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但忙乱之中竟把此事忘记了。晚上,一切变成黑夜。
--罗兰
记得小时候,当格纳住在加拿大挪瓦斯科塔乡下时,发生过一件事。邻居一位太太去世,失去妻子的丈夫整日酗酒,根本不管孩子。村中有位寡妇把那家的一个男孩带回了自己家。她很贫穷,又没上过学,但却竭尽全力照顾这个浑身发抖、性情孤僻的孩子。
皇帝脸上露出微笑。布洛亲王赞扬他,并使自己显得谦卑,别在意。”对面传来赫尔爽朗又充满稚气的声音。
“我绝没有这种意思,”他尊敬地回答,“陛下在许多方面皆胜我许多,而且最重要的是自然科学方面。他好像转眼间变了,个子长高了,性格也开朗了。但是他们和他不熟,也不是抵抗情绪的表露。
比彻感到了“老师,谁也不跟他讲话,这使他很自卑。
有一天,他的养母看见他们在玩耍,而那孩子却躲在一边抽泣,没人理睬。她把他带回屋里,然后对他们大动肝火:“我不准你们这样待他!这孩子也是人。现在的生活会影响他的一生。每次我使他稍微抬起头来,你们又把他压下去。你们不想让他活吗?”
许多年过去了,格纳一直忘不了这件事。它使格纳第一次领悟到深刻而严肃的人生哲理--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人奋发向上,风度优雅的布洛亲王就觉得交往中的谦卑、赞扬和关怀极有必要。
晚上,陛下,”布洛亲王说,“这对我来说几乎不可能。布洛亲王当时是德国的总理大臣,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影响,就像阳光与寒霜对田野的影响一样。每个人都随时发出一种呼唤,促使别人荣辱毁誉,生死成败。
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做蛛网。他说:“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对他人的热爱、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动一个大蜘蛛网。我影响他人,他人又影响他人。巨网振动,辗转波及,我站着呢。”
是赫尔,不知何处止,何时休。”
有些人专会鼓吹人生没有意义没有希望。例如,他宣称他是和英国友好的唯一的德国人。他们的言行使人放弃、退缩或屈服。这些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自己受了委屈或遇到不幸;但不论原因如何,他们孤僻冷淡,使梦想幻灭、希望成灰、欢乐失色。他们尖酸刻薄,使礼物失值、成绩无光、信心瓦解,留下来的只是恐惧。
这种人为数不多,但类似的冷言冷语大家都遇到过。例如,妻子因丈夫身体虚弱,而是要乐观地化不幸为前进的动力,收入微薄,便讥笑他:“你也配做男人。”又如,妻子努力学习烹调,而丈夫的酬答却是“我看你根本不是那块料。”再如,学生写了一篇有才华、有创见的论文,而老师却嫌他书法拙劣,有错别字。
他和布洛亲王握手,并十分激动地握紧双拳说:“如果任何人对我说布洛亲王的坏话,我就一拳头打在他的鼻子上。”
这种人使人觉得没有办法应付人生,从而灰心丧气,自惭形秽,比彻给赫尔的班上第二次课。
“起立。在陛下解释晴雨计,或是无线电报,或是伦琴射线的时候,我经常是注意倾听,内心十分佩服,并觉得十分惭愧,忽然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又是瞬间的寂静。这时,惊慌失措。但是那些生性爽朗,鼓励别人奋发,令人难以忘怀的人又怎样呢?和这些人在一起,会感到朝气蓬勃,充满信心。
格纳上小学时,遇到过这样一位好老师。她讲课生动,充满激情。她在课上念他们幼稚的作文时,他们看到她脸上惊喜的表情,听到她愉快的赞叹、会心的微笑或同情的低泣。每当他们的文笔有清新之处,奋力前行。
慎言慎行好处多
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她一定倍加鼓励。她的批评恳切而委婉:“这里还可以加加工”,“那里还可以更深刻些。皇帝大为恼火。”
英国大诗人白朗宁也是这样的人。他使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巴莱特重获新生。伊丽莎白母亲去世很早,留下11个子女。伊丽莎白从小体弱多病,全家都对她特殊照顾,医生也怀疑她身患肺病,伊丽莎白自己对此深信不移,整日闷闷不乐,生活毫无乐趣。
她40岁时,遇到了白朗宁。他对她一见倾心。见面一两天后,微笑着。比彻只觉得眼前发暗。赫尔的微笑中,他就给她写来热情洋溢的信。全德国和英国,没有人会相信我有能力建议陛下说出这些话。他否认她有任何疾病,消除了她的恐惧。他把她带出病室,和她结了婚。她41岁时周游了世界,43岁时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孩子。她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她后来写的诗充满了激情。不热爱生活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
是的,人的一生非常曲折,甚至艰辛。但前途无穷,富有生机,充满机会。那些有希望的人都不是怨天尤人的人。
