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不善韬晦招致祸端
第四十章第1节莫让一味耿直化为无所顾忌
历史回眸:解缙的悲剧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幅著名的对联是明代大学士——解缙所做。解缙,字大绅,洪武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人称“解学士”。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一见不忘;父教之书,应口成诵;是当时闻名的“神童”。虽然解缙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有治国安邦之才。但是他为人耿直,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最终因才生祸、被迫害致死。
解缙是明初著名才子,明太祖朱元璋特别欣赏他的才能,对他恩宠有加。
解缙为人素来刚正不阿,敢言人所不敢言。他给朱元璋上了一封万言书,指出朱元璋“御下严苛”,滥诛大臣,以喜怒为赏罚等诸多毛病,又首次提出分封亲王的权力过大,恐后世会危及朝廷。解缙所言无不深中朱元璋的弊病,然而这些都是朱元璋的大忌,前前后后群臣应对奏章中哪怕有暗示、隐喻这些弊病的意思,都会被严刑处死,甚至灭族,解缙尽言无隐,言辞也犀利无比,朱元璋却体谅他的忠心,也不怪罪,对左右侍臣连声夸赞解缙“高才”。
明初宰相李善长因受胡惟庸谋反一案牵连,被朱元璋借“星变”之名杀死,举朝无人敢言其冤。解缙却想为李善长鸣不平,便和工部侍郎王国缙一道草疏呈上。
朱元璋看罢奏章后大怒,本想重惩王国缙,后来知道奏章出自解缙之手,只好置之不理;却也怕解缙再闹下去,令他无法收拾,便让解缙的父亲把他领回家,再读书十年,然后再回朝做官。这算是以残暴著称的朱元璋最仁慈的时候了。
为人耿直,本是好事,但是身为人臣或下属,如果不分事情之轻重,不分场合一味地奉行耿直的人格,那么势必显得有些偏于固执、无所顾忌,这往往会让自己的一片忠心变成伤心。因为他忽略了自己的耿直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触犯了对方的忌讳,从而在无形中成为对方的心头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