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183300000176

第176章

第七十八章第3节人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豫让摸准了赵襄子要出来的时间和路线。在赵襄子要外出的一天,提前埋伏于一座桥下。赵襄子过桥的时候,马突然受惊,猜到是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让。手下人去打探,果然不差。赵襄子责问豫让:“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意思是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做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赵襄子微叹一声,说:“话虽这样,我容你一次,但可一而不可再。你为智伯做得也够多了,你好自为之吧。”豫让说:“今日之事,我早有准备,但是事还没成。你上次赦我,天下人都称道你的宽宏大量。我现在有个请求,请你把衣服给我让我砍斫,也算我报仇成功吧。”赵襄子答应了他,让身边的人把衣服挑在戈上,豫让捡起长剑,连连跃起刺了三剑,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豫让的事迹很快传开,赵国的志士仁人无不为其所感动,为其而悲泣。

参悟人性

对于豫让这样一个人,似乎很难用一句简单的“忠义勇敢”来形容,因为他的行为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显得过于执著与偏激,要为智伯报仇,可以有许多的方式,但是豫让偏偏选择了一种最痛苦,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方式来进行这场复仇的“表演”,隐姓埋名,混迹贱役,漆面吞炭,付出的代价超出常人的想象。

豫让报仇有自己的理由——人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待人。这就是豫让报仇的逻辑,也就是说,他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重视他,尊重他,给了他尊严,所以,他要舍命为智伯复仇,用生命捍卫智伯的尊严。

因此说,道义如同信仰,执著于道义、誓为知己者死,这种欲念一旦根植在人心,愈不能实现,欲念会愈强烈,人愈会陷入实现欲念的魔咒,这就使得豫让在刺杀赵襄子的过程中虽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直到死亡的那一刻,欲念为之消失,他才会终止自己的复仇。总之,豫让之行刺赵襄子,舍生忘死,备尝艰辛,虽未成功,却用生命报答了智伯的知遇之恩。也许,他终究是一个未能成功的刺客,但这个失败的过程却成就了他崇高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