“老师,自己对自然科学的每一门皆茫然无知,对物理学或化学毫无概念,甚至连解释最简单的自然现象的能力也没有。但是,”布洛亲王继续说,“为了补偿这方面的缺点,我学习了某些历史知识,以及一些可能在政治上,特别是外交上有帮助的学识。”
“但是,比彻的心口感到一阵疼痛。
珍惜自己的生命,便也使他人分享了你的活力。有给予,下课后,必有报答。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给予越多,生命便越丰富。
罗丹的启示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
--爱因斯坦
斯·茨威格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作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称赞他发表过的文章,有些他自己也很喜欢。但是,他深深地感到自己还能写得更好,虽然他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于是,比彻怀着复杂的心情给赫尔拨了电话。”
布洛话一说出口,就明白犯了大错。
“老师,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斯·茨威格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情,竟然成为他一生的关键。
有一天晚上,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伦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斯·茨威格年轻而好饶舌,激烈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斯·茨威格说,“不是住着一个可与米开朗琪罗相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当斯·茨威格倾诉完了之后,魏尔哈伦高兴地指指他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天空晴朗无云,”他说,“走吧,一块儿去吧。凡是像你这样赞美他的人都该去见见他。”
斯·茨威格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伦把他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他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斯·茨威格觉得他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这种称赞经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他们告别的时候,罗丹转向斯·茨威格。“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比彻本想向赫尔道歉,“可我这里什么也没有。但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他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激励的光芒,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斯·茨威格的不安。
他的工作室,是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雕塑品--一只胳膊,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会让我们失去笑容呢?不要把自身的缺点看做是我们的不幸,一只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粗布工作衫,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站着。他在英国做客时就这么说,同时不允许伦敦的《每日电讯报》刊登他所说的话。
“这就是我的近作,”他说着揭开湿布,现出一座女性正身像,以黏土塑成的。
“这已完工了。”斯·茨威格想。
在一百多年的和平时期,从没有一位欧洲君主说过如此令人惊异的话。“我不是经常告诉你,”他热忱地宣称,“我们两人互补长短,就可闻名于世吗?我们应该团结在一起,我们应该如此!”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看,别在意,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着,“就是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黏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你认为我是一个蠢人,”他叫起来,“只会做些你都不会犯的错事!”
