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色彩心理学
183200000077

第77章

第十章第10节【色彩小语】什么是白色恐怖

白色,往往给人以明快、纯洁、神圣的感觉,让人充满无尽的希望,所以西方人视这种没有色彩倾向的白色为上帝最喜欢的颜色,尤其是欧美人,更是将白色作为结婚礼服的主色调。

与此同时,白色还有一些极其不同的意蕴。它是悲哀的象征,如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友通常会在胸襟处别上白色的小花,以示对死者哀悼;它是失败、愚昧的象征,如战争中失利的一方常以“白旗”表示投降,用尽全力却收效甚微称为“白费力”等。除此之外,白色还会给人一种恐惧感,“白色恐怖”便是最典型的代表。

白色恐怖,是指反动统治者大规模逮捕、屠杀革命人民,破坏革命组织,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恐怖行为。其最初源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自1852年建立以来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由于皇帝拿破仑三世在色当被俘而走到了终点,共和派在民众的欢呼声中,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面对普鲁士大军的对巴黎的包围,第三共和国不仅消极抵抗,接受了割地赔款的苛刻条件,甚至还疯狂镇压巴黎人民的起义,尤其以对1870年10月31日和1871年1月22日两次人民起义的镇压最为惨烈。

尽管如此,巴黎人民还是于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工人阶级实质上政府”的“巴黎公社”。面对新成立的人民政权,共和国竟然为了镇压而与普鲁士军队联合,发动了巴黎公社的攻击。

公社成员奋起反抗,匆忙中一名公社里的女工从自己身穿的红裙中撕下一块,作为旗帜代表巴黎公社。于是,红色此后便成了一切进步力量和对抗非正义阶层的符号。而与红色的力量相对的反动与保守势力,便以白色为代表,相应地由这些势力发动的对进步力量的恐怖镇压活动,就成了所谓的“白色恐怖”。

许多国家的历史上都曾出现过“白色恐怖”的阶段。在美国,“白色恐怖”一般用来指麦卡锡时代对共产主义力量的社会恐慌与血腥镇压。在俄国,沙皇被冠以“白色沙皇”之称,十月革命之后反共的俄国白军便被称为“白色恐怖”。在中国,则主要指中国民主革命期间,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动势力对革命力量的恐怖统治。典型的事件有,1931年国民党左派人士邓演达被处决;1936年逮捕沈钧儒、王造时、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邹韬奋、史良等社会贤达的“七君子事件”;1946年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的“李闻惨案”。

国民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对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进步人士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迫害活动,故而,自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这段时间,被统称为中国的“白色恐怖”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