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184500000007

第7章 李唐一枝独秀,李落众花齐放2

(二) 李唐一枝独秀,李落众花齐放2

日月当空,不文亦武临天下——预言武则天当政

《推背图》第三象 丙寅

谶曰

日月当空 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 不文亦武

颂曰

参遍空王色相空

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

喔喔晨鸡孰是雄

马基雅维利在那部献给君王的名作——《君主论》中提出:君主应该要效法狐狸与狮子,狮子的凶猛让人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狐狸的狡猾令人频出变牌,变幻莫测。将二者巧妙地合二为一者,方能保证帝国的正常运转。

依据这一标准来判断,唐高宗李治显然不是一位称职的君王。性格软弱的他,不具备狮子的勇猛;天性仁慈的他,也无法效仿狐狸的狡诈。武则天却不同,她生性强悍刚硬,单是“三物降服烈马”一事便表露无遗;她心机城府极深,能在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中生存下来并登上权力的最高峰便足以说明一切。

如此强烈的差异对比,也难怪李世民直到撒手人寰之际,仍然对把天下交给李治充满了顾虑。其实早在他身强力壮、听到“唐朝三世之后,女主武王当有天下”的《秘记》时,就已经开始为后世之人扫除障碍了,但当时身为太史令的李淳风的一番话,让他放下了已经举起的屠刀。李淳风说:“此人已在宫中,从今起不到三十年,必会据有天下,且斩杀唐氏子孙。此乃天意,不可违。若此时将其处死,必会有较之更凶猛的人来代替,到时唐氏子孙恐无一能生还了。”

与失天下相比,被灭族显然更恐怖,因而李世民选择接受“天命”。所谓的“天命”,只是一种可能、一个机会,真正要将其变为现实的还是离不开追求“天命”者的执著与决断,借此以战胜过程中的重重阻碍。

武则天遇到的第一个难关,便是李世民的死。自14岁入宫以来,虽然也曾有幸得到过太宗的宠幸,并获得了御赐的之名——武媚,但始终未能成为预想中皇上跟前的红人。她生命中最灿烂的花样年华,便一直在无人问津的后宫中度过,直到26岁唐太宗去世。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确实已经成为了过去,但那个离开的人并非一般人,他需要非常多的人为他的离开而哀痛,即使是被逼的。于是,武则天和其他一些没有生下子嗣的嫔妃们一起被送往感业寺出家为尼,暗合“参遍空王色相空”之说。

于其他的嫔妃而言,这便是故事的终结,但对武则天而言,这才是真正的开始,因为她还有一个最具分量的筹码:曾经的太子、如今的皇上李治。为了保证长期身处“花丛”中的李治铭记对自己的痴迷,她写下了一首与自己个性很不符的诗作——《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如她所愿,李治在心怀鬼胎的王皇后的支持下,把这个曾经是父亲女人的女子接回了宫中,实现了她“一朝重入帝王宫”的梦想。重新回归“舞台”的武则天,甩起政治的“水袖”,尽情舞蹈,其光彩一点点地超过了原本的主角唐高宗。

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事实却正无可变更地发展着。在一幕三人相继出场的舞台剧中,王皇后的离开,给武则天制造了“作案”的机会,她用身为母亲的双手结束了女儿的生命,紧接着孩子的父亲出场,杀人凶手自然锁定了王皇后。后位之争就此落幕,武则天成功上位,一跃荣升为整个后宫的主角。

脚下的路还在延伸,远方的目的地已经清晰可见,那就是帝位。登上后位的武则天,彻底控制了李治,自此,她就像古罗马的阿格里庇娜一样,隐身在纱帘之后处理朝堂大事。原本就已经是“被关进笼子里的统治者”,如今大权更是落到了自己妻子的手中,懦弱的李治也忍无可忍了,他联合近臣上官仪商量废后事宜。消息很快传到了武则天耳朵里,上官仪被杀,李治彻底妥协。

然而,这件事却令武则天产生了“去唐朝化”的想法,即把所有唐朝的因素都剔除掉,唯此自己的势力才能逐渐培养、形成起来。曾经李世民向她举起的屠刀,如今调转方向落到了李家人的头上,即便是持刀者的亲骨肉也“一视同仁”。先是24岁的太子李弘被毒酒杀死,接着次子李贤被贬为庶民、死于贬地巴州,随后 三子李显被废、四子李旦继位是为睿宗。

或许是李显与李旦的软弱不足为虑了,也或许是心灵最深处的母性使其有所悔悟了,手起刀落的事情最后没有发生在李显和李旦的身上,这是武则天“去唐朝化”过程中的“遗留问题”,也是所谓的“遗枝拨尽根犹在”。

所有的障碍都已消除,一切的工作都已准备就绪,武则天再无法忍受躲在背后的日子了。公元690年,武则天降睿宗皇帝为皇嗣,自称“圣武皇帝”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帝。自感聪慧绝顶、天资过人的武则天特别另创一字“曌”,作为自己的名字,意为“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手持钢刀化身为武,头戴冠冕称帝为王,在向来以男性为君的社会中,不免给人以雌雄莫辨,“扑朔迷离”之感,还有人以《万年歌》中的那句“又见止戈不复礼”来强调武氏对古代礼制的破坏,然而其过人之处却异常,一如林语堂先生在《武则天正传》中所言:“生活对她而言就如同游戏一样,她有比普通人更强烈的欲望,……她决心要做一个有史以来最有威权最伟大的女人。……她武姓家庭中没有一个人有她一半的智慧、一半的个性、一半的政治才能。”

争议纪:

武则天重用酷吏

酷吏政治既是武则天改朝换代的必要手段,也是必需的步骤。武则天统治时期的酷吏确实杀害了不少良相权臣,但要特别提出的是她并不是像商纣王那样残暴成性的暴君,而是在改朝换代前后重用酷吏。就像汪钱、吴宗国在《中国史纲要》中说的那样:“武则天诛杀的范围虽然比较宽泛,但主要的对象是关陇军事贵族。关陇集团经过她的严重打击,在政治上就不起很大作用了。这样一看,武则天使用酷吏的目的很明确,完全是为了打击政敌,巩固政权。”而且当统治稳固后,她以循吏治天下,适时地抛弃了酷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