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1838100000022

第22章

学艺,走火入魔

对于来之不易的东西,人们才越发懂得珍惜。穿上军装,人就显得格外精神。那些日子,周薇经常偷偷地照镜子,她笑,镜子里的她也跟着笑。这是周薇吗?她在自问。你连自己也不认识了?镜子里的对着她讥笑。看着看着,眼前一片模糊,她揉揉眼,擦去眼角的泪水。当兵,这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事啊!既然来当兵,就要当好兵,给父母争光,给家人争气。她暗暗地告诫自己。

入伍前在文化宫给魔术师当过助手,也跟着练过几手小玩意儿,可离担纲上台演出还差得很远。“有一定基础,有一份执著,再加几分努力,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员。”这是团领导给她的勉励。入团后不久,领导送她到天津杂技团学习,指导老师是著名魔术大师陈鸿章。

“魔术练的是障眼法,手疾眼快,是魔术的宗要,把你的手伸出来看看。”进了师门,师傅先看手相。

“你的手形条件不好,小拇指比一般人短,对于魔术师来说是个不小的缺陷。”师傅如是说。

“师傅,我真的学不了魔术吗?”周薇踌躇满志而来,没曾想刚进门被浇了一头凉水。自己是“特招”入伍的,不能变魔术,还能干什么?啥也不能干,还能在部队待下去吗?周薇心里上火,她第一次感到了生存的危机。

“我只是说你手的条件不好,可没说你不能变魔术。魔术练的是手功。中国有句古话叫‘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按照我的要求练,只要你肯下功夫,就是脚指头也能变魔术。”本以为“山重水复疑无路”,经师傅一点拨,眼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

周薇是陈鸿章大师入门的第一个军营女弟子。凭着对军人的特殊感情,他热心传艺,不吝赐教。

魔术的基本功是“牌技”和“苗子球”。师傅要求说,“牌不离身,球不离手。练灵活,练技巧,练耐心,练毅力。”周薇是个听话的学生,按照师傅的要求一丝不苟地苦练基本功。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当了演员,才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内涵。刚开始练牌技的那阵子,上班在团里练,下班在家里练,上下班的路上在公交车上练,练得如醉如痴。

师傅不吝赐教,学生勤学苦练,周薇长进很快,半年后就放了“单飞”。

第一次上舞台的感觉真好。台上是变幻莫测的景象,台下是惊异的目光和掌声,周薇在掌声中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更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像一名战士走上战场,她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守住这方阵地,就无愧于这身绿军装了。接下来,她随团下部队演出,西藏的边防哨所,新疆的马兰基地,东海舰队的测量船……她一次次给边防和海防官兵带去的是欢乐和笑声,带回来的是对军人的理解和感动。那次去西藏演出,哨所的海拔在雪线以上。那里终年积雪,高度缺氧,人迹罕至,没有春天,没有绿色,目所能及的是冷漠的大山和恐怖的白色。一些人得了雪盲症,更多的人患如了“绿色狂想症”。那年老兵退伍,一群退伍兵从高山上下来,途中看到一棵树,纷纷跳下车,搂着那棵树哭个没完。当兵三年了,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绿色,他们是为生命中失去这绿色而落泪的啊!和边防官兵相比,自己吃的那点苦算得了什么!自己吃苦练功是有回报的,边防官兵们吃苦是没有回报的,靠的是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

正当周薇踌躇满志,大显身手为兵服务之际,部队调整编制,文工团被撤消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为此周薇伤心了很久。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她思之再三,忍痛脱下那身军装,转业回了地方。

1991年,武警部队文工团招收魔术演员,周薇捷足先登,进了武警文工团。重操旧业,周薇如鱼得水,一门心思地在创新上下功夫。全国魔术大赛每五年举行一次,业内人士虎视眈眈,把目光集中在奖杯上。有了奖杯就有了名气,有了名气就有了舞台。和所有魔术师一样,周薇在默默地积聚力量,备战魔术大赛,目标:捧回金杯。刚刚到了一个新单位,需要几手漂亮的“绝活儿”,她一边努力创新,一边拜师学艺。

