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华西语文学刊(第九辑)
1891700000014

第14章 关于日语语法参考书中“ノダ”部分用法的思考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宝锋

摘 要:有关“ノダ”的用法问题,在日语教育界上一直以来既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教学现场上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笔者在日语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到,日语语法参考书虽然种类繁多,但有一部分参考书对于“ノダ”的解释却非尽善尽美,尤其对一些概念性的解释似乎还留有值得商榷的余地。本文以在日本出版的《语法手册》 中部分“ノダ”的用法为例,参考以往的日语语法的研究成果,试通过对“ノダ”用例的实质的分析,从日语教育的角度对日语学习者的“ノダ”习得和日语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ノダ”的用法 先行既定事实 原因 换言

一、引言

正如日语教育界同仁所知,“ノダ”是日语中一种常见的文末表达形式,它频繁地出现在日语的口语及书面语的各种表达之中,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文体均有“ノダ”参与其中。其体形虽小,但“ノダ”的用法和涵义却非常复杂。日语学习者即使是中上级水平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运用中,很大程度上也出现了许多表达不准确甚至误用的现象,这对于从事于日语教育教学现场的日语教师来说,大多都深有体会。

为此,迄今为止不乏有许多学界的研究者埋头致力于“ノダ”的研究,特别是在探讨“ノダ”的本质、中日比较语言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学者们发表了有关“ノダ”的功能、用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也出版了“ノダ”的研究专著以及相关的学习参考书。但是,在市面上所出售的名目繁杂的参考书之中,有关对“ノダ”的用法解释却存在着观点各异、内容深度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认同感等现实问题。特别是有部分参考书对“ノダ”的用法解释也“百花齐放”,有的不甚详细、有的比较模糊暧昧、有的令人费解,甚至还有个别参考书的解释使学习者产生误解、误用等问题。

一部高质量、高水平的日语语法参考书,无论是对中国国内的日语学习者来说,还是对在日本国内求学的海外日语学习者来说,其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参考书中的学术观点和合理的解释,会影响日语学习者对该观点的认知,对日语学习者的语言交际也会产生无形的指导性作用。因此,本文以『初級を教える人のための日本語文法ハンドブック』(为书写之便,本文权且将该著作的名称略译为《语法手册》,该称呼仅限于本文,以下称呼同。)这部有关日语教育的专业参考书为考察对象,选取这两部著作中的有关部分“ノダ”的记述用例做为分析材料,通过对实际用例的分析论证,来探讨该著作中对“ノダ”用法的部分表述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十足的逻辑性,进而从日语语法教学的角度出发,对“ノダ”的部分用法尽可能地给出一个更为客观直白,让日语学习者更易于记忆、充分理解的观点。

二、《语法手册》中有关对“ノダ”用法的部分记述

在语言交际中一个句子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和其它句子或者与该句子本身所处的前后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性。在日语中,能够表现出这些关联的表达形式有很多,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之一的就是“ノダ”。“ノダ”的外形构造从句法学上看,虽然是由准体助词“ノ”(具有把前面的部分名词化功能)和助动词“ダ”结合而成的,但是当它以“ノダ”的形式出现时,一般来说都视其为一个词,或者至少是把它看作是相当于一个词的结构来理解的。从表面看来,“ノダ”的用法有多种意义和用法,其中在《语法手册》这部语法资料中,将其视为“関連づけ”(关联性)的“ノダ”,具体地又细化为“理由、解释、换言(言い換え)、发现、再认识、前置(前触れ)”等用法。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该部《语法手册》里有关对“ノダ”的记述。

在《语法手册》里,它举出了以下用例,并进行了分析 。

(1)昨日は学校を休みました。頭が痛かったんです。

(2)昨夜2時間ぐらい停電した。発電所に雷が落ちたのだ。

(3)(朝起きて道路がぬれているのを見て)ゆうべ、雨が降ったんだ。

(4)(一人で泣いている子供を見て)きっと、迷子になったんだ。

所谓的关联性,就是指任何一种话语表达总是和该话语产生的背景、周围状况有着一定的关联,如果用图示来说明,则正如下图所示。在上述所举的4个例句中,所说的“状况”既有似例句(1)(2)那样,通过前面的小句说明来表现的,也有似例句(3)(4)那样,前文被省略而不是用具体的语言来表现。

有关关联性的“ノダ”句式的第一个用法,就是如上述例文(1)(2)所例举的用法那样,“ノダ”句式它表达的是前文小句的“理由”。就前文例句(1)而言,后文小句“头痛这一‘ノダ’句式(頭が痛かったんです),正是表达了前文小句“昨天我没来上学”(昨日は学校を休みました)的“理由”。

