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艺术哲学读本
1874500000011

第11章 艺术,生活的特异化(4)

当今社会大家最熟悉的东西就是广告。现在的生活中——电视上、大街上、报章杂志上、地铁上、高楼大厦上、各种展销会上,广告到处都是,无孔不入,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躲也躲不开,有时叫人烦得要死。广告中有审美,有的本身就是艺术品。这真可以说审美—艺术生活化了。但,诸位仔细琢磨琢磨:广告中的审美和艺术,取消了审美、艺术同生活的差别了吗?它改变了“艺术:生活的特异化”这个命题了吗?我的回答是:没有。像大家十分熟悉的广告词“味道好极了”、“吃麼麼香”、“两片”,像吴晓莉、李玫、李丁、唐国强、斯琴高娃等公众人物制作出来的广告形象,甚至像濮存昕等人所制作的公益广告形象,都是生活的加工、变异而成,绝不是生活的原样。

再说卡拉OK。这是群众自娱自乐的审美—艺术形式。有人说,唱“卡拉OK”歌曲,这就是生活,就是生活同审美—艺术的合一。这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你想想,当你在卡拉OK歌舞厅里,随着卡拉OK带子唱《敖包相会》,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时候,你是搬演了一个临时演员的角色,你进入那规定的情境之中,你自觉不自觉地在创造着某种形象,体验着某种感情,这时的你,既是你,又不是你。因此,卡拉OK也已经将你平时的生活同你此刻的生活隔离了,将生活特异化了。

还有当前相当时髦的所谓行为艺术。2003年第8期《读书》发表王瑞芸文章《投诉生命》,介绍台湾行为艺术家谢德庆以及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康正果对谢德庆的评论。20余年前谢德庆偷渡到美国,打工为生,煎熬四年,后突然作出了一批连续一年为期的“行为”“艺术”作品:(一)1978年9月30日至1979年9月30日,把自己关在纽约寓所内一个自制的木笼中一年,不读、不写、不看,不听任何东西,只是单纯地吃喝,让自己活下来。(二)1980—1981,有一整年,也是把自己关在一个笼子里,但得每隔一个小时打一次卡,一年365天,共打8760次。(三)1981—1982,有一整年,他让自己完全在室外度过,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进入任何有遮顶的去处。(四)1983—1984,有一整年,他与一个美国女艺术家林达·蒙塔娜(LindaMontano)拴在一根八英尺长的绳子两头一起生活,其间互相绝不能触碰。论者高度评价这种“艺术”的水平和价值:它们“得以让我们接近一个人,看到他的‘煎熬’和忍耐,看到他对生命极限的突破和挑战。看到他真的是全身心投入,而且是坚苦卓绝地体验这一种和那一种活着的状态,他的体验和参与是如此精粹,如此专注,只在这种情况下,生命终于能够被作为一个对象意识了,体验了,关照了,这对我们真的是太重要了。西方艺术发展到现代突然开启出一个新的方向:艺术不再只服务于视网膜,而要成为观念或者思想的表达,结果,艺术家开始一点点地放弃画板画布,放弃美,在这个方向上走到极端,就成了谢德庆那样的‘作品’——全然的行为。这中间涉及到一个惊人的立场转变:让艺术成为人生体验。就是说,艺术家不必只是视觉美的创造者,他可以做一个思想者:全力关心生活,悉心体会人生,他可以用自己的动作、行为、身体,甚至是他的全部个人生活去揭示他体会的东西。”

如果按这个标准界定行为艺术,那么大卫·布赖恩是又一个著名行为艺术家。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大卫·布赖恩,美国魔术师,在伦敦泰晤士河塔桥附近的一个离地12米、悬在空中的透明玻璃箱里,生活了44天,只喝水,不吃任何东西。这个玻璃箱高2.1米、长2.1米、宽0.9米。他的这项活动从2003年9月5日晚上起,至2003年10月19日晚上期满。出箱时,他向等候在周围对他欢呼的人群说: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是时,泰晤士河上灯光摇曳,人头攒动,人群中,不断有惊叹的目光、惊叹的表情、惊叹的声音被电视特写镜头放大出来。布赖恩看起来很虚弱,可谓弱不禁风。但精神不错。讲话的时候,他哭了起来。这应该是激动所致。大夫说,得等6、7天之后他才能逐渐进食;5、6个月身体才能恢复正常;而这期间,仍不排除有生命危险的可能。电视记者当场采访观众。有人说:这是艺术。有人说,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有两个女孩儿(像是中学生?)对布赖恩佩服得五体投地,说“我们爱他”。几个男孩儿称赞他是克服困难的典范。