安徽省杂技团的叶少英是魔术大赛金牌得主,在魔术界有“花王”的美誉。好一个“花王”,他眼疾手快,轻松自如,不露破绽,短短几分钟,竟然“变”出了一舞台的花。各式各样,五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周薇看出了门道,决定拜“花王”为师,揭开“花王”的神秘面纱。

风尘仆仆赶到合肥,叶少英面带难色说:“很多人登门求见,想学我这一手,我都没教。你来之前,文化部杂技处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合肥边防局的一位朋友也打来电话,替你说情,我无法再推卸了,就收下你这个门徒吧。”走进叶少英的魔术世界,周薇才发现,变花属于传统节目,并不难,难就难在道具上。所有的花由鹅毛做成,完全靠手工,要洗要染,要削要剪,要捆要扎,绿叶红花紫藤,看上去能以假乱真,这要的是细功夫。

“变花”的秘诀学到手了,可道具要自己亲手制作。偌大个北京,吃的、穿的、用的,只要有钱不怕买不来,可这鹅毛到哪里去买?鹅毛不好买,鹅蛋不难买,有鹅才有蛋啊!周薇急中生智,跑到农贸市场找到卖鹅蛋的小贩。“师傅,你的鹅蛋哪来的?”“师傅,你们那里有没有养鹅厂?”几经打听,在顺义找到了一个养鹅基地。那天一大早,周薇搭早班车去了顺义,上路时背了两瓶好酒。

那是一个很大的家禽养殖基地,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群鹅在池中戏水,时散时聚,远远看去,像一片片飘动的白云。此情此景,在她眼前幻化出一幅诗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这是多么美的画卷啊!周薇沉醉良久,向两位牧鹅人走去。牧鹅人是两位老者,岁月留下的皱纹里透着善良和慈祥。周薇掏出工作证,向两位老者说明来意。一切出奇的顺利,老者不但答应了她的请求,而且主动给她帮忙。采集结束了,对方坚持不肯收费,周薇过意不去,执意留下两瓶酒作为答谢。

炎夏7月,地下室又闷又热。开电扇可以解暑,可电扇一开,吹得满屋子鹅毛纷飞。那个夏天,住地下室的周薇没有开过电扇。扎一枝花要经过几十道工序,红花绿叶,要一层层地染,一片片地剪,一朵一朵地扎。手中的工具是刀片、剪刀、电烙铁,刀片无数次地割破手,电烙铁无数次地烫伤皮,一天下来,那双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只有周薇自己心里清楚,那鲜艳的鹅毛花,是她用汗水和血水染成的。每天重复着简单而枯燥的动作,既要细心,更要有毅力。周薇不厌其烦地坐了整整八个月,扎了一千多支花,小小的斗室成了花的世界。感时花溅泪,望着满屋子的鲜花,望着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周薇哭了个梨花带雨。

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学会了“变花”,接下来学“变伞”,再接下来学“变鱼”。“变花”、“变伞”、“变鱼”,都是移植节目,只能上台演出,可不能参加比赛。眼看着五年一届的全国魔术大赛在即,最让周薇伤脑筋的是自己还没有拿手的创新节目。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新是艺术家的追求。周薇苦苦探索,寝食不安。

魔术的魔力在于“变”。花能变,伞能变,鱼能变,还有什么能变?还有什么东西别人没有变过?那天,周薇去家具商城购物,漂亮的灯饰她看得眼花缭乱。看着看着,她眼前突然一亮,来了灵感:“这灯不也是可变的吗?”大宫灯标志着高贵,大红灯代表着喜庆,如果能“变”出满台的灯笼,岂不是一个创新的节目。就是它了!周薇喜出望外,打电话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哥哥,请哥哥帮忙制作道具。

