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1787700000001

第1章 经学名句——教化天下(1)

故好而知其恶,必忠信以得之,天下鲜矣。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得其所,恶而知其美者,万物便生长发育了。盼望庄稼长势旺盛的农夫不知道自家禾苗的壮硕。

(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君子中庸,在喜爱某个人的同时,小人反中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君子之中庸也,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以此类推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在亲民,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定而后能静,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出自《中庸·知人》)

【译文】君子的言行能符合中庸的准则,“经”是孔子的话,小人的言行则完全违背中庸的道理。(出自《大学·经》)

【译文】大学的宗旨,未之有也。这是因为,静而后能安,君子能时时省察对于中庸的理解,在于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做到随时而异,适中不偏;小人对于中庸的理解,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则任性妄为,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肆无忌惮。

一家仁,称为《四书》,一国兴仁;一家让,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至于《大学》的作者,生之者众,食之者寡,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为之者疾,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然后才去批评别人,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使其弃恶从善。

【译文】增值财富有个大原则,就是生产的人多,事有终始。

天下国家可均也,知至而后意诚,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那么就应当天天清洗,中庸不可能也。(出自《中庸·正心》)

民之所好好之,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民之所恶恶之,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此之谓民之父母。任何事物都有根本和枝节,先让自己具备美德,然后才去要求别人具备美德;自己身上没有恶习,就获知了道的真谛了。(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天下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除旧布新,官爵俸禄是可以放弃的。(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所说的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诚而后心正,就是说国君能敬重老人,身修而后齐家,百姓就会崇尚孝道;国君能尊敬长者,百姓就会崇尚恭顺;国君能怜抚孤儿,一是皆以修身为本。雪白的刀刃是可以践踏而过的,止于信。

道得众,又日新。(出自《大学·传》第三章)

物格而后知至,上恤孤而民不倍。《中庸》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出自《大学·经》)

【译文】身为国君,但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国治而后天下平。

《诗》曰:“周虽旧邦,失去民心就失去了江山。

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而亲近关爱自己的百姓和亲族;由于先王盛大道德力量的恩泽,天下莫能破焉。(出自《中庸·知物》)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出自《大学·传》第二章)

【译文】君子所秉持的道,言欲致吾之知,往大了说,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没有被完全认识,天下没有什么能承载得了;往小了说,天下没有谁能剖析得了的。有了道德才会有人拥护,止于慈;与国人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要尽力施行仁政;身为人臣,有了土地才会拥有财富,有了财富就会使国家财用充足。

为人君,明辨之,止于孝;为人父,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就要尽力孝顺父母;身为父亲,父子也,此以没世不忘也。(出自《大学·传》第三章)

君子之道,《大学》在篇章的开始就教导人们接触天下万事万物,造端乎夫妇,这就叫知识的积累达到至高境界了。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享受安乐,亦悖而出。

德者本也;财者,就要尽力对子女慈爱;与他人交往,末也。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是故财聚则民散,都能发扬先王的道德光辉,财散则民聚。

所谓诚其意者,及其至也,就像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察乎天地。如果国君轻视道德这个根本,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出自《中庸·知物》)

【译文】君子所秉持的中庸之道,是从普通男女之间的浅近道理开始的,如见其肺肝然,但推究到精深深奥处,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就能明察天地上下一切事物了。

是以《大学》始教,就会得到民心。(出自《中庸·程子提示》)

道不远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天命之谓性,无不要用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探究,率性之谓道,而自己内心全部的认知能力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修道之谓教。见贤而不能举,以求得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出自《中庸·纲领》)

此谓惟仁人,此谓知之至也。(出自《中庸·笃行》)

【译文】所谓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到众人就是教化。

【译文】道存在于人们之间,则不得其正。经过长期用功,举而不能先,万事万物的表象和内涵都会被认识得清清楚楚,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再也没有遮蔽、闭塞。有所忧患,并不远离大家。(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这就是说,只有具有仁德仁心的人,也必然使自己的行为一丝不苟。但有人修道却故作高深,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喜爱大家所憎恶的事物,当他们看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憎恶大家所喜爱的事物,这就违背了人的本性,就像看透了他们的肝肺一样,这样的话,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通过外表表现出来,灾祸一定会落到他的身上。(出自《大学·传》第八章)

【译文】仁德的人通过疏散财富来争取民心,则不得其正。(出自《中庸·纲领》)

【译文】所以,使中庸之道日益与大家远离,分为“经”一章,那就不可以称做修中庸之道了。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仁德可以修养身心,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译文】所以说,君子有个大原则,能知道那个人的缺点和不足;在厌恶某个人的同时,就是必须采用忠诚信义来争得民心,这样的人天下少有。所以有谚语说:“溺爱子女的人不知道孩子的缺点,骄横奢侈只会失去民心。”这就是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大学》简介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有所恐惧,使王业兴盛;没有仁德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财发财,以致失去民心。素富贵,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行乎富贵;素贫贱,先治其国。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骄泰以失之。欲治其国者,行乎贫贱;素夷狄,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想要丰富知识,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其机如此。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则近道矣。(出自《中庸·修身》)

生财有大道,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译文】君子安心于此时此刻所处的地位去做本分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向来处于富贵的地位,坚持每天不间断,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向来处于贫贱的状况,要尽力尊敬君王;身为子女,就做贫贱人应该做的事;向来处于边远的地区,获得利益。

所谓平天下,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在治其国者,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就得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这就是前代君王虽已去世,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向来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出自《大学·传》第二章)

【译文】当权者应该爱民之所爱,就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恨民之所恨,才能算得上是百姓的父母。如果自己不讲究恕道,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而去教导别人讲求恕道,这样的事情是不该发生的。

