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华西语文学刊(第九辑)
1891700000036

第36章 汉日语同形个体量词“个”与「個」的认知语义学对照考察(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吕春燕

摘要:本稿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对汉日语同形个体量词“个”「個」的用法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两者的用法进行了简要的对比。认为:两者都用于描述独立存在或认知为“独立存在”的物体,对该物体的形状没有统一要求。由于高频使用和类推机制,导致汉语量词“个”的意义高度泛化,较之日语量词「個」,其所描述的类别更多,使用范围更广。

关键词:量词 个 個 认知 对照

一、前言

数量概念是语言的一种普遍范畴,但数量的表达方式却又因语言而异。

汉语和日语都是量词型语言,有丰富的量词。日语的许多量词都是从汉语借来的。日语中的量词除少数来自西方语言的量词用片假名标记外,大部分的量词用汉字标记。那这些用汉字标记、尤其是汉日语中同形的量词在使用中有没有什么异同?对于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和母语为日语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宗守云(2011)认为,被借入后,这些词就按照日语的语法系统和语义规律发展,成为和汉语量词系统不同的量词,这样,汉语量词和日语量词的源流关系就断裂了。日语量词和汉语量词在各自语言系统中发展,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象。但据笔者例句收集,汉语量词“个”和日语量词「個」对名词的选择有着很多共同点。本稿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别考察汉日语量词“个”「個」的用法②以及对比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请看下面四组例句:

(1)a.解决黄维后,父亲甚感松了一口气,他居然到政治部,从口袋里摸出一个苹果,亲自用小刀一破为三,让大家分而食之。

b.一日にせいぜいバナナ一本かリンゴ一個というところまで進んでしまった。(病情发展到一天至多只能吃一根香蕉或一个苹果的地步。)

(2)a.人一生的三个钱包。

b.現金計約5万円が入った財布2個を盗むなどしたとされる。(认为他偷了2个钱包,每个内有5万元现金。)

(3)a.一天,有位皇帝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三个问题。

b.最後に1個だけ質問を受け付けます。(我最后只回答一个问题。)

(4)a.注定我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过客。

b.要するに私は一個の不安な旅行者にすぎなかった。(总之,我不过是一个无法安定的过客而已。)。

上面例句显示,汉日语中“苹果”“钱包”“问题”“过客”都分别可以用量词“个”「個」来描述。还有哪些特点对象是共同的,以及是否有什么不同点?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二、汉语量词“个”的认知语义学分析

“个”是个体量词中一个特殊量词。量词“个”一般紧跟在数词或指示代词之后名词之前,即一般以“数词(代)+个+名词”结构出现,它与数词结合起来共同修饰名词,一般放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根据陈云香(2009),在秦代,汉语“个”就有做量词的用法,两汉时期就作为适用面广的量词被使用,而到隋唐时期,“个”的表量范围急剧扩大,可以用来修饰多种事物,如人,动植物,自然事物,时间和抽象事物等,“个”发展到现代,其使用范围极其广泛,吕淑湘《现代汉语八百词》收录表中收录量词144个,名词439个,其中能和“个”搭配的名词有159个,占名词的33.94%,“个”是144个量词中搭配率最高的一个。

(一)汉语个体量词“个”的用法归纳

对于量词“个”的历时发展,吕叔湘(1984:149)先生首先考察其近代汉语的发展情况,洪诚(2000:139)继之考察了其语源及唐以前的发展,王绍新(1989:98)则考察了其在唐代的应用。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用“个”字称数物件,汉末已有。

根据笔者的收集及整理,现代汉语个体量词“个”修饰的名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大类。

(二)从认知语言学看汉语个体量词“个”的用法

上面所列个体量词“个”的七大用法,涉及涵盖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可以说我们人类生活活动涉及的种种,似乎都可以用个体量词“个”来描述。其用法之广,是任何一个学习者,尤其是外语学习者不能忽略的。

那么上面的7类用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如果没有,那“个”的用法我们就无法归纳和总结。如果有,那是什么?所有这些用法是以潜在的什么线索关联在一起?