中国不是也有行为艺术吗?“2003站在世界第三极”登珠穆朗玛,张健游渡渤海湾、英吉利海峡、长白山天池、青海湖,“柯大胆”飞车越黄河壶口瀑布,新疆杂技演员钢丝走长江……都同样是行为艺术的精品。而且都可以找出谢德庆行为艺术一样的或类似的价值。——但是,这些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这且不说。对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假定行为艺术是完全成立的,那么,它改变了“艺术:生活的特异化”这个命题的意义了吗?

我的回答仍然是:没有。

理由很简单,也很好理解:所有那些行为艺术作品,都不是普通的生活,而是特异化了的生活,是精心设计和加工处理的生活,是与普通生活隔离开来的生活。因此,就行为艺术来说,仍然符合“艺术:生活的特异化”的基本特征。

电子时代:艺术改变了什么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看到,当今时代(被一些论者称为“后工业时代”、“全球化时代”、“电子媒介时代”、“电信技术王国时代”、“后现代时代”……)出现的所谓“审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艺术化”的趋向,并没有改变“艺术:生活特异化”的基本特征。所谓“审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艺术化”,依我对它的解读,不是意味着艺术与生活合一,不是“艺术:生活特异化”基本特征的改变,而是意味着艺术形态的改变、存在状态的改变、价值趋向的改变、艺术手段(媒介、工具)的改变、艺术思维的改变、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改变……

譬如说,出现了网络文学、网络歌曲(杨臣刚、王启文等),出现了电视诗歌、电视小说、电视散文,这是前几年、前几十年所没有的。问题是:文学进入网络就能生存吗?文学进入电视就能生存吗?文学的命运令人担忧。目前大家正在激烈争论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这是黑格尔之后对“消亡”、“终结”问题的又一次大思考,我将在另外的地方专门讨论)。至少,在网络时代,电子媒介时代、电信技术王国时代,“文学迅速地游移至后台,而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辉光所普照。此外,这个中心舞台变得不仅仅是个舞台,而是整个世界:在公共空间,这种审美化无处不在”。有人干脆把现在描述为“图像时代”,而电视图像大出风头。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各种各样的电视连续剧如此泛滥,如此耀武扬威,以致文学也向它献媚。有的作品是借影视而大面积传播和走红的,有的还是先有影视作品,后写成小说或剧本。除了电视剧,在互联网、电视直播时代,还出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艺术形式,如电视直播的春节晚会,帕瓦罗蒂等歌唱家能够同时让全世界数亿人即时直接观看的演唱会,两地或三地联网举行的直播文艺晚会等等。我相信,将来还会出现许多新的艺术形式。但是,这些艺术的新形态还是艺术而不是生活,它们仍然不是与生活合一而是与生活相异,即生活的特异化。

譬如说,现在的艺术不只存在于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里,而是越来越多的艺术走向街头、走向广场。当然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还会存在。但是,艺术的存在环境和场地扩大了。“审美—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审美—艺术化”趋向的最突出表现是:艺术越出了原来的狭窄领地,越出了象牙之塔,越出了艺术家小小的书斋和画室,越出了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的围墙,到广阔的生活天地里来。艺术的整体走向就是:从贵族到平民——迅速平民化,从精英到大众——迅速大众化,从庙堂到广场——迅速乡野化。由此,也出现了广场艺术、街头艺术等新形式。但是,广场艺术也好,街头艺术也罢,它们仍然是与生活相异、而不是与生活同一。你不能把广场上进行表演的美女,真的当作你的情人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