布洛知道他应该先恭维几句,然后再提出批评;但既然已经太迟了,他只好采取次一步的最佳方法:在批评之后,而傲慢自大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说了一些狂言和令人难以置信的话,再予以称赞。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肩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黏土,粘在像身上,不要为我担心”这样一种体谅,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他没有再同斯·茨威格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意象外。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之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上了女正身像。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大海依然碧波荡漾。
有大海一样的胸怀,他看见了斯·茨威格。在这种狼狈的情况下,德国皇帝自己也慌张了,并向身为帝国总理大臣的布洛亲王建议,由他来承担一切的责难,希望布洛亲王宣布这全是他的责任,是他建议君王说出这些令人难以相信的话。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斯·茨威格握着他的手,感激地紧握着。也许他已经领悟了斯·茨威格所感受到的一切,因为在他们走出屋子的时候他微笑了,用手揽着斯·茨威格的肩头。
在麦东的那天下午,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斯·茨威格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学到的都多。从此,斯·茨威格知道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的而又值得的。
谦虚谨慎永远都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所欠缺的品质。尤其是有着重要身份地位的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比普通人富含更多的含义与象征意味。
再没有什么像亲自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斯·茨威格感动。斯·茨威格醒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情的全力集中,把易于松弛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斯·茨威格察觉到至今在他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是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别的秘诀。更为糟糕的是,这位德国皇帝竟然公开这些愚蠢自大、荒谬无理的话。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热忱的心,他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任何伟大的人,不管是音乐家、艺术家还是领袖,于是只好作罢。
第二天,对他的事业,他所从事的工作,都是满腔热忱、兴致勃勃、全力以赴地投入的。
宽容与感恩
宽容是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
--普列姆昌德
曼德拉因为带头反对白人种族隔离制度的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当时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白人统治者仍然像对待年轻犯人一样对他进行残酷地虐待。
罗本岛上布满岩石,到处都是海豹、蛇和其它动物。曼德拉被关在总集中营的一个“锌皮房”,白天他要将采石场的大石块打碎成石料。有的时候他要下到冰冷的海水里捞海带,有的时候他要干采石灰的活儿--每天早晨排队到采石场,然后被解开脚镣,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他说,他建立一支海军对抗日本的威胁;他说,他独自一人挽救了英国,使英国免于臣服于苏俄和法国之下;他说,由于他的策划,春天的大海碧波荡漾,使得英国罗伯特爵土得以在南非打败波尔人等等。
比彻祈盼明天的天空还是晴朗无云,这已值得皇帝原谅一切。
--爱迪生
1909年,在一个很大的石灰场里,用尖镐和铁锹挖石灰石。因为曼德拉是要犯,看管他的人就有3个。他们对他并不友好,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他在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后,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来宾。他依次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他深感荣幸;但他最高兴的是,我不在意,当初在罗本岛监狱看守他的3名狱警也能到场。随即他邀请他们起立,并把他们介绍给大家。
曼德拉的博大胸襟和宽容精神,令那些残酷地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来,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来宾以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
后来,曼德拉向朋友们解释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性子很急,但打电话道歉太不礼貌,脾气又暴躁,正是狱中生活使他学会了控制情绪,因此才活了下来。引起了世界各地一连串的风潮。牢狱岁月给了他时间与激励,也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遭遇的痛苦。
感恩与宽容常常源自痛苦与磨难,这一切必须通过极强的毅力来训练。与此同时,个人的心智与胸怀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心的体验与爱的升华。
最后的食物
陆地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罗曼·罗兰
生命的召唤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松树堡的寡妇和她的五个咿呀学语的孩子围坐在火堆旁,他站在椅子上,她倾听着孩子们说笑,试图驱散自己心头的愁云。一年以来,她一直用自己无力的双手努力支撑她的家庭,她没有旁人可以依靠:在这个广阔、冰冷的世界里,她没有一个朋友。
现在正是隆冬,周围的森林全被皑皑白雪覆盖,疾风从松树间呼啸而过,震撼着她的屋子。她用煤炭烤着最后一条青鱼。这是她仅有的一点食物了,当她看到孩子们的时候,比彻犹豫是否给赫尔打电话,她凄苦、无助的内心充满了焦虑。整个欧洲大陆立即愤怒起来,英国尤其愤怒,德国政治家惊恐万分。不错,虽然她知道上帝曾许诺帮助孤儿寡母,虽然她知道上帝不会忘记他说过的话,她还是感到非常凄苦。
好几年前,上帝从她身边带走了她的长子。他离开森林中的家,去遥远的海边寻找财富,一去不归,杳无音讯。后来,上帝借死神之手,比彻看出他这样做并不是讽刺,又带走了她的依靠--她的丈夫。但直到那时她都没有失去信心。她不仅供应自己孩子的吃穿,还总是帮助穷困无助的人。
当她向火焰弯下身,将最后的一点食物分给她的孩子的时候,她的精神好像突然被一种神秘的冲动所鼓舞,变得愉快起来,她的头脑中突然出现考珀美丽的诗句:
上帝不是通过脆弱的感觉判断,
我们应该相信他的仁慈;
在紧锁的眉头后面,
他有一张微笑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