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多情爱因斯坦
1787100000022

第22章 终于离婚,及此后的米列娃 孩子们

情人节离婚。

1918年6月,爱因斯坦与米列娃草签了离婚协议。米列娃并不愿意离婚,但是由于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加上抚养孩子的经济重担,以及爱因斯坦一再的要求,她考虑了1个星期后只能同意,但她提出要分一部分诺贝尔奖金。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一则,她要抚养孩子;二则,爱因斯坦在研究相对论时,她也做了大量工作。

而且爱因斯坦曾经在信中答应,如果有朝一日他得了诺贝尔奖,则所有奖金都归米列娃,以作为离婚补偿与孩子抚养费。但他又警告说:“当然,我只是在没有异议离婚的情况下才会做出如此巨大的让步。如果你不同意离婚,那么除了6000马克以外,我一个子也不会多给。”

米列娃的朋友看了这封冷酷无情的信后,叹息道:“总而言之,事先没有任何通告,刀就架在脖子上了。”也就是说,爱教授这个要求实在太为霸道。

1918年11月,瑞士苏黎世法庭开始审理爱因斯坦与米列娃的离婚案。爱因斯坦在法庭上承认,他与柏林的表姐有通奸行为。

1919年2月14日,法庭判决爱因斯坦与米列娃正式离婚,那时离爱因斯坦40岁还差1个月。爱教授除了负担诉讼费用以外,还被罚款100法郎。并规定他应该负责孩子的养育费,在假期他有权接儿子们和他同住。另外,爱因斯坦被命令在一家瑞士银行中存入4万德国马克,其利息归米列娃支配。

他被宣布为通奸者,并禁止2年内再婚。但这条处罚只在瑞士境内有效,在德国就可以“逍遥法外”。不久,他就与爱尔莎结婚了。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对许多热恋中的情侣与恩爱夫妻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日子。但在这一天,爱因斯坦与米列娃却分道扬镳了,16年的婚姻终于走到终点。

离婚让米列娃万念俱灰。但不知道爱教授是否也觉得伤感,因为,一方面,结发妻子(还是曾经的大学同学、科研伙伴)带着挚爱的两个儿子,可能要与他永远“BAY-BAY”了;另一方面,他的又一“未婚妻”(又是表姐、堂姐)与她年轻、漂亮的女儿正在柏林等着他,他都不知道究竟娶哪个好--而且,他的事业亦即将走向辉煌:就在此日前后,英国天文学家对日蚀的观察结果,证明了爱因斯坦在相对论研究中的重要预言--光线经过强力场时会产生偏离,这使整个世界科学界为之震动。

与米列娃离婚以后,爱教授就很少再去苏黎世。米列娃则一直生活在苏黎世。

米列娃临走时,在如何对待爱尔莎的问题上,还给爱因斯坦提了条“建议”。根据传记作家克拉克的说法,她的意思(可以从他的回答来推断)是:“如果他有朝一日希望离开他的第二个妻子,地球上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他。”

她对儿子们则说:“他仍旧是你们的父亲,仍旧希望得到你们的爱和尊重。他在许多方面都是个奇特的人,但他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

根据传记作家彼得·米歇尔莫尔的说法:“米列娃知道,阿尔伯特尽管表面上满不在乎,其实对个人关系非常敏感,而且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据说,1922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后,真的把奖金(总计2.8万美元,一说3.2万美元,换算成今日币值至少要多10倍)全部交给了米列娃,履行了自己的承诺。米列娃用这笔钱在苏黎世买了3栋房子,其中一栋在胡腾街62号,她一直住在那儿,直到去世。

但是另外也有人说,当爱因斯坦拿到奖金后,只付给了米列娃一部分;但她到底得到了多少钱,迄今仍是一个谜。一切人世间的幸福,皆离米列娃而去。

而据2006年希伯来大学曝光的爱因斯坦信件显示,爱教授当时并没有依约把这笔钱全部存进瑞士的银行给米列娃,而是大部分拿去美国投资,却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化为乌有。爱因斯坦是个大科学家,却并不是经济学家。

爱因斯坦的毁约自然让米列娃相当不高兴,导致后来他必须付出比奖金更多的钱给她。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更为不幸的是,他们的小儿子爱德华·爱因斯坦10岁时(1922年)突然精神失常,这对米列娃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是巨大的打击。为了给他治病,米列娃几乎花光了全部积蓄,后来只能靠教别人家孩子钢琴来维持生计。