在“ノダ”句式中,也有类似例句(3)(4)那样表示关联性的用法,即该种句式没有先行的前文小句的话语表达,但从后文小句的“ノダ”表达中可以看出,后文的小句是和该话语产生的相关背景、有关话语环境和状况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该种场合下,我们通常又把这种“ノダ”句式看作是对话语产生的背景、环境以及周围状况的一种“解释”。例如,上述例句(4)中把“孩子一个人在哭”(子供が一人で泣いている)这一周围话语状况解释为“一定是孩子迷路了”(きっと、迷子になった),即该“ノダ”句式所反映的出来的主题是:通过“孩子迷了路”这一“ノダ”句式,来解释“孩子迷了路(所以孩子一个人在哭)”这样一种话语环境和状况。

另外,为了进一步加深对“ノダ”的“理由”这一用法的理解,该部《语法手册》还试图把“ノダ”和句型“…ノハ…カラダ”进行区别、比较,列举了以下例句,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标识和说明。

不过, 从(3) " (4)"中的例句中就可以直截了当地看出:在“ノダ”句式里,表示“解释状况”的用法,尤其是针对例句(3)(4)那样的“解释”话语环境和状况的用法而言,不能使用“からだ”来表示“理由”。

(3)’(朝起きて道路がぬれているのを見て)

ゆうべ、雨が降った{○んだ/×からだ}。

(4)"(一人で遊んでいる子供を見て)

きっと、迷子になった{○んだ/×からだ}。

三、关于对“ノダ”的“理由”和“换言”的讨论

关于对“関係づけ”(关联性)的“ノダ”的方法论的论述,一般来说,通常是采取以名词句作为参考来讨论所谓的“ノダ”的“関連づけ”的方法,这一方法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著名的日语语言学者寺村秀夫(1984)认为,“PはQのだ。”这样的典型句式和名词句“XはYだ。”的句式是基本相同的,并举出了以下用例来进行了阐述 。

(5)(刑事が容疑者のシャツに血痕がついているのを見つけて)

コレ(コノ血)は何ダ?

―― コレハ自分ノ鼻血デスヨ

―― 鼻血ガツイタンデスヨ

寺村秀夫(1984)认为在用例(5)中,“ンデス”(“ノダ”的口语化形式)起到了说明带血的“原因”的作用,并进一步指出之所以“ノダ”能说明的内容多种多样,是因为针对类似“これはなんですか”这样的提问所得到的回答方式会因为当时的情形不同,得到的答案也会是千差万别的。

按照寺村秀夫(1984)的理论来讲,名词句“XはYだ。”是指说话人在对听话人的指定对象“X”是什么东西这一问题进行说明时,用对听话人而言更为直观、更容易理解的“Y”的形式来进行表达。比如说在上述的例句(5)里,如果采取以“血です”的形式作答显然不合情理。因为在此场合之下,对于所谓的听话人即办案刑事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想知道那个血痕和发生的刑事案件是否有关联、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血痕的出现等问题。因此,“自分の血ですよ”的回答是比较贴切的。即使是“ノダ”句式也同样如此,在用例(5)里,“血がついたんです”这种回答过于牵强,不太自然,而“鼻血がついたんですよ”的这种回答则顺理成章,就显得比较自然。

那么,同样的道理,依据上述原理和分析方法如果首先对《语法手册》里的例句(1)进行分析的话,“頭が痛かった”(头痛)这一“ノダ”句式,表示的是“昨日は学校を休んだ”(昨天没来学校休息了)这样一个先行既定事实的“理由”。与此例文相对,例文(2)里的“発電所に雷が落ちた”(发电所被雷电所击)这一“ノダ”句式则表示的是对“昨夜2時間ぐらい停電した”这一先行既定事实的“原因”。

由此可见,“理由”和“原因” 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并且两者的含义也是截然不同的。然而,《语法手册》里只是把上述例句的用法简单地统一概括为“理由”,从而显得有些令人费解,可能会对“ノダ”句式的充分理解蒙上一层阴影,甚至也可能会对日语学习者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所以笔者在此认为,“ノダ”句式经常以“のです(んです)”“のだ(んだ)”“のである”的表现形式,根据先行句子的既定事实状况的差异性以及听话人和说话人之间的关系,有时表现为“原因”、有时则可理解为“理由”。而非单纯的“理由”。

其次,仍旧是上述《语法手册》里对引用的例句的表述问题。如上文中的引用所示,该语法书中把所提及的例文(3)和例文(4)的“ノダ”的用法分别定性为是针对听话人的一种“解释”。例如:例文(4)的“ノダ”句式就是把“子供が一人で泣いている”这一先行的既定事实状况当做是判断“(その子供は)迷子になった”这一后文的客观依据来进行“解释”。对此,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倒也不无道理,但是,对于和例文(3)、(4)有关连的(3)’、(4)’的“原因”的表述,特别是对表示“原因”的“ノダ”和“カラダ”两者的区别使用上阐述的似乎不够清晰明朗。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以例文(3)’为对象来试分析一下“原因”。

(3)’(朝起きて道路がぬれているのを見て)

