息范围,弄清楚输出的详情和信息范围;

④做出提供的信息与所需要的信息不相适应的结论;

⑤研究具体措施,提供满意结果。

过程分析法。

过程分析法旨在以演变的方式产生更有效果和效率的事务处理系统和业务控制信息系统。它不仅仅限于所要求的输出,还涉及信息的输入、文档以及转换过程。利用过程分析,就要借助企业结构图、业务流程图等分析工具,将企业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图解式地分解并表示出输入、流动、文档或处理以及输出,标出接口,确定问题领域的位置,决定进行改进的优先次序,制订具体措施改进整个系统的工作能力。过程分析法的步骤包括以下六个:

①确定问题领域;

②借助于有效的分析工具和适用的技术设计相关系统;

③确定出具体问题;

④重新设计系统,确定解决方案;

⑤建立改进的优先次序;

⑥确定能提供所需结果的具体办法。

(第四节)

企业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对信息进行处理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基本类型。

信息系统的基本类型有以下三个:

①独立的信息系统,即有自己的文件,是为了满足诸如人事管理这样的特定领域而设计的。

②综合的信息系统,即利用一个资源共享的数据库来达到综合的目的。例如工资系统要求在正常情况下能从人力资源系统和会计系统中找到数据。

③成批处理的信息系统,将事务和数据分批处理或者产生报表。例如银行先将大量的支票编码,然后在一天结束时将所有支票分批、排序并进行处理。

信息系统的质量标准。

一个信息系统的质量取决于能否在恰当的时间给合适的人以合适的信息,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战术。

在战术这一层次上,信息系统要为经理们提供逐年的经营情况和预算。

2.战略。

在战略这一层次上,信息系统要为经理们提供一次性报告以及发展趋势分析。

3.事务。

信息系统要明确划分事务人员的事务处理部分。比如,在一个收账系统中,一个负责检查发票数据录入的操作员只关心作为一个控制值来处理的发票总数是否与实际的计数相符合。

4.操作。

信息系统要使操作人员明白完成这些任务可能要花费的时间。这些任务从本质上说是短期的,对他们的要求是提供性能报告和直接操作反馈所要求的报告。

信息服务人员的责任。

信息系统需要一大批服务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的责任各不相同。

1.主程序员。

为了促进程序开发的层次模块化,在具有两个或更多的程序员的组里要任命一个主程序员。主程序员对所开发的程序负主要责任。主程序员用多种方式验证程序模块,还要承保作业控制和驱动程序设计及监督从属程序模块的开发。

2.系统程序员。

系统程序员从事综合的软件工作。计算机通常附带厂商提供的系统软件。这个系统软件是计算机工作的基础,其中包括操作系统、I/O调度程序(输入/输出调度程序)、使用硬件的记账系统和分类程序等软件模块。系统程序员安装各种各样的软件模块,并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软件。厂商以“软件更新”的形式定期地为顾客提供高性能的各种模块。系统程序员的职责不仅包括软件的“最新版本”的安装,还要负责对厂商所提供的系统软件按需要作修改,并负责开发面向系统的内部软件。

3.应用程序员。

在理论上,应用程序员从系统分析员那里接受系统和输入/输出的详细说明,然后将这些说明转换成程序。应用程序员首先设计逻辑,然后编写程序,并检查和测试程序。有的企业将从事开发新系统的程序员和负责维护已有系统的程序员分开。

4.数据库管理员。

数据库管理员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企业的数据库,并保证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这一职位是随着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企业的集中数据库不断发展而产生的。

5.监控员。

监控员负责检测计算中心所有的输入、输出。负责监控责任的人员是使用标准程序来验证输出精度的。在验证后将输出文件分发到各用户部门。

6.信息服务规划员。

信息服务规划员以年为周期制订和更新信息服务的战略规划。

7.调度员。

在给定某些设备的限制和系统优先级的准则的情况下,调度员争取以最佳的效率利用资源。在各生产系统中,调度员要分配和调度时机,这些时机用于程序开发和调试、质量监测、保证测试、数据和文件转换、一次性特别作业、预防性维修、全面维修、硬件的改进等。

8.系统分析员。

系统分析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设计和实现信息系统。在大多数企业中,分析员还要承担其他更大范围内与系统有关的任务,例如,可行性研究、定期系统检查、硬件的评价和选择、计算效率估计等。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员主要是与用户打交道。在分析和设计阶段,以及在转换和实现阶段,系统分析员的工作很繁重。在系统实现之前,系统分析员还要为用户提供操作培训。

9.数据处理经理。

数据处理经理主要负责企业信息服务的所有活动。他的管理职责与业务领域中地位相同的人的职责相似,主要的差别是信息服务领导人将花费50%或更多的时间与用户管理人员和企业行政领导打交道。

10.项目领导。

在信息服务部门中,项目领导指定由某个职员担任,他要负责新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负责实现对现有系统的改进。其主要责任包括:管理项目、在规定工作期限内完成任务和定期报告进度。