伟大的母亲。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折磨之后,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他们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和解。在米列娃生命的最后20年中,她和爱因斯坦之间又有了书信往来(多达好几百封)。

米列娃离婚后仍保留爱因斯坦的姓,从某种程度上说,她对爱因斯坦多了几份理解与认同。

尽管爱教授与米列娃离婚了,但仍关心她的安全。纳粹上台后,爱因斯坦希望米列娃离开瑞士,回到她的出生地塞尔维亚去。米列娃并没有接受他的意见。幸运的是,塞尔维亚后来被德军占领,而作为永久中立国的瑞士却没有受到打扰。

1933年,当爱因斯坦受到希特勒法西斯的迫审,以缺席判处死刑,只好准备迁居美国时,米列娃通过书信对他说;“亲爱的,让他们判你的死刑好了,你研究你的吧,谁也动不了你的一根毫毛。”

就在这一年,为躲避纳粹在德国对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爱因斯坦逃往美国定居。从此,大洋相隔,战火封锁,他与米列娃就再也无缘相见。

20世纪30年代,米列娃的大儿子汉斯也偕妻子和孩子去了美国,与父亲相会。米列娃则一直留在瑞士,照顾生病的爱德华,几乎过着隐居的生活,度过了她的余生,虽清苦,倒也安宁。只是晚年饱受病痛折磨,生活颇为凄惨。

在此期间,爱因斯坦长期生活在美国普林斯顿。他与1919年结婚的第二个妻子爱尔莎的婚姻也不是很美满。他是这样评价这第二次婚姻的:“不成功尝试的婚姻,由于某种偶然维持了下来。”

1948年5月,病情曾一度稳定的爱德华旧病复发,再次被送往苏黎世精神病医院。早已崩溃的米列娃经不住刺激,也旧病重犯,被朋友送进医院。米列娃在医院里一直神志不清。

1948年8月4日,米列娃这位坚强的女性,在身体、精神和家庭财力都极度衰竭的情况下,于苏黎世的一家医院里离开了人世,享年73岁。她死于一次中风,之前她已经处在绝望的半身瘫痪之中。人们在她的床垫中,找到了8万瑞士法郎。她被埋葬在苏黎世市一个没有任何记号的坟墓中。在她的讣告上,并没有提及她与爱因斯坦的关系。

米列娃终其一生都爱着爱因斯坦,并始终珍藏着他写给自己的全部400多封信件,一个人守着患有精神病的小儿子,孤独地死在苏黎世。你不能不承认,她是个伟大的母亲。

米列娃本来富有才学,应该在科研道路上更有成就,却白白放弃了。英语世界不但不认识她,而且下意识地不想认识她。有一位塞尔维亚人为她写了一本传记,叫做《在爱因斯坦的阴影下》。

7年以后,爱因斯坦病逝于美国。

他们的大儿子汉斯是爱因斯坦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博士,后来成为了一名水利工程教授,湍流与泥沙专家,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任教,1973年死于柏克莱大学,享年69岁。正因为他有个出众的父亲是棵华盖亭亭的大树,所以他再怎么挣扎、奋斗,也走不出大树的阴影,几乎是与草木同朽了。

汉斯先后娶了两个妻子--芙瑞达与伊丽莎白。他有3个孩子:生于1930年的大儿子伯恩哈德·恺撒·爱因斯坦(Bernhard Caesar Einstein)是一名物理学家,二儿子凯劳斯·马丁(Klaus Martin,1932~1938年)因病早夭,都是前妻芙瑞达生的;以及养女艾芙琳(Evelyn)。伯恩哈德有5个子女,其中最大的孩子托马斯·马丁(Thomas Martin)1955年出生,后来成为了一位医生;保罗1959年在苏黎世出生,是名小提琴手。

他们的小儿子爱德华,生来就继承了父亲爱因斯坦的艺术禀赋,与母亲米列娃多愁善感的性格,后来又不幸患上精神分裂(据说是受米列娃家庭遗传的影响),一生并未婚娶。当母亲去世后,他则只好在瑞士的医院中度过余生,死于1965年,享年55岁。

汉斯的学业、职业、婚姻、孩子,怎么与其父亲爱因斯坦那么相似?真是令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