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正大光明”中亦可能潜伏着阴谋
第四章第1节借他人野心,偷梁换柱
历史回眸:赵高篡改遗诏扶立庸主
纵横六国、一统天下之秦朝是如何土崩瓦解的?唐人曾有诗曰:“鬼哭声声怨赵高,宫花滴尽扶苏泪。”赵高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招致“鬼哭声声”;扶苏又是谁,宫花何以“滴尽扶苏泪”?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又展示了怎样的人性?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年逾半百的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了。随着病势一天天加重,秦始皇深知自己的大限已到,当务之急是赶快确定立储之事。
他将二十几个儿子一一进行掂量,觉得胡亥虽然最得他的疼爱,但知子莫若父,此子昏庸无能,不成器;长子扶苏虽屡屡与自己政见不合,但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再加上大将蒙恬的辅佐,无疑会是一位贤能的君王。况且,依照嫡长子继承制也应该传位于他。当下始皇不再犹豫,召来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的赵高,让他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时扶苏正监军在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始皇命他将军事托付给蒙恬,赶回咸阳主持丧事。这实际上已确认了他继承者的身份。诏书封好后,始皇吩咐赵高火速派使者发出,岂料老奸巨猾的赵高假意允诺着,暗中却扣压了遗诏。
原来,这赵高在赵秦两国任事多年,早已谙熟了宫廷权力之争的残酷。他明白,一旦扶苏当上了皇帝,自己必定会受到冷落和排挤,所以,这道遗诏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唯有扶立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胡亥,才有可能保证自己日后的地位。于是,一个恶毒的计划在赵高的脑海中逐步形成了。
七月丙寅,秦始皇驾崩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太平台)。丞相李斯鉴于皇上死于宫外而太子又未确立,害怕天下人知道真相后大乱起来,也担心秦始皇的诸多儿子纷纷起来争夺皇位,于是封锁了消息,将棺材置于韫辕车(古代可以卧的车,有窗户,闭之则温,开之则凉,后也用作丧车)内,队伍所经之处,进献食物、百官奏事一切如故。因此当时除了随行的胡亥、赵高和五六名宠幸之臣知晓始皇已逝外,其余的人均被蒙在鼓里。
一天傍晚,车队停下住宿。赵高觉得时机已到,便带着扣压的遗诏来见胡亥,劝他取而代之:“而今大权全掌握在你我和丞相手中,希望公子早作打算。”胡亥早就梦想有朝一日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只是碍于忠孝仁义而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听赵高一番贴心之语,蓄蕴已久的野心不禁蠢蠢欲动起来,但仍还有些犹豫,叹息道:“父皇病逝的消息还没有诏示天下,怎么好就去麻烦丞相呢?”赵高早已摸透了他的心思,胸有成竹地说:“公子不必再瞻前顾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事没有丞相的支持不行,臣愿替公子去与丞相谋划。”胡亥正求之不得,立即答应了。
殊不知,胡亥的野心也恰好成全了赵高的私利。事实上,赵高之所以会私自扣压遗诏,主要是考虑到胡亥上台对自己更为有利,而继承人却是公子扶苏,于是他想到了“偷梁换柱”之策。在此一个关键的因素是赵高早就吃准了胡亥一直有称帝的野心,于是这两人出于各自的打算,狼狈为奸、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