据《新华字典(1993年版)》,“个”的意义为:①量词;②单独的;③身材或物体的大小。本稿认为,“个”的量词的用法来自于“②单独的”这个本义,上面七类“个”的用法,看似松散,其实也是高度凝炼地集合在其本义 “单独的”意义之下,只不过这种“单独”并不一定只指物理形态上的“单独”存在,也可以是人类认知上的“单独”存在。这种高度概括,正是我们人类的认知结果使然。

第一类是所收集的例句中数量最多的。从灯泡、包裹到辣椒、土豆,从字母到暗礁,再到半导体、卫星、导弹,不一而足。这类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独立存在的一个个个体,这是最容易认知,也最容易掌握的。本稿认为这类也是“个”的原型用法 (当然,原型用法和后面的扩张用法、边缘用法之间是渐进的)。从被子、杯子、床、镜子、凉鞋、萝卜到凳子、大衣、水果等,不论大小,也不论形状如何,只要是日常生活中单独存在的物品,似乎都可以用“个”来描述。其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程度是最高的,是人类生存下来必须接触、必须认知的对象。这类属于原型用法是符合我们人类认知特点的。

第二类人和动物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独立存在的。人类要生存下去,除了认识自己的周边环境,了解生活物资及生活用品等,对外界独立存在的动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的认知也是同样重要的。只不过动物是移动有生命的“物品”而已。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比对物品的认知更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关系越来越多样化,行业分工更细。随着新行业的不断兴起,对不同行业的称呼词也越来越多。对于属于不同行业的这些一个个个体的“人”,他们之间差别迥异。这种差异性,正是人类认知并进行分类的基础。其实这些千差万别的行业名称,也是移动有生命的“物品”再加上人类之间的关系差异而已。而描述的动物,小到苍蝇、蛾子等昆虫,大到骆驼、狮子等。也就是说这里其实已经有人类认知的高度范畴化 在起作用了。这时这类用法开始远离原型用法,属于扩张型用法。

第三类的机构和场所,是人类生活的空间或场所,一般有独立或者特定的空间范围,有和其他机构或场所进行区分开来的特定的功能。这两者综合起来,逐渐将其抽象成不受空间大小限制而独立存在的个体。小到车厢、办公室,大到城市及半岛。

第四类是身体的某一部分,它们与身体是紧密相连,是不能和整个身体进行分割的,它们并不能在身体之外单独存在。但它们作为某个部位,有它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如大拇指,虽然和身体其它部位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似乎不是独立的个体,但大拇指有它独立的作用,如摁开关,我们竖大拇指表示赞赏等等,逐步地对它的认知也独立于其它部位之外。也就是说它形态上虽不是独立的,但它可独立形成某种功能或作用,于是我们对其认知后也将其独立抽象出来,说“一个大拇指”。其它如“一个鼻子”“两个耳朵”甚至“肿瘤”,都是依据其特定的作用或特性而分类的。

第五类是活动名词,活动有开始和结束,是在特定时间内采取的某种特定目的或功能的行动。如“茶话会”,指“备有茶点的集会”,它是由茶会和茶宴演变而来的,有时也用于外交场合。这种特定目的或功能将它与其它的集会区分开来。活动时间可能较长,也可能较短。如比赛可以是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或更久。但不同目的或功能——这种区别性或差异性正是我们人类认知和分类的基础(而时间长短这个非关键因素被认知过滤)。并且在区分的基础上,将其范畴化看成一个个“单独”存在的个体。虽然实际上时间长河是连贯不可分割的,但因为不同的时间内有不同目的或功能的活动,所以人类的认知将之看成一个个和其它时间不同的“单独”的个体,这种“单独”存在,正是这类活动名词的认知基础。

第六类是时间名词,是我们将外部浑然一体的时间按照我们的需要进行分类后的结果。如“夏季”,在中国夏季一般从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立秋结束。而“寒假”一般指学校等机构在春节前后,适逢寒冷冬季的休假。这些时间名词也是因为其不同的特点或作用以及人类不同目的的需要的基础上,认知上将完整连续的时间长河分成各个特定的“单独”存在的“时间个体”。这些时间名词充分反映了人类高度复杂的认知过程。

第七类是抽象名词,是七类名词中最抽象的用法,“问题”“领域”“梦想”“主题”“出界(球)”“权利” “奥秘”“条件”等是人类抽象的语言活动或精神活动的结果或反映。这类用法抽象度最高,属于量词“个”的边缘用法。

以上“个”的七类用法,从具体到抽象,从有形到无形,从客观世界中单独存在的一个一个的个体,到虽然属于一个整体,但可以将局部单独当作个体来认识、来对待,其抽象性越来越高,但它们都高度统一在“个”的“单独的”这一本义之下。只不过第一、二、三类都是本身独立存在的个体,而从第四类开始,本身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但由于它们独特的功能或人类特定的目的可以将之认知成“单独的个体”。这正是人类认知的过程,语言正是这一过程的完美体现。