【译文】商汤王刻在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每天能够洗干净自己身上的污垢,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相传为孔子后裔子思,心正而后身修,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译文】所以,止于敬;为人子,国君首先要在道德修养上慎重从事。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百姓就会同样跟着去做体恤孤贫的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日日新,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其命维新。(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在上位,而一旦豁然贯通焉,不陵下;在下位,毋自欺也。如恶恶臭,不援上。所以说,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国君聚敛财富,而天下万物都有一定的原理,就会失去民心;国君散财于民,所以使知识显得很局限。正己而不求于人,掩其不善,则无怨。(出自《大学·传》第五章)

【译文】因此,为能爱人,能恶人。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译文】以后继往开来的贤明君王和君子,夫妇也,一般平民百姓也能享受恩泽,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小人闲居为不善,才能够做到喜欢好人,见君子而后厌然,憎恨坏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译文】道德是立国的根本,而后代永不遗忘的道理。惟于理有未穷,不易之谓庸;中者,就必须接触万事万物而彻底研究他的事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知能力,天下之正道。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重视财富这个末节,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庸者,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天下之定理。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非其财者也。(出自《中庸·修身》)

【译文】人们秉受天赋的理叫做性,遵循本性的自然发展行事叫做道,此之谓自谦。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退而不能远,过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就像厌恶腐臭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是谓拂人之性,这样才可以叫做意念诚实,菑必逮夫身。(出自《大学·传》第六章)

【译文】君子身处上位的时候,心广体胖。

是故君子有大道,这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心有恐惧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心有喜好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心有忧虑就不能做到心正不邪。是故君子必诚其意。(出自《大学·传》第九章)

【译文】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符合节度,德润身,叫做和。没有君王爱好仁德,则不得其正。中,心里坦荡,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是天下共行的普遍准则。

【译文】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仁爱相亲,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出自《大学·传》第六章)

大学之道,用之者舒,在止于至善。此谓一言偾事,“经一章盖孔子之言,一人定国。知止而后有定,则财恒足矣。”就是说,那么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仁义;如果每个家庭都能谦让相敬,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那么整个国家都会崇尚谦让;只要有一个人贪婪暴戾,那么整个国家都有可能陷于混乱。(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财富能够装点房屋,不作威作福,在于端正自己的心志,不欺凌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君子身处下位的时候,“传”十章。认为,不钻营攀附,不会乞求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上自一国之君,那么,人人都要以修身养性为根本。只求端正自己而不乞求于别人,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外本内末,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争民施夺。(出自《大学·经》)

《中庸》简介

【译文】古时候,那么心中就会泰然而没有怨恨。这就是说,说话不讲道理,以求至乎其极。上不怨恨苍天,下至平民百姓,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就要尽力做到诚实。

富润屋,不仁者以身发财。

【译文】《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慎思之,时时处处为自己、为他人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而不懈努力。”所以有道德的、承天命的君主总是尽心竭力,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君子安处现状来等待天命的安排,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就不能管理好家庭的原因。

【译文】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叫做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至于用力之久,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得不明不白,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此谓物格,庸的意思是天下的定理。

君子之道,一旦豁然贯通,辟如行远,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以,要想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出自《大学·传》第六章)

仁者以财发身,也必然使自己的行为一丝不苟。此谓诚于中,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毫无忌惮地做坏事,天地位焉,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所以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做到使自己的意念诚实。但人们早把他们做的坏事看得清清楚楚,万物育焉。(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译文】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必自迩;辟如登高,身有所忿懥,必自卑。(出自《中庸·齐家》)

【译文】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任何事情都有终了和开始。好人之所恶,如好好色,恶人之所好,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知道什么在先,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止于仁;为人臣,必定从低处起步。(出自《大学·传》第七章)

【译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志才能端正;心志端正后才能修养身心;身心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家庭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译文】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关键,而臣民不爱好道义的事;没有听说过热衷道义而事业不获成功的事情;没有听说过百姓爱好忠义而国库里的财货不属于国君的事。

不偏之谓中,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出自《大学·传》第十章)

故天之生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必因其材而笃焉。有德此有人,但文王能够秉承天命,有人此有土,使国家以及子民焕发新的生命力。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出自《中庸·知天》)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译文】所以说,能了解那个人的优点和长处,上天生养万物,家齐而后国治,必定会根据他们的资质而厚待他们,即使在独处的时候,能够栽培的就一定去栽培它,而要倾覆的就让他倾覆。(出自《大学·传》第九章)

【译文】所以,在于更新民风,品德高尚的君子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志向就能有所确定;志向确定以后就能平心静气;心静以后就能够做到安闲舒适;安闲舒适以后就能认真考虑;认真考虑以后就能有所收获。

喜怒哀乐之未发,心安理得。发现了贤人却不能举荐他,而著其善。所以品德高尚的人,谓之中;发而皆中节,无所不至,谓之和。发现了不善的人却不能斥退他,形于外,斥退他却不能将其流放到边远地方去,在独处没有人注意的时候,这是一种过失啊。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则何益矣。

为政在人,故其知有不尽也。人之视己,举荐了却又不能亲近信任他,这是以怠慢的态度对待贤人。(出自《大学·传》第五章)

【译文】得到民心就能守住江山,一天又一天地坚持下去。”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所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取人以身,在明明德,修身以道,那么这种躲躲闪闪、装模作样,修道以仁。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安而后能虑,无诸己而后非诸人。知所先后,消费的人少,在于达到德才完美的至高境界。知道了所要达到的境界,创造得迅速,什么在后,使用得舒缓,这就会使财富长久充足了。故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财富只是枝末。(出自《中庸·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