“好吧,让我试试看。”哥哥给了她一个负责的答复。变灯的确是个很好的创意,可如何把灯折叠起来却是个不小的技术难题。哥哥是个心灵手巧的人,车、钳、刨、电、焊,样样精通,经过努力,终于攻破了技术难关。

“周薇,哥哥送你一百盏灯,你要不要?”哥哥从老家打来电话。

“哥哥,你太伟大了!”接到哥哥的电话,周薇激动不已。哥哥送灯来了,从哥哥手里接过灯,才发现那双创造神奇的手伤痕累累,末梢神经坏死,指头已经没有感觉。望着满屋子花灯,哥哥欣慰地笑了,周薇感动得哭了。

世纪之交的第一个元宵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元宵晚会照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年年岁岁有今宵,岁岁年年各不同。春节的余兴未尽,人们又在这个夜晚迎接新世纪的第一轮月亮。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场,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演员队伍兵强马壮,周薇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高规格的演出。

接到邀请函的那天,她激动得彻夜未眠。对于演员来说,能走进中央电视台的直播现场,是件很幸运的事情,这里是中国最大的舞台,这里是走向成功的高速路。周薇珍惜这次难得的机遇,她有一举成名的渴望,可更多的还是压力。她暗暗告诫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变花、变鱼、变伞,周薇已经轻车熟路,成竹在胸,可这些传统节目观众已经眼熟了。变灯是自己创新的节目,可是有一定风险,一旦失手,岂不糟糕!元宵节,又称灯节,民间一直还保存着挂灯、观灯的习俗。大红灯笼高高挂,多喜庆啊!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再给人们添一份喜庆,喜上加喜,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契机啊!寻思再三,周薇决定一试身手,她给自己的节目起了个喜庆的名字叫《宫灯迎春》。演出是成功的,当她把九盏大宫灯一字形排开挂在舞台上,排列组合成“祝全国人民元宵快乐”的祝辞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是年10月,“金狮杯”全国杂技魔术大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举行。周薇以武警文工团的名义报名参赛。她踌躇满志,冲大奖而来,立志为武警部队争光。

魔术不但要有“魔力”,而且要有内涵。参赛的节目确定了,可要变出什么花样,变出多少盏灯,需要什么道具,要演员自己设定。节目构思、技巧发挥、创意创新、舞台风度、演出效果,这是魔术比赛的评判标准。变得少了,不出效果;变得多了,包袱太重。时间七分钟,不能突破。动作要和音乐合拍,音乐要和时间衔接,难啊!究竟变多少为宜?周薇在苦思苦想。一个偶然的碰撞,给她撞出了灵感的火花。那天,团里布置演出任务,晚会主题是庆祝建国51周年。五十一,这不正是自己要寻找的幸运数字吗?一盏灯笼代表共和国的一个年轮,用五十一盏灯笼庆祝共和国华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啊!

时间紧迫,道具要制作,动作要排练,一切在紧锣密鼓中进行。从演出效果出发,编导给她安排了个助手。助手的主要任务是帮演员携带道具。演出在即,节目定型,却出现突然变故,原定的助手因故不能参加演出。这该咋办,换助手来不及了,毫无退路可走了,成败在此一举,只有单枪匹马上台了。

背着沉重的道具从北京赶到大连,一路风尘,一路劳顿,加之心急上火,演出的前一天晚上周薇病倒了,头发晕,眼发花,高烧39度多。就要上台演出了,她坚持着不让自己倒下,以军人的刚毅带病走上舞台。比赛揭晓,周薇欣喜地捧回两块奖牌,一个是道具创新奖,一个是创意表演奖。走下领奖台,周薇真的倒下了。去医院的路上,她眼冒金花,那一层层飞升的火花像一盏盏红灯笼在她眼前跳动着、闪耀着,带着她进入一种魔幻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