11.培训协调员。

培训协调员负责监督信息服务培训(对用户和信息服务人员)的需求和鉴定,并提供教材。培训协调员可保留一份商务研究班的历史档案及其可用性和质量说明、各种方式的培训软件包、书籍和杂志图书。

12.文件编写员。

文件编写员是信息服务推广的最新专业化领域中的重要成员。文件编写员的工作是帮助编纂与信息服务有关的手册和文本资料,如系统资料、用户手册等。

【案例】

2001年9月11日是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日子,几名恐怖分子劫持了两架美国客机,先后两次撞向了美国的标志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在熊熊大火当中,无数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撞机事件后不久,世贸大楼又相继倒塌,夺取了更多人的生命。

“9·11事件”带来的政治影响和物质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带给世人的警示也是不容忽视的。换一个角度,企业信息管理应该从“9·11事件”中看到什么教训呢?

1.数据备份相当重要。

纽约世贸中心的倒塌事件明确显示出了企业备份关键数据的重要性。在那次恐怖袭击事件中,许多企业丢失大量数据。但由于美国企业的数据备份概念很强,使损失降至最低。像摩根斯坦利等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事件后几天就恢复营业,其主要原因是它们不仅像一般公司那样在内部进行数据备份,而且在数英里外的新泽西州的蒂内克也保留着数据备份。这些备份是通过数据备份软件和数据复制软件进行的。采取这种措施后,一旦工作现场发生意外,企业可以立即使用另一套数据。

当然,像摩根斯坦利这样采用的高速通信线路备份数据的方式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仅电信费用一项,摩根斯坦利每个月的支出就高达10万美元。如果再考虑到软、硬件等其他费用,这将是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开销。

另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每天对数据进行备份,然后把它们交由数据存储公司进行保管。Iron Mountain公司称,在事后第二天,它们就把在世贸中心的33家客户的数据备份交给客户对系统进行恢复。

许多企业认为数据备份像保险那样,它们也许永远不会被用到,因此不愿意在这上面花费大笔的金钱。在很多国家,及时备份数据的做法还不够普遍。在日本,有调查表明,零售公司由于数据损失平均每停止营业1小时,损失就相当于7亿日元。但是,“数据就是资产”这一观念尚未深入人心。他们没有意识到备份数据不仅仅是为了预防出现计算机死机那样的故障,更是为了预防像世贸中心倒塌这样措不及防的灾难性事件。

目前在我国,数据备份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但是,在具体管理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对知识型企业来说,知识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计算机,依靠数据库、知识仓库,这些都是企业的重要数据,一旦丢失,那将是企业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高度重视对数据进行管理与备份,防止出现灾难性的事故。

从技术方面来讲,所谓数据备份,其实就是保留一套备用系统,当运行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原来的数据。数据备份一般有以下两个层次。

①硬件级备份:用冗余的硬件来保证系统连续运行,比如硬盘镜像、磁盘阵列、双机容错等方式。如果主硬件损坏,后备硬件能够立刻接替其工作。

②软件级备份:将系统数据保存到其他介质上,包括磁带、光盘、软盘等。当系统出现故障后可以将系统恢复到备份时的状态。

硬件级的备份虽然能有效地防止硬件故障,但无法防止数据的逻辑损坏,并且无法防止火灾、水淹、人为破坏等故障。而软件级的备份虽然可以防止任何物理故障,但不能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因此,理想的备份系统应该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通过硬件备份来防止系统硬件故障,同时制订严格的备份计划和方案,通过软件备份来弥补数据的逻辑损坏。

2.Oracle公司称数据库不健全导致“9·11事件”

由于不同的数据库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进入不同的数据库检索有关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样使得9·11恐怖事件中的一些嫌疑犯可以轻松地登上被劫持的客机并驾机撞毁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据称,这些嫌疑犯的个人档案均储存在不同机构的数据库里,包括佛罗里达当地司法机构、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及美国移民局等。

Oracle公司的CEO艾里森说:“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各种不同的数据库太多了,而要让恐怖分子的日子更难过,我们就必须确保上述这些数据库可以成为一个整体,无论在美国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检索这一数据库来验证恐怖分子的身份。”他还表示可以利用Oracle软件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安全数据库系统,以防止类似的恐怖事件再次发生。

3.以硬件保护数据。

2001年美国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甲骨文公司公开了旨在通过硬件级别防止数据破坏,支援企业确保数据的高度安全的“硬件支援HARD”构想。其工作程序是先验证存储设备中的甲骨文数据库的数据是否正确,然后在写入存储设备前检测出损坏数据并予以删除。HARD构想的设计理念是为了彻底清除损坏数据以及浪费了大量时间与金钱的软件和硬件错误,因而得到了存储业界与甲骨文公司合作伙伴的支持。

以EMC公司为代表,富士通、惠普、日立、NEC、Sun等均对此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