ゆうべ、雨が降った{○んだ/×からだ}

就例文(3)’里的表述而言,《语法手册》认为“ゆうべ、雨が降ったんだ”这种说法要比“ゆうべ、雨が降ったからだ”这种说法更为自然,所以判定结果为“×からだ”。可是,在实际生活之中,根据先行的既定事实的状况,“ゆうべ、雨が降ったからだ”这种说法也是可能存在的。例如,当说话人“初めてゆうべ雨が降ったことに気がついた時には”(当刚刚察觉到昨晚下雨的时候),毫无疑问该种场合之下,一般来说一定很自然地讲到“ゆうべ、雨が降ったんだ”。然而,如果是说话人“すでに雨が降ったことを知っている場合”(已经早就知道下雨这一事实的场合时),一般说来,说话人“朝起きて道路がぬれているのを見て”(早晨起来看到道路湿乎乎的)就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ゆうべ雨が降ったからだ”。这一点也正是“ノダ”和“カラダ”的根本差异之所在。换言之,就上文而言,“雨が降ったということを事実として知っているか知らないか”(是否事先知道下雨)是“ノダ”和“カラダ”使用区别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再次,围绕“ノダ”的用法,同《语法手册》还有“换言”的提法,在该语法参考书里还列举了以下例句来进行了说明。例如:

(6) 今日、私は大学を卒業した。明日から学生ではないのだ。

在《语法手册》里,类似(6)的例文被分析成“换言(换句话说)”(言い換え),如果用P和Q的关系表示的话,就是“P。Qだ。”的形式。即在此句式里,Q是表示了P的意义,它是P的另外一种说法,在该种场合之下,还可以通俗地理解为“Pというのは、どういうことかというと、Q。”(所谓的P,若问它究竟为何物,它就是Q),因此例句(6)可以“换言”为“今日大学を卒業したというのは、どういうことかというと、明日からは学生ではないということだ。”

对此观点,笔者稍有异议。这种句式“换言”后,“のは”的前部分事态和“ノダ”的前部分事态是一致的,但是,不难看出这种句式不是简单的所谓“换言”,而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加深并促进对某种事态的理解所做出的一种“解释、说明”,这实际也正是“ノダ”的本质意义的体现,即把说话人的一句话与这句话背后存在的既定事实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话,前后表述的内容其实并非具有完全的一致性。说话人只是用“ノダ”把“明日から学生ではない”作为和“今日、私は大学を卒業した”有一定关联的事态、状况进行了一个追加的“解释、说明”,而并非是《语法手册》所说的“换言”(换句话说),因为前后两个小句两者不是同一回事,听者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信息理解为,后句“明日から学生ではな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前句“今日、私は大学を卒業した”所进行的“解释、说明”。当然了,根据现场的不同状况以及现场的不同语境,也有人可能会理解为“原因、理由”,甚至也许有人可能会理解为日语学习者经常挂在口边的“强调”,无论哪一种理解方式,在笔者本人看来都要比《语法手册》所说的“换言”(换句话说)让人更容易理解,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四、结语

以上,以《语法手册》中的“ノダ”的用法为例,我们研究探讨了其中的“ノダ”的“理由”和“换言”的用法的表述合理性问题,笔者提出了两点细微的、极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ノダ”在句末的用法和表现意义上,与会话场面的语境、语言交际时的效果等因素息息相关,“ノダ”句式通常以“のです(んです)”“のだ(んだ)”“のである”的表现形式,根据先行句子存在的背后的既定事实状况的差异性以及听话人和说话人之间的关系,有时表现为“原因”、有时表现为“理由”。

其次,关于对“ノダ”的“换言”的说法,笔者也不敢苟同,难以认同“换言”这一说辞有利于日语学习者对“ノダ”的正确理解。所谓该类的“换言”的用法,前后两个小句所表述的内容其实并非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后部分的小句与前一小句所表达的既定事实相关联,是为了加深并促进对某种事态的理解所做出的一种“解释、说明”。

事实上,“ノダ”的用法对日语学习者来说是比较模糊的,学界里各学说的碰撞之声也不绝于耳。本文仅就《语法手册》里所限定的“ノダ”的用法从教学语法的角度进行了一般性讨论,鉴于本文内容和篇幅所限,有关“ノダ”其它的使用方法和分类的讨论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个别语法资料的表述有时看起来来并非尽善尽美,甚至可能会因学术观点和立足点的不同而对个别问题的理解产生些许分歧,但瑕不掩瑜,语法参考书作为教辅资料的作用毋庸置疑。总之,正确区分句子结构,客观而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对日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井島正博.ノダ文の機能と構造.日本語学論集(第六号)[C],東京:(株)双文社,2010.

[2] 庵功雄等.初級を教える人のための日本語文法ハンドブック[M].東京:スリーエーネットワーク,2002.

[3] 田野村忠温.現代日本語の文法Ⅰ―「のだ」の意味と用法[M].大阪:和泉書院,1992.

[4] 寺村秀夫.日本語のシンタックスと意味Ⅱ[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84.

[5] 名嶋義直.ノダの意味?機能―関連性理論の観点からー[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07.

[6] 野田春美.「の(だ)」の機能[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97.

[7] 吉田茂晃.ノダ形式の構造と表現効果[J].国文論,神戸大学15号,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