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1833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历史,不忍细读

前言 历史,不忍细读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南唐)李煜

朝为天子,暮为臣。如此反差的人生境遇真可谓“天上人间”,在中国的历史上还颇有几个人曾经体验过此番经历,但彼此结局却迥然不同。蜀国皇帝刘禅被魏所俘,“乐不思蜀”,安度一生;南唐后主李煜降宋之后,整日愁容满面,最终被人毒死。世人皆知,刘禅向来痴憨,李煜工于诗文、才华横溢,但是这两人一乐一悲、一生一死的命运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思索。

世人大多不齿于刘禅之乐不思蜀、麻木不仁;感慨于李煜之亡国之痛、身世之惨。但是从保全生命的角度来说,不能不说,刘禅之糊涂确是一大精明;李煜之聪明确是一大糊涂。站在人性的立场,遥望每个惊心动魄、光怪陆离的历史瞬间,不难发现糊涂与精明,善与恶,忠与奸,情与怨……有时总是纠葛不清、错综复杂的。这既源于历史的纷繁,又源于人性的复杂。

历史的瞬间,有大情大义。荆轲刺秦王,明知凶多吉少,但最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之所以会铤而走险、甘心赴死,就是为了报答燕太子丹一番知遇之恩。这份大情大义被陶渊明赞叹曰:“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历史的瞬间,有大仇大恨。百世伍子胥,“鞭尸生快怨”,何恨、何怨会让他连死人都不放过?父兄无辜遭受杀戮,滔天怨恨累积于胸,渗入骨髓,侵扰着他尘世的日日夜夜……也许,唯有“鞭尸三百”这种惊世骇俗的复仇之举,才足以倾泻他内心的悲愤和怨恨,才能够祭奠他冤死的父兄,才能安慰他狂潮翻涌的复仇之魂。

历史的瞬间,有大忠大勇。明朝的第一保护神——袁崇焕,在国难危急之时,毅然投笔从戎,成为一名铮铮铁骨的将领。他一生曾多次英勇、机智地击退后金对明的进攻,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死在与他的征战中。但他最终却被误以“谋叛”之罪被处以凌迟之刑。可叹他无怨无悔,临刑前还口占曰:“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如此的赤胆忠心真是罕见!

历史的瞬间,也有大奸大恶。一代枭雄之曹操,为了缓解阵前十万火急的军粮危机,竟然设计陷害无辜的粮草官,借其项上人头,从而顺利平息了将士的怨气,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臭名昭著之王莽,在篡位之前竟然是个处处谦卑、贤德仁孝之君子;篡位之后却变成一个阴险专横之独夫。这两人之所为,足可为之史上少有的大奸大恶。

历史的瞬间,还有许多如韩信背水一战之大智、要离家亡身残之大悲、勾践卧薪尝胆之大忍……这些故事,无论是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还是成败得失,在从人性的角度来说,都是说得清道得明的。但是在浩渺的历史苍穹,许多的事情就像一个个谜,让人猜不透,说不清。诸如鸿门宴上项羽之放走刘邦,明摆着就是放虎归山,对此表明了项羽之妇人之仁还是君子之度?范蠡之救子,明知长子贪财却还让他前往,结果二子遇害,所谓知子莫若父,范蠡之所为到底是救子还是害子?还有乐羊食子,到底是残忍之兽性还是大义灭亲之决绝呢……历史的河流就这样纠葛在复杂的人性中,让人无从简单地判断在历史瞬间的人性之善恶与纯良。

为此,我们只能回溯历史,试图在一个更为真实的历史背景中,在一个个历史人物的身上注入现代人的思维和心智,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身同感受古人之喜怒与痛苦,古人之呐喊与彷徨。于是,我们感受到了鸿门宴上项羽之不恃强凌弱、宁可放走刘邦之大丈夫的气度与胸襟;也感受到了乐羊食子那一刻内心撕裂般的剧痛;也感受到了要离要求吴王焚烧妻小时的豪迈掩饰下的灵魂的自私与无声的悔恨;也感受到了一代红颜之貂蝉被作为礼物式地交换于三国男人之手时的悲戚与无奈……

几千年人类历史,可谓沧海桑田;几多朝代更迭,可谓斗转星移。但是亘古不变的是永恒的人性,正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江月就如同人性,永远烛照着人的灵魂,一切的善恶、美丑都将清晰地映现出来。本书精心地选取了那些能够折射出人性之复杂的历史瞬间,让读者在尽享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的同时,还别具匠心地以诗词、民谣、唱词等多种形式来点评人物与事件,更加丰富了人物的性格,深化了事件的意义,使得全书既增加了趣味性也融入了深厚的人文气息,相信一定会带给您与众不同的阅读享受。

学者易中天先生在一本书中曾经说过,历史总是让人惦记的,确实,一部如江河般涌流不息的历史,总是充满了无数生命的血泪与悲怆,在编著本书的历程中,时常会怕公子扶苏之泪会溅满我们的面颊,会怕要离的妻小痛彻心扉的哭喊会震破我们的耳膜,更怕伍子胥鞭尸的冲天怨恨搅扰了我们的安眠……总之,一句话,历史,不忍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